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本
瞬變
改變是生活中始終要面對的問題,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改變自己的運動習慣,改變平時的作息時間等,但是你會發現改變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而這本書就是教我們如何使自己輕鬆改變的。
這本書裡不僅僅是理論,同時結合了許多生動真實的個人改變的例子,給出能讓我們立即運用起來的可以改變自己的方法。
時間在流逝,萬物在轉換,改變是生活中始終要面對的問題。然而改變不是說變就能變的,改變的過程往往意味著要吃苦。作者認為人類的情感與理智,就如大象和騎象人:騎象人希望走向自己的目的地,但存在惰性的大象卻不聽使喚仍在原地徘徊。大象和騎象人的故事時刻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期末複習壓力大,但還是賴床不想去看書;覺得自己體型不好看要堅持鍛鍊,最後還是不了了之。這樣的生活例子數不勝數
下面,先讓我們了解一下關於改變我們不得不知道的三個事實:
1. 令改變很困難的看似是人的問題,其實是情感的原因。很多你覺得做不到的事事實上並非做不到,而是你自己覺得做不到。你的興趣不足,覺得做某件事提不起興趣,便很難做好,甚至都不敢著手去做。就像你討厭數學,如果硬逼著你去學數學,去解數以百計的題型,你肯定是做不下去的,覺得就像關在監獄一樣如坐針氈。某些事很困難,因為你曾經因為這件事產生了心理陰影,就像一個曾經溺過水的人,讓他去學遊泳,他肯定一接觸甚至一看到就充滿恐懼,想學會遊泳,難度可想而知。
2. 令改變很困難的看似是懶於改變,其實是缺乏動力。你處在一個舒適區,覺得很安逸,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發現這個舒適區不僅給你帶來了安逸舒適的生活,還給你帶來了麻煩,你不敢去接受新的、充滿挑戰的事物,對於新鮮的、自己從沒體驗過的東西你很難去招架,錯誤頻發,不過雖然如此,你還是過得很舒適。雖然你也許想過試著去改變,可是沒多久就放棄了。
在放棄之後,你便心想,是我太懶了,不然也不會在舒適區待了這麼久才稍微想到要去改變,於是把鍋扔給了自己的懶惰。其實可以反問一下,然後自問自答:改變之後能給我帶來什麼?不知道。我非得改變不可?好像不是,不改變也不見得有多糟。確實是這樣,不過那些改變之後獲得更大成功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他們為什麼會選擇去改變?難道僅僅是因為他們勤奮,不懶惰嗎?非也,實際上是因為他們有動力。如果說有一天有個先知告訴一個人,他預測到了那個人的未來,只要那個人做出改變並付出行動就能變成百萬富翁,那麼覺得自己懶而不想去改變的那個人是不是就很有可能去做出一些實質性的行動了?所以問題就在於是否有動力,動機就像夸父逐日時高掛天邊的紅日,驅使夸父忘記饑渴與勞累毫不停息地追逐著。不過與夸父逐日不同的是,夸父所追逐的太陽最終沒有追到,但是你改變後所收穫的東西是實實在在的,關鍵在於你是否願意,是否有這個動力,怎樣為自己設置一個可以追逐的「太陽」。
3. 令改變困難的看似是心生抗拒,其實是方向不明。你想改變,但是心裡又是矛盾的,因為改變不一定帶來成功,不改變一定很輕鬆,眼前舒適安逸的狀況與做出改變後要吃的苦使你在表面上產生了抗拒心理,可是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目標不夠明確。抗拒心人人都有,但還是有人能夠克服,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意味著就是原地踏步、止步不前,就像是深陷叢林之中。方向明確了,有了一個清晰的目標,如迷途中獲得一個指南針,再抗拒,也會因為清晰的方向感而顯得不那麼強烈。
而根據這三個事實,想要改變某種行為,必須從這三個角度下手,書中提了相應的建議:指揮騎象人,激勵大象,營造路徑。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指揮騎象人有以下三個方法:
1. 找到亮點。改變自己的觀察方向,找到事件上的亮點,亮點不僅給騎象人提供方向,使騎象人知道應該引領大象往哪條路走,同時,也為大象帶來希望和動力,讓大象不只是單純的如冰冷的機器一樣聽從騎象人的指揮,而是自身也有了驅動,更加自覺。舉個例子,比如我們決定每個禮拜看一本書,可以是課外書或者其他類型的書籍,正常來說,我們剛開始會比較難堅持,這時候就可以轉變一下觀念,我們可以把看書這件事當作每天提升自己的一項任務,讀了一本書就相當於提升了自己一點,把桌角累積的看過的書籍當成自己從閱讀中提升的能量。那麼這樣就給自己設置了一個亮點,這個亮點就是閱讀等於提升自己。
2. 制定具體的關鍵舉措,就是把模糊不清的目標轉化為具體實在的行為。
制定計劃:列出自己要看的書單,每天要看幾頁?準備一天花多少時間來看完這幾頁的內容?是在吃飯後的這幾十分鐘還是睡覺前的一段時間?把計劃規劃得具體一點,避免模稜兩可、模糊不清,當你規劃的行為越具體,那麼你去執行這件事的動力就會越大,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3. 指明目標。在改變的過程中,我們不但需要關心眼前的短期目標,而且還需要一個有吸引力且振奮人心的長期目標,兩者兼顧。倘若你要讓你的目標更有高度、更有遠見,你就需要更加注重長期目標,並且制定好它。如果你一個禮拜讀一本書,則一年就可以讀完52 本書,是中國人平均讀書量的11 倍,這樣的積累量,要是堅持下來,不管你的知識和智慧是否會遠遠高出普通人,但至少你的眼界和涉獵範圍就要比尋常人多得多。
激勵大象的方法:
1. 找到感覺。改變需要足夠的緊迫感以及必要的正面情緒。剛開始堅持做一件事時,如果覺得不容易堅持下來,不要急著放棄,撒手不幹,要做好心理準備,剛開始做一件事就能很好地堅持下來是很難的,可以讓事情先慢下來,給自己一個適應的時間,讓自己慢慢適應這樣的環境。
2. 縮小改變幅度。比如你要背單詞,你給自己制訂了計劃:每天背100個單詞,實行起來的時候發現很難做到。此時,可以做一些調整,可以先要求自己每天背10 個單詞,堅持幾天後如果效果好的話再給自己增加10 個單詞,循序漸進,慢慢地根據自身學習情況做具體的、幅度上的調整,把握輕重,避免盲目追求數量。當你有了足夠累加的信心,100 個單詞對你來說,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3. 影響他人。人的決策模式分為兩種,結果模式和認同模式,必須積極尋找並塑造認同模式,改變只看重結果的決策模式,努力影響那些需要改變的人。
營造路徑有以下這些方法:
1. 調整環境。我們總是喜歡把對方的行為歸咎於對方的個人特質,而不是對方所處的環境。環境中的幹擾因素太多了,讓自己的注意力分散,難以集中於眼前最重要的事情上。所以要防止這樣的行為,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我們可以改變複習環境。另一方面,容易幹擾到自己的東西,比如手機、電腦什麼的就儘量放到離自己比較遠的地方,這樣幹擾因素就少了很多。
2. 召集同伴。行為具有感染力,召集同伴就可以最大限度發揮正面力量。
堅持改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秘密在於強化。改變對自己和同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世間萬物都在變,你為何不變?為何不試著通過改變讓自己更優秀?除了本文提到的一些內容,書中有更詳細,更具體的改變方法和例子等著大家去挖掘,讓我們現在就開始改變自己吧!
推薦文章作者及音頻錄製:林澤琴 吳琛
心理學好書說給你聽——心靈成長好書推薦50本將連續為大家連載推薦,敬請關注。
《非暴力溝通》《大學生溝通藝術》《提問的邏輯》……讓我們學習如何有意識地與他人溝通,學會好好說話,好好傾聽。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好心情》《美好人生診斷書》……提醒我們要記得接納自己,允許自己,深深地愛自己。
《番茄工作法圖解》《拖延心理學》《思維力:高效的系統思維》……教會我們改變思維定式,創造不拖延、高效率的學習工作法。
《心靈符語》《只想靜下來》《自卑與超越》……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不焦慮,不抑鬱,保持快樂的心情。
《睡眠革命》《夜夜好眠》《斯坦福高效睡眠法》……教會我們掌握睡眠規律,讓我們一覺到天明,好好休息與放鬆。
五十本心理學好書,由您自己解讀,從身體、認知、方法等方面,分享書中的精華,分享感受與體會。
願你多讀一些心理學好書,讓內在穩定,讓身心健康。
本書的所有內容都有音頻資源,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通過本書獲得。讀者可以通過閱讀本書獲得心理健康知識,提升應對心理問題的能力,讓閱讀照亮心靈。
書名:《心理學好書說給你聽:心靈成長好書推薦50本》
主編:丁閩江
ISBN 978-7-5080-9664-3
定價:59.00
頁碼:292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