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木》:榫卯結構與電子遊戲結合,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碰撞

2020-12-21 樹哥的遊戲世界

中華上下五千年,遺留下來了許許多多的寶藏,然而現代文明在快速的發展著,人們的生活忙忙碌碌,一切都在飛速進步,仿佛連地球的自轉速度都在加快,接受新知識已經很難,何況是回頭繼承古老的傳統文化。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得不到繼承而慢慢消失,傳統的技藝被現代科學技術取代,雖然節約了人工成本,但也失去了匠心精神和創作力量。弘揚傳統文化迫在眉睫,這是一種文化上的拯救,現代科技並不是只會取代傳統手藝,也可以與傳統文化結合,去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獨立遊戲《匠木》把電子遊戲與傳統木匠的榫卯技術結合,給玩家們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木工世界。

《匠木》的主製作人表示,製作款遊戲初衷就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木工裡面的榫卯技術,並不限於國人,也想讓世界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高深。電子遊戲是全球年輕人們都非常喜歡的一種娛樂方式,對傳統文化最好的保護就是使其傳承下去,而年輕人無疑識最合適的傳承人選,把榫卯結構的具體細節放入電子遊戲當中,讓年輕人在遊戲中感受木工中的神奇技術,並將其繼續推崇下去。該遊戲在故宮和騰訊聯合主辦的Next idea遊戲創意大賽中拿到了金獎,才讓製作者有信心把遊戲做了出來。

榫卯結合做成謎題,探索木匠的技術

在古代的建築家居裡面,基本上都是在用木材製作的,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難以製作出鐵釘,所以只能用榫卯結構來連接木材,而且也用榫卯結構來固定建築家具的整體。我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木匠是魯班,也是著名的建築師,很多與木工有關的工具都是魯班發明的,木工中的榫卯結構也是魯班發明出的,經過後人的不斷完善,形成了現在完整的榫卯結構體系。榫卯文化是歷史中遺留下來的財富,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值得後人進行繼承和弘揚。

《匠木》這款遊戲把榫卯文化做成了謎題,每一個關卡內會有指定的結構,玩家需要還原出遊戲中設定的榫卯結構,而系統給到玩家的道具則是一塊塊規則的方形木塊原料,玩家們要做的就是自己在原料上進行切割、打孔等一系列操作,讓原本規則的木塊變成可以互相連接的木塊。榫卯結構最重要的就是要"嚴絲合縫",沒有任何的空隙,並且連接得非常牢固,除非木頭腐爛,不然結構不會散,這就是榫卯結構的力量。

每一個木塊上面都有網格,玩家也可以自己繪製網格和線條,然後選定需要消除的立體格子打造出自己理想中的木料,在遊戲裡沒有木工那些複雜的操作,也不需要那麼多的工具,虛擬的木工體驗還是很輕鬆的。玩家要有足夠的想像力,去規劃榫卯結構的連接問題,去構想立體的結構中需要連接的部分,把一塊塊相似的木料做成特有的形狀,連接在一起組成有用的物件,榫卯結構化"腐朽"為神奇。

3D立體技術全方位深入了解榫卯文化

遊戲中採用了3D立體技術,每一塊木料都可以360°無死角觀察,玩家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榫卯結構中的每一個細節。很多的傳統文化在傳承中的困難都是因為稀有,傳統文化被現代快節奏都市慢慢淘汰,很多人已經看不到傳統技藝,更不要說去體會傳統技藝中的魅力,更多的時候人們會覺得傳統技藝非常神秘,沒有渠道進行了解,而《匠木》給了大家這樣一個了解的機會,用現代技術把傳統技藝中的細節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木塊上網格除了可以讓玩家去進行解謎,也可以用來表示設計中的長度比例,每一個卯槽的大小,每一個榫頭的長短,都可以很清楚地觀察到。遊戲中的一些設計也可以當作是設計圖紙,在現實中可以運用,遊戲中的教學模式中會向玩家們展示數十種經典的榫卯結構,玩家首先要學會基礎的榫卯知識,才能在解謎的時候去規劃木塊的結構,進行榫卯結構打造,然後拼接在一起。遊戲有一種寓教於樂的意義,讓玩家們在遊戲中學習到榫卯結構的文化知識,不知不覺間體會到了榫卯文化的魅力。

遊戲自由度展現創造在傳承中的意義

遊戲中給了玩家們很大的自由度,除了系統裡面每一個關卡內的榫卯謎題,玩家還可以用自己所學到的榫卯知識自己製作謎題。說的是謎題,其實就是讓玩家利用遊戲中的教授的傳統技藝知識去創造,繼承了傳統工藝知識,也要有自己的風格,要有一定的創造力,將手裡的這門手藝變得更加優秀,也傳播得更遠。玩家在遊戲的"切磋"版塊可以上傳自己製作的榫卯結構,讓其他的玩家來進行挑戰,來考驗你的設計水準。

傳統的優秀技藝不應該被時代所拋棄,但是也不能夠停滯不前脫離時代,傳統的技藝和現代社會是可以產生聯繫的,讓傳統技藝徹底融入現代社會,才不會消亡。人們無限的創造力可以讓傳統技藝在當下社會發揮出作用,把古老的榫卯文化融入現代家居,木質的房屋不堅固可以淘汰,但是木質的家居用品從來都不會落伍,大到床和衣櫃,小到梳子木匣,都可以在生活中用到。玩家們在遊戲中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做一個傳統的"手藝人",體驗純手工製作的家具。

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碰撞

在現代的社會中,要連接固定兩塊木板有很多種方法,利用榫卯結構是最麻煩的方式,但也是最美觀最可靠的方式,手工製作的東西充滿了誠意,也體現了創作者們的匠匠心精神,和《匠木》的製作過程一樣。《匠木》這款遊戲前前後後一共製作了四年,製作團隊為了完美還原榫卯文化的魅力,精心打磨這款遊戲,儘管在研發的過程有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想著要弘揚榫卯文化的理想,依然繼續堅持做了下來。

創作團隊表示,《匠木》只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系列遊戲的首部作品,接下來還會製作和國粹有關的其他遊戲,包括但不限於京劇、剪紙、陶藝。電子遊戲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可以快速讓年輕人接觸到,在娛樂的同時去了解傳統文化,用現代科技去演繹並講解傳統文化的魅力。現代文明與傳統技藝的碰撞,產生了全新的感受,雖然並沒有接觸到真實的傳統技藝,但卻通過了這個途徑,讓更多人嚮往傳統技藝,甚至願意往更深處去學習挖掘,從線上轉到線下,實現了真正的傳承。

相關焦點

  • 榫卯變《匠木》,獨立遊戲弘揚傳統文化有多難?
    但直接做建築遙不可及,從小與遊戲為伴,熱衷研究遊戲系統的他想到把榫卯做成遊戲。「中式建築最有特色的局部是鬥拱,鬥拱是集榫卯技術大成的組合結構,榫卯是木結構體系的核心技術。」由此田海博開始組建團隊,著手製作遊戲《匠木》。 那一年,是 2015年。 2020 年 6 月,《匠木》終於上架蘋果、安卓等應用商店。
  • 《匠木》遊戲評測:用匠心來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而且他也是一位傑出的建築學家,發明了很多與建築有關的如墨斗、曲尺等工具,其中還有一項偉大的榫卯結構。所謂的榫卯結構是一種在兩個木質結構上凹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出與凹進的部分相互咬合,起到連接穩固的作用。而《匠木》正是通過遊戲以現代的方法來展現的古代的智慧。《匠木》遊戲的玩法頗具高明,採用了類似於拼積木和三維解謎的方式。
  • 《匠木》田海博:做中國文化的傳承者
    《匠木》這款以榫卯為原型設計的遊戲,寄託了田海博太多的夢想。榫卯有淚「關注傳統文化其實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常年累月的沉澱,我也不是天生就明白。」深諳建築文化的田海博,自然了解榫卯結構在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榫卯結構就已出現;1973年,人們在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榫卯結構的木質構件;後至明清時期,榫卯結構達到發展頂峰。
  • 《匠木》X《爸爸的木匠小屋》聯動新章節上線!感受不一樣的榫卯魅力
    以榫卯為主題的國風益智手遊《匠木》在7月10日上線了全新專題。本次的新版本將聯動豆瓣評分9.0的紀錄片《爸爸的木匠小屋》,帶來不一樣的創意榫卯物件。全新的主題捲軸開啟,在新的遊戲關卡中,玩家將能夠親身感受到紀錄片中那些精巧木工藝品的製作。
  • 《匠木》x人民網「非遺小工匠」小程序上線!用榫卯賦予生活色彩
    國風益智手遊《匠木》近期已在6月10日開啟全平臺公測,上線期間憑藉創新的遊戲玩法和文化科普屬性,獲得蘋果商店、TapTap和各大渠道的推薦與好評。而在今年6月13日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匠木》也受邀參與了人民網主導的非遺文化活動。
  • 以「匠木」見「匠心」,國風遊戲當以此為榜樣
    不過就在6月10日一款名為《匠木》的解謎類遊戲上線,這款遊戲選題十分新穎,取自中國古老的榫卯技法。榫卯是古代中國建築、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不需要鐵釘便可以加固物件。這款遊戲的製作人田海博對傳統榫卯有著強烈的興趣,並且對中國傳統文化十分熱愛,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 雷霆遊戲官宣代理《匠木》手遊
    因為故宮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木建築結構群,可以說把榫卯結構運用到了極致。而且榫卯本身也極具亮點——結構精妙,無膠無釘,陰陽結合,是中式美學的代表。最終他們憑藉《匠木》這款作品獲得了金獎,這也讓製作人有了重組團隊繼續完善的動力,沒想到一做就是將近四年。
  • 博覽多元 放飛腦洞——《匠木》
    對於手遊來講,匠木的遊戲內容很是豐富,但玩法卻相對較為匱乏,來來回回其實就是觀察木塊,削減木塊。每次拼合帶來的驚喜,能否抵消單一玩法的無聊,這就見仁見智了。而讓筆者感到驚豔的,其實是《匠木》的三維演示。每當玩家將方塊進行拼合,系統就會自動演示一段三維動畫,如果玩家正確消除,木塊就會嚴絲合縫的拼合在一起,看著自己親手削除的木塊,嚴絲合縫的拼合成一個個規整的幾何體,玩家的成就感自然也會上升。
  • 《匠木》新DLC專題即將上線!爸爸的木匠小屋聯動
    父親節的餘溫還未過去,以國粹榫卯為主題的國風益智遊戲《匠木》也帶來了全新DLC的消息。《匠木》將和榫卯創意紀錄片團隊《爸爸的木匠小屋》聯動,在7月初推出聯名主題捲軸。《爸爸木匠小屋》是青年導演鄭若行送給鄭爸爸的禮物,用自己擅長的影像方式記錄了木匠爸爸和榫卯之間的奇妙故事。紀錄片已播出兩季,上線後就吸引超過800萬人觀看,豆瓣評分9.2,他們父女的故事後來也被央視等媒體報導,第三季的內容也將於7月22日在B站上首發播出。
  • 33種常見中國榫卯結構動態圖及結構介紹|榫卯結構|榫卯
    榫卯 sǔn mǎo,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凝結中國幾千年傳統家具文化的精粹。1973年,距離寧波市區約20公裡的餘姚市河姆渡鎮發現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人們稱之河姆渡遺址,在遺址人們發現了大量榫卯結構的木質構件。
  • 他將七千年歷史的榫卯結構與現代玩具融為一體...
    (央視財經 《創業英雄匯》)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沉澱了無數文化藝術瑰寶,如雕刻、織染、刺繡等等,傳承讓文化的根脈延續至今天。創業者許晉平出身於木匠世家,他從小耳濡目染古典家具和建築中的榫卯結構,對這種精妙的傳統工藝有深厚的熱愛,如今他將榫卯結構和現代孩子玩具等結合在一起,讓傳統在現代生活中煥發新的生機。許晉平的女兒上小學三年級時,每天晚上做作業要做到10點,作為一個家長,他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女兒沒有時間玩,每一丁點玩的時間都彌足珍貴,如何讓孩子高效地「玩」,一直縈繞在許晉平的頭腦中。
  • 他用榫卯結構,把古典美詮釋得美輪美奐
    作者:唐伊榫卯的起源可追溯到河姆渡時期,先祖們為了造木房,靈機一動而產生可拆卸的創意,因此,榫卯結構比起漢字發源更早,歷經幾千年,至宋代而愈趨成熟。明清家具的製作幾乎用到了所有的榫卯種類,展現了榫卯結構進化的最終樣式。
  • 匠木——益智解謎手遊,榫卯知識的科普與傳承
    體驗遊戲前,先來看看《匠木》所獲得的獎項:-2016年獲得故宮×騰訊Nextidea遊戲創意大賽金獎-2017年11月受邀參展故宮博物院「文化+科技」國際論壇-2018年5月受邀參加「感知中國」中國文博創意作品展,6月於法國羅浮宮展出-2018年11月獲得IMGA最快上手遊戲和最佳功能遊戲,並獲得了IMGA最期待遊戲提名-2019年1月30日被法國吉美博物館(Musée Guimet)收藏-2019年8月 獲得2019北京文化創意大賽遊戲組第一名
  • 33種常見中國榫卯結構動態圖及結構介紹
    榫卯 sǔn mǎo,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凝結中國幾千年傳統家具文化的精粹。 1973年,距離寧波市區約20公裡的餘姚市河姆渡鎮發現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人們稱之河姆渡遺址,在遺址人們發現了大量榫卯結構的木質構件。
  • 匠木第四章大進小出榫流程攻略
    匠木是一款國風益智手遊,那麼匠木第四章大進小出榫這一關要怎麼過?通關技巧是什麼?
  • 什麼是榫卯結構及如何製作榫卯結構?
    構件與構件的結合,不是現在使用釘子,而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卯榫,將各個構件連接起來,組成一件完整的家具,既牢固耐用,又巧妙不露痕跡。什麼是卯榫?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梁、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這就叫榫卯結構。榫卯結構如何製作呢?
  • 匠木手遊玩法技巧 新手必看攻略
    最近玩匠木手遊的玩家非常多,那麼這款手遊到底要怎麼玩?匠木是一款以中國傳統榫卯元素為主題的遊戲,該作已經在今天正式開服了。很多新玩家都在問具體怎麼玩,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匠木新手入門玩法攻略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匠木手遊怎麼玩
  • 到中國科技館感受「榫卯的魅力」 現場見證牆倒屋不塌的秘密
    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榫卯是肇始於我國古代七千年前的一項重大發明,上至巍峨宮殿,下至草房瓦舍,大到舟船車輛,小到桌椅板凳,都離不開榫卯技術的應用。在漫長的工藝探索中,我國古代工匠不斷創新,創造出樣式繁多、精巧無比、適用於不同器具的榫卯結構,顯示了古人的匠心與智慧。同時,榫卯也是中國建築最早具有科學設計意義的語言,它代表著比漢字更早的文化記憶。
  • 榫卯結構,不費一釘一膠,建築照樣穩固
    榫卯結構是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的結構方式。這種神奇的工藝不費一釘一膠,卻能讓家具、建築牢固,是中國古典家具結構的靈魂。榫卯結構就是在兩個木質結構上凹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出和凹進的部分互相咬合,起到聯結穩固的作用。
  • 建築之魂|現代建築如何傳承傳統建築藝術精華?
    驚豔千年的中國美榫卯是中國古代建築、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連接方式,能夠使兩個相連構件的凹凸部位緊密結合在一起。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大到柱梁枋板,小至欄杆木楞,無一例外地採用了這種先進且密合的連接方式。隨著榫卯工藝的完善和成熟,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上至巍峨宮殿,下至草房瓦舍,大到舟船車輛,小到桌椅板凳,都離不開榫卯工藝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