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木》田海博:做中國文化的傳承者

2020-12-15 揚帆出海yfch

「東方極致,六感遊戲,你我必定心有靈犀。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大家看見中國好的一面,是東極六感這家公司的創立初衷。」

——田海博 東極六感創始人

2020年6月10日,陽光通過窗戶傾灑在辦公桌的榫卯模型上,斑駁的影子背後,33歲的田海博望向成都難得的通透藍天——雖然天空湛藍,心情卻依舊忐忑。

這一天,打造四年的中國文化遊戲產品《匠木》國內版上線。五天後,App Store一萬個滿星好評。TapTap, 9分以上。

雖然看起來可以鬆口氣,但田海博的心情還是和四年前一樣,沒有別的奢望,只想活下去。這種感覺仿佛是擱淺過的魚兒終於回歸到了大海,想大口呼吸但又小心翼翼,怕只是一個被戳破的幻夢。

《匠木》這款以榫卯為原型設計的遊戲,寄託了田海博太多的夢想。

榫卯有淚

「關注傳統文化其實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常年累月的沉澱,我也不是天生就明白。」

年輕時,在「留學熱」的背景下,和很多年輕人一樣,田海博也選擇了出國深造,這段經歷中的一件事和一個人讓他逐漸誕生了對傳統文化關注的想法。

2013年,田海博在加拿大一家飯店門口排隊,有人過來問「你是日本人嗎?」他說不是,再問 「你是韓國人嗎?」他說不是,然後他滿心歡喜地覺得,終於可以問他是不是中國人,結果那個人轉頭就走了。

望著漸漸遠去的背影,田海博心裡五味雜陳。

「後來自己想過,也跟朋友聊過,我們覺得,海外對我們還是不太了解,他們沒有足夠的途徑了解我們。身在海外,你只會作為一個地理上的中國人而存在,比如說我是四川的,我是哪兒的。」

這件事,讓田海博意識到,中國雖然有很多好的文化,但大眾化傳播的載體是缺失的。

三年後,瑞士。

燈光在夜幕降臨後照亮了由日本建築師坂茂建造的Tamedia 辦公大樓——一座以榫卯結構為主的建築。從紙木宅到辦公大樓,坂茂通過建築這一載體將文化「盤踞」海外大陸。

這個人,深深地影響到了大洋彼岸,同樣是在建築業工作的田海博。

深諳建築文化的田海博,自然了解榫卯結構在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榫卯結構就已出現;1973年,人們在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榫卯結構的木質構件;後至明清時期,榫卯結構達到發展頂峰。

(圖片:訪談期間拍攝於東極六感)

「榫卯萬年牢」,榫卯結構的建築以精巧、抗震等特徵在中國建築史上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但是到了現代,為什麼向世界傳播榫卯結構的,不是國人?

「這是一種文化的遺失吧,其實就是發展過程中的遺失。」田海博在心裡有了一股衝動,思考要以什麼樣的形式或者載體作為中國人把傳統文化宣揚出去,傳承起來。

田海博開始每天八到十二小時地讀書,查和榫卯相關的資料。在那段時間裡,他有過幾次創業成功然後一落千丈,在這種「過山車」式體驗的反覆打壓之下,他對自己的夢想有了更清晰的認知,一個不同尋常的想法產生了。

不一定要通過建築,「遊戲是很好的文化載體」,田海博覺得他可以通過做一款榫卯為主題的遊戲來承載和傳揚文化。

中國經歷了40多年的改革開放,文化肩負著 「走出去」,向世界呈現一個更為真實的中國的歷史使命。歷史長河中不乏翻浪前行的人,田海博可能只是滄海一粟,但一件事、一個人給他帶來衝擊,也給他帶來夢想。

以至於後來《匠木》四年長跑的時候,他可以不忘初心。

四年長跑

對於做遊戲,人和錢缺一不可。而當夢想照進現實,田海博缺人也缺錢。

在《匠木》孕育而生的頭兩年,他曾有過三、四個人的小團隊,但中間出現了「人走茶涼」的情況。當遊戲有明顯進展的時候,初始資金又所剩無幾。

每當田海博感覺已經處於谷底的時候,剛爬起來就被踩死,讓田海博慢慢產生了「佛來斬佛,魔來斬魔」的心態。

2018年3月,帶著對未知的不畏,田海博孑然一身拖著行李箱,從上海來到陌生的成都,坐在天府三街的漫咖啡,對著手機屏幕中的各大招聘軟體找人。

用邊喝咖啡邊招人的心態,田海博找到了六個人。

這六個人裡,有看到了市場機會來的,也有做了多年遊戲覺得自己沒有一展宏圖而來的,但更多的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而來的。

「團隊平均年齡三十多歲,大家都很靠譜。」據田海博所述,之所以可以找到這些人,除了機緣巧合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本身的魅力。

文化會讓事情變得意義深刻,讓人心得以凝聚一處。大家真正去設計每個關卡的榫卯圖紙、組合結構、零件打磨的時候,國粹經典的歷史文化會在每個人身上留下烙印。

在有關《匠木》的一次內部會議時,程序說,「我做了十年遊戲,這次才覺得自己好像是真正地在做遊戲。」

從不斷變動的三、四個人小團隊,到穩固的六人同行,田海博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2018年12月31日,「元旦提交,TapTap公開測試,6000激活碼,上線一測試,9.9分,當時自己都驚了。」

描述初版測試的時候,田海博臉上露出的並不是欣喜,而是一種劫後餘生的表情,因為「我們當時錢不多,大概可以活一年,到一年的時候真的沒錢了」,測試的成績或許可以為團隊帶來一線生機。

事實也如此,測試結束後,吉比特找到田海博,願意提供一些資金支持,當田海博問到為什麼要幫助他們的時候,吉比特的回覆讓他感恩至今。

「現在的遊戲環境下,其實能認真做項目的很少,東極六感算好團隊,不能死。」

這一次資金支持為《匠木》輸送了新鮮的「血液」,它第一次有了「出海」的機會。田海博一直沒忘記自己的初心——把作為中國文化載體的遊戲帶到海外去,是一定要實現的目標。

所以,在《匠木》有了一定的名聲之後,田海博便帶著它去國外參展,有羅浮宮中法文博創意精品展,故宮博物館「文化+科技」國際論壇等,期間《匠木》得到了很多榮譽和獎項。

(右圖:訪談期間拍攝於東極六感)

只是,讓田海博更加堅定出海信心的不是沉甸甸的獎狀,而是他感受到了遊戲作為載體,在文化傳播過程時,最大的好處是「無障礙性」。

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法國,參展期間,都會有外國人來試玩遊戲,儘管之前不知道什麼是榫卯,也看不懂漢字,但是在遊戲的過程中,田海博從他們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們玩得懂,且玩得很開心。

「有人說大家的文化認知不一樣,所以會對裡面的設計元素等承載的內容感受不到」,但是田海博因為親眼見過,加上自己對遊戲的體驗,所以更加確信遊戲性是最重要的,只要本身有趣,遊戲就會是很好的文化載體。

「要確定遊戲有趣味,而趣味這個東西其實是不需要任何圖形化的東西就可以讓玩家感受到的,所以只需做一個有趣的遊戲,保證了這一點之後可以把文化的內容全部加上去,玩家自然而然會接收到這些文化。」

參展使《匠木》在四年內第一次得到了海外玩家的真實反饋,但是要真正出海,僅靠參展是不夠的,最終還是要上線海外。

而對于田海博來說,海外遊戲的上線、運營等完全是一個信息盲區,想入手卻無處下手,也因此,田海博一直在尋找一個契機,將《匠木》正式推向海外。

夢想落地

2020年初,來自XTiming團隊的楊舒涵聯繫到了田海博。

作為海外歸來的留學生,大都親身體驗過田海博的感受,對於XTiming「扶持中國原創內容出海」的初衷也非常認同,因此楊舒涵認為,「我一直在尋找能代表中國文化走出國門的產品,我覺得這樣的原創內容和XTiming的意義是非常契合的。」

而《匠木》中的榫卯文化,打動了楊舒涵。

初始的拜訪只是簡單的溝通,並沒有讓田海博下定決定與XTiming進行深度合作。對于田海博來說,作為一家獨立遊戲公司經營者,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思考遊戲本身——如何才能給人帶來樂趣上,「一開始我對XTiming的態度是抱著學知識去的,但後來的合作遠超預期。」

前期的幾次溝通,讓田海博意識到對於出海來說,研發僅是第一步。「合作之後我越發意識到,在遊戲整個生命周期裡,研發有可能只是十分之一,後面有本土化、買量、推廣,等等那麼多東西。」

促進田海博形成這樣思考並確定與XTiming深度合作的,是XTiming的遊戲測評報告。

除了針對遊戲本身的體驗改進、市場洞察之外,其中針對日本的出海建議與田海博的想法不謀而合。

比如針對Facebook粉絲頁,XTiming建議以展現遊戲玩法和亮點元素為主,如「魯班鎖拼接玩法」「魯班鎖介紹」「中國春秋時代文化介紹與宣傳」等,可將中國文化薰陶搭配核心玩法展示作為主視覺,考慮使用GIF動圖或視頻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示榫卯拼接的奧妙無窮。

XTiming將所有策略鎖定在「傳承文化」這一點上,以求最大化地保留榫卯結構特點,彰顯中國古代智者的別具匠心,進而傳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在看到測評報告,並進行深度溝通之後,田海博放心地把出海的準備工作交給了XTiming。

2020年4月至今,XTiming陪伴《匠木》的海外追夢之旅至此正式開啟。

這是一個艱巨的重任,因為中國文化走出國門,首要會面對的就是語言問題。如何用當地語言合適地傳達榫卯文化呢?

《匠木》遊戲涉及到很多中國古典家具的名稱,如「十字瑞獸風鈴」「金絲楠木客神轎」「黑胡桃多寶格」「紫檀御品食盒」「黃花梨龍首衣架」等,本就是中國專有的詞彙,且要考量哪一種翻譯更符合對應的海外玩家;加之出海不同的地區,涉及到的語言層面也更加多元化。

為幫《匠木》完成翻譯這一道工序,XTiming組建了一個內部專業小組,組內都是AdTiming內部在對應語言(如英文、日文)國家呆過五年以上的成員,他們針對每一個詞彙會給與東極六感多種翻譯方案。

比如,針對「黃花梨十字連方羅漢床」,XTiming給出了4種翻譯供東極六感選擇:

貼近現代的:Rosewood Daybed古今結合的:Square Lattice Rosewood Daybed保留中國文化氣息的:Square Lattice Chinese Rosewood Luo Han Bed完全學術翻譯的:Square Lattice Chinese Rosewood Arhat Bed

在溝通的過程中,東極六感的成員會和XTiming團隊對每個方案進行溝通,其中不免要解釋如「字面上是床實際上是椅子」「大螭和小螭的差異」這樣的具體家具的差異問題,以便於得到更好的本土化翻譯結果。

大家在每個詞彙到底是專業化還是保留中國文化原汁原味,到底能否有效傳達文化內涵等方面不斷做取捨,楊舒涵說,「雖然長達2個月,但是我從中也學到了很多,每一次的討論都讓我對傳統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大概就是《匠木》會傳達給海外玩家的感覺吧。」

無論是XTiming,還是東極六感,都是由普通人組成的,但是在對待《匠木》的時候,所有人都要有最大限度保存文化本身的決心,所謂傳承,不失真是最基礎的要求。

正如田海博所說,「必須要守住兩條線,第一,做文化和做教育一樣,不能誤人子弟;第二,要抱著對文化的敬畏去做。這樣去堅守的話,做著做著就會發現文化裡面有很多耐人尋味的東方精神。比如榫卯為什麼有的時候不好理解,就是因為它從外面看很簡單,就是一條縫,但是裡面的造型特別複雜,原因就是其中蘊含了東方內斂的精神。」

「還有就是慢慢能感受到中國匠人追求的那種格物致遠,所謂『以物觀己、以己觀物』這樣的內涵。」

XTiming也是如此,在陪跑《匠木》出海的過程中,大家想的都是如何可以更好地「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讓更多人看見中國人的原創作品,感悟到中國人的文化精神」。

除了本土化翻譯之外,從出海伺服器的部署到社交帳號的管理,XTiming秉持著細節決定成敗的態度,不漏掉任何微小的環節,最終用5個月的時間陪同《匠木》完成了出海前的所有準備。

結語

魯迅先生曾這樣說過:「在歷史發展、進化的過程中,一切只不過是『橋梁中的一木一石』,必然隨同歷史的前進而『逝去』」。

可見,任何事物從有到無的消逝,都是必然的。世事如此,人也如此。但總不乏,一些想逆天改命的人,一點點的堅持,可能換來的是更長久的生存,而不是轉瞬的幻滅。

中國文化悠悠五千年,孕育著文明的發展,伴隨著傳統的流失。一旦流失,就可能像丟了軀殼的靈魂,再也找不到新的載體來獲得養分,讓人悲歌嘆息。

XTiming期待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期待為遊戲原創內容出海貢獻綿薄之力。在XTiming背後是無數想要「活下去」的人,也可以是很多即將消亡的「一木一石」。

2020年10月1日,《匠木》海外版《5th Invention》將全平臺海外上線。XTiming相信在遠方,會有一些人從遊戲中獲得快樂,進而對榫卯結構感興趣,那浩瀚長河中,也會漸漸聚集起點點水光,照亮傳承之路。

「如果團隊可以活著,我們還會做更多承載中國文化的遊戲,並繼續和XTiming合作,畢竟我們在很多方面都是契合的。」

更多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的遊戲正在孕育,田海博的夢想才剛剛啟航。XTiming願意等待更多在文化傳承上並肩前行的人,水深聚魚,向世界展現中國的力量。

相關焦點

  • 榫卯變《匠木》,獨立遊戲弘揚傳統文化有多難?
    正如田海博對中國文化充滿自豪,他相信有許多人也同他一樣熱愛傳統文化,會因此支持這款遊戲。然而冰冷的現實讓他既不適又無力。《匠木》上架銷售超過一個月,儘管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但扣除版權預付部分,遊戲帶來的收入總計只有百萬,大約是《匠木》研發成本的五分之一。 1 《匠木》是一款空間解謎遊戲。
  • 以「匠木」見「匠心」,國風遊戲當以此為榜樣
    不過就在6月10日一款名為《匠木》的解謎類遊戲上線,這款遊戲選題十分新穎,取自中國古老的榫卯技法。榫卯是古代中國建築、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不需要鐵釘便可以加固物件。這款遊戲的製作人田海博對傳統榫卯有著強烈的興趣,並且對中國傳統文化十分熱愛,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 雷霆遊戲官宣代理《匠木》手遊
    4月23日,雷霆遊戲正式官宣代理國粹解謎手遊《匠木》(原名《第五大發明》),並開啟了全渠道預約。這款遊戲由成都東極六感研發,是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榫卯」為主題的原創空間解謎遊戲。
  • 《匠木》遊戲評測:用匠心來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說起中國的木匠鼻祖,不得不提起魯班大師,手藝巧奪天工。而且他也是一位傑出的建築學家,發明了很多與建築有關的如墨斗、曲尺等工具,其中還有一項偉大的榫卯結構。而《匠木》正是通過遊戲以現代的方法來展現的古代的智慧。《匠木》遊戲的玩法頗具高明,採用了類似於拼積木和三維解謎的方式。玩家需要認真觀察給出的示例圖和遊戲裡的木塊形狀,然後將自己的木塊削除多餘的地方再進行打磨,讓這些木頭嚴絲合縫即可。就手遊而言,《匠木》的遊戲內容算是非常豐富,就是玩法相對匱乏。
  • 《匠木》:榫卯結構與電子遊戲結合,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碰撞
    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得不到繼承而慢慢消失,傳統的技藝被現代科學技術取代,雖然節約了人工成本,但也失去了匠心精神和創作力量。弘揚傳統文化迫在眉睫,這是一種文化上的拯救,現代科技並不是只會取代傳統手藝,也可以與傳統文化結合,去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獨立遊戲《匠木》把電子遊戲與傳統木匠的榫卯技術結合,給玩家們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木工世界。
  • 博覽多元 放飛腦洞——《匠木》
    對於手遊來講,匠木的遊戲內容很是豐富,但玩法卻相對較為匱乏,來來回回其實就是觀察木塊,削減木塊。每次拼合帶來的驚喜,能否抵消單一玩法的無聊,這就見仁見智了。驚豔的三維解密《匠木》的遊戲玩法類似於拼積木,玩家通過觀察其他的木塊,後將自己的木塊進行削除,以及打磨,從而讓兩塊甚至多塊木塊嚴絲合縫的拼合在一起。總體來說遊戲十分容易上手,但想要快速通關,良好的空間想像力卻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家裡有小朋友說不定可以拿來給小朋友耍耍。
  • 匠木——益智解謎手遊,榫卯知識的科普與傳承
    體驗遊戲前,先來看看《匠木》所獲得的獎項:-2016年獲得故宮×騰訊Nextidea遊戲創意大賽金獎-2017年11月受邀參展故宮博物院「文化+科技」國際論壇-2018年5月受邀參加「感知中國」中國文博創意作品展,6月於法國羅浮宮展出-2018年11月獲得IMGA最快上手遊戲和最佳功能遊戲,並獲得了IMGA最期待遊戲提名-2019年1月30日被法國吉美博物館(Musée Guimet)收藏-2019年8月 獲得2019
  • 做正統三國文化傳承者:《三國志·戰略版》獲央視首肯
    做正統三國文化傳承者:《三國志·戰略版》獲央視首肯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12-24 分享到: 12月22日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欄目對2020年遊戲產業年會進行了報導,《三國志·戰略版》作為正統三國文化的傳承者獲得了央視的認可,成為傳統文化與遊戲結合的代表案例。
  • 《匠木》X《爸爸的木匠小屋》聯動新章節上線!感受不一樣的榫卯魅力
    以榫卯為主題的國風益智手遊《匠木》在7月10日上線了全新專題。本次的新版本將聯動豆瓣評分9.0的紀錄片《爸爸的木匠小屋》,帶來不一樣的創意榫卯物件。全新的主題捲軸開啟,在新的遊戲關卡中,玩家將能夠親身感受到紀錄片中那些精巧木工藝品的製作。
  • 《匠木》x人民網「非遺小工匠」小程序上線!用榫卯賦予生活色彩
    國風益智手遊《匠木》近期已在6月10日開啟全平臺公測,上線期間憑藉創新的遊戲玩法和文化科普屬性,獲得蘋果商店、TapTap和各大渠道的推薦與好評。而在今年6月13日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匠木》也受邀參與了人民網主導的非遺文化活動。
  • 《匠木》新DLC專題即將上線!爸爸的木匠小屋聯動
    父親節的餘溫還未過去,以國粹榫卯為主題的國風益智遊戲《匠木》也帶來了全新DLC的消息。《匠木》將和榫卯創意紀錄片團隊《爸爸的木匠小屋》聯動,在7月初推出聯名主題捲軸。《匠木》也希望用這種新奇的組合方式幫助傳播榫卯文化,讓年輕人進一步喜歡榫卯。對榫卯,對《爸爸的木匠小屋》感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匠木》和它的最新DLC。
  • 匠木第四章大進小出榫流程攻略
    匠木是一款國風益智手遊,那麼匠木第四章大進小出榫這一關要怎麼過?通關技巧是什麼?
  • 傳承中華文化 唱響中華聲音——傳統文化傳承者駱高山
    雖然年僅只有16歲,但他也確實經歷了許多,做過工地工人、服務員、銷售員等眾多工作,幹過了眾多的行業,當他在外打拼的煎熬歲月,要說度日如年一點也不為過;也正是有了這樣的經歷後,每當自己在外打工時,頓時腦子裡就會浮現出
  • 匠木手遊玩法技巧 新手必看攻略
    最近玩匠木手遊的玩家非常多,那麼這款手遊到底要怎麼玩?匠木是一款以中國傳統榫卯元素為主題的遊戲,該作已經在今天正式開服了。很多新玩家都在問具體怎麼玩,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匠木新手入門玩法攻略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匠木手遊怎麼玩
  • 茅臺鎮匠河坊王新橋,攜天才酒師現身2020全球外交官中國文化之夜
    2020年11月20日,第六屆全球外交官中國文化之夜在上海完美落幕。這是一場國內公共外交資源規格與規模最高級別的盛會,是穿越時空、跨越國界,實踐中國文化文明與世界文化文明對話交流的重要平臺。為了積極推動各國文化共享共榮,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駐華大使參與了此次活動,茅臺鎮醬香型白酒品牌匠河坊的創始人王新橋,也攜匠河坊經典佳釀天才酒師,出席了這一文化盛典。
  • 《中國手作》第一季《木作》紀錄頻道紀錄頻道播出
    《中國手作·木作》是一部與古對話,講述木頭對中國人思維方式的影響、塑造;講述「以木為材」的手工匠人們,用自己對工藝的孜孜追求喚醒工匠精神、傳統文化的復興的紀錄片。為貼合中國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的工匠精神,場地選址在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內,讓紀錄片更加凸顯傳統文化的魅力。本次沙龍由著名的文化學者、中國燙蠟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於鴻雁老師主持。
  • 劉東會 文化藝術優秀傳承者
    劉東會 文化藝術優秀傳承者劉東會簡介:劉東會,男,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原副院長,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教授。現任海南省三亞市石家莊商會執行會長。兼任中國醫院協會科技創新獎評審專家、河北省厚德文化促進會副會長、河北翰林書畫院副院長、河北省書畫藝術研究院常務理事。書法、篆刻、攝影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和全軍展覽,榮立二等功一次。劉東會先生心系翰墨,寄情篆刻。閒時,喜歡攝影,閱讀古典書籍,他還熱心公益事業,時刻關心著家鄉寧晉的經濟和文化藝術的建設。
  • 匠木遊戲中有很多的關卡 相信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知道該怎麼完成
    匠木遊戲中有很多的關卡 相信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知道該怎麼完成時間:2020-07-21 22:13   來源:小志6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匠木遊戲中有很多的關卡 相信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知道該怎麼完成 匠木遊戲中有很多的關卡,相信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知道該怎麼完成,那麼匠木第十六章方材角接合怎麼完成呢
  • 八大匠與十八匠是什麼工匠
    古時候八大匠有哪些手藝傳統的技藝有八大匠:木匠,瓦匠,鉄匠,石匠,皮匠,氈匠,剃頭匠,裁縫匠,箍爐匠亦稱小爐匠,紙匠亦稱糊匠,編匠亦稱席匠、織席匠。有的也說是:木匠,瓦匠,鉄匠,石匠,皮匠,氈匠,剃頭匠,裁縫匠,餅匠。
  • 《匠木》第四章雙透直榫怎麼過
    大家對匠木第四章雙透直榫的通關方法不是很清楚,那麼小編就把它的通關方法一步步的為大家詳細解答,希望能給到有需要的玩家,千萬不要錯過後面的精彩內容哦。 >>>《匠木》全關卡通關大全 雙透直榫通過方法: 1.該物件只有一榫一卯兩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