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井噴」的雲辦公:阿里騰訊微軟Zoom的新戰局

2020-12-09 零壹財經

摘要

√ 受全球疫情的影響,醫療類和科技類公司廣泛運用遠程會議、協同合作和辦公軟體等,雲辦公需求激增。在歐美,雲辦公發展較成熟,公司專門招聘遠程辦公的人才。而雲辦公在中國發展時間較短,但發展較快。隨著應用場景加速普及,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即時配送等大大緩解了疫情造成的影響。

√目前,縱觀各大免費軟體排行榜中,雲辦公類佔據榜單前列,其中釘釘和ZOOM Cloud Meeting已分別多次登頂榜首。另外,辦公類軟體下載量較為穩定,教育類軟體下載量顯周期性變化,其中周一和周日呈現低谷。零壹智庫通過對中美24個APP語言種類的統計後得出,美國雲辦公軟體的語言種類較多,最高達69種(Google Classroom),中國為7種(釘釘)。

√ 在雲辦公三大板塊中,視頻會議類門檻較低,相關產品較多;協同辦公類專業性較強,公司通過轉化免費用戶盈利;辦公軟體類行業格局穩定,中短期的訂閱服務產生的收益快速增長,收入佔比進一步擴大。

出品|零壹智庫

作者|李昕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全球確診人數已於5月10日突破四百萬。一些國家和地區採取限制居民外出、關閉公共場所等措施進行疫情防控。原有的線下政治經濟模式被打破,4月30日,G20數字經濟部長特別會議通過視頻方式舉行;4月21日,英國議會700年來首次通過視頻舉行會議。

目前,政企尤其是醫療類和科技類等公司廣泛運用遠程會議、協同合作和辦公軟體等,雲辦公需求激增。在歐美,雲辦公發展較成熟,如美國立法保護異地辦公勞動者的勞動權益,公司專門招聘遠程辦公的人才。美國雲辦公軟體除了服務拉美國家,還提供多語言版本開拓全球市場。

而雲辦公在中國發展時間較短,但發展較快。隨著應用場景加速普及,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即時配送等大大緩解了疫情造成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國內雲辦公軟體紛紛推出國際版本,但根據蘋果APP提供語言種類統計,服務商主要面向中國用戶,其餘為拉美、日本及東南亞等國的用戶。

為了進一步了解中美兩國雲辦公發展情況,本報告選擇兩國企業進行對比分析,並圍繞「哪些企業需要雲辦公服務?雲辦公軟體使用情況如何?雲辦公公司情況如何?」三個問題展開討論。

一、雲辦公在科技類和醫療類行業需求較大

雲辦公模式起源於美國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時期,高昂的出行成本使得一些企業嘗試讓員工不必在辦公室工作。隨後,這種不受地域限制的彈性辦公方式在美國、歐洲等一些國家普及。

在一般情況下,考慮到員工效率、忠誠度等問題,雲辦公作為福利發放。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全世界已有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採用雲辦公方式;到2020年,大約50%的科技公司將會有29%的員工實現雲辦公。

(一)從招聘網站信息看雲辦公的應用領域:2019年,雲辦公在科技類和醫療健康類企業需求較大

雲辦公興於矽谷,Google、IBM、Facebook等多家科技巨頭是較為早期的一批使用者。2007年,IBM公布旗下40萬員工中已有四成在家辦公。雲辦公在美國發展成熟,且逐步成為一些應聘者的入職需求。根據美國招聘網站Flexjobs於2020年1月20日公布的雲辦公top100榜單(2020年),在對超過54000家公司職位信息經過統計分析後,澳大利亞數據公司Appen、美國翻譯服務提供商Lionbridge、中國在線英語教育公司VIPKID位列榜單前三位。

圖1:美國招聘網站Flexjobs雲辦公2020年top100公司行業分布(不完全統計)

資料來源:Flexjobs ,零壹智庫

在對這一百家分類後,零壹智庫發現,科技類27家、醫療健康類19家、零售及快消類12家、培訓類11家、金融類9家、旅遊與酒店類5家、其他17家。數據顯示,IT和醫療行業提供較多的雲辦公的機會。這些公司提供的崗位分為兼職和全職,包含高級管理人員、領域專家及銷售等。

(二)中國春節數據顯示:雲辦公在醫療、電商、線上教育等行業需求大增

與美國相比,中國雲辦公起步較晚,滲透率較低。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年中國遠程辦公人數不到500萬人,大量國內企業依賴傳統的現場辦公方式。但疫情的爆發打破以往的模式,造成工業生產、旅遊、娛樂、餐飲等行業受到了明顯的衝擊;但反觀另一些行業,如醫療科技、電商、線上教育等需求量大增。

表1:雲辦公涉及領域及戰略布局(截至3月15日)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零壹智庫

在醫療方面,網際網路醫院為實體醫院及病人搭建橋梁,提供在線問診、預約掛號等服務。健康碼為復工返崗人員的出行、身體狀況進行區域內管理。

在遠程辦公方面,各大遠程協作及視頻會議公司在疫情期間推出免費服務,使得APP下載量大增,廠商多次擴容,如阿里釘釘、騰訊會議均擴充10萬臺伺服器,金山文檔遠程會議伺服器擴容3倍。

在電商方面,生鮮即時配送訂單量大增,春節期間,多個平臺一度出現秒殺售罄的情況。

在教育方面,教育部統籌推行網絡雲課堂,多家在線教育平臺推出遠程直播、免費課程等服務。

中美雲辦公集中運用於IT、醫療、教育、電商等相關行業,前者作為新興市場,目前較多以提供視頻直播服務獲客;而後者提供協同辦公、企業流程管理等多元化服務。隨著國內「新基建」提速,IT設施逐步完善,雲辦公將迎來更好的機遇。

二、雲辦公軟體使用情況如何?

疫情期間,雲辦公服務商提供限時免費的軟體,縱觀各大免費軟體排行榜中,雲辦公類佔據榜單前列,其中釘釘和ZOOM Cloud Meeting已分別多次登頂榜首。零壹智庫選取下載量和用戶體驗作為影響付費客戶轉化率的正相關因素進行分析。

(一)疫情期間,釘釘、ZOOM Cloud Meeting分別為中美免費下載量最多的APP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國、韓國、日本、美國、義大利、法國等國家要求居民減少外出、居家隔離,部分學習、工作從線下轉為線上,自此,線上學習、辦公軟體下載量激增。

圖2:近3個月中國雲辦公軟體下載排名情況

資料來源:七麥數據,零壹智庫

註:1、該數據為1月31日至3月21日iPhone免費應用在中國地區的下載排名情況;

2、數據截選排名前20,其餘暫不統計。

以中國和美國為例,根據七麥數據iPhone免費應用下載量排名情況顯示,在中國,自1月31日至3月21日,雲辦公軟體長期位列排行榜前列,釘釘保持第一位長達42天,騰訊會議緊隨其後,企業微信基本處於前十(註:周末排名較差)。

在美國,自3月12日至4月11日, ZOOM Cloud Meetings(下文簡稱「ZOOM」)已連續26天位於榜首,Google Classroom和Hangouts meet by google(下文簡稱「Hangouts」)下載量顯周期性變化,其中,每周周二至周五保持前十,周日下載量較差,周一下載量最差。

圖3:近一個月美國雲辦公軟體下載排名情況

資料來源:七麥數據,零壹智庫

註:1、該數據為3月12日至4月11日iPhone免費應用在美國地區的下載排名情況;

2、數據截選排名前20,其餘暫不統計。

因為企業微信、Google Classroom、Hangouts下載量出現低谷,我們推測三者的新增用戶大多是工作周期比較規律的C端用戶如學生,而釘釘、騰訊會議和ZOOM長期保持靠前穩定的排位,其新增用戶大多為長時間保持工作待命的B端用戶。

雲辦公軟體下載量跟有關部分採取居家措施的時間有關。由於在1月底中國採取關閉學校和延遲企業復工的措施,所以下載的高峰始於1月31日左右,而美國採取措施稍晚,下載高峰約始於3月12日。

雲辦公服務商通過提供免費的產品培養客戶使用習慣,最終將其轉化成付費產品。釘釘、騰訊會議和ZOOM在下載量上具備優勢,且新增B端用戶較多,因此,付費客戶數量增加的可能性較大。

(二)美國雲辦公軟體提供語言種類較多

隨著使用者的大眾化、低齡化,雲辦公用戶從跨國公司的職員擴大至當地機構、在校師生等,用戶可能僅掌握母語,所以開發者提供更多的語言選項用以優化用戶體驗。服務商提供多語言選項,原因有三:1、為了快速進入國際市場,2、為了匹配海外用戶的使用習慣、偏好,3、為了方便差異化定價。

零壹智庫通過對中美24個APP語言種類的統計後得出,除SLACK(無中文)、石墨文檔(無英文)、萬事ONES(無英文),其餘軟體皆有中文和英文;另外,美國雲辦公軟體的語言種類較多最高達69種(Google Classroom),中國為7種(釘釘)。

圖4:雲會議APP語言種類數量不完全統計

資料來源:App store,零壹智庫(統計時間截至3月21日)

中國雲辦公軟體主要服務國內客戶,所以語言選項較為單一,如簡體中文、英文、繁體中文中2至3種,除去上述3種語言,僅有釘釘(日文、印度尼西亞文、泰文、越南文)、全時雲會議(日文)、飛書(日文)還有別的選項。基於歐美、日本、東南亞合資和外資企業較多,國內服務商注重這些地區的市場開發。美國服務商服務範圍較廣,遍布歐美、俄羅斯、中日韓等地。

除了提供多項語言選擇,雲辦公軟體陸續發布國際版。服務商將伺服器部署在海外,數據保管更加安全,便於通過當地應用商城的審核。例如,3月,騰訊會議上線國際版Voov Meeting;4月,釘釘上線海外版Dingtalk Lite。另外,釘釘、企業微信、飛書、印象筆記的國際版本分別為DingTalk、WeChat Work、Lark、Evernote等;ZOOM登陸途徑有國際版和國內版兩種,通過APP選擇直接登陸或者登陸到代理商。

三、六家中美代表性雲辦公企業經營狀況對比

雲辦公圍繞企業和其員工提供全鏈條服務,現有大部分雲辦公產品及服務來自大公司內部辦公系統商業化使用。我們劃分為視頻會議、協同辦公以及辦公軟體等三大業務板塊。

視頻會議門檻較低,相關產品較多,提供服務的公司眾多,比如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下文簡稱:Zoom)、思科、騰訊、華為等,主要產品分別為ZOOM、Webex、騰訊會議、Welink;協同辦公類有阿里巴巴的釘釘、Slack等;辦公軟體類有金山辦公的WPS、微軟公司的WPS等。以下分析根據挑選的6家公司得出結論,並不體現整體行業情況。

(一)視頻會議:騰訊會議日活超1000萬,Zoom扭虧為盈

1、騰訊會議:多次迭代,付費套餐選擇多樣

騰訊會議於2019年12月上線,2020年3月推出國際版。根據騰訊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2月,騰訊會議日活躍帳戶數超過1000萬。為了滿足爆增的用戶需求,騰訊會議在8天內擴容超過10萬臺雲主機,投入超過百萬核的計算資源。

官網顯示,騰訊會議根據人數(25人、50人、100人)、服務時長(連續包月、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推出價格不一樣的付費套餐,其中最便宜的選項為「25人+連續包月」的價格為99元,最貴的「100人+6個月」的價格為2150元。

2、Zoom:位列多國下載排行榜前列,2019年實現扭虧為盈

目前,Zoom在多個國家應用排行中排名靠前。根據財報,Zoom2017年至2019年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為111.42%,歸母淨利潤扭虧為盈。Zoom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分別為9.59億元、22.15億元和42.89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0.52億元、0.00億元和1.50億元。

圖5:Zoom2017年至2019年的財務數據(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wind,零壹智庫

註:本文美股財務數據(周期、單位等)統計口徑按統一格式調整,下同。

Zoom收入保持增長主要得益於付費的訂閱服務,例如2020年總收入同比增長20.73億元,增幅為93.59%,現有客戶貢獻率為63%,新客戶貢獻率為37%。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付費用戶數(註:擁有超過10名員工的客戶)分別為2.58萬、5.08萬、8.19萬,其中付費超過10萬美金的用戶數分別為143、344和641,其產生的收益佔總收入的25%、30%和33%,Zoom針對不同客戶提供4種產品,其中,為個人、小型團隊、中小企業、大企業分別提供免費的「Basic」服務、14.99美元/月/主持人的「Pro」服務、19.99美元/月/主持人的「商業」服務、19.99美元/月/主持人的「企業」服務。

(二)協同辦公:前期通過免費服務獲客,後期收入來源付費訂閱

1、釘釘:具有先發優勢,月活躍用戶過億

阿里釘釘於2015年發布,在國內雲辦公領域具有先發優勢。自2019年以來,釘釘的活躍用戶快速增長;2020年2月,釘釘的月活躍用戶超過1.2億人,3月達1.76億人(註:以上數據來自wind)。釘釘新增用戶增長迅猛,根據釘釘公布的數據,2015年,釘釘擁有30萬家企業組織;直至2019年6月30日,釘釘的個人用戶超過2億,企業組織超過1000萬。

不少國內企業享受釘釘的籤到、考勤打卡等免費服務;與此同時,釘釘提供增值服務,如根據不同的人次制定價格的DING充值套餐(註:90元/1000人次,400元/5000人次等)及釘盤擴容服務(註:1000元/100G/年,3000元/300G/年)。

除了企業服務,釘釘面向中國、日本等布局在線教育服務。1月29日,釘釘發布「在家上課」計劃。3月,釘釘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遠程教學的應用程式名單。

2、Slack:營收增長較快,收入來自免費用戶轉換

Slack於2014年發布,2019年6月在紐交所上市。官網顯示,Slack主要提供免費版、標準版(6.67美元/月)、優享版(12.5美元/月)以及企業版(定製化)四款訂閱服務。2017年、2018 年和2019年的付費用戶分別為 5.9萬 、8.8萬和11萬,其中付費超過 10 萬美元的用戶數分別為 298、575 和 893,10萬美元用戶對營收的貢獻率分別為32%、40%和46%。

圖6:Slack2017年至2019年的財務數據(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wind,零壹智庫

公司公告披露,Slack收入增長較快,但歸母淨利潤連續三年為負。公司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3.97億元、26.85億元和43.42億元,歸母淨利潤-8.86億元、-9.38億元和-39.36億元。Slack的虧損的原因包括:大量的前期投入、大幅增長的營銷費用和公司上市費用。

(三)辦公軟體:營收和淨利連續增長,用戶付費意願較強

1、金山辦公:營收和歸母淨利潤連續增長,WPS授權和訂閱服務需求增長較快

金山辦公於 2019 年 11 月 18 日在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主要產品為WPS Office辦公軟體,根據財報,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其桌面版和移動版月度活躍用戶分別為1.54億、2.48億;WPS Office的授權、訂閱和網際網路廣告的收入分別為4.96億元、6.80億元和4.04億元,同比增長39.41%、73.06%和5.99%,其中訂閱服務增長明顯。公司2018年、2019年累計年度付費用戶數分別為588萬、1202萬。

圖7:金山辦公2017年至2019年的財務數據(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wind,零壹智庫

根據財報,金山辦公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53億元、11.30億元和15.79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14億元、3.11億元和4.01億元。公司財務數據持續向好,季度數據顯示,公司第四季度的營業收入和淨利高於其餘三個季度,主要原因為公司的授權客戶集中在政府、金融、電力等領域,上述客戶通常於年初制定採購計劃,於第四季度集中採購;另外各電商促銷活動多集中於第四季度,廣告業務收入佔比增加。

2、微軟公司:營收和歸母淨利潤過千億,雲服務收入增長明顯

微軟公司體量龐大,業務範圍覆蓋作業系統、辦公軟體等。微軟的辦公軟體主要產品包括Office(註:授權)和Office 365(註:訂閱)。Office為一次性付費產品;Office 365為月度或者年度付費產品。由於Office 365提供定製化產品,付費靈活,近年來,來自Office 365收入保持快速增長。根據財報, 2019年,Office 365商業版增長33%,Office 365消費版付費用戶增至3480萬人。

圖8:微軟2017年至2019年的財務數據(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wind,零壹智庫

微軟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093.57億元、7302.08億元和8651.33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436.44億元、1096.44億元和2697.63億元。根據財報,公司雲服務營收增長明顯,包括智能雲業務、以Office和LinkedIn(註:領英)為核心的商業業務及以Windows為核心的個人業務。

四、結論

雲辦公源於美國,公司將其作為福利吸引新員工和獎勵老員工,2019年科技類和醫療類公司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中國雲辦公市場爆發於春節前後,醫療、電商和線上教育被大量需求。

疫情期間,各地政府先後採取關閉學校、企業居家辦公的策略,雲辦公免費軟體下載量激增,為了擴大海外市場,雲辦公服務商提供了多種語言,美國公司提供語言種類多於中國公司,美國公司在歐美、俄羅斯及中日韓等地推廣,而中國服務商偏好國內、北美、日本等市場。

隨著涉及雲辦公公司的業績披露,零壹智庫選取6家公司進行分析,其中,微軟公司業績遠優於其餘公司。如果按照不同領域劃分,在視頻會議行業,參與者最多,尤其是國內公司,騰訊會議快速上線和迭代,收穫大量免費用戶,Zoom已成功轉換免費用戶實現盈利;在協同辦公,相關公司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性,釘釘憑藉先發優勢,獲得大量國內外的新用戶,Slack營收增長較快,但仍處於長期虧損的狀態;在軟體辦公,微軟保持絕對的領先地位。

End.

目前,我國數字金融服務的主要媒介是手機端,因此近兩年商業銀行日益注重手機銀行建設,以此來進行獲客、活客、場景嵌入、線上營銷等金融生態平臺建設。在此基礎上,銀行業不斷拓展外部合作夥伴,展開智能營銷、AI服務、風控建模等科技合作。

相關焦點

  • 中國雲服務市場最新排名:阿里騰訊百度位居前三
    文/楊劍勇近日,權威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了中國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基礎雲服務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雲服務市場規模33億美元,同比增長66.9%。並指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雲服務市場,佔全球10.8%市場份額。值得一提的是,阿里雲依舊是中國龍頭,市場份額高達46.4%,其次是騰訊雲,份額高達18%。
  • 億聯音視頻終端先後通過微軟Teams、Zoom、騰訊會議認證
    近期,億聯最新的安卓一體機視頻會議終端MeetingBar A20接連獲得微軟Teams和Zoom的高規格產品認證。億聯的會議電話CP900和超高清USB攝像機UVC30組成的小型會議室音視頻設備方案,也通過騰訊會議平臺的嚴格評估,獲得認證肯定。億聯網絡是唯一一家產品通過這三個平臺認證的中國企業!
  • 釘釘、華為WeLink井噴背後是什麼
    【通信產業網訊】(記者 崔亮亮 黨博文)由於今年疫情影響,春節後各地政府、企業號召員工在家辦公,不給病毒可乘之機,這也讓遠程辦公平臺飛躍增長。釘釘、企業微信、騰訊會議、華為WeLink等辦公軟體紛紛呈現爆發式增長。
  • 騰訊百度華為雲上攻堅,阿里雲的好日子要過去了?
    從國外來看,亞馬遜是較早的雲計算巨頭,但微軟通過組織架構調整,利用了它在全球企業界IT系統強有力的主導權與基礎設施以及大數據優勢,將其及時轉化為雲服務業務,從後來來看,微軟的轉型極為成功,過去12個月中,微軟以267億美元的收入超越亞馬遜(234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企業雲服務提供商。
  • 騰訊瞄準下一個20年的架構迭代:押注云和智慧產業交鋒阿里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9月30日上午6時30分許,騰訊總裁劉熾平向5萬多名騰訊員工發內部信,宣布經過公司管理層集體討論,決定啟動新一輪戰略升級:原有七大事業群(BG)將重組為深耕垂直領域又聚焦融合效應的六大事業群,保留原有的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微信事業群(WXG),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目前,騰訊、阿里對獨角獸及資本市場的佔有率,遠超美國同行們(表5)。  這一方面體現在對獨角獸的布局上。在2020年8月最新出爐的《胡潤2020全球獨角獸》榜單中,胡潤總結道:「讓我意外的是,在全球獨角獸投資機構中,騰訊、阿里都在前十,而谷歌、微軟、蘋果和Facebook都排不到前面。」
  • 2020年ToB投資:阿里、騰訊把「錢」花在了這裡
    01穩步前進的騰訊謹慎的阿里進擊的百度說起網際網路大廠在ToB賽道的投資,騰訊想必讓所有人印象深刻。2018年9月30日,騰訊宣布正式向ToB轉型,引起市場轟動。加上這一年騰訊在ToB投資市場出手29次,讓人們意識到,此次絕非是喊喊口號那麼簡單。果不其然,隨後的2019年,騰訊延續著熱情,在ToB投資市場總計出手34次,比「阿里13次+百度6次+京東8次+字節跳動5次+滴滴1次」的ToB市場投資總數還要多。
  • 遠程辦公爆發引阿里等巨頭集體發力,「雲上市場」到底有多恐怖?
    即為那些亟待覆工的企業帶來新出路,又扼殺了因為人口流動帶來的疫情風險。02PART釘釘下載量登頂 領銜「雲辦公」最近,不少網友開啟在家開會的模式,有人穿睡衣,有人開美顏,有人頭像出鏡……沒有一點點防備,線上辦公的集結號就此吹響。
  • 阿里「安利」雲
    這其實和一年前張建鋒提出的「阿里不會做SaaS(軟體即服務),讓大家來做更好的SaaS」是一脈相承的。據介紹,浙江省已有超過100萬公務員在釘釘上辦公,搭建了1000多個應用,阿里通過釘釘搭建了1500個應用。站在釘釘的角度,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認為,「釘釘可以用開放平臺的模式來實現個人云」。
  • 百度、騰訊、阿里的2020年度關鍵詞
    截止美東時間12月30日收盤,騰訊高舉高打,創下歷史新高,年內漲超45%。阿里同樣掀翻前高,不過股價振幅極大,年末受監管影響股價大幅回落。百度股價緩步抬升,到年末加速上漲,年內累計漲幅接近60%。2019年三家原本為開啟新十年準備了一套清晰的路線圖。
  • 5G普及催生網盤市場變局 阿里、百度正面交鋒個人云服務
    隨著5G通信快速普及,手機用戶存儲需求空間大大增長,各路資本都越來越意識到個人云服務市場的巨大商業潛力。熱鬧歸熱鬧,新玩家與行業老大都需要面對如何盈利的老問題。而在公有雲龍頭阿里雲介入個人云市場後,傳統個人云市場老大百度網盤又該如何應對市場競爭?
  • 雲會議市場峰迴路轉,遠程辦公迎來「騰訊時刻」?
    在疫情期間依舊保持如此強勢的業績增長,騰訊再次展現了自己強大的吸金能力。從營收結構上看,收入主力還是來自於遊戲板塊,其中《王者榮耀》的日活已經達到一億。 然而,相比靚麗的財報數據,更吸引市場關注的,卻是騰訊一個上線不到1年新產品。
  • 華為、阿里、百度出手 提供免費在線辦公平臺!騰訊、京東...
    同時,百度官方消息稱,百度發起共度計劃,通過免費開放AI技術、幫助傳統企業線上化轉型、全方位營銷賦能等一系列措施,為中小企業提供新環境下的轉型助力。百度表示,後續還會根據疫情發展情況,進一步調整相關扶持政策和扶持力度。   其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百度等BATJ全都發力抗疫,開放算法、智能測溫、防控機器人、成立疫情基金,提供暖心服務,展示企業擔當。
  • 蝦米將死:阿里退場!在線音樂市場塵埃未定,騰訊系能拔得頭籌嗎
    關於蝦米音樂即將封閉的消息,雖然大老闆阿里沒有官方正式的宣布,可是關於蝦米音樂在阿里方面的重要性卻越來越低,而且在去年時,阿里更是為蝦米音樂的老對頭網易雲音樂領投近50億,阿里的這波投資操作讓很多人一臉懵。
  • 騰訊即將上線START雲遊戲TV版
    打開APP 騰訊即將上線START雲遊戲TV版 隨心 發表於 2020-12-14 08:59:46 根據微軟官方對2000名美國主機遊戲玩家的調查報告中顯示,收入中等偏高的中產階層持有著多數的主機設備,這一階層的持有的比率也更高,而貧困階層擁有的主機設備相對較少,持有率也更低。 對此,騰訊帶來跨終端遊戲平臺——START雲遊戲,並且將於12月12日上線START雲遊戲TV版,無需主機設備,也無需下載,點開即玩。
  • 細分領域突進,阿里騰訊華為「雲端」混戰
    有業內人士分析,金融科技領域的競爭也正朝更加細分的領域突進,雲服務或將引發新的角逐戰。雲服務成騰訊營收新引擎正值騰訊組織架構戰略升級一周年,11月13日,騰訊控股對外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據金融家了解,騰訊發布的SaaS生態「千帆計劃」,通過整合如雲服務及企業微信等騰訊內部資源,聯合外部SaaS企業,已培育更多垂直領域SaaS解決方案。然而,在雲計算領域,阿里雲、百度雲、、華為雲、金山雲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系雲廠商早就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騰訊雲想要趕超難度不小。
  • 解讀阿里無影:短期ToB潛力無限 與順網科技等各有壁壘
    從目前無影僅向企業辦公市場發售,可以看出些許端倪,眾所周知有了釘釘鋪路,阿里在面向企業進行ToB服務變得順暢很多,無影與釘釘達成終端閉環,這相對於華為等公司而言,有自己的壁壘優勢,無影率先發力企業端可以讓阿里進一步鞏固在企業服務領域的龍頭地位,同時也鎖定向C端延伸的市場。為何是硬體切入賽道?
  • 「產業網際網路周報」疫情下,全球遠程辦公需求激增:Zoom增加伺服器...
    騰訊雲2019年營收超170億,遠程辦公成投資者關注重點3月18日,騰訊公司發布2019全年及第四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騰訊2019年全年營收為3772.89億元,同比增長21%;淨利潤(Non-IFRS)943.51億元,同比增長22%。
  • 阿里百度之後,騰訊也要「造芯」?
    中國BAT巨頭中,阿里、百度都是自研晶片的先行者,如今騰訊或許也要進軍自研晶片市場了。nGBednc騰訊成立新公司, 業務涵蓋「集成電路設計、研發」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騰訊在3月19日成立了深圳寶安灣騰訊雲計算有限公司,註冊資金2000萬,法定代表人為騰訊雲副總裁王景田,由騰訊雲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全資控股。
  • 細數ZOOM「十宗罪」,風口浪尖的雲會議江湖
    2020年開年第一季度,這家美國雲視頻會議服務商在美股大跌的「哀號遍野」下,股價從68美元逆勢飛漲到159美元,日活用戶從千萬到2億,同期增長是其競爭對手微軟Teams的近三倍!遠程醫療、雲課堂、居家辦公、雲聚會甚至是雲婚喪……一場疫情使得整個視頻通訊市場水漲船高,Zoom成了其中最亮的一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