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種常見中國榫卯結構動態圖及結構介紹|榫卯結構|榫卯

2020-12-21 騰訊網

榫卯 sǔn mǎo,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凝結中國幾千年傳統家具文化的精粹。

1973年,距離寧波市區約20公裡的餘姚市河姆渡鎮發現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人們稱之河姆渡遺址,在遺址人們發現了大量榫卯結構的木質構件。

榫卯,是中國古代建築、家具和很多木製器具的最重要的結構方式,也是這些建築和家具不需要鐵釘的秘密。就算是現代的很多框架結構中,也常常使用榫卯結構。可以說這是老祖宗為我們,為這個世界留下來的很重要的智慧結晶。

榫卯,一種驚豔千年的傳統中國美

榫卯被稱作紅木家具的「靈魂」,木構件上凸出的榫頭與凹進去的卯眼,簡單地咬合,便將木構件結合在一起,由於連接構件的形態不同,由此衍生出千變萬化的組合方式,使紅木家具達到功能與結構的完美統一。

榫卯結構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型

一類主要是作面與面的接合,也可以是兩條邊的拼合,還可以是面與邊的交接構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帶榫」、「扎榫」等。

另一類是作為「點」的結構方法。主要用於作橫豎材丁字結合,成角結合,交叉結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雙榫」、「雙夾榫」、「勾掛榫」、「鍥釘榫」、「半榫」、「通榫」等等。

還有一類是將三個構件組合一起並相互連結的構造方法,這種方法除運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聯合結構外,都是一些更為複雜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見的有「託角榫」、「長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分享一組精美的榫卯結構圖,一共33種常見榫卯結構模型,以gif動態圖的形式一次性呈現給大家,一起去榫卯之美和木匠精神。

下面便是33種榫卯結構實物實拍動態圖展示(涵蓋了古代榫卯結構當中最主要、實用、經典的款式結構):

雲型插肩榫(牙條、牙頭分造)

點擊播放 GIF 0.1M

▌柜子底棖 ▌

點擊播放 GIF 0.1M

▌夾頭榫 ▌

點擊播放 GIF 0.1M

▌方材丁字形結合榫卯用大格肩 ▌

點擊播放 GIF 0.1M

▌傳統粽角榫 ▌

點擊播放 GIF 0.2M

▌雙粽角榫 ▌

點擊播放 GIF 0.2M

▌厚板悶榫角結合 ▌

點擊播放 GIF 0.1M

▌三根直材交叉 ▌

點擊播放 GIF 0.1M

▌方形家具腿足與方託泥的結合 ▌

點擊播放 GIF 0.2M

▌扇形插肩榫 ▌

點擊播放 GIF 0.1M

▌插肩榫變形 ▌

點擊播放 GIF 0.1M

▌掛肩四面平榫 ▌

點擊播放 GIF 0.2M

▌挖菸袋鍋榫 ▌

點擊播放 GIF 0.1M

▌走馬銷 ▌

點擊播放 GIF 0.2M

▌抄手榫 ▌

點擊播放 GIF 0.1M

▌高束腰抱肩榫 ▌

點擊播放 GIF 0.4M

▌方材丁字形結合(榫卯大進小出) ▌

點擊播放 GIF 0.1M

▌加雲子無束腰裹腿杌凳腿足與凳面結合 ▌

點擊播放 GIF 0.4M

▌弧形面直材角結合 ▌

點擊播放 GIF 0.1M

▌方材角結合床圍子攢接萬字 ▌

點擊播放 GIF 0.2M

▌圓方結合裹腿 ▌

點擊播放 GIF 0.2M

▌椅盤邊抹與椅子腿足的結構▌

點擊播放 GIF 0.6M

▌一腿三牙方桌結構 ▌

點擊播放 GIF 0.5M

▌弧形直材十字交叉 ▌

點擊播放 GIF 0.1M

圓柱丁字結合榫

點擊播放 GIF 0.1M

平板明榫角結合

點擊播放 GIF 0.3M

攢邊打槽裝板

點擊播放 GIF 0.5M

厚板出透榫及拍抹頭

點擊播放 GIF 0.2M

直材交叉結合

點擊播放 GIF 0.1M

圓柱二維丁字結合榫

點擊播放 GIF 0.2M

圓香幾攢邊打槽

點擊播放 GIF 0.8M

楔釘榫

點擊播放 GIF 0.1M

帶板粽角榫

點擊播放 GIF 0.1M

本文資料來源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儘快處理。

聯絡、投稿、投訴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33種常見中國榫卯結構動態圖及結構介紹
    榫卯 sǔn mǎo,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凝結中國幾千年傳統家具文化的精粹。 榫卯,是中國古代建築、家具和很多木製器具的最重要的結構方式,也是這些建築和家具不需要鐵釘的秘密。就算是現代的很多框架結構中,也常常使用榫卯結構。
  • 什麼是榫卯結構及如何製作榫卯結構?
    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梁、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這就叫榫卯結構。榫卯結構如何製作呢?通常是家具的橫材(凹槽、榫窩)與豎材(突出的木頭,即榫頭)的丁字形結合,這種結構又稱「格肩榫」。桌、椅、凳的橫棖,櫃身和櫃門的橫帶與立柱的結合,均採用這種卯榫結構。
  • 鼻祖四維榫卯綜合鼻:榫卯結構的鼻型應用
    在中國古代木匠和建築學來說,通常使用的是榫卯結構。建築學中的榫卯結構是極為精巧的發明,這種構件連接方式,使得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成為超越了當代建築排架、框架或者剛架的特殊柔性結構體,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在地震荷載下通過變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而且榫卯結構不需要一枚鐵釘,全部都是自身結構自我相互扶持和相互擠壓,從而使得建築物等更加穩固。
  • 榫卯結構——藏在木頭裡的中國智慧!
    如五臺山的南禪寺和佛光寺,為唐代木構建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屹立一千兩百餘年不倒,用料粗大,結實穩健。而這裡面,讓這極具歷史意義的古建築得以保持完整、屹立不倒的,得益於建築本身的搭建方式——榫卯結構。
  • 他用榫卯結構,把古典美詮釋得美輪美奐
    作者:唐伊榫卯的起源可追溯到河姆渡時期,先祖們為了造木房,靈機一動而產生可拆卸的創意,因此,榫卯結構比起漢字發源更早,歷經幾千年,至宋代而愈趨成熟。明清家具的製作幾乎用到了所有的榫卯種類,展現了榫卯結構進化的最終樣式。
  • 適合帶孩子看的有趣展覽:中國家具榫卯結構展
    2020年4月30日,《中國家具榫卯結構展》在華博館開展。在中國傳統家具中,此榫卯常與案形結體相隨左右。「中國家具榫卯結構展」通過微縮模型的展覽形式,展出榫卯構件約130件(套),結合60幅榫卯結構分解圖,展示榫卯工藝在中國傳統家具中的應用。
  • 榫卯結構家具與打釘子家具有怎樣的區別呢
    缺點:但是其加工難度大、生產效率低,故此同一種材質打釘接合方式與榫卯接合方式售價就有所區別。而釘接合(釘子連接)是現代生產為提高生產效率而採用的一種捷徑方式,直接運用各種釘子將家具各零部件接合在一起。優點:加工容易、生產效率高。
  • 《匠木》:榫卯結構與電子遊戲結合,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碰撞
    弘揚傳統文化迫在眉睫,這是一種文化上的拯救,現代科技並不是只會取代傳統手藝,也可以與傳統文化結合,去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獨立遊戲《匠木》把電子遊戲與傳統木匠的榫卯技術結合,給玩家們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木工世界。《匠木》的主製作人表示,製作款遊戲初衷就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木工裡面的榫卯技術,並不限於國人,也想讓世界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高深。
  • 榫卯結構,不費一釘一膠,建築照樣穩固
    榫卯結構是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的結構方式。這種神奇的工藝不費一釘一膠,卻能讓家具、建築牢固,是中國古典家具結構的靈魂。榫卯結構就是在兩個木質結構上凹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出和凹進的部分互相咬合,起到聯結穩固的作用。
  • 什麼是榫卯?
    「構造上的巧奪天工」在東亞地區特別是我國古代的能工巧匠以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精湛的工藝手法創造出了無與倫比的榫卯構造方式將木質材料的應用推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水平不僅構造精奇,更是數量眾多在牢固的基礎上,不同的榫卯滿足於不同的應用方式其榫卯結構樣式更是多達上百種話不多說
  • 9個常見經典的榫卯結構,傳統家具愛好者須知!現場實拍教你
    這一篇短文中,現拍實物圖給大家介紹9個經典、常見的榫卯結構,讓大家學習、認知一下。①,挖菸袋榫:形似倒過來的菸斗,一般用在椅子搭腦、扶手上,明式家具多見。⑥,走馬銷榫:走馬銷的結構構成,是有一個榫頭和一個榫眼相結合,屬於契合型榫。榫頭是一個梯形的,然後再有一個直榫眼伸長變化為一內梯形形狀,與榫頭榫合在一起,就會固定很牢靠。例如說羅漢床的圍子板,還有像那個高低床床頭腳部連接床箱體,還有側翼的葉子板,都是用這種走馬銷的榫卯結構做成。
  • 半個木匠:穿越榫卯迷宮 守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榫卯工藝
    2 六年前,他在論壇掀起了榫卯熱 榫卯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中國的,外國的,古建上的,家具中的……張均成把自己所做的榫卯研究限定在古典家具領域,他最初接觸榫卯,就是源於對明式家具的愛好。
  • 回放 凡人歌 | 他復原了古籍中的明式家具榫卯結構
    回放 凡人歌 | 他復原了古籍中的明式家具榫卯結構
  • 為什麼說榫卯結構是我國木結構體系的核心技術?看完終於懂了
    榫卯(sǔn mǎo)可以說是中國古建築木結構體系的核心技術。在1973年發掘出的河姆渡文化中,就發現早在約7千年前,我們的古人就用到了榫卯結構這種技術。所謂的榫卯即分為兩個部分,榫頭和卯眼。榫頭為凸出部分,牟眼則為凹進部分。
  • 古人的智慧——榫卯
    俗話說「榫卯萬年牢」,不用一顆鐵釘,僅靠榫卯工藝,便可做到扣合嚴密、間不容髮、天衣無縫,使用百年而依舊堅固美麗,榫卯結構在我國建築史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榫卯,是古代中國建築、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可以說,榫卯結構是我國工藝文化精神的傳承,起源於距今約7000年前的河姆渡時代,歷史比漢字還要悠久。榫卯工藝是堪稱媲美京劇的中國國粹,不僅外形精緻唯美,而且遵循力學原理,實用性極強,不易鏽蝕又方便拆卸。
  • 榫卯結構拼搭799元
    年榫營造積木祈年殿 年榫營造積木祈年殿融合了魯班榫卯文化和微縮模型的設計理念,包含877個零件,使用真正的榫卯結構拼搭,不依賴於材質本身的摩擦力
  • 半個木匠:穿越榫卯迷宮
    除了古典紅木家具廠平時還會使用一些榫卯外,明式家具中用過的許多複雜構造,就連一些多年從業的老木匠都沒有遇見過,至於普通木工愛好者,更是無從接觸。張均成通過查閱和梳理艾克的《中國花梨家具圖考》、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和楊耀的《明式家具研究》等圖書文獻,與一群老木匠一起,花了一年時間,復原了這些資料中收錄的部分榫卯結構。
  • 榫卯的構造,到底有多少種?有什麼優點
    榫卯結構,中國古建築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梁、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榫卯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這是中國古代建築、家具及其它木製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是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個方向的扭動。
  • 「半個木匠」和一群「阿木爺爺」的榫卯情緣
    燕都融媒體記者 唐晶/攝 榫卯,一種古老的結構智慧。 「榫」是木構件中凸出的部分,也叫「榫頭」;凹進去的部分稱為「卯」,也叫「卯眼」。榫頭插入卯眼,兩者相互咬合,就完成了木構件之間的連接。 凹凸之間相輔相成,大到宮殿廟堂,小至桌椅家具,甚至水車、農具,都離不開榫卯結構。
  • 他將七千年歷史的榫卯結構與現代玩具融為一體...
    (央視財經 《創業英雄匯》)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沉澱了無數文化藝術瑰寶,如雕刻、織染、刺繡等等,傳承讓文化的根脈延續至今天。創業者許晉平出身於木匠世家,他從小耳濡目染古典家具和建築中的榫卯結構,對這種精妙的傳統工藝有深厚的熱愛,如今他將榫卯結構和現代孩子玩具等結合在一起,讓傳統在現代生活中煥發新的生機。許晉平的女兒上小學三年級時,每天晚上做作業要做到10點,作為一個家長,他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女兒沒有時間玩,每一丁點玩的時間都彌足珍貴,如何讓孩子高效地「玩」,一直縈繞在許晉平的頭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