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富不過三代」?《易經》中早有答案,只需記住1句話

2020-12-19 佳佳樂多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個奇特的現象,許多威勢赫赫的大富大貴之家,到敗家時"忽喇喇如大廈傾",正如黃炎培先生總結的國家興亡的歷史怪圈那樣: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為此後人不無感慨地概括為"富不過三代"!有一代創,二代守,三代耗,四代敗的說法。這個是為什麼呢?家族千年興旺與"富不過三代",差距就在家風。

《易經》中千古經典名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秧。"道出了其中奧秘!凡是積德行善的人家,必然會給子孫後代留下恩澤;而多行不義的人家,給子孫留下的多半是禍害。

由此可知,多做好事積善行,留給子孫後福,這才是為子孫做長遠的打算。是古之先賢智慧的結晶,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延伸,是"因果報應"的深化。

中國先賢造字很有智慧,這個"錢"字怎麼寫?金子旁邊配了兩支戈(就是刀),所以錢愈多會愈有衝突。這兩支刀,國與國衝突,家庭裡面兄弟操戈,都是因為錢。這個是人的本性。能否富過三代不只是家庭、家族及企業的繁榮問題,實質上與國家、民族、社會密切相關。

積德,就是積"德"才能長久

講仁愛奉獻的儒家道德何以有利於人生?說到底,違反道德的行為可以得利於一時,卻難以長久持續。

比如一個"信"字,欺詐或許能夠短期獲利,但是長此以往必然臭名遠揚。那些講誠信的人雖然有時也吃虧,但能獲得廣泛的信譽和信任,事業便越做越大。一個人的積德行善未必能改善自己的處境,但一定會為他的後代積下"陰德";一個人作惡多端,儘管能做高官、騎駿馬,但他的債務將由子孫償還。

家庭風氣的好壞,會傳染和遺傳

傳承良好風氣才能富過三代。富過三代者是受良好風氣薰陶的結果。良好的風氣包括社會、組織、行業、地方、家族和家庭風氣,其內容有勤勞正直、遵紀守法、艱苦奮鬥、謙虛謹慎、好學奉獻、心繫社會等

尤其是良好的家庭風氣對家族興旺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一個家庭的好壞習慣是具有傳染性的,為人父母者為子女計,必須深思、警惕、謹慎。以此作為我們這一生做人的準繩,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然就能夠收斂,就能夠約束。

知道趨吉避兇,知道斷惡修善,這是聖賢人的教化,這叫做教育。所以古人常以忠厚傳家,詩書繼世,以禮教於子孫,催其上進,使其向善,這是真正的為後世著想。

家族千年興旺與"富不過三代",差距就在家風

林則徐曾說過:"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給後代留下好的家訓家規比留下錢財更為有用。若是家風不正,致使子孫品性不佳,就是給他們留下再大的家業、再多的財產也只能是損其心志,使其耽於享受、沉迷墮落,最終害己害家。宋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相範仲淹,家族八百年來興盛不衰,原因就在家風上。

範家八百年不衰,都是行善行得多、積德積得厚,真正修行、真做!能夠把自己的福報分給別人去享受,別人也會善待你,後福就無窮了。

人生一路風雨,頗為不易,但再難也不要忘記積德行善。善言阻風,善行擋雨,行善不但會讓你在和風細雨中活得淡然、悠然、舒然,還能給子孫留下餘慶。

《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秧。"它不僅作為一種規律早已經被古人所認識,而且成為了宗教的信條:它不僅幾千年流傳不衰,而且大有日益加強的趨勢。這都說明了它具有它的合理性、客觀性和必然性,從統計學上來說,它已經具備一定的科學性。所以修身重要,德行重要,家風重要。切記,力行。

關於富不過三,還有種說法是盛極必衰,很多人的衰敗就是因為思維固定,不再去做出改變。而《易經》教會我們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察萬事萬物的規律,順應規律做事,逐漸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業做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好。

大家並不想在易學領域達到一定高度,只希望通過學《易經》獲得一個認識事物的獨特視角,並能用於佔筮預測。所以,學習的「性價比」很重要。這正是本書力求做到的。

本書上篇用圖解手法全面總結前人對《易經》的研究成果,讓每個人都能迅速了解其脈絡。下篇逐卦逐爻解釋原文,並提供速查運勢的圖表。另外,本書配有500多幅插圖,為閱讀增加趣味,為查找提供便利。

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易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易經》是傳統文化的綱要,是傳統文化的根。是我們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石。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運!

這本《圖解周易》,才45元錢,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易經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到底啥意思?受益一生
    民間一直有各種各樣的老話,廣泛流傳於人民群眾當中,茶餘飯後俗語更是脫口而出,這是貼合生活的大智慧,有些俗語出自《易經》,大道至簡,用來指導生活,讓大家受益匪淺,比如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1、「豪不過三」是什麼意思?
  • 如何擁有易經思維?曾仕強:需讀懂這簡單的三句話,戳中國人特性
    《易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被稱為「大道之源,群經之首」,可謂是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在我看來,《易經》就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曾仕強曾說:如何才能擁有想我一樣的易經思維?只需讀懂這簡單的三句話。也是含括易經精髓的三句話。到底是哪三句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句話,吉無不利,自天佑之。
  • 「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易經的智慧之談,讓人受益
    《易經》中關於財富的三個成語,分別是「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這麼久還是對現實有著觀照作用,真可謂經典!豪不過三這個「豪」指古代的大家族、大豪門,祖上官至宰輔,有機會史上留名的。這樣勢力龐大的家族,為什麼會「不過三」呢?而不是「不過四,不過五呢」?《易經》其實與「三」很有緣,它的八卦就是由三根爻組成的,從下往上分別為初爻、二爻、三爻,三爻代表天位,再往上就沒了。《易經》中有「三爻多兇」的說法,所以這就是「豪不過三」的原因,這便是字面上的解釋。
  • 易經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三句話
    古人崇尚儒家文化,我們熟知的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魏晉之際出現的玄學,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的《易經》更是轟動一時,時至今日,《易經》都是一部經典的文化瑰寶。古人眼裡的《易經》博大進深,包羅萬象,在普通人眼裡《易經》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書中的一兩句話,往往都會讓人頓然醒悟。
  • 關於財富的三個成語,分別是「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
    《易經》中有關於財富的三個成語,分別是「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過了這麼久,還是對現實有著觀照作用,不可謂不經典!那麼它們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豪不過三 何為「豪」?這個「豪」不是指什麼地主小紳,也不是指一般的富人,而是指古代的大家族、大豪門,祖上官至宰輔,有機會史上留名的那種。 但這樣勢力龐大的家族,為什麼會「不過三」呢?而不是「不過四,不過五呢」?這就要聯繫到《易經》了。
  • 8句話,讓你記住《易經》中的64卦和384爻,會越來越順
    說了這麼多,怎麼記住《易經》中的這麼多符號呢?我為大家搜集了一個歌訣,會對你學習《易經》有很大的幫助。在進行分析《易經》複雜的符號系統之前,我們應清楚最基本的天幹,地支納入六爻的渾天甲子。何為渾天甲子?
  • 《易經》:窮不過九,富不過六、豪不過三,是什麼意思?
    要知道,其實很多生活中常用的經典語錄都出自於易經,它用簡短的文字就能概括出深刻的學問,但是大家往往會用但不知道其出處來源。就像一千個讀者中有一千部哈姆雷特般,每個人讀易經總能心生出不同的感受。易經中涉及的學問和知識有很多,其中有三個關於財富的成語,大家可能都聽過,但是卻不知道它們是出自於易經,當你理解其含義後,你會恍然大悟,你會受益一生。
  • 「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很有道理
    當有些年輕人過年回家,跟家人講述工作的辛苦,賺錢不易,而以前的同學憑著家裡的財產衣食無憂時,家裡的老人可能會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這是一句流傳已久的民間俗語,那這句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豪不過三」,此處的豪是指同時具有財富和權力的名門望族,意思是有權有勢和大富大貴的家庭,他們的財富和權勢不能持續到幾代。從古至今,我們都能看到不少有著極其優越的家庭背景的人,家族地位顯赫,有著千萬家產。他們從小生活得無憂無慮,感覺一切順風順水。然而,他們很可能只傳承了家人的財產和權力,並沒有學習到他們的智慧。
  • 富不過三代?這個家族富了十代 三百個子孫有突出成就 沒一個敗類
    富不過三代?這個家族富了十代 三百個子孫有突出成就 沒一個敗類 中國有句古話: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這句話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一個家族治理有方,絕對能富過三代。 晚清大臣當中,曾國藩算是文武全才。
  • 所謂富不過三代是絕對的真理嗎?
    所謂富不過三代是絕對的真理嗎?歷代王侯將相也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縱觀歷史,為官也好,經商也罷,「富不過三代,盛不過三代」是大多數官宦之家和富裕人家難以打破的魔咒。通過總結最近幾代人的經歷,也會發現這樣的規律:第一代人可能都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通過辛勤的勞動積累財富,同時保持著節儉的習慣。第二代人上了大學,在城裡有住處,在鄉村有田宅,穿著時髦,打扮時尚,懂得奮鬥。
  •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後一句是精華,如果你早知道,你會受益的
    介紹許多俗語是古人的智慧結晶的寶貴,這使人們不僅從生活經驗中學習,而且對歷史有一瞥,真是令人難忘。下面的諺語「富不過三代」及其後半部分,是對古人對家族興衰的深入分析和後人的教誨。只有三代富財富是所有人嚮往和一生對生活的追求,很多人通過自己頑強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最終實現了經濟自由,卻忘記了初衷,有了錢就滿足了物質生活,從繁榮走向衰落。
  • 易經: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處境,記住這18個字,出路可能就在前方
    我們只需要把它當做一套公式或者電腦程式,就好。每天的天氣預報,也是在預測未來。只要你掌握足夠多的信息,就可以帶入這套公式、程序去推演事物發展的終極結果。比如人的一生,有起有落,有很多困局,逆境。你根本不知道如何找到出路,這時候該怎麼辦?
  • 易經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四句話
    很多人在自己有本事的時候,經常得意忘形。 他們對周圍的同事、熟人甚至自己的好朋友有意無意的說著傷害自尊心的話。祖先警告我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要與人交往,一定要知道保護別人的自尊心。 這是人的處世原則。
  • 《易經》中最精髓的三句話,讀懂其中一句,人生將從此蛻變
    最終都是回歸自然 即使是宇宙中的恆星也是如此。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任何事情出生事情都是脆弱的,當事物處於萌芽時期,他是脆弱的,始終是不堪一擊的,創業沒有一帆風順,但我們並不能被嚇到,不可能總是處在低谷期,珠穆朗瑪峰也是從海平線一點點升起。
  • 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洛克菲勒家族長盛不衰的原因,就是它
    老話常說:富不過三代,事實也確實有許多富豪家庭陷入了這樣的魔咒。而洛克菲勒的家族用自己的行動打破了這個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洛克菲勒家族已經延續六代了,在這六代中,也從未發生過財產爭奪等矛盾,也是現在美國赫赫有名的家族。那麼,洛克菲勒家族長盛不衰的原因是什麼呢?或許和洛克菲勒的忠告有很大的關係。
  • 古人說:「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小時候我們就經常聽到一些俗語"蜻蜓低飛天要下雨"等,由此可見,俗語在我們生活中,也是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豪不過三,富不過六,窮不過九"這句俗語,不知道有人聽說過沒有?到底它又有怎樣的含義呢?其中的數字又代表什麼呢?相信如果你了解了這句話,就知道什麼叫"月盈則虧"和"枯木逢春"了。
  • 再讀曾仕強:孔子、老子和《易經》,可用這三句話概括
    今天,我想跟您聊聊的,是已逝國學大師曾仕強:曾仕強教授曾說過:孔子、老子和《易經》,其實都可分別用這三句話來概括!孔子,春秋末期魯國人,其創立的儒家在我們的中華文化中,2000年來都佔據著主導地位,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代表了。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老子,也是春秋時期人,他和孔子還遇到過,據說孔子曾向老子請教「禮」的問題。
  • 想要讀懂易經這部「天書」並不難,只要記住24個字,由淺入深就行
    不知咱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大多數成功人士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做對決策都是由於他們熟讀一本書,比方古代的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再比方現在的李政道、楊振寧、馬雲。而這本書便是被稱為「三玄之冠」、「群經之首」的《易經》。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
  • 「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代」,指哪三種樹?種下真的會富三代?
    古人對風水的看重 所謂的風水學說,是指人們可以通過觀察山水,觀察地形,以及觀察生活中的一系列事物,從中能夠看出一個人的氣運,也就是命運。而且風水學說的研究,不僅限於每個個體本身,同時關於一個家族,一個國家的命數也能夠通過風水得到,這也就讓人們對於風水學說更加的迷信。
  • 「鬼」怕《易經》,為何南懷瑾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易經》?
    這句話是否經常聽老人提及,有沒有很耳熟的感覺。雖然現在這個社會易經沒有了將相的稱謂,但《易經》依舊備受追捧。它作為群經之首,是諸子百家的思想啟蒙,也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的一部巨著,是中華文化的神經。不過,幾千年來,對於《易經》是迷信產物的質疑聲也從未中斷,因為在民間有這樣的說法:《易經》是神的東西,妖魔鬼怪都懼怕他,在床頭放上一本《易經》,妖魔鬼怪就不敢接近你。這樣的說法十分玄幻,並沒有科學依據,畢竟世上到底有沒有鬼還是另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