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那點事丨「佔領國會山」中的政治暴力:美國會走向內戰嗎

2021-01-11 澎湃新聞
美國那點事|「佔領國會山」中的政治暴力:美國會走向內戰嗎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趙明昊

2021-01-09 09:42 來源:澎湃新聞

1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在華盛頓集會,抗議去年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選的結果。到當天下午,示威演變成「佔領國會山」的暴力行動,令美國和世界震驚。這一事件被當選總統拜登定性為「暴亂」(insurrection),就連現任副總統彭斯也用「黑暗」一詞形容此事對美國的衝擊。截至目前,共有5人因此喪生,它帶給整個美國的傷害也將是長期性的。「佔領國會山」讓世界看到了美國國內政治暴力的嚴重程度。

雖然備受指責的川普已經承諾將在1月20日移交權力、離開白宮,但他似乎仍在鼓勵支持者「繼續鬥爭」。川普表示,「這代表著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第一個總統任期的結束,但這只是我們為了讓美國重新偉大而進行鬥爭的開端」。

「雙方不把對方視為對手,而是視為惡魔」

拋開「佔領國會山」引發的各種指責和嘲諷,美國的政治暴力問題是值得深入思考的。美國到底會不會走向「內戰」,實際上是近年來美國國內學者和政策界人士熱議的話題,美國重要時政刊物《外交政策》雜誌已經就這一問題展開了多次調查。

19世紀中期美國爆發的那場南北戰爭,被認為是美國國內政治暴力的重要源頭之一。正如美國學者對那場內戰的描述,「北方贏得了戰爭,但南方卻在和平中獲勝」,實際上,內戰並沒有解決種族主義等引發美國國內政治暴力的難題。到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內興起的民權運動,實際上也伴隨著嚴重的政治暴力。

川普2017年執政以來,美國國內的政治暴力可謂進入了新的周期。政治暴力不斷加劇的背後,是美國的政治「極化」問題日益嚴重。所謂極化,簡單來說就是「左的越左,右的越右」,人們變得越來越極端,不同政治派別之間的關係勢同水火、視如仇敵。2020年的美國大選進一步加劇了「極化」和與之相伴隨的政治暴力。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研究「情感史」的學者彼得·斯特恩斯生動地描述了這一狀況,「右派擔心民主黨獲勝將使國家陷入災難性的社會主義,而左派害怕川普獲勝將使美國轉向極權主義」,「雙方不把對方視為對手,而是視為惡魔」。

「佔領國會山」不僅體現了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的深刻矛盾,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黨派內部的「分裂」,共和黨或許是這次暴亂的大輸家。

應該說,美國國內政治的「分裂」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嚴重的經濟不平等、種族主義、宗教分歧、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不平衡都是美國政治「極化」的驅動力。

此外,

美國的選舉制度實際上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圍繞選區重新劃分等話題的爭議越發激烈。從2020年大選看,美國選舉人團制度的弊端更加突出,引發的政治紛爭最終造成「佔領國會山」這樣的事件。根據美國政治學者的統計,關於如何改革選舉人團制度的具體建議已經超過900條,但改革「說易行難」,在美國根本推不動。

在解釋美國政治暴力方面,另一個值得強調的因素是技術和網際網路的發展。

正如以「歷史終結論」聞名的美國政治學家弗朗西斯·福山所言,人們可以在網絡上暢所欲言,但各種陰謀論和誹謗中傷也大行其道。社交媒體實際上令大量民眾陷入「信息繭房」,他們只關注、只接受與自己政治理念相近的信息和觀點,這會導致民眾在政治上變得更加偏執、更加極端。美國政治中的「部落主義」越發明顯,網絡上和政治相關的「仇恨言論」隨處可見,發布這些言論的社交媒體平臺不必為此負責,這也是為何臉書、推特等科技巨頭損害美國民主的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長期累積的「釋放」和無法完成的「治癒」

為什麼川普支持者會採取「佔領國會山」如此激烈的政治暴力行動?

第一,

這與美國白人的「生死焦慮」密切相關。

川普支持者基本上是美國中下階層的白人,他們堅信川普是美國白人的「救世主」。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預測,2044年左右,非洲裔、拉美裔、亞洲裔等美國有色人種的數量將超過白人。美國白人擔心,如果美國的選舉制度不調整,如果不像川普這樣堅定採取支持白人、抑制移民的政策,白人的命運將會越來越悲慘。他們堅信,只有川普才能「讓美國重新變白」。

第二,

「佔領國會山」是政治暴力風險長期累積的一次「釋放」。

自去年美國大選開始以來,川普一直對支持者進行煽動,聲稱拜登和民主黨是「激進左翼」,其贏得選舉上臺執政後將會毀掉美國。川普支持者此番在華盛頓舉行的集會,其主題就是「拯救美國」。

近年來,很多尊崇「白人至上主義」的極右團體在美國做大,包括川普明確支持的「驕傲男孩」等組織。這些組織在「黑人命也是命」運動以及大選過程中實施了不少暴力行動,但卻得到川普政府的縱容甚至慫恿。由此,近日在華盛頓國會山集中上演的政治暴力行動,實際上是在「情理之中」,自有其政治情緒和行動上的內在邏輯。

第三,

「佔領國會上」與2020年大選的爭議性高度相關。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美國約有四成以上的選民採取郵寄投票方式。川普一直指責選舉中的欺詐問題,他在一條推文中稱,「美國大選中的選票總數遠超投票人數,我不能允許這種荒唐行徑,這是一場被操縱的選舉,一場甚至連第三世界國家都不會發生的選舉!」

雖然美國國會如今已經正式認證了拜登的勝選,但2020年美國大選的爭議性不會因此而消失。根據美國重要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發布的報告,約有70%的共和黨選民認為本該屬於川普的勝利被拜登「竊取」了。

雖然實施宵禁的華盛頓目前歸於平靜,但「佔領國會山」帶來的政治亂局遠未平息。民主黨控制下的國會正施壓副總統彭斯牽頭將川普「趕下臺」。根據美國憲法第二十五修正案第4款,副總統可以召集內閣成員,在證明總統無法履行其職務的情況下,要求國會同意由副總統代行總統職責。如果彭斯不同意這麼做,國會可能會針對川普啟動「快速彈劾」程序。如此一來,可能會造成川普支持者的猛烈反擊,美國恐將陷入更大的政治動亂局面。

拜登承諾要「治癒」分裂的美國,這場「佔領國會山」事件或許會讓他在心底暗自承認,「治癒」將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作者系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美國2020總統大選,川普,「佔領國會山」,政治暴力,內戰

相關推薦

評論(18)

相關焦點

  • 「難以置信我是在美國」!國會山保衛戰釀「最黑暗一天」
    (佔領國會!)」在烏壓壓的人群中,有人不斷高呼著這句口號;年輕力壯者已衝鋒在前,手腳並用爬上國會大廈前的高臺牆體。抬頭望向高處,不斷施放的催淚瓦斯和閃光彈形成一種奇特的光影效果,仿佛一幕恐怖大片正在上演。美國東部時間1月6日,華盛頓特區如同被撕裂的心臟,讓人看到美國200多年歷史上「最黑暗一天」,整個世界為之震驚。「暴力不是答案。」
  • 美國正在走向解體?
    說這句話的人是一位名叫林博的美國右翼保守分子,林博在一檔節目中表示,美國正在向著分裂和解體的方向前進,話音剛落就遭到了美國網友的強烈攻擊,這在美國可是觸犯「天條」言論。林博:美國正在走向分裂和解體林博是頗有影響力的一名電視臺主持人,前段時間,在林博主持節目時,一位(保守派)聽眾打了節目的熱線電話,詢問林博:「我們(保守派)還能贏嗎?」
  • 美國局勢|美國會爆發內戰嗎?
    美國會爆發內戰嗎?如果沒有軍隊參加,在美國國土上發生的武裝衝突,都不能稱為內戰,美國憲法嚴格限制軍隊參與國內政治事務,因此美國發生內戰的可能性為零。
  • 川普鼓動支持者攻佔國會大樓,美國在滑向內戰嗎?
    川普支持者佔領國會的畫面震驚全球,川普鼓動支持者在首都華盛頓的暴力抗議示威有滑向內戰的危險,川普的支持者聲稱不惜用內戰來捍衛川普政權。 川普已經把支持者鼓動起來了,川普支持者的激情被川普點燃了,現在川普想滅火都很難了,由川普支持者引發的暴力騷亂已經造成四人死亡,這只會激起川普支持者更大的暴力抗議和騷亂。
  • 美國退伍軍人在國會山騷亂中死亡 喪鐘為誰而鳴?
    根據美國憲法的規定,1月6日舉行的國會山兩院聯席會議,會正式宣布美國總統的選舉結果。當天下午,大批川普支持者湧入美國首都華盛頓,進行抗議示威活動,華盛頓還響起了槍聲……一名叫阿什利·巴比特(Ashili Babbitt)的美國退伍空軍軍人在美國國會大廈的騷亂中遭到執法人員槍擊,最終死亡。
  • 「觀察」美國最黑暗一天?「特色革命」讓美國再次站在「歷史交匯點」
    「暴徒」佔領國會山的鬧劇雖然告一段落,但是它給美國社會造成的巨大衝擊和對美國政治造成的傷口不會短期內得到癒合。人們會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體驗到美國這次「『特』(朗普)色革命」 對美國乃至世界政治的地震波的影響。筆者在2012年1月6日(也是美國國會日時期)在《環球時報》上發表一篇短文 《應當督促美國改革開放》。
  • 蘭德評論:大選如此焦灼會引發美國內戰?
    (圖源:網絡) 編者按 本文推送之時,2020年美國大選已經開始正式計票。川普和拜登兩位候選人的得票幾乎不相上下,誰能最終問鼎白宮依然形勢不明。投票之際,美國國內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有人甚至斷言美國國內政治局勢的持續惡化將可能引發內戰。
  • 美國國內是否會爆發第二次內戰?
    美國國內會爆發內戰嗎?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副主席米利和海騰在1月12日連同六大武裝部隊參謀長發表聲明表示,「作為軍人,我們必須體現國家的價值觀和理想。我們擁護和捍衛憲法。任何破壞憲法進程的行為不僅違反我們的傳統、價值觀和誓言,而且是違法的。」
  • 推薦一本書:《血腥之所:國會中的暴力與內戰起源》
    這是內戰前美國國會中最著名的議員間打鬥事件,舉凡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的人,對此事均不會陌生。在19世紀上半期,這種暴力襲擊行為,到底是一個極端的個案,還是美國聯邦議會中的常見現象?暴力襲擊或威脅在內戰前的國會政治文化中處於什麼地位?對於這個問題,美國學者一直沒有給出解釋。
  • 「美國之恥!」美國會山上演瘋狂一幕,西方領導人看懵了,美國前總統...
    當地時間1月6日,美國國會山上演瘋狂一幕。 國會大廈裡,正在進行的選舉人票認證程序被迫中止,副總統彭斯緊急撤離,議員們也被緊急疏散↓ 一名川普的女性支持者中槍身亡…… 示威者衝進佩洛西辦公室,坐她椅子上擺拍,甚至搬走她的講臺拿去進行拍賣。
  • 「英」馬丁雅克:美國政治危機才剛剛開始
    不管叫什麼,這都是在強調美國目前面臨政治危機的嚴重性。「瘋狂星期三」並不是美式民主的一次意外,恰恰相反,這是美國自南北內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政治危機,甚至可以說是危機的開始而不是結束。美國何以至此?危機的種子其實孕育已久,其核心是美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相對衰落,儘管這種衰落可能直到最近才廣為人知。四十多年來,美國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水平停滯不前甚至是下降。
  • 如果南方邦聯贏得了美國內戰,會怎樣?
    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南方研究系阿龍·希恩-迪安教授審視了這段歷史的一些關鍵時刻,並作了一番設想——如果南方邦聯贏得了美國內戰,會怎麼樣?Q1如果南方邦聯贏得了內戰,會怎麼樣?美國內戰有兩個主要成就,一個是保護了北方聯邦,另一個是解放了奴隸。
  • 美國「烏託邦革命」失敗收場
    司法領域的訴求共19點,包括廢除警察局,由同齡人組成陪審團重審目前所有有色人種因暴力犯罪服刑的案件,釋放所有囚犯,廢除青少年監禁,大赦近期被捕的示威者,賦予人民自治權等等。 教育領域的訴求也有3點,包括在華盛頓州課程中關注黑人和美洲原住民歷史,教育系統、醫學界和大眾傳媒等行業的從業者必須經過「反偏見培訓」,西雅圖市和華盛頓州毀掉所有與聯邦歷史人物有關的紀念碑,因為這些人曾企圖以永久奴隸制建國。
  • 美國的「奇蹟」還能延續下去嗎?
    一個朋友的孩子在美國念中學,學校的老師們輪番給學生們發電子郵件,將國會山騷亂視作一個「危機時刻」,希望引導孩子們應對事件帶來的迷茫和焦慮。歷史老師直言痛心,國會大廈是民主理想的象徵,而權力和平交接是民主的核心傳統之一,本該慶祝民主勝利的日子,人們竟然見證了暴力。長長的複合句,滿滿的憤慨。 美國人對自己的民主制度有多自豪?
  •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很可能再次爆發內戰……
    圍繞即將於下周進行的總統選舉,美國牛津大學教授唐納德·拉特克利夫教授發出最新判斷:不排除美國會再度爆發內戰的可能性! 拉特克利夫在接受採訪時警告說,儘管當前的美國總統大選氣氛,不像160年前南北戰爭爆發之前那麼緊張,但不排除美國會再度爆發內戰的可能性,因為川普的支持者很有可能在選舉結果不利時,「組織某種武裝起義」。
  • 美國叛軍和黑人佔領西雅圖,成立自治區,警察無奈撤退:火力太猛
    自從美國暴亂以來,抗議者的遊行隊伍越來越壯大,隨著美國黑人被「跪殺」的事情發生以來,很多地區已經出現了暴力執法和暴力抗法的行為,面對著一種情況,當地的警方也是束手無策,只能不斷地呼籲著和平遊行,可是有些民眾卻並不打算用和平的方式解決此次問題。
  • 李公明|一周書記:政治的暴力基因與……道德神話
    毫無疑問,這些做法甚至會令當代讀者產生時光錯位之感。可能更為弔詭的是,說不定也有讀者會從那些爭取美國獨立的激進人士對保皇派或雖然也不贊成效忠英王但還是希望維持舊秩序的觀望人士的暴行中產生聯想,當然歷史的穿越既有對接但也更有錯位,但不管怎麼說,讀者對於那個時代中的革命、獨立與暴力的思考可能遠超出霍克在研究中的路徑和結論。
  • 國際銳評丨美國政客何以面對:「美麗風景線」演成美式暴力大片
    就在這一天,華盛頓發生大規模示威活動,美國領導人的支持者們衝擊象徵美國最高立法權力的國會大廈,試圖改變大選結果。迄今為止,衝擊國會山事件已造成4死多傷。難怪黎巴嫩網民穆罕默德·薩法在社交媒體上作出這樣的「神評論」:「如果美國看到美國正在對美國做的事,美國肯定會入侵美國,並從美國暴政的手中解放美國。」再一次,世界看到了「美式民主」雙標大型翻車現場!
  • 《美國的傷痕》,解構美國建國神話,分析美國政治和社會暴力基因
    獨立戰爭的實質是英國內戰獨立戰爭的實質是英國內戰這件事,簫葉在前面那篇波士頓大屠殺中也有講到了一些。美國人說自己在1776年發布《獨立宣言》之後就立國了,而英國一直不承認,直到1783年英美籤訂了《巴黎條約》,英國才正式承認了美國立國。
  • 美國叛軍出手攻擊警察!與黑人武裝形成聯合之勢,西雅圖被佔領
    美國叛軍出手攻擊警察!與黑人武裝形成聯合之勢,西雅圖被佔領。據美聯社報導,美國現在陷入到暴亂當中,由於國內的疫情和騷亂的影響,讓很多民眾紛紛到街頭抗議。尤其是美國黑人被白人警察跪殺事件,讓黑人藏在心中的怒火徹底爆發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