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為了豐富上海和武漢兩地青少年的特殊「戰疫」生活,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自2月21日啟動了十項有新意、可操作的線上「戰疫」行動。截止至3月12日,全網線上總瀏覽量已突破200萬次,上海武漢兩地中小學生參與人數超過13萬人, 收到活動作品3萬多份。兩地孩子用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蓬勃的創意,留下珍貴的成長印記。
「醫二代」誦出心曲
上海市洛川學校的劉子清同學是一個「醫二代」,通過致敬白衣天使——在線小主播展示活動,講述了一家人的「戰疫生活」。他的的父母都是醫生,當護士的二姨也報名馳援武漢,外婆當志願者守護小區安全,家人都投身「抗疫」。一首《武漢,今夜無眠》從他心中誦出,滿滿的力量為武漢加油;一曲《媽媽要上戰場》,致敬媽媽和逆行者們的心曲。
才藝秀獻給戰疫前線
活動中,同學們以「愛」為主題,在線表演才藝,獻給最勇敢的逆行者。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李陳靜雨同學為最美逆行者表演了舞蹈《聽我說謝謝你》,感謝他們不顧個人安危,放棄和家人團聚,在寒風中逆行。上海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手黃北星和小提琴手蘇婷夫婦攜子女,以親子家庭的形式表演的小合奏《紅星歌》,傳遞守望相助的正能量。內
愛的早餐感受親情
一項「戰疫」營養餐活動,讓很多父母從孩子親手製作的早餐中,嘗到了愛的味道。孩子的爸爸媽媽們,有人工作在發熱門診等戰「疫」一線,也有堅守在高速道口、社區街道協助防控,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孩子們從「被守護者」成長為家中的「小幫廚」。 上海市紫陽中學陸一寬的爸爸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工作,媽媽是一名衛生監督員參加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監督檢查。媽媽說這份早餐是她吃過最可口的!但是爸爸一直不能回家吃上他做的營養餐。孩子用親手做的早餐告訴爸爸媽媽:「你們辛苦啦!你們一定要平安健康,救治更多人,等爸爸凱旋歸來一定給他做最拿手的美味飯菜!我願意天天為你們做營養餐!」
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的張潤駿同學在特殊的時刻尤為感恩父母。爸爸因奮鬥在火神山醫院及光谷方艙醫院的建設工地上,已連續1個多月沒有回家。小小少年用營養全面的早餐感謝媽媽的照顧,感謝白衣天使的付出。
書信畫卷傳遞關愛
很多孩子們選擇用最簡約又最不簡單的方式,寫下最想要對一線醫務工作者說的。在上海市寶山區寶山實驗學校薛佳凝同學眼中,「不是長發飄飄,有著大大的眼睛才叫可愛,也不是濃妝豔抹的人才叫美;而是你們臉上的血痕才叫美,你們穿上防護服的樣子才叫可愛。」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的雷植寫下對馳援武漢的醫療隊的感謝,「因為我知道你們從全國各地奔赴而來,在我們身後為我們建築起一道隱形而又堅固的城牆。」
圖說:給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創意海報普及知識
「保護野生動物——創意海報設計」和「防控傳染病——手抄報製作」兩個版塊中,學生通過創意平面設計,打開思考的頭腦、觀察的眼睛。來自武漢市漢陽區鍾家村寄宿小學的肖樂成畫了一幅名為《武漢,我把妹妹和媽媽借給你了》的畫送給自己的醫生媽媽。「同學們每天有爸爸媽媽陪伴在家裡,可是我的媽媽要去重症病房救治病人。這個病毒很狡猾,我們全家都好擔心媽媽。但是媽媽告訴我這是她的責任,讓我不要怕。冬天總會過去,等春天來了媽媽就會回來。我要感謝所有幫助武漢的好心人,當然也包括我那『最美逆行者』的媽媽。」
圖說:海報「武漢,我把妹妹和媽媽借給你了」
創客解難探究解惑
非常時期,小創客們變身「問題解決機」。張江高科實驗小學袁夢同學的媽媽是醫務工作者,媽媽在醫院需要使用電梯,疫情期間有風險,就設計製作了「防疫專用非接觸式電梯控制系統」實現無接觸控制電梯按鈕,實用便捷。上海市實驗學校東校聶民凱在乘車回上海途中,發現測額溫要等開窗,關空調,否則可能錯誤測出發燒。回到家,又發現額溫計有測體溫和表面溫度兩種模式,測量的結果不同,基於這些困惑,他設計實驗開展了「紅外測溫儀的原理探究」。金沙江路小學朱一玄發現,因為疫情的關係,小區門口需要人工檢查出入證並且測量體溫,經常聚集了很多人,大家都在排隊等候,不夠安全,就想到能否用全自動裝置來完成這個工作,並設計製作了 「智能測溫小區門禁系統」初步實現了自動識別是否本小區人員、是否佩戴口罩、自動檢測體溫三者合一。
居家鍛鍊健康在線
「今天你做廣播體操了嗎」和「繩」採抑「疫」跳繩小擂臺活動不僅吸引了近萬名學生朋友,很多家長也陪孩子一同加入進來。上海羅店第二中學的張子聰每天堅持做廣播操、雙手開合、仰臥起坐、跳繩等運動,不僅增強了自身的抵抗力,還增進了和父母的親子關係。 初中組跳繩「周擂主」上海市寶山區美蘭湖中學的陳虹霖同學每分鐘跳繩達270個。
據悉,本次「停課不停學、成長不停步」——上海和武漢兩地學生線上系列「戰疫」活動將持續到3月28日結束。想用自己獨一無二的表達參與戰疫的大小朋友們可繼續掃描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點擊海報進入專題活動頁面,選擇相應活動進行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