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志做一個武術文化傳承者

2020-12-24 自驅力

深受武者文化薰陶

我的師父是全國散打冠軍,也是我的親人,通過他我從小就受著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薰陶;十多年來我一直跟隨師父學習散打、搏擊,不僅傳授我們紮實的散打基礎,師父還經常教導我們,武術類別繁多,它都是一種工具、一項技能,但也可以裝載文化內涵。被淹的都是會水的,遇到事不要強出頭、不要起紛爭,不能依仗自己的武術功底激化矛盾,導致不可估量的後果。這讓我對武者文化有了深刻的認識:做人做事應該保持謙卑、敬畏、禮讓、堅毅、恆志的態度。

散打磨礪了我的意志力

通過武術的訓練,不斷的提升和改變了我自己,一次次的跌倒又爬起來,一次次的想放棄又繼續堅持!眾所周知散打、搏擊職業比賽對技術水平和心理素質有很高的要求,特別是在遇到強大對手的時候,需要過人的判斷力和勇氣、堅持;這時我會特別感謝師父從小對我的教導,不管是傳授我專業的技巧、分享賽事經驗還是人生道理,都在此時成了我力量的來源;讓我有了克服困難的信心、磨礪了我的意志力,最終我在賽事上獲得了多場勝利。

龍騰武悅傳承武者文化

師父的教導、成功的賽事讓我累積豐富的散打、搏擊經驗,想把這種經驗傳授給更多的人,讓他們了解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魅力,了解散打、搏擊這個行業,讓更多的人走進搏擊,學習搏擊給我們帶來的武者精神受益終生。

我現在已經是龍騰武悅的一名金牌教練,我有著細緻耐心的教學特點,會根據不同學員情況調整教學計劃,將所學到的專業技能傳授給更多的人;因為自己就是被中國傳統武術文化薰陶、改變的受益者,所以我對這個行業和文化有著深刻的認識和傳承意識,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做正統三國文化傳承者:《三國志·戰略版》獲央視首肯
    做正統三國文化傳承者:《三國志·戰略版》獲央視首肯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12-24 分享到: 12月22日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欄目對2020年遊戲產業年會進行了報導,《三國志·戰略版》作為正統三國文化的傳承者獲得了央視的認可,成為傳統文化與遊戲結合的代表案例。
  • 未央區武術協會表彰傳統武術優秀傳承者
    「健康中國絲綢之路」第三屆傳統武術精英大賽日前在西安圓滿落幕,在本次大賽上,未央區武術人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西安市未央區武術協會近日對參加本次傳統武術精英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的未央區武術協會代表隊、大明宮傳統拳武館代表隊的獲獎人員進行了表彰。
  • 劉東會 文化藝術優秀傳承者
    劉東會 文化藝術優秀傳承者劉東會簡介:劉東會,男,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原副院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教授。現任海南省三亞市石家莊商會執行會長。兼任中國醫院協會科技創新獎評審專家、河北省厚德文化促進會副會長、河北翰林書畫院副院長、河北省書畫藝術研究院常務理事。書法、篆刻、攝影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和全軍展覽,榮立二等功一次。劉東會先生心系翰墨,寄情篆刻。閒時,喜歡攝影,閱讀古典書籍,他還熱心公益事業,時刻關心著家鄉寧晉的經濟和文化藝術的建設。
  • 侯曉明擂臺詠春對戰泰拳展示中國傳統武術魅力
    裁判講解擂臺比賽規則身著紅色戰袍的正是演員、武術指導、導演、詠春拳傳承者侯曉明,與之當晚身著黑色戰袍號稱「泰拳王」一決高下。以柔克剛: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當晚,詠春拳傳承者侯曉明討巧的招數和過硬的功底,在本場擂臺中拔得頭籌,打敗了挑戰者「泰拳王」(曾經打敗過多位傳武大師),詠春拳再次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同時也藉此展示了中國傳統武術之魅力。
  • 傳承中華文化 唱響中華聲音——傳統文化傳承者駱高山
    雖然年僅只有16歲,但他也確實經歷了許多,做過工地工人、服務員、銷售員等眾多工作,幹過了眾多的行業,當他在外打拼的煎熬歲月,要說度日如年一點也不為過;也正是有了這樣的經歷後,每當自己在外打工時,頓時腦子裡就會浮現出
  • 武術是中華文化的精神標識和內核
    中國武術與日本空手道、柔道、劍道,韓國的拳道,泰國泰拳等,其作為技擊術本質上沒有多大的差別,除了它們各自所具有的獨特運動特點和風格之外,重要的區別在於其承載著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蘊含的精神,它們都從一個側面代表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賦予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和思想,而成為其國家和民族文化的組織部分和精神標識。
  • 一個散打運動員的真實經歷:我從傳統武術中悟到了什麼?
    一、傳統武術的技擊功能在二十餘年前,當時正在體校練摔跤、散打的我,同散打隊裡的許多隊員一樣,也對傳統武術持懷疑態度,對傳統武術的技擊技術不以為然。後來,我從體校散打隊退役,因機緣巧合,又同一些練傳統武術的師兄弟們一塊兒鍛鍊,一塊兒交流切磋,我發現傳統武術的技擊雖沒有武俠影視演出得那樣神奇,卻也不似一些散打隊員口中那般糟糕。
  • 【文明實踐】溫福珍:文化傳承者 文明倡導者
    從組建西藍旗村高蹺隊、成立文化大院到組建三臺鄉滿族藝術團,溫福珍既是帶頭人又是臺柱子。二十多年來,她始終把倡導文明新風、樹立文明榜樣作為開展文化活動的宗旨。文化大院裡,她創作以弘揚孝道、倡導文明為主題的三句半、天津快板等作品深受百姓喜愛。
  • 「馬保國現象」,是武術文化產業的危機信號
    「@渾元形意太極拳馬保國」的第一條微博,便將他幾十年的習武生涯娓娓道來——「那是1951年的一個冬天,我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農幹部家庭,但是祖上我爺爺、我二爺在山東臨沂是當地方圓百裡的武林高手……7歲那年,患了慢性氣管炎,父親教我山東馬家功夫,練了以後,我的身體就明顯好轉,精力充沛,早上五點多就醒,晚上十一點還不累,學習非常好……」在百度百科上,馬保國的人物經歷這樣寫道「2001年,陪兒子到英國讀書,因缺學費開始在英國開館授徒,自稱被英國武術界譽為『功夫王』『當代李小龍』;2004年,在英國創立『英國混元太極拳協會』;還出過《尚濟形意拳練法打法實踐》和《我在英國教功夫》兩本書
  • 尊師重教致敬先賢崇文尚禮立志成才——湖口二中開展小記者學宮...
    九江新聞網訊(鄭影)為引領青少年學生近距離感受國學文化的博大精深,認識古代聖賢對社會進步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了解湖口悠久璀璨的文化,進一步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積極性,12月23日,湖口二中開展「尊師重教致敬先賢,崇文尚禮立志成才」小記者學宮研學活動。
  • 【非遺】市級非遺景爾頭武術會
    【非遺】市級非遺景爾頭武術會 安次區景爾頭武術會始於清朝末年,是由景爾頭村一代祖師王明泰、二代祖師馮西林創辦的。該會以團結武林人士、培養武術人才、振奮民族精神和強身健體為宗旨,為景爾頭村習武之人創造了寬鬆的環境,有了施展身手的天地。
  • 五位精英「獻給青年人的開學課」: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在這個重要的關口,面對美好的未來,每個人都會想:我要做個什麼樣的人?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9月19日,天一文化講壇策劃推出「獻給青年人的開學課」,來自不同年齡、不同領域、不同身份的5位嘉賓,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創業與生活經歷,分享他們在選擇與奮鬥的道路上的思考與感悟、經驗與教訓,希望能夠為青年學子帶來啟發,通過自己的奮鬥擁有精彩的人生。
  • 春龍武術聯盟、北京精宇武術文化中心成立暨肖春龍先生收徒儀式
    春龍武術聯盟暨肖春龍先生收徒儀式在香山西營「春龍武道堂」隆重舉行。為了今後能把傳武工作做得更好,聘請了中國武協原副主席張山先生等做名譽顧問及名譽主席。並由春龍武術聯盟、北京精宇武術文化中心肖春龍先生與王百利先生分別向張山先生、侯振山先生、秦秦新權先生、王三華先生、李勇先生、陳瑜先生,馬何先生、王三華先生頒發了名譽主席、文化顧問等聘書。
  • 《匠木》田海博:做中國文化的傳承者
    榫卯有淚「關注傳統文化其實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常年累月的沉澱,我也不是天生就明白。」身在海外,你只會作為一個地理上的中國人而存在,比如說我是四川的,我是哪兒的。」這件事,讓田海博意識到,中國雖然有很多好的文化,但大眾化傳播的載體是缺失的。三年後,瑞士。
  •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國符號之:武術
    武術是中國傳統武術和競技武術的總稱,是所有亞洲武術的始祖,他獨特的傳統運動形式,深邃的思想和厚重的文化,豐富的哲學內涵使其獨具魅力。今天,武術已經成為國際化的一項體育運動。中國武術的中心思想: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中國傳統武術伴隨著中國歷史與文明發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成為維繫這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魂、和承載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
  • 武術散打的傳承者!菲律賓綜合格鬥力量崛起
    但是在綜合格鬥賽場上,菲律賓拳手正在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而這與中國武術散打息息相關。在菲律賓有兩支著名的隊伍,第一支是萊凱戰隊。萊凱戰隊的創始人是菲律賓武術教練馬克-桑喬(Mark Sangiao),他先後培養出4位ONE冠軍賽的世界冠軍。第二支隊伍是由菲律賓散打世界冠軍「挑戰者」雷內-卡塔蘭領銜的卡塔蘭戰隊。巧合的是,兩支隊伍都是以散打作為基礎,發展出自己的戰鬥風格。
  • 日內瓦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中國武術文化交流活動
    當地時間11月3-5日,日內瓦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了中國武術文化交流活動。活動由一場學術講座和兩天的武術實踐構成,吸引了近百名日內瓦和洛桑等地的民眾參加。3日晚,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阿弗朗.博雷茲(Avron Boretz)教授首先做了題為「『武』的體現:作為中國文化生產之紐帶的武術」的專題講座。
  • 順德均安用功夫文化「組合拳」 打造世界級武術文化新高地
    國際武術聯合會秘書長、中國武術協會主席張秋平,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武術協會主席田新德,佛山市政協副主席黃福洪,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陳新文、副局長桂紅,順德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唐磊晶等出席本次活動。活動還特別邀請上海功守道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太極禪院、MMC戰神錄、世界龍迷會等機構代表出席,300名功夫愛好者現場參與。
  • 一路走來 國風音樂企劃《忘川風華錄》堅定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在國內ACG圈子被日本二次元文化佔據大半江山的今天,國風勢力已經逐漸覺醒。而《忘川風華錄》正是以大型唯美國風為定位的原創音樂企劃,自2018年6月1日成立以來,忘川已經在B站、網易雲音樂等平臺擁有數千萬播放量和數十萬粉絲。細數《忘川風華錄》從誕生到崛起的腳步,記錄下這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 中國武術在大運河「揚帆起航」 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2月22日,「大運河武術文化聯盟」在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揭牌。該聯盟由武術界專家、學者、武術愛好者、社團組織及企事業單位自願發起成立,旨在推進運河兩岸武術文化繁榮發展。當日還舉辦了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活動基地鞏式通臂拳傳承學校授牌儀式。承載著探索和使命的中國武術在大運河揚帆起航,將開啟中華武術與世界文化的交融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