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通客戶端8月24日訊(泉州晚報記者林銘珊 通訊員陳飛標 鄭秋滿)24日上午,隨著山美至惠女水庫連通工程調流閥啟動鍵按鈕開啟,未來1周內,500萬立方米的山美優質水將流向惠女水庫,為遭遇旱情的惠安、泉港片區帶去氣象特旱應急用水,有效緩解該片區用水難問題。
串聯兩大水庫
長遠保障惠東南生產生活及工業用水
今年6月—7月,惠安、泉港地區降雨量較往年偏少八成以上,屬氣象特旱,用水十分緊張。面對特旱災害的侵襲,泉州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通盤決策,泉州市水利局統籌全局、科學決策,第一時間組織會商論證,認為通過已具備通水條件、但尚未正式運行的山美至惠女連通工程進行應急供水將緩解現狀。
「根據旱情發展情況適時下達了供水調度令,先行應急啟動山美至惠女水庫連通工程引水通道,從山美水庫先行引500萬立方米水至惠女水庫,以保障惠安縣城南水廠和湄南供水工程滿負荷向惠安、泉港片區供水,進一步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泉州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連通工程具備通水正當其時。作為七庫連通的「主動脈」的該工程概算投資5.39億元,輸水線路總長18.52公裡,於2019年4月28日全線貫通。「今年來,項目建設團隊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主動擔當、全力以赴,做到防疫和復工『兩不誤』,有力促成了今年5月16日工程充排水試驗順利完成,具備隨時通水的條件。」工程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該工程連通了晉江流域和洛陽江流域中庫容最大的兩座水庫,是泉州市優化區域水資源配置,提高水資源利用率,解決「絕對貧水區」—惠安、泉港、臺商投資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重要舉措,對於保障泉州沿海地區生活生產用水和泉港石化基地、福建聯合石化、中化泉州石化等大型企業用水需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構築大水網
新供水通道明年有望具備通水條件
山美水湧向惠女水庫的實質是「北水南調、東西互濟」的泉州大水網建設初顯成效。
2011年,泉州市搶抓機遇,緊緊圍繞中央實施「湖庫連通戰略規劃」,於2013年提出了建設「七庫連通」民生工程的規劃,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支撐引調水項目。七庫連通主要是通過連通彭村、龍門灘、山美、惠女、菱溪、陳田和泗洲等7座大中型水庫,年均可調水量約1.55億立方米,優化全市水資源配置格局,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工程建成後,將實現閩江、晉江、洛陽江、菱溪、壩頭溪5個流域的互連互通,不僅有效緩解晉江下遊供水區中遠期缺水緊張程度,而且更有效解決洛江、惠安、泉港和泉州臺商投資區等縣(區)水資源嚴重緊缺問題。
當下,七庫連通工程另一重要項目——惠女至菱溪、黃塘暨陳田至泗洲段正如火如荼地提速提效,目前已完成多段隧洞貫通,預計2021年6月底前,主體工程基本具備通水條件。屆時,工程的連通將全面實現泉港區、惠安縣、臺商投資區的雙通道供水,徹底改變該區域由湄南供水工程單一供水的局面,極大提高應急供水保障能力,具有重大的經濟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