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海外代購的LV包是假的?要求退貨引糾紛法院判了

2020-12-18 華龍網

視頻開庭截圖。法院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8日17時訊(記者 李嫋 通訊員 鍾麗君 程婷)通過微信朋友圈代購下單,花了四萬多元購買三個名牌包包,市民周女士拿到包後卻被朋友指出包是假的。隨後,周女士聯繫代購賣家要求退貨退款,對方卻不認可。近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結了這起網絡購物合同糾紛。

海外代購的LV卻被朋友指出包是假的

周女士經朋友介紹,添加了蔣先生的微信,之後便經常見他在朋友圈發布在國外旅遊和給國內顧客代購各種奢侈品的圖片或視頻消息。蔣先生告知她自己是國際導遊,長期帶團到德國,可以在國外購買奢侈品在國內銷售。

2018年6月,周女士通過微信聯繫身在德國的蔣先生,讓其代購香奈兒、克洛伊和LV 三個品牌包各一個。雙方在微信中確認了購買品牌包的型號、價格,周女士分三次通過銀行轉帳或者微信轉帳給蔣先生共計40700元,蔣先生於當年7月2日在周女士居住的小區向她交付了三個包包。

「後來我背LV那個包出門,朋友卻告訴我包包不是正品,讓我尷尬得不得了!」花的名牌價買的包,卻被人指出是假貨,周女士提起這事就生氣。

對三個包的真假存疑要求退貨無果

隨後,周女士與蔣先生協商退還購買的LV包,蔣先生曾表示願意退款。至此,周女士對購買的另外兩個包是否正品也存了疑問,遂自行通過另外兩個品牌的真偽查證渠道進行查證,發現那兩個品牌的包也非正品。但當她再找蔣先生要求退貨退款時,對方卻不認可。周女士訴至法院,要求解除雙方買賣合同關係,退還全部貨款。

「我是按照她的要求幫她在專賣店買的包,她給我的錢我也給專賣店了,我賺取的報酬只是辦理退稅獲得的退稅金額。我給她提供的是代購服務而不是直接向她銷售商品,我們這是委託合同而不是買賣合同。」蔣先生在一審時如此辯稱。

法院判決返還40700元貨款

法院審理後認為,根據雙方的微信記錄,蔣先生與周女士交易方式為:周女士選定貨物,由蔣先生就特定貨物進行報價,周女士支付價款後蔣先生交付貨物,符合買賣合同關係的構成要件。

同時,蔣先生未舉示證據證明其與周女士之間就周女士委託蔣先生為其處理事務,也未舉示證據證明雙方曾就蔣先生應收取的處理委託事務的報酬為退稅金額進行過約定。因此,蔣先生辯稱雙方為委託合同關係法院不予採信。

為此,蔣先生作為出賣人,應向周女士交付符合雙方約定的正品品牌包。而蔣先生在一、二審中均未舉示購買單據、刷卡記錄、退稅記錄等能證明案涉貨物為正品包的證據,應自行承擔舉證不力的法律後果。遂判決解除周女士與蔣先生之間的買賣合同,由蔣先生向周女士返還40700元貨款。

「朋友圈中的買賣行為是依靠社交工具來進行,屬於經過第三方網絡平臺的人對人買賣行為,缺乏相應的監管,應謹慎選擇在朋友圈中購物。」法官提醒,消費者應樹立正確、理性的消費觀,避免衝動型消費。如確需代購,應選擇值得信任的賣家,且在取得貨物的第一時間進行真偽鑑別。同時,賣家應保留能夠證明商品質量、商品真偽的相關證據,而買家則應注意保留聊天記錄、付款憑證等以避免購物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相關焦點

  • BB群呼「海外代購」 花5000元買到山寨LV包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德森)近日,消費者王女士通過BB群呼,在一個海外代購交流群裡,從一位賣家手中代購了一款LV名牌包包,到手才發現是「山寨貨」。針對這類情況,相關人士提醒消費者,BB群呼並不是正規購物平臺,購買東西一定要謹慎。
  • 「朋友圈假代購」?律師教您怎樣維權
    來源:貴州省法援中心疫情期間,更多人選擇「網購」來解決日常購物需求,「代購」這個行業更是風靡每個人的「朋友圈」,但是也有不少消費者反映「代購」買到假貨,正值「3·15」之際,貴州12348律師來告訴您「朋友圈」遇到「假代購「怎麼辦?
  • 法院拍賣假包 明知是高仿LV包假貨可以拍賣嗎?
    宜陽縣人民法院司法拍賣「高仿LV包」的頁面  【法院拍賣假包】剛掛出5小時,即有超過2000次圍觀、3次出價,商品價格由350元上漲至450元。但法律界人士表示,「高仿LV包」的性質能否成為合法拍賣物值得商榷,且假冒偽劣產品應被行政機關罰沒,而不應再流向市場,更不應該通過司法拍賣的方式再次流向市場。法院拍賣「高仿LV包」  「法院拍賣房子、二手車都不新鮮了,現在連假包也能拍賣了。」20日下午,張曉(化名)向北青報記者提供了一張截圖。
  • 揭秘|假「海外代購」:這些年你買的代購產品也許正是冒牌貨
    如今的代購日益風靡,誰的朋友圈都有幾個代購的小哥哥、小姐姐。每日曬著購物日程,身上各種大牌,我們就對此深信不疑。昨日一篇為《揭秘假「海外代購」:高仿GUCCI變微商「海淘正品」》的文章火了。文中提到經營高仿貨的店主向前來訂貨的微商介紹,物流可以顯示貨物由國外發貨,包含海外代購票據,清關信息,包的品質上幾乎以假亂真。
  • 【以案釋法】海外代購「二道販」不靠譜的那些事兒
    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來扒一扒因海外代購「二道販」不靠譜引發的小故事……基本案情李某是一名很愛美的90後女孩,2018年10月,偶然通過微信添加了劉某為好友。劉某每天發布奢侈品牌箱包、項鍊、護膚品等信息,聲稱自己定居加拿大,在全球均有合作夥伴,可長期代購到各類超低折扣奢侈品正品及限量款,並一再在朋友圈聲明「所賣貨品都是正品,假一罰十」。▲劉某朋友圈截圖不同於其他代購,劉某在朋友圈發布商品照片時均有添加海外位置信息,並經常曬出買家秀,清一色好評如潮。
  • 微信「帶圖問貨、乾脆利落」的奢侈品代購靠譜嗎?
    「海外代購」的「好友」,這些「好友」「刷屏」的時候,你是否有心動過?就算是「資深」從事海外代購的人也被「坑」了。 日前,溫州市鹿城區人民法院宣判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原告葉女士通過微信找人代購包包、衣服等,付了款,等了兩年,都沒有等到自己海外代購的商品。No.1案情回顧原告葉女士從事代購多年,被告劉某是她的客戶,後來劉某也開始通過微信做起了代購的生意。
  • 代購歇了直郵慢了 線上「進口貨」哪來的? 揭開海外代購真面目
    (受訪者供圖)半島記者 王好不久前,北京一位代購人員因頻繁在朋友圈曬往返韓國掃貨的行程,被鄰居以違反防疫隔離規定舉報,警方調查後未發現其出入境記錄。這一「防疫」式「打假」的報導一出,引發網友對於海外代購造假的關注。半島記者調查發現,受疫情影響,海外的代購群體減緩甚至暫停了代購業務,同時物流也受到衝擊,海外直購時間也長了。
  • 一場疫情,再次撕開假「海外代購」的遮羞布
    然而,一場疫情,再次讓假海外代購現了原型,某「韓國代購」回國未隔離,被鄰居舉報,經警方調查後,證明該代購要根本沒出國。黑幕1:真瓶裝假貨,狸貓換太子有些假代購是直接進仿品,還有一些不法商販通過收購海外知名品牌產品包裝,然後仿造出和正品一樣的色澤、味道、濃度,把假冒產品再次裝瓶來以假亂真。
  • 代購行業明明死了,為何依舊活在你的朋友圈?
    收貨第一天她發現小金條蓋子吸不住磁鐵,於是發截圖詢問代購,但她信誓旦旦,「你去專櫃隨便驗」、「假的我把它吃掉」。當時,專櫃無法驗貨,主要是基於熟人,本想就這樣算了。但過了段時間有個測評軟體火了,王婧通過這個軟體測評這三支口紅,結果顯示三支都是假的。可當她拿著結果去質問代購,代購卻以時間過了兩個月為由,拒不道歉也不退貨。
  • 朋友圈代購有些全靠演技 真真假假眼花繚亂騙局您看好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各種海外代購日益活躍,如今誰的微信朋友圈沒有幾個代購賣貨的?可你知道這些海外代購可能也暗藏風險嗎?近日,一位北京市民因擔心同小區「外國代購」回國後未被隔離,便向警察報警。然而不到兩小時,社區民警就回復了該居民:這個在鄰居群裡的「外國代購」並未出國。
  • 你朋友圈裡的「導遊」代購真的靠譜嗎?
    你朋友圈裡的「導遊」代購真的靠譜嗎?在海外代購和熟人經濟盛行的時代朋友圈變成了「生意圈」2019年1月至5月期間,宋某以海外代購,幫助預定酒店、機票,借款等名義先後騙取了14名被害人70餘萬元。被害人多通過朋友介紹、海外跟團遊等方式與宋某相識,有些人和宋某還是多年的朋友。由於交付錢款後卻遲遲未收到貨物且聯繫不上宋某,不少被害人意識到上當受騙,去公安機關報案。宋某於2019年7月15日向公安機關主動投案,案發後,其家屬已代為退賠所有被害人全部損失。
  • 疫情蔓延 海外代購「歇了」 網上的「進口貨」是哪來的?
    不久前,北京一位代購因頻繁在朋友圈曬出往返韓國掃貨行程,被鄰居以違反防疫隔離規定舉報,警方調查後宣布並未發現其出入境記錄。這一「防疫」式「打假」的報導一出,引發網友對於海外代購造假這一行業痛點的關注。半島記者調查發現,受疫情影響,旅居海外的代購群體減緩甚至暫停了代購業務,同時物流也受到衝擊,海外直購可能要等一個月時間。
  • 揭秘假「海外代購」:高仿GUCCI變微商「海淘正品」
    阿鵬說,他的高仿貨幾乎能以假亂真,多花幾十塊錢,就能弄到和正品一樣的包裝和票據,加上與物流公司合作造假,提供假的境外發貨、清關信息查詢,會讓人相信貨物就是海外代購而來的「正品」。因為售假者眾多,皮具城商圈也成了有名的「A貨集散地」。
  • 究竟假代購有什麼招數需警醒?看清!這些都是假代購的套路
    近些年,海外購興起,在其中的虛虛實實卻無法鑑別。究竟假代購有什麼招數需警醒?昨天,市公安局網站發布提示信息。1、貨運物流作假有二種方式開展貨運物流作假。據統計,一般個人賣家送貨的海外直郵運送全過程在5-七天上下,再加有許多商家必須湊淨重分攤運輸費才送貨的狀況,最少必須2個禮拜之上才可以接到貨品。因此,這些兩三天就接到貨的,必須多多的留意。也有一種貨運物流作假的方法,就是說中國一些較大的網上代購店家會把仿貨先運往海外,再從海外送貨寄到中國。
  • 完蛋,代購!要罰200萬!國家正式出手,元旦開始實施!朋友圈一片鬼哭...
    原標題:完蛋,代購!要罰200萬!國家正式出手,元旦開始實施!朋友圈一片鬼哭狼嚎…如今,雪梨的盛夏正在逼近,國內也雙腳踏過了冬至線,在南北半球天氣都走向極端的時刻,被推上風口浪尖的,還有一直從事代購行業的朋友們。
  • 假代購調查:高仿GUCCI包變身微商「海淘正品」
    原標題:假代購調查:高仿GUCCI包變身微商「海淘正品」 阿鵬說,他的高仿貨幾乎能以假亂真,多花幾十塊錢,就能弄到和正品一樣的包裝和票據,加上與物流公司合作造假,提供假的境外發貨、清關信息查詢,會讓人相信貨物就是海外代購而來的「正品」。
  • 法院判決和淘寶平臺給海外代購送「定心丸」
    法院判決和淘寶平臺給海外代購送「定心丸」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20-07-07 摘要:阿里已經建立起一套規則進行監控和識別,幫助商家維護正當權益。
  • 只收錢不發貨,幫忙海外代購的「留學生」竟是詐騙犯
    巴黎鐵塔喝下午茶俄羅斯雪地登山如今,許多海外代購一邊流程式打卡網紅景點一邊幫忙顧客採購商品然而,這一切並非如你所見小A通過朋友介紹,加了海外代購微信幫忙採購化妝品。通過翻看朋友圈發現其自稱留學生,經常在各種網紅景點打卡,像是條件優越的「白富美」,於是信以為真,頻繁下單要求代購。然而,等了一個多月,對方一直不發貨,並以海關檢查等理由推脫,要求退貨也無果,後面直接就失去了聯繫,這才知道遇到了騙子。
  • 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要求「三倍賠償」,法院為何不予支持?
    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究竟是維權還是唯利?其行為能否得到法律的支持?「《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買受人要求賠償的前提條件為其屬於消費者,但在本案中謝某紅通過故意大量買入,數量超過合理自用範圍,並非為了生活所需,不能認定為消費行為。」汪先珍說,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不存在主觀上受到欺詐的情形,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普通消費者的立法本意不符。
  • 他對媽媽說自己在做海外代購,卻不讓媽媽知道自己的代購涉嫌犯罪……
    「夏雨」是假名字,開門的是朱女士。對於警察的到訪,朱女士表示很驚訝。朱女士說,這些郵包是她在日本的兒子蔡島(化名)寄給她的。蔡島是日本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員,平日裡經常幫國內的朋友代購些商品。朱女士收到後就會按照兒子提供的地址再轉寄出去。在蔡島母親家裡,警察又搜查到了一些之前蔡島存放在家裡的象牙和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