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特點

2021-01-10 中國網

近期我國社會謠言的傳播呈現出傳播速度快,影響範圍廣,蠱惑性強,隱蔽性強,無意識傳播和非理性傳播等新特點,對社會的危害性進一步增強。

第一,微博成了謠言產生、擴散的重災區,傳播速度更快,影響範圍更廣。2011年7月19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28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微博用戶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2011年上半年,我國微博用戶數量從6311萬快速增長到1.95億,半年增幅高達208.9%,在網民中的使用率從13.8%提升到40.2%。微博受眾的廣泛性和傳播的快速性,使之很容易成為虛假信息、不實言論傳播平臺,謠言在產生之後,往往藉助微博的種種「圍觀」行為,獲得迅速而廣泛的傳播,引發公眾的誤解和不滿。

第二,篡改正規媒體的報導內容,蠱惑性大、隱蔽性強。為了增加可信度,某些人篡改正式媒體上的新聞,再粘貼到網上,誤導受眾,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例如,七一前夕,有一個微博以極其初級的拼圖手法發布了一副偽造的2011年6月25日《人民日報》的圖片,甚至上面一張圖片的右下角還有原上傳者的微博ID,但評論中不乏信以為真者。

第三,謠言的無意識傳播和非理性傳播大行其道。以往的謠言包含的信息或多或少對傳播者來說具有某種重要意義,甚至關乎人身安全。所以傳謠者往往以相對審慎、嚴肅的態度對待謠言。而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不關心真偽的圍觀與跟風成了時髦。人們甚至以獵奇、娛樂的態度來製造或傳播謠言,使得謠言的無意識傳播和非理性傳播大行其道。例如,4月下旬的某一天,安慶17歲的在校學生夏某在玩電腦遊戲的時候,突發奇想,發布了「安慶地區變態殺人團夥割取器官暴屍街頭」的帖子,目的只是為了引發別人的關注。又比如,6月11日晚,廣東省增城市新塘鎮大敦村發生一起民眾與治保人員糾紛引發的民眾聚眾滋事事件後,陳某造謠孕婦小販的丈夫被治安隊員「活活打死」這一謠言,直接加劇了增城群體事件的惡性發展。

摘自:《紅旗文稿——近期我國社會謠言傳播的特點、形成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相關焦點

  • 環保工程師知識點:機械波的傳播方式與特點
    機械波在傳播過程中,每一個質點都只做上下(左右)的簡諧振動,即,質點本身並不隨著機械波的傳播而前進,例如:人的聲帶不會隨著聲波的傳播而離開口腔。簡諧振動做等幅震動,理想狀態下可看作做能量守恆的運動。阻尼振動為能量逐漸損失的運動。
  • 北京風痕文化傳播:當下網友的特點是什麼?刷!
    北京風痕文化傳播:當下網友的特點是什麼?刷! 北京風痕文化傳播:當下網友的特點是什麼?刷! 2020-12-18 15:11:22  來源:網際網路搶沙發 2020-12-18 15:11:22  來源:網際網路 摘要:這是一個全民網際網路的時代,信息是海量的且呈爆炸性,網友的關注與汲取,都體現一個特點
  • 【網信】疫情期間,「網絡流言」3大傳播特點+4大治理策略
    【網信】疫情期間,「網絡流言」3大傳播特點+4大治理策略 2020-03-20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批判學派包括哪些學派,各有哪些特點|19北大傳播學碩真題解析
    2019北大傳播學碩862簡答3:批判學派包括哪些學派,各有哪些特點答題思路 這道題採用總分結構,設問內容對應的是批判學派的基礎知識,只要回答其學派和對應特點即可。這一學派從宏觀入手,強調用整體的眼光把大眾傳播與社會環境聯繫起來進行考察,尤其重視大眾傳播制度與整個社會、政治統治以及意識形態之間的關係。批判學派認為,經驗學派所採用的研究範式割裂了宏觀視角下的「總體性」,意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無法對傳播學本質進行深入了解和剖析。
  • 疫情期間,「網絡流言」3大傳播特點+4大治理策略
    當前,社交媒體已成為傳播最廣、接受度最高的媒體。在此背景下,網絡流言滋生蔓延,網絡流言治理這個話題也被推到社會面前。疫情期間網絡流言的傳播特點「流言」一詞最早見於《書·周書·金滕》中「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意指言論的公開散布及傳播過程。
  • 2012年考研北京師範大學傳播理論四年真題
    1999年一、解釋下列名詞概念(每小題6分,共計30分)1、社會雷達2、內容分析三原則3、意見領袖4、「意見的公開市場」5、廉價報紙二、簡述題(每題20分,共計40分)1、簡述精確新聞報導的特點與功能2、談談你對「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理解三、論述題
  • 「2020南京融合傳播峰會」舉行
    龍虎網訊 12月28日下午,「2020南京融合傳播峰會」舉行。峰會以「聚力深度融合 激發傳播合力」為主題,總結和展示了2020年南京網絡融合傳播成果和網絡內容建設成就。會上,15個全國副省級城市和8個南京都市圈城市網絡媒體聯合成立 「第一個百年」網絡傳播工作室,將圍繞2021年建黨百年這個重要歷史節點開展聯動網上傳播。
  • 《人民日報》推特(Twitter)對外傳播的策略分析
    1.2.1 推特(Twitter)的傳播特點 關於推特(Twitter)傳播特點的研究層出不窮,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論證,但都得出了大致相似的結論,在學者們不斷的補充中我們可以窺見推特(Twitter)在傳播領域的整體表現。
  • 為何出現超級傳播?疫苗接種咋樣?
    為何出現超級傳播?疫苗接種咋樣?——京冀遼三地疫情防控焦點追蹤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題:為何出現超級傳播?疫苗接種咋樣? 【權威聲音】石家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蘆飛分析認為,河北疫情具有發病多、呈現家庭聚集性等特點,由此短時間出現了大量病例。一些專家表示,河北疫情仍處於發展階段,要做好防大疫、打大仗的思想和行動準備。
  • 您了解什麼是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嗎?
    您了解什麼是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嗎?」、「氣溶膠傳播」、「接觸傳播」等專業術語,那麼,這些術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接觸傳播:接觸傳播包括直接接觸傳播和間接接觸傳播。直接接觸傳播指的是中間沒有通過其他物品,病原體直接引起的感染。間接接觸傳播指間接接觸了被汙染的物品所造成的傳播。如手及日常生活用品(床上用品、玩具、食具、衣物等)被傳染源的排洩物或分泌物汙染後被手接觸到,然後用手觸摸鼻子、嘴巴、眼睛等黏膜從而進入體內。因此,最主要是的預防是洗手。
  • 「紅色翻譯」的對外傳播
    「紅色」翻譯通過國內外媒介的主動傳播,其特殊意義和功能逐漸凸顯,為中華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啟示。具有「紅色」基因的翻譯活動在國外的傳播,受到廣泛關注,影響較大。這裡以《毛澤東選集》(以下簡稱《毛選》)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外譯本在國外的傳播為例進行論述。
  • 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一些典型小教派的傳播情況及文化特點
    門諾派、唯靈論者、摩拉維亞兄弟會、海倫胡特兄弟會的傳播與法律地位其中的一個重要派別,是由再洗禮派的領袖門諾·西門斯(約1496-1561年)領導的門諾派。它成立於1535年,是再洗禮派中的溫和派。虔信派的傳播和法律地位幾乎在神聖羅馬帝國所有新教地區傳播的虔信主義,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它有著形形色色的表現形式,有散布和融合於各自邦國教會的溫和虔信主義,也有激進的、分裂的虔信主義,是一群「聚合在普遍信仰復興陣營內的狂熱分子、想入非非者和行為怪異的人」。
  • 文藝傳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作為精神交往的主要形態之一,文藝傳播更集中更形象地反映了特定社會中人類交往的基本特徵和人類解放的可能性。因此,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藝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作為推進文藝傳播工作的重要準則。
  • 優質的logo設計應具備哪些特點?
    那麼,一款好的logo設計需要哪些特點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1、優質的logo具有視覺重心一個優質的logo一定具有自身的視覺重心,也就是整體上看上去不散,具備整體性和統一性,各個元素之間互不幹擾,但是中心點突出,讓人一眼就就能看出logo所表達的重心內容。
  • 本輪疫情呈新特點 市民不要掉以輕心
    6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主任魏晟建議,本輪疫情呈現出新特點,市民不要掉以輕心。■ 「本輪疫情傳播方式多樣,病毒出現變異」魏晟介紹,國內這一波疫情呈現與以往疫情不同的幾個特點,一是傳播方式更為多樣,不僅有境外輸入病例,還出現了物傳人、環境傳人等現象。雖然尚屬於個例,但也提醒我們防控措施要到位,要提高警惕。
  • 2017年文學與新聞傳播碩士各高校真題匯總版
    2017年文學與新聞傳播碩士各高校真題匯總版   【18屆備考文學與新聞傳播的學子們快來關注整理好的2017年文學與新聞傳播碩士各高校真題匯總版資料啦】   1.
  • 做好文化傳播 提升文化自信
    作者:哈爾濱師範大學公共英語教研部副教授 於虹  跨文化傳播學者愛德華·霍爾說過,文化即傳播,傳播即文化。跨文化交流是文化發展的契機和基礎,跨文化傳播更是國家間交流的有效方式。
  • 廣告設計行業 傳播易or豬八戒終有一戰
    不同平臺的用戶有著完全不同的特點,如果商家看到哪個平臺流量大就在哪兒投廣告,很可能會因為沒有送到目標客戶眼前而造成費用浪費。   要找廣告商城,也需要先了解不同商城的特點。就拿「豬八戒」和「傳播易」這兩個平臺來舉例說明一下。兩個平臺都運營了多年,且有工商管理局的資質認定,自身也都服務過數萬廣告主客戶,是可以信賴的平臺,對於那些資質不明的平臺,一定要避開!   接著我們就要選擇最合適的平臺了。
  • 超聲波傳感器原理、特點及用途
    它具有頻率高、波長短、繞射現象小,特別是方向性好、能夠成為射線而定向傳播等特點。超聲波對液體、固體的穿透本領很大,尤其是在陽光不透明的固體中。超聲波碰到雜質或分界面會產生顯著反射形成反射成回波,碰到活動物體能產生都卜勒效應。超聲波傳感器廣泛應用在工業、國防、生物醫學等方面。
  • 模因論與美國電影中的「英雄主義」傳播
    筆者以「模因」為視角,提煉電影中「英雄主義」元素,分析美國電影中「英雄主義」模因的傳播。一、模因傳播的概念與特點最早提出「模因」(meme)這一概念的是英國新達爾文主義倡導者、牛津大學著名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Richard·Dawkins)。他提出「模因」是一種在文化傳播過程中有別於生物基因的文化複製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