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神作《守望者》被HBO翻拍,唯一獲雨果獎的漫畫,超英的裡程碑

2021-01-19 未來電影局

DC最近幾年漫改電影並不出色,基本都是在吃《守望者》(2009年,導演扎克·施耐德),《V字仇殺隊》(2005年,導演:詹姆斯·麥克特格,編劇:沃卓斯基(當時還是)兄弟),以及克里斯多福·諾蘭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這最佳改編三部曲的口碑老本。

所以,歷來「又黃又暴力」的HBO放出消息,敢於改編電視劇版本的《守望者》時,整個飯圈兒基本是沸騰的。但是,隨著後續消息「HBO並不打算複製影版劇情, 反而是要開啟30年以後的全新情節」就讓人忍不住提心弔膽。

於是,耐心等到《守望者》電視劇版釋放出最初的首播集,雖然爛番茄網站的專業評論達到

9.7的高分,可是觀眾評論卻並沒有跟著水漲船高,反而一路被抱怨格局小,布局慢,讓觀眾難以入戲……評分一路下滑到豆瓣指數7.7.這分數,已經降低到國產主旋律的水平了。

看過首播集感慨良多,總體而言還是歸結為一些方面:

演員選角,遭吐槽

首播集基本是用來鋪墊劇情,介紹人物的引入集。從首播集的劇情總結而言,《守望者》 劇集版的矛盾相對集中,也更具有現實性。

不管是開篇那個黑人警長取代白人貪官的戲中戲,

還是真實存在歷史裡的那場大屠殺,

還是後來那個全白人變成黑人出演的音樂劇《俄克拉荷馬》(當年休·傑克曼在美國入圍託尼獎,進而進入電影圈的踏腳石,就是主演這部作品。)……很多細節都在鋪墊這一季的主題——電視劇版本摒棄了原著與電影版對於冷戰時期的種種描繪,反而集中在了黑白對錯的兩元對立上面。

《守望者》之所以不朽,因為他摒棄了傳統的兩元對立的壁壘森嚴,而選擇了宇宙最原初也最具有力量的灰色混沌狀態,來安排整體情節走勢的。

阿蘭·摩爾的厲害之處,在於用最混沌的時代,刻畫了最為人性化的超級英雄的困境。漫威標榜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到了這裡,變成了「能力越大,錯漏越大」的窘境。為此,政府籤署法令,強迫英雄們取下面罩,要麼退休,要麼收歸國家正統渠道。

所以,原著與電影版裡面,情節都集中在超級英雄內部。在面對外界環境的不斷緊縮,倒逼超級英雄內部選擇陣營。而這種選擇關係到每個超級英雄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而局勢的日漸逼近,也使得超級英雄的行為難以控制。

而劇版上來就是一個虛構的環境,雖然承接影版承接得別出心裁,但是,總體而言,主題裡黑白膚色政治的隱喻,讓觀眾開始厭煩,也顯得電視劇版本開局的格局小了很多。

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嘀嗒,嘀嗒,嘀嗒……

《守望者》劇集裡面,有很多對於原著和電影版的細節致敬,比如那個很想」笑匠「圖標的笑臉

飛在空中的飛艇

夜梟二代最得意的貓頭鷹飛行器,以及飛行器的」激情火焰「

但是,最核心,也最和原著貼合的吉祥物,卻是時鐘。

《守護者》繼承了原著裡的意願,將時鐘作為了這一時期的象徵性吉祥物,在劇情裡時明時暗的出沒。

但是又不同於電影版了如劍懸頭頂那樣緊迫的核威脅,這裡面還是在暗示黑白對立所造成的社會體制崩潰的趨勢。但是,說到底,觀眾很難在事態裡感受到緊迫感,反而因為太多黑白是非的對立,而顯得煩躁與抗拒。

畢竟,當年核武器那種突然爆發的衝擊感,可比現在這莫衷一是的黑白對立的社會環境,來得有壓迫性和緊迫感,那種時鐘往前,爆炸臨近的心裡壓迫,更加具體和有效。

黑白是非,個人看來頗有些黑白顛倒的隱喻!

在劇情裡,雖然解決了核戰爭威脅,30年後的世界反而陷入了膚色對立的全新僵局。

政府為了維持選民支持率,保證持續執政30年的羅伯特·雷德福總統能夠無限制的執政下去,刻意打壓白人,通過了「黑人不用納稅」的新法案!(所以,換成誰都會感覺意難平吧!)

這個法案雖然保證了執政黨的支持率,但是實質性損害了中低層白人公民的切身利益,於是,黑人社區沒有後顧之憂欣欣向榮,白人卻辛苦工作反而不能保證自己的基本生活。黑人的「未來一片光明」與白人世界的「末日正在逼近」形成了最初始的社會矛盾,並且日漸激化。

於是,白人仇視組織誕生。他們自稱」第七騎兵團「,將30年前為阻止世界毀滅而犧牲的羅夏奉為精神領袖,打著旗號公然抗拒政府執法,並且策劃武力襲擊黑人社區。他們吸收了羅夏所有負面的情緒,仇視黑人,貶低女性,恐同,崇尚武力解決問題,甚至於在警方維持正常秩序的檢查裡槍擊警察。

而此時,作為社會秩序維持者的警察,面對罪犯卻困於槍枝管制而無法制止,(警察執法,需要提前24小時申請解鎖槍枝,任何槍枝的使用項目都需要詳細報備),這樣的法規大大的限制了警察面對持械對手的反擊力度,甚至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和家人安全,平時都要蒙面來保護自己,

於是,當年的警察局幹員安吉拉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明面上退出警察局開了一個小烘焙店,暗地裡,化身為黑修女依舊為警察局效力。

而同樣如她這樣隱匿自己真面目的還有鏡面人,大熊貓,甚至被懷疑是二代夜梟女兒的不知名英雄,大家團結在最完美假象的白人警長麾下,為整個城市的安定團結而奮鬥不已。

可是,整個局勢逐漸在縮緊。這不,安吉拉等人好不容易剿滅了騎士團的一個據點,落單的警長就被之前一直質問安吉拉的黑人老者絞死在郊外,成為為了整體局勢犧牲的第一人。

而作為正義方精神領袖的警長之死,必然進一步的激化黑白兩派的鬥爭。劇情裡安吉拉等人為了穩定局勢所做出的努力,即將付諸東流。

劇情核心弱勢:當你眼裡只有是非黑白,這山水就小了

《守望者》之所以成為經典,因為他抓住了當時社會的最基本矛盾——冷戰背景和核武器的威脅。冷戰背景下,任何挑戰政府權威的行為都被視為異端邪說,成為一些人用來排除異己的藉口。於是,那些被排擠的「異類」,無形之間就和被剝離了面具,將本來面目暴露人前的超級英雄產生了角色重合。

而隨之更大的威脅——核戰爭的陰影,形成了一種全民的危機感。畢竟這樣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能夠最短時間的抹殺一個文明。為此,所有人都會自覺不自覺的去想盡方法避免這個威脅的發生。

而劇版的開局失誤,是將黑白膚色對立的表象,當作了當前社會的最主要矛盾大書特書,使得觀眾陷入「膚色政治」的無休止折騰裡面形成心理逆反,反而削減了觀影快感。

安吉拉所代表的能力超出普通平民,有志氣維護社會基本秩序和穩定的超級英雄,是在當前局勢裡煎熬的主體。他們想要為社會做一些事情,但是又限於法律條款,社會現實而處處受挫。就像那些超級英雄,被各種限制,需要依靠面具遮擋真實面目,才能一直為自己堅持的信念而去奮鬥和抗爭。

甚至於,敢於不蒙面掩藏自己身份的人們,最早被局勢絞殺在醒目的位置。這樣的結果,除了加深仇恨,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含義。當流血牽扯到一個正義的榜樣,就已經無可挽回。

於是,在這個暴徒和警察全都要蒙面來掩藏身份的時代,彼此要做的事情,就剩下了火拼!

而《守望者》以及局限在這樣層次的衝突上面,檔次就降低了。畢竟,《守望者》作為一個開局平淡,但是,內涵幽深的體系,開局可以平淡,卻不能失去後續發展的精深與入孤入髓的深刻剖析。

何況,還有真正的高手尚未出手呢。

伏筆:曼哈頓博士和法老王維德還沒出手呢。

在劇版裡面,一直在鋪墊之前阻止核危機的兩位主力成員——武力值最強的曼哈頓博士和智力最超群的法老王維德。

在警長與安吉拉等人焦頭爛額的維持事態的時候,曼哈頓博士厭倦了和人類打交道,一直在火星實踐自己的生命創造活動。

而用犧牲幾百萬生命阻止全面核戰爆發的維特,卻遠在英國鄉間,做一個無憂無慮的隱士。

截止到首播集最後,這兩位超神級別的人物尚未出手。畢竟在可以創造生命的這兩位眼裡,黑白膚色的鬥爭是真正的小兒科。他們如果出手,可就是毀天滅地級別的大動作。比如,安吉拉帶著女兒回家, 路上遇見的那一場突如其來的章魚陣雨。據說,就是維特的造物。

而能夠舉手創造一個文明轉手就毀滅的曼哈頓博士,破壞性更強。況且,在第二季的預告片裡,維特還是冷靜而清醒的指出:」人類最大的恐懼,在於恐懼本身。」而且,他在研究的東西,依稀有克蘇魯神話的影子,所以,除了章魚雨之外,厭倦了如今黑白對立局面的他,又在謀劃著什麼樣的計劃?

而在核戰爭危機裡面,被維特所矇騙並且裹挾著背下黑鍋的曼哈頓博士,雖然當時迫於形勢採取了合作的態度,而30年以後,他面對維特的新一輪行為,是如何站隊,將是關係到地球存亡與否的關鍵。

而安吉拉這樣的普通英雄,面對突破了當前膠著的對立局面的,更大範圍的無差別恐怖事件,能不能有足夠的時機和能力去維持事態的平穩,將是觀眾最為期待的劇情發展。

HBO製作劇集的品質我們一直放心,自身期望《守望者》在用黑白膚色對立作為開局之後,能夠增加足夠反應現實世界最核心的一些生存威脅,而不是僅僅把政治正確掛在嘴邊,貶低了原本可以用來深耕的作品。

期望以後,《守望者》劇集也能夠成為承接住口碑的一代精品吧!

相關焦點

  • DC電影《守望者》超英電影的天花板
    上映於2009年的DC電影《守望者》我認為完成度還是很高的,高度的還原了原著漫畫,電影的導演剪輯版中更是以動畫的形式穿插了部分原作漫畫細節,電影中的動畫部分正是原著漫畫中羅夏經常看的漫畫,內容極度黑暗。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羅夏的內心,整部影片的風格保持了DC電影一貫的黑暗風格,也應該是DC電影迄今為止最為黑暗的一部電影了。
  • DC漫改超英劇集《守望者》獲艾美獎多項限定劇大獎
    HBO的DC漫改超英劇集《守望者》 獲得本屆艾美獎最佳限定劇、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和男配角、限定劇/電視電影/劇情類特別節目最佳編劇,以及前幾天創意艾美獎頒獎在內共11個獎項,收穫頗豐。
  • 猶如滅霸的法老王,曼哈頓博士也贊同,HBO將拍電視劇《守望者》
    眾所周知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最大特點就是爆米花式,娛樂性極強,而隔壁DC大多為暗黑風格,如果論超級英雄電影高度相信沒有一部漫威電影能夠超過《蝙蝠俠三部曲》,其實DC還有一部評分極高的暗黑電影《守望者》。「守望者 」改編自漫畫家艾倫·摩爾的同名漫畫《守望者》,這部漫畫是當代最為璀璨的經典的作品,備受美國漫畫迷的熱愛,同時獲得了科幻界最高榮譽獎雨果獎,被評為漫畫史上的「巔峰之作」,至今無一部漫畫達到「守望者」的高度。
  • 別吹了,DC頭號神作改崩了
    如果要評選有史以來最有深度的美漫作品,DC的《守望者》必須名列其中。該漫畫由阿蘭·摩爾編劇,戴夫·吉本斯作畫,並於1986年-1987年由DC發行。要說《守望者》是第一美漫神作,絕對沒誇張。這部漫畫曾在2005年,被《時代周刊》評進「1923年至今百部最佳英文小說」(榜單包括《飄》、《了不起的蓋茨比》等)。
  • 《蝙蝠俠:黑暗騎士》和《守望者》,誰才是超英電影的No.1?
    真正的超英電影,應該是漫威電影宇宙這樣的極具觀賞性和感官刺激的爽片。一派認為,《蝙蝠俠:黑暗騎士》不夠格,它只是很識趣地迎合了觀眾,論深度,根本不足。真正的天花板是《守望者》。而且,站《守望者》的朋友並不少。誠然,電影作為一種表達藝術,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100個讀者就有100個哈姆雷特,100個影迷可能就有100個天花板。
  • DC漫改超英劇集《守望者》獲多項限定劇大獎
    網易娛樂9月21日報導 HBO的DC漫改超英劇集《守望者》 獲得本屆艾美獎最佳限定劇、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和男配角、限定劇/電視電影/劇情類特別節目最佳編劇,以及前幾天創意艾美獎頒獎在內共11個獎項,收穫頗豐
  • DC為什麼叫DC?帶你了解DC經典刊物
    很多人因此知道了漫威的存在,但並不了解其他漫畫公司,甚至分不清楚漫威和DC。在1940年的《全明星漫畫》第3期,一個超級英雄團體出現了,也是漫畫史上第一個超級英雄組織—正義會社。守望者》等等。《守望者》就是美漫中的經典巨作。其作者阿蘭摩爾曾經寫出過很多經典的漫畫作品,是漫畫史上的一個大人物。他憑藉《守望者》獲得了雨果獎,是史上唯一獲得國際科幻「雨果獎」的漫畫。
  • 雨果獎與電影關係緊密,連《臥虎藏龍》都得過獎!這些你知道嗎
    郝景芳的短篇小說《北京摺疊》獲得雨果獎中短篇小說獎。這是中國人繼劉慈欣的《三體》獲得最佳長篇小說獎後又一次獲得雨果獎。其實,雨果獎不僅是科幻/奇幻文學界的大獎,和電影也有緊密的聯繫。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和雨果獎有關的影片。
  • 「影視匯」漫畫英雄電影裡的詩篇《守望者》正在熱播中
    在美國漫畫史上,有一部漫畫幾乎是漫迷們公認的神作,這便是大名鼎鼎的《守望者》。《守望者》是美國DC漫畫公司曾推出的一部漫畫作品,作者是阿蘭·摩爾。2005年評選出的&34;之一,同時它以漫畫這種作品形式獲得過有科幻界諾貝爾之稱的雨果獎,2009年被搬上大銀幕。
  • DC粉過年了 HBO新劇聚焦《綠燈軍團》-宇宙級規模的劇集
    陣容強大 漫畫粉狂喜 正如劇名,這次hbo著眼於綠燈軍團而不單是描寫主角哈爾的故事。綠燈系列連載至今,誕生了不少亮眼的角色和劇情,據稱故事將延伸數十年,到多個星系,會出現很多綠燈俠,主角是蓋·加德納、傑西卡·克魯茲、西蒙·巴茲、Alan Scott等,也會有外星綠燈們比如基羅沃格,和老朋友塞尼斯託。
  • HBO把美國人心中的《三體》給拍砸了!
    《守望者》是1986年由作家阿蘭·摩爾(《V字仇殺隊》)和畫家戴夫·吉本斯、約翰·希金斯創作而成的一系列漫畫。 之後的無數的盛譽和獎項也應證了這一點: 《守望者》成為歷史上唯一一部獲「雨果獎」的漫畫小說(1988年)。 《綜藝》說它是:「世界頂尖藝術家的巔峰之作,漫畫小說史上的裡程碑」。
  • 阿蘭.摩爾:先懟漫威再懟DC,最後回家與妻子畫「色情」漫畫
    在2005年《守望者》獲得了科幻小說的最高獎項&34;,還被時代周刊雜誌評為1923年至2005年100部最佳英語小說排行榜上的唯一一部漫畫作品。(4)《守望者》與雨果獎雨果獎誕生於1953年,是&34;設立、頒發的獎項,被稱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是科幻小說能夠獲得的最高獎項。從2010年開始雨果獎增設了漫畫/圖像小說獎,在2010年之前是沒有漫畫的專門獎項的。
  • 你所看不懂的《守望者》,卻遠超任何一部超級英雄電影!
    因此,在不了解《守望者》漫畫及其大量的隱喻,諷刺,典故的話,請在一遍沒看懂的情況下多閱讀兩遍,而不要隨意發表讓人誤解的言論。《守望者》的地位《守望者》系列漫畫絕對是美漫史上的一座高峰,和文學作品創作類似,漫畫的創作也是基於一定的現實基礎創造而來的。
  • 漫改美劇《守望者》豆瓣8.4分上線,《V 字仇殺隊》作者又一巨作
    根據漫畫家阿蘭·摩爾創作的一套曾經獲得過雨果獎的經典漫畫繪本小說改編的美劇《守望者》,帶著強大的光環即將上線騰訊視頻。故事大致講述了冷戰時期的社會百態,並對傳統的超級英雄主義進行了批判。市面上常見的超英故事,走的是浪漫主義路子,基本上講求的就是簡單、粗暴、爽。設置兩點就 OK:英雄本身夠吊,正邪二元對立。加點特效幹仗就完事兒。
  • DC毒瘤扎斯林,滲入美漫圈的飯圈文化
    前言:DCFandome公開了《正義聯盟》扎克·施奈德剪輯版劇集後,美漫圈又「炸了」,因為扎剪版是「扎斯林」這個新時代邪教組織的「新約聖經」,一時間幾乎銷聲匿跡的「扎斯林」瞬間橫行網絡,並開始了他們的「聖戰」,而這場「聖戰」的主要受害者,則是華納、傑夫·瓊斯、喬斯·韋登和一些不喜歡扎克·施奈德電影作品的dc漫畫粉絲。
  • 《守望者》:DC電影的天花板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這部於2009年上映的《守望者》。接下來,6分鐘的片首曲介紹了守望者聯盟成員的狀況。第一代的守望者成員們幫助美國打贏了二戰。之後,側影死於同性戀反對者的殘殺。帳單在一次銀行搶劫事件中被歹徒槍殺。
  • 羅夏的徵途 | 解讀《守望者》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DC鎮宅之寶之一-《守望者》漫畫和其改編電影。(官方對紐約街道的插畫)(電影中的羅夏)我今年十月份在b站up主 @努力的lorre 的《守望者》導讀視頻的推薦下,入手了我這本體量十足的漫畫書。
  • 艾美獎獲獎名單2020片單 《守望者》獲獎的獎項盤點
    艾美獎獲獎名單2020片單 《守望者》獲11個獎項艾美獎獲獎名單2020片單劇情類主要獎項  最佳劇情類劇集:《繼承之戰》  劇情類劇集最佳女主角:贊達亞《亢奮》  劇情類劇集最佳男主角:傑瑞米·斯特朗《繼承之戰》
  • 從《小丑》和《守望者》看美漫反英雄趨勢
    於是,一部《小丑》能在漫威這樣已經形成一種文化的娛樂式超級英雄的包圍中獲得這樣的成績,雖不能絕對地說結束了一個屬於超級英雄時代,可也是漫改電影開始現實化的一個裡程碑。在DC,恰好就有這麼一部漫畫完全符合這類要求,它就是《守望者》。 影版《守望者》:既忠於漫畫原著,又賦予人文深度 我們在提到漫改電影的神作時,除了諾蘭的《蝙蝠俠前傳》外,唯一繞不開的是扎克·施耐德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