教育部官宣,把體育和美術納入中考,是全面發展還是增加負擔?

2020-12-12 藝考狸大叔

體育納入中考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座的各位或多或少都經歷或聽說過。但這次美術也橫插一腳:2022年開始,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都成為了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

「應試教育」這麼多年都備受批判,聲討孩子們成為了考試的機器,這下總算徹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要想上高中,得保證能文能武,能跑能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誰還敢說不是全面發展?

如果談體育的話,其實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由於現在語數外分數是中考主要的衡量標準,體育課經常在學校變成可有可無的擺設。這一結果導致的是中國學生令人堪憂的身體素質。

對比歐美國家教育體系中,只專注於書本知識的學生會被稱為Nerd,在高校並不受歡迎,而體育好的學生,不僅被高校青睞,在職場上也往往更為出色。

除了體育外,現在美術也要加入考試計分科目了,如果你認為沒有必要,

那教育部可要和你談美育了:

美育的重要性不必多說了,從審美角度來看現在市面上各種的廣告和電視劇,以及千篇一律的「整容臉」、抖音上的口水歌就可以看出,這個時代的審美是缺席的。

經常都說美育是人一生的必修課,那怎麼這個必修課偏偏要在各位中小學的階段缺失,又在成年之後反過頭呼籲美育要貫穿人的一生呢?

這次教育部發布《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的有關情況,無論爭議有多大,大家持支持還是反對的意見,至少有一件事是明確的,「藝術」都通過這件事情而重新得到了重視。

對「美」的追求,從古至今都是有跡可循的,藝術改變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視角,改變的更是我們看待世界的態度。

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擠滿了數不盡的工作或者作業,每個人都像是一隻不停被抽打的陀螺,機械的過著重複的生活。在這種大環境下,藝術的薰陶則變得尤為重要。

所以,我認為這項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無論是強體還是美育都是很有必要的,只不過它不實際。

把美術納入中考計分制度,一經發布就在引起了家長的軒然大波,首先向普通家庭砸了一塊大石頭,培養孩子的成本又要加大了,尤其是藝術這種聽起來就燒錢的科目,誰不頭疼?

而被「減負」的孩子現在又多了兩門考試,上個高中比996還累。

教育部不得不馬上又出來解釋:

但是這裡有一個重要的概念混淆了

美育就等於藝術教育嗎?

「藝術教育」與「美育」是從字面上便可輕易區分的詞彙,但在實踐中卻往往被混為一談。顧名思義,「藝教」的目的性更為明確,詞眼在於「教育」,目標是教會大家一樣具體的技能,如繪畫、音樂、舞蹈等。而「美育」的概念實則更為廣闊,它傳達的應該是一種理念和能力,而非具體的某一樣技能。

美育與和這種應試的美術教育可以說是「漁」與「魚」的區別。

教育部這次的規定明顯是希望培養中學生有一定的審美和欣賞能力,可通過將美術計分加入應試教育的方法真的能做到嗎?能將這種幫助人一生的審美體驗播下落到實處的種子嗎?

從這次改革政策公布後,大都是只有來自各種培訓機構的積極反應來看,答案是

不能。

這項政策公布後,也許不會找回各種被班主任佔用的美術課,而是孩子們在課外上各種培訓班時又要增加一個「必修課」:美術。畢竟上培訓班既是人有我必有的潮流,又比自學有效多了。

相對而來的結果就是又要燒錢和燒時間了。

那隨之而來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

家庭條件一般或處在偏遠地區的農村孩子怎麼辦呢?

他們在教育條件缺失的情況下,有精力再分給美術嗎?有條件和機會去買畫材嗎?

可以預見,這條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將是有錢有閒的城市中產家庭。

難道不是在應試機制上就更坐實了「寒門再難出貴子」嗎?

也許這條政策在一線城市試點的成功並不適應全國所有的地區吧。

美育可以細化到具體的每一件事,通過不同的藝術途徑滿足不同的需要。人之初,即有審美體驗。幼兒聽見音樂會舞動身體,聽見哀傷樂曲甚至會流淚嚎哭;孩童看見色彩,即有自己的喜好和選擇,對圖片和美術作品的感知也絕無障礙。這些審美體驗和能力都不需要通過考試的壓力來促進發展。

發展美育的初心是無法通過依靠實際技能提高的務虛上實現的。問問我們自己,從小有多少興趣愛好最後通過培訓班和考試最終變成了變成厭惡煎熬?

說著想要孩子們「全面發展」,卻是貪婪的想用有限的時間去博無限的可能,不如先學會一點放棄,留點時間給他們真正的興趣愛好,做到真正「減負」,

相關焦點

  • 音樂、美術將納入中考?教育部回應了!
    音樂、美術將納入中考?教育部回應了!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原文首發於2020年10月25日,標題為《這件事,教育部回應了!》,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23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體育已經納入中考,美育進中考已經在8個省份進行了試點。
  • 藝術進入中考不會增加課業負擔
    原標題:藝術進入中考不會增加課業負擔   近日,市教育局發布《初中生藝術素質測評方案(試行)》以及相關細則,標誌著我市藝術素質納入中考相關工作將全面展開。
  • 綏陽:中考推行「全科開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近日,綏陽縣關於中考改革的消息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這樣會增加學生負擔,有人認為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更利於發展,大家對於「全科開考」的看法不盡相同。 綏陽縣此次中考改革推行「全科開考」,是指中考時義務教育所有科目全面開考,除了語數外、史地生、物理化學之外,還包括道德與法治、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和實驗課等。
  • 教育部發布通知,將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並將體音美納入中考範圍
    文/教育一角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相關部門對於提升全民教育素質尤為關注。而學生們也在為了自己的未來而努力,特別像是中考高考這樣的大型考試考生們更是重視。在我們國家中考、高考都是選拔人才的有效途徑,在中考當中,如果能夠憑藉優異的成績考上重點高中,這對於考生的未來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 裸眼視力、遊泳等考核納入全國中考?真相到底是啥?
    近年來,關於考試改革的話題不斷,教育部強調要改變「唯分數論」,綜合考量學生的綜合素養,走全面發展的教育道路,引發關注。  事實上,這只是山西省長治市地方性的一項改革措施,不是全國統一性的中考評價指標,教育部目前並沒有將裸眼視力納入中考評價指標。而網上流傳的相關文章標題中突出了「教育部將裸眼視力納入中考評價指標」,將地方性政策誇大為全國性政策,這顯然屬於「張冠李戴」的不實消息。  遊泳將納入中考體育科目必考項目?
  • 音樂、美術納入中考,農村的孩子不能成為遺忘的角落
    近日,國家教育部明確2022年音樂和美術也將進入中考,給予賦分40分。這可以說是繼體育進入中考之後的又一次重大變革。這個消息猶如一記驚雷,讓所有的人都感到了一種意外,但是卻又在預料之中。說是意外,是因為音樂和美術從來沒有人會想到在初中階段還會考試,並會計入中考的總分當中;說不意外,是因為體育已經進入中考當中許多年了,音樂和美術納入中考也是順理成章的事。音樂和美術的教育在它們被納入中考之後必然會有一個提高,但是這麼快就推行,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明顯的不公平——教育改革,農村不能成為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 吐槽中考體育負擔重,可為啥課間跳「鬼步舞」時孩子們那麼快樂?
    「學校的體育中考要不斷總結經驗,逐年增加分值,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的表態,引發了人們對於中小學生體育教育話題的熱議。而這些花式廣播操的走紅,也讓人們思考,如何真正讓孩子熱愛體育鍛鍊,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中考?體教改革為提高體質而來最近,不少家長吐槽孩子多了一項「負擔」——體育。今年10月國家出臺《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意見》對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 國辦發布重磅《意見》,體育納入中考計分,體育老師教學業績同等對待
    對於《意見》中提到的重要變化,記者採訪了浙江省內的學生、家長和學校體育工作者,聽聽他們的心聲。  學生、家長真正重視 體育成績一分都不能丟  《意見》提出,「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未來將達到和語數外相同分數。」
  • 藝術課程將進入中考 究竟考什麼,怎麼考?教育部回應
    近日,有關「2022年藝術進中考」「體育在中考中的比重將與語數外同等地位」等消息引發社會熱切關注。昨天(23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接受本臺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體育已經納入中考,美育進中考已經在8個省份進行了試點。
  • 音、體、美全部進入中考,帶來一個新問題,孩子還有時間睡覺嗎?
    近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這是繼去年9月《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後的又一重磅文件。
  • 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與主課地位有持平之勢
    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的中考中,體育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比較大。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目前為止,已經有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目前的分值一般是在10分到30分之間。勞動教育也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裡,而綜合素質評價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或參考。
  • 教育部公布中考改革細節 自2017年初一新生起實施
    教育部公布中考改革細節 自2017年初一新生起實施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09月20日 11:54 A-A+ 以後將初中畢業和高中招生考試 「兩考合一」,合併為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現「一考多用」,減輕學生多次備考負擔。●改變考試科目構成語文、數學、外語為基礎學科,統一作為錄取計分科目。將體育也納入錄取計分科目,科學確定考試分值或等第要求,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鍊。同時,根據文理兼顧、負擔適度的原則,由試點地區確定其他納入「錄取計分科目」,防止群體性偏科。
  • 視力納入中考成績:近視防控到底是誰的責任?
    裸眼視力大於等於4.9為正常視力,得5分,4.6到4.8之間為中度近視,得4分,小於等於4.5為重度近視,得3分……山西長治明確從2022年開始,將裸眼視力和體重考核納入中考,雖然分值不高,最高分與最低分之間只差兩分,但還是引發了廣泛爭議。
  • 教育部發公告,表示將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同時還有一個「壞消息」
    尤其是出身貧困家庭的學生,可以通過中考和高考的優異成績進入重點高中甚至是重點大學,這樣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了。教育部發布通知,表示將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已經實行很多年,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很多人都在提倡普及高中,面對這一問題,教育部其實也是格外重視的。
  • 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業內怎麼看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小三門」與主課地位價值有持平之勢  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這「小三門」,開始逐步與過去所說的主課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受重視的程度,有了持平的傾向。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的中考中,體育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比較大。
  • 新政丨雲南初中生體育考試100分、音樂美術各20分這樣考!
    將學生參加體育競賽成績和藝術實踐活動納入體育美育考試成績,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項目體育比賽和美育展演,引導學生學會1—2項終身受益的運動技能和美育技能。體育考試在項目設置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問題,如視力、身高體重指數、肺活量體重指數的賦分由原來的橫向比較賦分,變為學生自身縱向比較賦分,簡單說是自己和自己比,通過努力鍛鍊,如果相關指標變好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分值。
  • 中考體育分值100分到底怎麼考?官方說明來了!
    此次改革的一大亮點就是體育課與三大主科達到了平起平坐的地位。同時這一改革也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方面做出了先行示範。 改革之後具體的考試要怎麼考?近日,《雲南省初中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考試方案》(以下簡稱《考試方案》)聽證會在昆明舉行,聽證會上,雲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張春驊對《方案》(徵求意見稿)進行了介紹。
  • 教育部第五場「收官」系列發布會:9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
    藍鯨教育12月14日訊,教育部今日舉行第五場「收官」系列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王登峰司長介紹,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 王登峰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的數量從50.2萬增加到59.5萬,增加了9.3萬人。通過「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培訓了1萬多名國家級骨幹教師,同時對農村邊遠地區、貧困地區或者經濟發展欠發達地區專門培訓了10萬名體育教師。
  • 跟誰學開始無償接收優勝教育旗下學員,多地將增加體育中考分值
    多地將增加體育中考分值!「小三門」科目變得越來越重要12月14日,教育部在京召開「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到目前為止,全國各地都已經普遍推進了體育中考,儘管中考體育的分值差別還是比較大,但是這已經實現了全覆蓋,也就是所有的地方在中考裡面都要考體育,而且體育的分值從30分到100分不等。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都屬於在教育當中比較弱勢的學科。
  •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健全機制 聚焦重點 推動學校體育工作...
    學校體育體制機制「四梁八柱」已經搭建,目前已進入全面施工、內部裝修階段。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2020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會同體育總局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體教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