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到死都沒有出山的兩位頂級謀士,究竟有多厲害?

2020-12-06 魯迅家常事

三國中有許多謀士,如我們熟知的臥龍、鳳雛、小麒麟、冢虎、鬼才、毒蛇等,其中最頂尖的六個謀士分別是諸葛亮、龐統、姜維(或周瑜)、司馬懿、郭嘉、賈詡。除了這6位高手外,還有陳宮、徐庶、荀彧、荀攸、田豐、許攸、李儒等眾多一流高手。

三國時期,諸侯間的內亂,謀士扮演了重要角色,如官渡之戰,田豐和沮授建議袁紹先戰略休整,然後派遣精銳騎兵騷擾曹軍,使曹軍無法休整,在袁紹糧草充足,兵強馬壯之後,才與曹操決戰,但袁紹沒有採納。在赤壁之戰爆發後,許攸又建議袁紹乘機進攻曹操的老巢許昌,但袁紹仍然不肯,這讓袁紹錯失了幾次打敗曹操的機會。而且許攸轉投曹操之後,馬上為曹操獻上了火燒烏巢的良策,曹操不但沒有懷疑,反而立刻執行,這幫助曹操打敗了袁紹。在官渡之戰中,謀士扮演了重要角色。

可以說,曹操是北方第一諸侯,身邊最好的謀士荀彧居功至偉,他多次為曹操調整戰略方針,提出「深根固本,制衡天下」,「迎天子」等策略。身為三國「唯二」英雄的劉備,在與諸葛亮相遇之前,曾與張飛、關羽等人屢戰屢敗,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得到諸葛亮之後,諸葛亮為其出謀劃策,幫助劉備拿下荊州、益州等地,實現了三分天下,戰術也不願過去被動,打勝仗。

東吳的命運,也和他的謀士周瑜的一生密切相關,周瑜在世時,曾助孫策橫掃江東,為江東打下基礎。在孫權時期,他又幫助孫權在赤壁擊敗曹操,接著,周瑜又策劃打壓劉備,準備奪取益州。與此同時,他還準備聯合馬超攻打曹操等,這個階段的江東,處於進攻階段,但周瑜死後,繼任者基本上沒有周瑜之才,打壓劉備,奪取益州,聯合馬超的計劃也被擱置,讓江東從進攻變為防守。孫劉曹三家中,江東成了最不願奪權的一家。

三國時期,謀士左右三國局勢,但在眾多的頂級謀士之間相互爭鬥中,又有兩位頂級謀士始終未出。河南河內人司馬懿與司馬懿同屬一族,相隔120公裡,因此有人推測,二人是同宗,雖然司馬徽與司馬懿同屬叔侄關係,但也無證據證明。作為家族出身的司馬懿,對祖上是宦官的曹操不屑一顧,不願為曹操做事,但卻逼著他出山為自己辦事,而司馬徽一直沒有出山。

東漢名流司馬徽,精通道術、奇術、兵法、經學等,是一位才子,江湖人稱「水鏡先生」。剛起步的劉備,由於身邊沒有謀士,這讓他屢戰屢敗,後來得到了徐庶,還被曹操以徐庶的母親為籌碼,將徐庶搶走,為了能夠再多一位頂尖謀士,劉備前去拜訪司馬徽,希望司馬徽出山幫助自己,但司馬徽並沒有出山的打算,不過他見到劉備仁德,就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

雖然沒有出山,司馬徽卻推薦諸葛亮和龐統,幫助劉備奪取荊州、益州等地,實現三分天下,並建立蜀漢。龐德公也是東漢末的一位隱士。諸葛亮死前曾喊過龐德公來救我,可見龐德公的厲害,《三國演義》中的內容雖然是作者羅貫中虛構的,但龐德公是三國時代的人物。

與徐庶、司馬徽、諸葛亮、龐統等人交往密切,臥龍、鳳雛、水鏡等名號,都是龐德公所稱的諸葛亮、龐統、司馬徽等人,大名鼎鼎的鳳雛,還是龐德公的兒子。諸葛亮也十分敬重龐德公,每次去看望龐德公,都是一人躺在床上拜見他,對龐德公畢恭畢敬,龐德公也十分欣賞諸葛亮。

龐德,字德,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人品清高拔俗,學識淵博,有知人論世,識才識略,與之交往的多是荊襄等地的名人。在擔任荊州牧期間,劉表還數次請龐德公到自己府中做客,還親自請龐德公,讓龐德公在自己府中任職,但龐德公不為所動,婉拒了劉表。隨後,龐德公帶著妻兒,登上鹿門山,以採藥為名,不再回來。龐德公也是三國時期,極有才能的世外高人。

相關焦點

  • 三國時期頂級謀士排名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三國時期最強的謀士排名:第一名、老成謀國—司馬懿:魏國頂級謀士,能文能武,熟悉兵法,老謀深算,善於玩弄權術。曾多次出師與諸葛亮鬥智鬥勇,雖然略遜一籌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但是也擋住了諸葛亮六次北伐,最終用時間活活拖死了諸葛亮和蜀漢。
  • 諸葛亮和郭嘉究竟誰更厲害 揭比諸葛亮還厲害的謀士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都認為諸葛亮是古代最聰明最厲害的謀士。但是,也有人說還有謀士比諸葛亮還厲害,他就是郭嘉。那麼,你認為諸葛亮和郭嘉究竟誰更厲害呢?對於這個問題,有人支持郭嘉,有人支持諸葛亮。誰更厲害一些,我們比較一下吧!
  • 27歲出山,54歲病逝!三國頂級謀士諸葛亮,前二十七年在幹啥?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的時候,只有27歲。從27歲諸葛亮出山,到54歲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諸葛亮的這大半生時間,可以說都用在了輔佐劉備身上。那麼,諸葛亮之前的27年,都經歷了什麼?三國頂級謀士諸葛亮諸葛亮固然天資聰穎,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再厲害的天才,如果沒有好的氛圍讓他成長學習,也會耽誤其天賦。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究竟有多厲害?
    郭嘉未死之前,雖然天下已經大亂,各諸侯都在招攬人才,但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卻始終沒有出山輔佐明主,即使劉表是諸葛亮的親戚,諸葛亮也沒有出山輔佐他,但郭嘉死後,諸葛亮卻出山輔佐劉備,所以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說。 歷史上的郭嘉,究竟有多麼厲害?為何會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說,諸葛亮真的害怕郭嘉嗎?
  • 三國最牛的兩位隱士,至死都不肯下山,兩大弟子左右三國的格局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三國這個亂世也就成就了英雄的舞臺。如果論謀士,魏國有郭嘉、司馬懿,蜀國有諸葛亮、龐統,吳國有周瑜、陸遜等超級謀略家,他們都是不世之才,又各司其主,共同演繹了驚心動魄的三國史。然而,這些超級謀士中,其中郭嘉、周瑜、龐統都屬於英年早逝之人,他們的離去,不但影響了三國的走向,更讓一些原本沒有發跡的謀士有了一展舞臺的機會。比如說,曹操最寵愛的謀士郭嘉,他給曹操獻的計,幾乎「算無遺漏」。但他在官渡之戰勝利不久,在東徵歸來的途中病逝。也正是因為郭嘉的早死,曹操才會有赤壁之戰的大敗。
  • 三國諸葛亮那麼厲害,為什麼曹操不登門請他出山?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諸葛亮是群雄之中神一般存在的人物。現代文學家魯迅就曾經用8個字來評價諸葛亮:「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是說諸葛亮聰明得跟妖孽一樣。在真實歷史中,諸葛亮比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塑造的諸葛亮形象,更加強悍。特別是在劉備死後,諸葛亮面對著一個皇帝年幼無知、名臣武將逐漸凋零、曹魏孫吳虎視眈眈、南蠻各族蠢蠢欲動的爛攤子,堪稱舉步維艱。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究竟多厲害?二人根本不是一個水平
    郭嘉是曹操謀士,諸葛亮是劉備的謀士,這兩個人在歷史上的評價是有所不同的。 曹操得到郭嘉輔佐時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劉備得到諸葛亮輔佐時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 三國時期十大頂級謀士,袁紹孫權劉備各得其二,其餘皆在曹操帳下
    在整個三國時期,真正能決定天下局勢其實並不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諸侯,而是他們手下的謀士、軍師等人。這些人都堪稱是各個勢力的「中樞神經」,負責處理陣營中的大小事務,而其中能力最為突出的幾人則被稱為頂級智囊,三國時期排的上號的幾大戰役或者政治事件都出自他們之手。
  • 三國中最強大的隱士。諸葛亮臨死前俯首稱臣
    是諸葛亮,無論是在小說中還是在正史《三國志》中,諸葛亮都是非常厲害的。在小說和正史中,諸葛亮都被神化了。除了謀士,三國時期的每個君主都有自己的謀士。人物。所以在三國時期,也有很多人沒有走出大山。知名度比較差,但是說起水鏡先生,恐怕我知道。原因是此人一生沒有輔佐過任何一位君主。說到司馬徽,就不能不說到諸葛亮。眾所周知,無論小說還是正史,諸葛亮都很厲害。切中要害!所以有這樣一個強大的。
  • 兩位改變三國格局的隱士,一位讓劉備崛起,一位讓三國統一
    三國時期也踴躍出了大量的人才,在劉備手中就有五虎上將,謀士諸葛孔明,曹操手中就有武將夏侯淳、夏侯惇、典韋,謀士司馬懿,孫權手裡就有黃蓋、謀士周瑜等人,讓三國增添許多的傳奇故事,傳世於今,更有遊戲以之為命名。蜀國、魏國、吳國之所以能夠平分天下,除了是靠武將的衝鋒陷陣,更是靠謀士的出謀劃策,才能有這樣的成就。
  • 運籌帷幄囚劉備,奇謀良策嚇孔明,他才是真正的三國第一謀士
    對於大部分熟悉三國歷史的小夥伴而言,巧借東風火燒赤壁的諸葛亮,絕對是當仁不讓的三國第一謀士,甚至在某些三國衍生作品中,都快把孔明先生渲染成呼風喚雨的神明了。那麼問題就來了,假設諸葛亮真有通天徹地之能,他又為何會遲遲不出山呢?
  • 三國中最狠辣的謀士,賈詡到底做了什麼,這樣的人也太厲害了
    三國中的謀士每一個都有其過人之處,比如郭嘉的眼光長遠,諸葛亮的穩固政權,荀彧的驅虎吞狼等等,他們每個人的獨到之處也是他們立身在亂世的根本。而賈詡比起他們最為突出的就是他的計謀狠辣,一般不給人留活路。不過偏偏是這樣一個人,反而是三國謀士中極為少數能壽終正寢的人。
  • 小小三國說:三國謀士排行榜,前三竟然是他們三個,你怎麼看?
    小小三國說:三國謀士排行榜,前三竟然是他們三個,你怎麼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小小三國說,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小,今天小小打算跟大家討論一下三國中的謀士。看三國,當然不能只看拋頭顱灑熱血的那些猛將們,那些謀士們兵不血刃的計謀也是我們非常喜歡的,要說三國中出名的那些謀士,那真是數不勝數,不管是魏國,蜀國,還是吳國,都有那麼幾個值得稱道的文臣,這些文人智士雖然沒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武力,但他們起到的作用卻是更加重要的,若果劉備麾下只有關張趙這幾位猛將,沒有諸葛亮的輔助,恐怕最後也沒了三分天下之一的蜀國。
  • 三國真正厲害的十位謀士:四大都督只有一人,荀彧諸葛亮不在其中
    漢末三國時期不僅湧現了很多名將,比如入選武廟的多達九人,也出現了不少謀略出眾的謀士,不過大多數人對於謀士的定位可能有些誤解,把不少人也歸入到謀士之類,比如曹操五大謀士真正算得上謀士的只有賈詡、荀攸和郭嘉三人,其餘兩人程昱文武全才首先是名將然後才是謀士,荀彧真正厲害的是內政,他們都算不上是純粹的謀士,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真正厲害的十位謀士
  • 盤點三國中最厲害的四大謀士,諸葛亮排第三,榜首實至名歸
    東漢末年,戰亂頻發,各大諸侯蜂擁而起,每個諸侯都佔據著一定數量的地盤,通過擴張兼併逐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光靠武將的攻城伐地顯然無法是完成這一壯舉,在此過程期間,謀士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三國時期的鬼才郭嘉為何會被推上神壇?
    引言:三國時期英雄輩出,武將謀士眾多,三國時期也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在這亂世之中也免不了會有一些遺憾,有些才華橫溢的謀士可能是遭到了上天的妒忌,英年早逝,還沒有盡情的施展自己的才華便離世而去。
  • 三國中真正的2位高人,能教出臥龍和冢虎,卻無意於指點江山
    正是因為有這麼多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謀士同臺競技,才使得整個三國時代愈發光彩奪目。司馬徽畫像而三國時期就有2位喜歡隱居於山野民間的絕頂謀士,他們二位雖說到死都不曾出山入仕,但是這兩人對於三國歷史的影響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法正到底有多厲害?
    法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何會有人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法正到底有多厲害呢?翻開史書,查看法正的履歷,這個人不簡單,史書上說他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漢中之戰是曹操第一次敗於劉備,當得知漢中之戰是法正出奇謀斬殺夏侯淵時,說到我就知道劉備哪有那麼大能耐,原來背後有法正這個高手在教他,又說「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
  • 三國中的兩位隱士,至死也沒出山,卻推薦了臥龍鳳雛!
    歷史上有很多隱士,他們身懷經天緯地道術但卻不為帝王所用,寧願隱居在山林中和飛禽走獸為伴,坐看天下浮浮沉沉。比如有名的鬼谷子,天文地理、奇門遁甲、治國安邦、排兵布陣等等樣樣精通。
  • 三國五大謀士排行榜,三國時期最強的五位軍師
    遂拜龐統為副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共贊方略,教練軍士。後龐統隨劉備取蜀,設計斬殺楊懷高沛,得涪水關。但在攻絡城之際,疑諸葛亮欲爭功,不聽其書信勸阻,冒進至落鳳坡,中張任埋伏,被亂箭射死。時有童謠曰:一鳳並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裡,鳳死路坡東。風送雨,雨隨風。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