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件家具,由若干構件組合而成。構件與構件的結合,不是現在使用釘子,而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卯榫,將各個構件連接起來,組成一件完整的家具,既牢固耐用,又巧妙不露痕跡。
什麼是卯榫?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梁、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這就叫榫卯結構。
榫卯結構如何製作呢?通常是家具的橫材(凹槽、榫窩)與豎材(突出的木頭,即榫頭)的丁字形結合,這種結構又稱「格肩榫」。
桌、椅、凳的橫棖,櫃身和櫃門的橫帶與立柱的結合,均採用這種卯榫結構。格肩榫有大格肩、小格肩兩種。大格肩有實肩虛肩之分,小格肩通常是實肩。
實肩是在橫材兩端出榫頭,在榫頭外側作出45度等邊三角形斜肩,三角形斜肩緊貼榫頭。在豎材挖榫窩(或凹槽),並在外側開出與榫頭上三角形斜肩相等的豁口,與榫頭上三角形斜肩相接。格肩的作用,是為了打破結構處的平直呆板,同時輔助榫頭承受部分壓力。
虛肩又叫飄肩,與實肩的區別在於:三角形斜肩不緊貼榫頭,而是在榫頭之間留出空隙,不與榫頭相連。豎材的榫眼外側,挖出與虛肩大小、薄厚相等的豁口,但不與榫眼相連。如此製作,以免削弱立柱的支撐能力,也少剔去一些豎材。
在桌類、椅凳類的上下橫棖上,常常採用這種大格肩製作法。而小格肩,則是把緊貼榫頭的斜肩抹去一節,只保留一小部分。如此做法,保持了豎材的支撐能力,常用在柜子的前後橫帶上。
這類家具的卯榫還有一種製作,在橫材與豎材都是圓材的情況下,為了兩者連接得圓潤齊平,在橫材榫頭兩邊作出弧形圓口,包住豎材。
丁字形結構還有格肩和不格肩之分。如果在明面上,一般都採用格肩做法,但在人們視線不易接觸的部位,則往往不用格肩。不做格肩,則有透榫和暗榫之別,有的家具即透榫與悶榫混合使用。這是為了加強邊框的牢固性,通常將桌面四框中間穿帶作一條或兩條透榫,其餘均作暗榫。透榫要視桌面的長短和穿帶的多少而定,要是三條穿帶,就中間一條做透榫,若五條,則把中帶兩旁的穿帶製成透榫。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這些,感謝木友和紅木愛好者的支持,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和看法,以便寫出更多作品與大家一起品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