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要求「三倍賠償」,法院為何不予支持?

2020-12-14 瀟湘晨報

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

究竟是維權還是唯利?

其行為能否得到法律的支持?

近日,

瀏陽市人民法院在審理一起

茶葉買賣合同糾紛案時,

就表明了鮮明的立場:

鑑於原告謝某紅為職業打假人,

其維權動機並非為淨化市場,

而是意圖通過懲罰性賠償為自身牟利,

違反誠信原則,

一審判決駁回其全部訴訟請求。

01

起訴廠家虛假宣傳,要求「三倍賠償」

日前,原告謝某紅向該院沙市法庭提交訴訟狀,狀告瀏陽市一茶葉公司涉嫌虛假宣傳,並主張要求獲得賠償。

謝某紅稱,自己因看中了該公司生產的茶葉標註了「綠色食品標誌」,遂出資2.21萬元購買了該公司一系列茶葉產品,但事後卻發現,該系列產品所標註的「綠色食品標誌」是質量證明商標,並未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授權,涉嫌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

謝某紅提供的證據表明:通過查詢國家農業部公開的綠色食品標誌權的相關信息,被告生產的系列茶葉產品確實未獲得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屬於冒用綠色食品標誌的違法行為,構成欺詐消費者。

此外,謝某紅還提出,涉事的200克盒裝黃金茶及80克盒裝紅茶,外包裝上沒有標註食品有效生產日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規定的「應清晰標示預包裝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同樣涉嫌違法。

綜上所述,謝某紅請求法院判令被告退還購物款,並給予其6.6萬餘元的賠償。

02

調查過程發現異常,原告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在進入審理階段後,該院經審理查明,原告謝某紅所提交證據來源合法,且真實有效,足以證明被告公司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

案件脈絡十分清晰,謝某紅也翹首以盼法庭的一審判決。不過,在案件調查過程中,謝某紅職業打假人的身份被揭露,案件結果與他的期望也相差甚遠。「事實和理由都很充分,按照正常程序,應對原告訴求予以支持,但本案存在兩個焦點問題,一是需查明原告是否系職業打假人,二是本案是否適用懲罰性賠償。」主審法官汪先珍表示,經過調查,他發現原告謝某紅曾以類似情形多次向法院提請訴訟,可以認定其為職業打假人。

鑑於謝某紅為職業打假人,法院經審理認為,其動機並非為了淨化市場,而意圖通過懲罰性賠償為自身牟利,違反誠信原則。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買受人要求賠償的前提條件為其屬於消費者,但在本案中謝某紅通過故意大量買入,數量超過合理自用範圍,並非為了生活所需,不能認定為消費行為。」汪先珍說,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不存在主觀上受到欺詐的情形,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普通消費者的立法本意不符。

據此,該院審理認為,相關的產品標籤內容不符合規範標準要求,應屬於標籤瑕疵問題,不宜直接確認相關食品為不安全食品。本案中,謝某紅未能舉證證明涉案產品標籤瑕疵影響食品安全並對其造成了誤導,故其主張被告賠償三倍購物款的訴求缺乏充分依據,且其在庭審中不同意退貨,故要求退還貨款的訴訟請求,法院亦依法不予支持。

一審宣判後,謝某紅不服判決向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不久後,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看新聞學法律

以打假維權之名行牟利之實嚴重違背誠信原則,浪費司法資源

應該說,職業打假人的出現,對於增強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鼓勵群眾運用懲罰性賠償機制打假、打擊經營者的違法侵權行為等方面,產生了一定積極作用,但就現階段情況來看,職業打假人群體及其引發的訴訟,出現了許多新的發展和變化,其負面影響日益凸顯。

正是基於這一考慮,在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回復人大代表關於引導和規範職業打假人的建議時首次指出,一些職業打假行為嚴重違背誠信原則,無視司法權威,浪費司法資源,不應支持這種以惡懲惡,飲鴆止渴的治理模式。

事實上,在涉及職業打假人的認定及處理問題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相關規定:在普通消費產品領域,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前提是經營者的欺詐行為,即經營者故意告知虛假情況或者隱瞞真實情況,使消費者作出錯誤意思表示。

汪先珍表示,對於職業打假人而言,不存在主觀上受到欺詐的情形。同時,職業打假人主要是針對同類市場質量相對有保障,管理較為規範的生產經營主體,其動機並非為了淨化市場,而是意圖通過懲罰性賠償為自身牟利,該行為嚴重違背誠信原則,浪費司法資源,不應得到法律的支持。

延伸

「鴨腿」、「鴨翅根」之爭,「維權」還是「為利」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蘆淞區法院一審宣判了一起「鴨腿」糾紛,依法駁回原告陸某要求株洲市天元區市監局、株洲市天元區政府撤回答覆、撤銷行政複議決定書的訴訟請求。

2019年12月31日,原告陸某在天貓上買了20包滷鴨腿。收貨後,陸某以產品實際是鴨翅根,但標註為鴨腿,且產品未按照企業標準加入醬油成分,向被告株洲市天元區市監局進行舉報,要求查處違法行為。

接到舉報後,天元區市監局立即對產品經銷商湖南省戴永紅商業連鎖有限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經查驗,天元區市監局認為產品包裝雖標註為「鴨腿」,但不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問題,並針對產品標籤中未標註醬油的標籤瑕疵問題,作出《責令改正通知書》:湖南省戴永紅商業連鎖有限公司停止銷售並召回相關產品。陸某不服,向天元區政府申請行政複議,被駁回。遂起訴至蘆淞法院。

法院審理認為:「鴨翅根」俗稱「鴨小腿」,屬於廣義「鴨腿」的範疇。《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鴨肉等級規格(NY/T1760-2009)》中雖對「鴨腿」和「鴨翅根」進行了區分,但該標準系行業標準,屬於推薦性標準,不具有實施的強制性。因此,被舉報產品標籤上標示「鴨腿」不違反法律規定。被告天元區市監局在收到原告陸某的舉報後,及時進行核查,並作出相應的處理及回復,符合法律規定。天元區政府在收到行政複議申請後,依法進行審查,並作出複議決定,並無不當。

法官說法:

本案中,原告陸某意圖通過行政訴訟迫使監管部門對其舉報的產品進行檢驗檢測,從而拿到向商家索賠最關鍵的證據鑑定證書,其訴訟的根本目的有別於一般的消費者。

據悉,原告陸某今年在全省各地投訴了30餘起案件,有職業索賠的嫌疑。不可否認,職業打假在打擊經營者違法行為,淨化市場不良風氣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職業打假人通過「一買、二談、三舉報、四複議、五訴訟」的路徑,頻頻向商家索要高額賠償,由此產生可觀的利益收入。職業索賠負面社會影響日益凸顯,已經影響到商家、平臺、監管部門、司法部門等多方面,破壞了市場營商環境,侵佔了消費者正當維權的司法執法資源。

來源:瀏陽市人民法院 株洲市蘆淞區法院

點分享

點點讚

【來源:湖南高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食品領域職業打假與懲罰性賠償實務分析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依據上述法律規定可知,只有消費者才有權主張違法生產經營者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 男子購買9瓶茅臺後要求十倍賠償,商家質疑其是職業打假人拒償
    商家稱其是「職業打假人」,並以幫朋友代售為由拒絕賠償。同時甄先生向商家索賠十倍賠償的請求亦未被法院支持,理由竟是「假的不一定質量不合格」。一年過去了,假茅臺事件還未得出最終的結論。對此,甄先生表示要維權到底。事情經過甄先生在一家商店分兩次共購買了9瓶茅臺(第二次購買開有小票)。
  • 人言可畏:當電焰灶遭遇職業打假人的「假打」
    網際網路普及後,孕育了無數的新興職業,職業打假人就是其中之一。從早期的方舟子打假肖傳國學術造假,到後來的中國打假第一人王海創立專業的打假公司,在市場早期學術造假和產品造假多發的環境下,獲得了很多的支持,甚至連法院,都為這類職業打假人提供了司法上的便利條件。
  • 亞馬遜賣仿水晶被判欺詐 職業打假人常被電商拉黑
    昨天,該案在朝陽法院宣判,亞馬遜網站一審被判退還消費者貨款並三倍賠償。   庭後,此案涉及的消費者劉豔清證實自己是有12年經驗的「職業打假人」。新消法實施一年,北京朝陽法院審理的消費者買賣合同糾紛案件較去年同期增長10.3倍。昨日,北京市朝陽法院通報稱職業打假人「知假買假」對案件增長「貢獻」最大。
  • 花兩萬買9瓶假茅臺!索賠10倍被法院駁回,「假的不一定質量不合格」
    記得三瓶茅臺酒一共花了8064元,也開了小票。」 甄先生回憶,買完三瓶茅臺酒後,他直接放在了車內並未打開,隔了幾天後,他又再次購買了6瓶茅臺,共計16128元,這次與第一次買酒大致相同,唯獨不同的是第二次買酒時,他要求商家在小票上蓋章。 「兩次買酒的時候都想著開發票,但商家說沒發票了,所以就沒開。
  • 辛巴假燕窩收割粉絲,職業打假人進擊!來看看小眾職業打假人!
    當然,直播帶貨爆雷是必然發生的事情,特別心疼汪涵,擔心他職業生涯晚節不保!但是本文不再繼續探討,而是想和大家來探討一下職業打假人這個小眾職業。職業打假人,有三個關鍵要素:首先是名詞假字!在這裡就開始了職業選擇的分流:1、部分職業打假人將收入來源放在了法律給予的假一賠三,據說食品藥品是一賠十。
  • 職業打假人王海:網紅帶貨多涉假,辛巴羅永浩都被打臉
    而其中有關「懲罰性賠償」的第四十九條引起的爭議最大。反對的意見認為,《消法》作為民事法律只應規定賠償,不應搞懲罰,否則給一方以可乘之機,有失公正的原則。這也正是多年來,王海「知假買假」飽受爭議之處,甚至有人認為「知假買假」者不算消費者。
  • 辛巴、羅永浩接連被「打假」 背後的職業打假人什麼來頭?
    網紅主播接連被打假的背後,「職業打假人」究竟什麼來頭?   專業打假還是只為牟利?   網紅主播接連被打假,那什麼是職業打假人?   但也有人稱,職業打假人是知假買假的一群人,他們利用法律,故意買不符合規範的產品,進而索取賠償,以此牟利。   最近接連打假辛巴和羅永浩的職業打假人王海,自上世紀90年代走上利用法律知識職業打假的道路,有媒體報導稱他曾「一單」賺400萬元。
  • 辛巴、羅永浩接連被「打假」背後的職業打假人什麼來頭?
    網紅主播接連被打假一個多月前,職業打假人王海就「辛巴疑似售賣燕窩」一事發文稱:1、辛巴燕窩是風味飲料不是燕窩;2、辛巴的風味飲料屬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可要求退一賠十;3、若進價4.2元,忽悠消費者說賠錢賣、貼錢賣,則屬於欺詐。
  • 辛巴、羅永浩接連被「打假」,背後的職業打假人什麼來頭?
    網紅主播接連被打假一個多月前,職業打假人王海就「辛巴疑似售賣燕窩」一事發文稱:1、辛巴燕窩是風味飲料不是燕窩;2、辛巴的風味飲料屬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可要求退一賠十;3、若進價4.2元,忽悠消費者說賠錢賣、貼錢賣,則屬於欺詐。
  • 網紅辛巴、羅永浩接連被舉報 職業打假再起爭議
    這些網紅主播接連被打假,職業打假對市場經濟究竟有什麼影響?網紅直播帶貨接連被打假一個多月前,職業打假人王海就「辛巴疑似售賣燕窩」一事發文稱:1.辛巴燕窩是風味飲料不是燕窩;2.辛巴的風味飲料屬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可要求退一賠十;3.若進價4.2元,忽悠消費者說賠錢賣、貼錢賣,則屬於欺詐。
  • 男子花10萬買86盒海參,「打假」索賠百萬,法院宣判:不支持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這起備受關注的「天價海參索賠案」給出再審判決,宣判維持一審判決,並明確不支持劉某的百萬索賠。這是《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自今年1月1日實施後,官方再次明確不支持職業索賠人的相關訴訟請求。
  • 中國職業打假第一人,靠「假一賠三」25年賺千萬家產,名字很耳熟
    商家藉此賺了不少錢,但有這麼一些人,在經過學習之後,懂得法律途徑來打擊市場流通的假冒偽劣產品。而有規定:經營者有欺詐行為的,應當賠償消費者損失,賠償的金額為所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 盯上羅永浩的「職業打假人」:以正義之名,做年入百萬的索賠生意
    猶記得1個月前,王海揭秘辛巴賣假燕窩,「職業打假人」身份也漸漸為人所知。更多網友表達了支持,覺得王海是正義的化身。如今,隨著王海和辛巴的紛爭愈演愈烈,王海又瞄準了觀眾緣一向不錯的羅永浩,職業打假人的動機也漸漸受到網友們的懷疑:「是職業打假,還是職業敲詐?」
  • 辛巴糖水燕窩事件:道歉痛哭假一賠三,賠償百萬吃相太難看?
    辛巴糖水燕窩事件:道歉痛哭假一賠三,賠償百萬吃相太難看? 近年來隨著時代發展,網際網路勢頭越來越好,因此造就出一批依靠網際網路謀生計的新秀,他們的人氣能夠與娛樂圈明星叫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只高不低,一場直播圍觀人數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陣勢空前。
  • 職業打假三十年:買200萬假貨賺400萬,辛巴賣燕窩被盯上
    那時候辛巴喊出了假一賠萬的承諾,讓王海喜出望外,20多年來打假基本上都是假一賠三,假一賠十,如今來假一賠萬,如果真能兌現承諾,辛巴的底褲也能賠得一乾二淨。儘管,辛巴同意退貨,但他應該慶幸自己沒有活在專業的打假人興旺的年代。近三十年來,是經濟和物質匱乏到極度富足的年代,而王海及其背後的職業打假江湖演繹著一段驚心動魄的職業打假史。
  • 職業打假人王海的奇幻時代
    本質上,從個人維權轉向職業打假,是經濟學原理主導下的必然。這場王海打假的第一戰並沒有分出勝負,而是以東城區工商局的調解告終。在東城區工商局的調解下,隆福大廈同意退賠前兩副耳機,但拒絕退賠後面王海買的那十副,理由是:王海買的時候「已經知道那是假貨,屬於知假買假」。王海拒絕接受調解。
  • 中國打假第一人:成功狙擊頂尖網紅,打假25年身價千萬
    辛巴抵死不認,叫囂著要讓那些「誹謗」他的人傾家蕩產。結果在鐵一般的事實下,最終全網道歉,退一賠三,賠付6000萬。不僅如此,還被立案調查了。在經過工廠、工商、消協、商家等連環踢皮球後,王海最後獲得雙倍賠償——170元。此後,他橫掃北京各大商場的皮具,短短一周時間就賺了8000萬。經此一役,王海成為「中國打假第一人」,這一年也成了「消費者維權」元年。
  • 職業打假人是一個怎樣的群體都是怎麼賺錢的?
    職業打假人是一個怎樣的群體都是怎麼賺錢的? 隨著現在購買商品渠道的增多,商品質量的把控變得越來越難,商品真真假假的分不清,假貨層出不窮,在此背景之下就孕育出了一批職業打假人,而在打假人中比較知名的就是王海。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原標題:王海現象是什麼? 職業打假人是一個怎樣的群體都是怎麼賺錢的?
  • 「梟雄」王海:打假25年身家千萬,專「打」當紅帶貨主播
    這一次他沒去找相關部門,而是去找記者,藉助媒體的力量把事情鬧大了,最終獲得了賠償。通過這次維權經歷,王海總結出了「打假」的三個要點:第一,數額要大;第二,品牌要有名;第三,要有輿論支持。憑藉這「打假三定律」,半年後王海又來到北京,直奔各大商場的皮具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