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榫卯結構及如何製作榫卯結構?

2020-12-21 金雕御品

通常一件家具,由若干構件組合而成。構件與構件的結合,不是現在使用釘子,而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卯榫,將各個構件連接起來,組成一件完整的家具,既牢固耐用,又巧妙不露痕跡。

什麼是卯榫?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梁、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這就叫榫卯結構。

榫卯結構如何製作呢?通常是家具的橫材(凹槽、榫窩)與豎材(突出的木頭,即榫頭)的丁字形結合,這種結構又稱「格肩榫」。

桌、椅、凳的橫棖,櫃身和櫃門的橫帶與立柱的結合,均採用這種卯榫結構。格肩榫有大格肩、小格肩兩種。大格肩有實肩虛肩之分,小格肩通常是實肩。

實肩是在橫材兩端出榫頭,在榫頭外側作出45度等邊三角形斜肩,三角形斜肩緊貼榫頭。在豎材挖榫窩(或凹槽),並在外側開出與榫頭上三角形斜肩相等的豁口,與榫頭上三角形斜肩相接。格肩的作用,是為了打破結構處的平直呆板,同時輔助榫頭承受部分壓力。

虛肩又叫飄肩,與實肩的區別在於:三角形斜肩不緊貼榫頭,而是在榫頭之間留出空隙,不與榫頭相連。豎材的榫眼外側,挖出與虛肩大小、薄厚相等的豁口,但不與榫眼相連。如此製作,以免削弱立柱的支撐能力,也少剔去一些豎材。

在桌類、椅凳類的上下橫棖上,常常採用這種大格肩製作法。而小格肩,則是把緊貼榫頭的斜肩抹去一節,只保留一小部分。如此做法,保持了豎材的支撐能力,常用在柜子的前後橫帶上。

這類家具的卯榫還有一種製作,在橫材與豎材都是圓材的情況下,為了兩者連接得圓潤齊平,在橫材榫頭兩邊作出弧形圓口,包住豎材。

丁字形結構還有格肩和不格肩之分。如果在明面上,一般都採用格肩做法,但在人們視線不易接觸的部位,則往往不用格肩。不做格肩,則有透榫和暗榫之別,有的家具即透榫與悶榫混合使用。這是為了加強邊框的牢固性,通常將桌面四框中間穿帶作一條或兩條透榫,其餘均作暗榫。透榫要視桌面的長短和穿帶的多少而定,要是三條穿帶,就中間一條做透榫,若五條,則把中帶兩旁的穿帶製成透榫。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這些,感謝木友和紅木愛好者的支持,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和看法,以便寫出更多作品與大家一起品監,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33種常見中國榫卯結構動態圖及結構介紹|榫卯結構|榫卯
    榫卯 sǔn mǎo,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間,一轉一折之際,凝結中國幾千年傳統家具文化的精粹。1973年,距離寧波市區約20公裡的餘姚市河姆渡鎮發現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人們稱之河姆渡遺址,在遺址人們發現了大量榫卯結構的木質構件。
  • 鼻祖四維榫卯綜合鼻:榫卯結構的鼻型應用
    在中國古代木匠和建築學來說,通常使用的是榫卯結構。建築學中的榫卯結構是極為精巧的發明,這種構件連接方式,使得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成為超越了當代建築排架、框架或者剛架的特殊柔性結構體,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在地震荷載下通過變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而且榫卯結構不需要一枚鐵釘,全部都是自身結構自我相互扶持和相互擠壓,從而使得建築物等更加穩固。
  • 他用榫卯結構,把古典美詮釋得美輪美奐
    作者:唐伊榫卯的起源可追溯到河姆渡時期,先祖們為了造木房,靈機一動而產生可拆卸的創意,因此,榫卯結構比起漢字發源更早,歷經幾千年,至宋代而愈趨成熟。明清家具的製作幾乎用到了所有的榫卯種類,展現了榫卯結構進化的最終樣式。
  • 33種常見中國榫卯結構動態圖及結構介紹
    1973年,距離寧波市區約20公裡的餘姚市河姆渡鎮發現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人們稱之河姆渡遺址,在遺址人們發現了大量榫卯結構的木質構件。 榫卯,是中國古代建築、家具和很多木製器具的最重要的結構方式,也是這些建築和家具不需要鐵釘的秘密。就算是現代的很多框架結構中,也常常使用榫卯結構。
  • 榫卯結構——藏在木頭裡的中國智慧!
    在英國電視臺之前製作的一部故宮專題紀錄片中,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進行的「故宮模型抗震測試」成為焦點。當模擬地震達到10級時,故宮模型在測試中依然不倒,這為世人揭開了中國傳統木質結構建築的抗震之謎,而榫卯結構正是關鍵。在兩個木構件上,榫和卯所起的是連接作用。木構件上凸出的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
  • 什麼是榫卯?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榫卯?I 什麼是榫卯?首先這從情理上是說不通的不過就古代生產力水平而言,類似釘子這樣的物件都還需要鐵匠一個一個的製作,成本極高加之對木質材料而言釘子還具有膨脹係數不同、容易生鏽等缺點所以在我國古代建築、家具的主體結構中榫卯所佔比例較大部分構築物、家具採取榫卯與釘子相結合的組合方式△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 《匠木》:榫卯結構與電子遊戲結合,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碰撞
    榫卯結合做成謎題,探索木匠的技術在古代的建築家居裡面,基本上都是在用木材製作的,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難以製作出鐵釘,所以只能用榫卯結構來連接木材,而且也用榫卯結構來固定建築家具的整體。遊戲中的一些設計也可以當作是設計圖紙,在現實中可以運用,遊戲中的教學模式中會向玩家們展示數十種經典的榫卯結構,玩家首先要學會基礎的榫卯知識,才能在解謎的時候去規劃木塊的結構,進行榫卯結構打造,然後拼接在一起。遊戲有一種寓教於樂的意義,讓玩家們在遊戲中學習到榫卯結構的文化知識,不知不覺間體會到了榫卯文化的魅力。
  • 適合帶孩子看的有趣展覽:中國家具榫卯結構展
    2020年4月30日,《中國家具榫卯結構展》在華博館開展。「中國家具榫卯結構展」通過微縮模型的展覽形式,展出榫卯構件約130件(套),結合60幅榫卯結構分解圖,展示榫卯工藝在中國傳統家具中的應用。本次展覽由江門市博物館組織發起,展品實物本土工匠藝人製作,五邑大學師生負責榫卯的數位化建模和學術資料整理。展覽為加強與觀眾的交流互動,增設展示了由木工匠人精心製作的古樸典雅的中式家具,旨在傳播古代科技、傳承文化遺產、弘揚工匠精神。
  • 回放 凡人歌 | 他復原了古籍中的明式家具榫卯結構
    回放 凡人歌 | 他復原了古籍中的明式家具榫卯結構
  • 榫卯結構,不費一釘一膠,建築照樣穩固
    榫卯結構是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的結構方式。這種神奇的工藝不費一釘一膠,卻能讓家具、建築牢固,是中國古典家具結構的靈魂。榫卯結構就是在兩個木質結構上凹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出和凹進的部分互相咬合,起到聯結穩固的作用。
  • 榫卯結構家具與打釘子家具有怎樣的區別呢
    缺點:但是其加工難度大、生產效率低,故此同一種材質打釘接合方式與榫卯接合方式售價就有所區別。而釘接合(釘子連接)是現代生產為提高生產效率而採用的一種捷徑方式,直接運用各種釘子將家具各零部件接合在一起。優點:加工容易、生產效率高。
  • 榫卯結構的魅力,如何做一張不用釘膠,且可自由拆裝的榫卯桌子
    製作步驟:先按設計尺寸做出11根長板和30根短板,並用電木銑開槽。再做出四根桌承方料,然後組合成桌承框架。再把四根桌腿依次卡在桌承框架上,最後在上面安裝上長短交錯的格子桌面即可,下面是具體步驟。四根桌腿也是由方30*30mm,長450mm的方形木材製作而成的。按設計在桌腿上端,用電木銑在桌腿外側內端做出15*15mm的方形榫頭(如圖)。由於本桌子是由純榫卯結構組合而成,所以製作的時候對榫卯的標準性要求會很高,最好輔助一些電動工具,另外木材木質也要選擇些密度高、有一定硬度的木材。步驟4:巧妙組裝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 古人的智慧——榫卯
    俗話說「榫卯萬年牢」,不用一顆鐵釘,僅靠榫卯工藝,便可做到扣合嚴密、間不容髮、天衣無縫,使用百年而依舊堅固美麗,榫卯結構在我國建築史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榫卯,是古代中國建築、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可以說,榫卯結構是我國工藝文化精神的傳承,起源於距今約7000年前的河姆渡時代,歷史比漢字還要悠久。榫卯工藝是堪稱媲美京劇的中國國粹,不僅外形精緻唯美,而且遵循力學原理,實用性極強,不易鏽蝕又方便拆卸。
  • 半個木匠:穿越榫卯迷宮 守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榫卯工藝
    半個木匠自2014年,系統研究整理古典家具榫卯,復原製作成實物模型,在木工圈和家具行業引發了一場榫卯熱;同時多年來專注榫卯培訓教學,讓榫卯走進了數十所大學和多家博物館,引發了學界和大眾對傳統榫卯的關注。
  • 為什麼說榫卯結構是我國木結構體系的核心技術?看完終於懂了
    榫卯(sǔn mǎo)可以說是中國古建築木結構體系的核心技術。在1973年發掘出的河姆渡文化中,就發現早在約7千年前,我們的古人就用到了榫卯結構這種技術。所謂的榫卯即分為兩個部分,榫頭和卯眼。榫頭為凸出部分,牟眼則為凹進部分。
  • 半個木匠:穿越榫卯迷宮
    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河姆渡人便已能夠製作榫卯,用來搭建幹欄式房屋。春秋戰國時期,榫卯開始大量應用於家具製作。古典家具的結構至宋代趨於成熟,到明及清前期達到巔峰,榫卯的工藝美學也在古典家具的巔峰之作明式家具中被發揮到極致。
  • 榫卯結構拼搭799元
    年榫營造積木祈年殿 年榫營造積木祈年殿融合了魯班榫卯文化和微縮模型的設計理念,包含877個零件,使用真正的榫卯結構拼搭,不依賴於材質本身的摩擦力
  • SACUCCI花格榫卯 | 在30個日夜3000多個榫卯裡,讀懂花格的秘密
    榫卯就像隱藏在兩塊木頭中的靈魂,它已經成為木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席公館花格系列正是採用了榫卯這一充滿智慧的組織方式,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空間產品。原木花格中式花格常用於屏風、隔斷、門窗等,因其極具藝術表現力,如今也被設計師們用於吊頂設計,成為三維空間的「肌理」。
  • 十字棖,最簡單的榫卯智慧!
    實木家具是由一個個「關節」組合而成的,這種關節我們稱之為榫卯結構,所以家具的使用壽命,往往取決於木材和榫卯的製作工藝。今天木匠圈分享的是十字棖(又稱:卡子榫或十字榫)的製作圖解,它是榫卯結構中最簡單易做的交叉搭接結構之一,不過即使同樣的木材和工具,不同的木工匠師傅製作的十字棖,工藝上往往也會有區別,下面一起去學習下。
  • 他將七千年歷史的榫卯結構與現代玩具融為一體...
    創業者許晉平出身於木匠世家,他從小耳濡目染古典家具和建築中的榫卯結構,對這種精妙的傳統工藝有深厚的熱愛,如今他將榫卯結構和現代孩子玩具等結合在一起,讓傳統在現代生活中煥發新的生機。許晉平的女兒上小學三年級時,每天晚上做作業要做到10點,作為一個家長,他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女兒沒有時間玩,每一丁點玩的時間都彌足珍貴,如何讓孩子高效地「玩」,一直縈繞在許晉平的頭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