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後,雖然很多地方的天氣還是比較炎熱,但是早晚的溫差已經有所下降,很多人開始覺得有點乾燥的感覺。
而世界萬物也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平衡世界,天氣乾燥,需要潤肺養肺的季節,而潤肺養的梨也開始成熟,大量上市。
所以這時候多吃梨,不但是順應天時,潤肺養肺,減少咳嗽、嗓子幹癢等不適。而且多吃梨,還能降壓、減少頭痛眩暈不適感,同時也能利尿、促進尿液的排洩,減少痛風,保護腎臟,促消化、減少便秘,解酒保肝等功效。
秋季吃梨好處多,但不建議與這5種食物同吃
1. 梨不與螃蟹同吃
梨和螃蟹都是性寒的食物,兩者一起吃容易使腸胃受損,對於一些腸胃不好的人來說,很容易出現腹瀉、腹痛等不適症狀。
2. 梨不與白蘿蔔同吃
梨和白蘿蔔一起吃,經過腸胃的吸收會產生抑制甲狀腺作用的物質,從而增加甲狀腺腫的機率,所以要注意。
3. 梨不與鵝肉同吃
梨與鵝一起吃的時候,有些人發現會出現發燒的情況,有可能傷到脾腎,所以兩者不建議一起吃。
4. 梨不與羊肉同吃
梨中有一些酶可能會將羊肉中的酵素分解,從而導致消化不良,導致腹脹、腹痛、腹瀉等不適。所以兩者不宜同吃。
5. 梨不與開水同吃
梨是寒性水果,而開水是溫熱的,一冷一熱對腸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而且喝水會稀釋胃液,而梨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胃液衝淡會影響到消化,從而有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不適。所以吃梨的時候不建議喝水。
雖然沒有什麼食物之間是絕對禁忌的,但是有些人的腸胃功能相對較差,這些不適合一起吃的食物如果吃了,有可能會導致腸胃不適,出現腹痛、腹瀉等問題,而且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脫水、休克等,所以還是注意為宜。
另外也要注意,梨屬於寒性的水果,脾胃虛寒的人群要少吃,而且寒容易生溼,不宜大量食用,還有要注意梨含有水分過多,還有利尿的效果,不宜晚上的時候食用。
同時也要注意,雖然梨不屬於高糖的水果,但是也含有糖分,糖尿病患者不要多吃。
立秋,吃梨最佳搭配
梨+銀耳+陳皮
立秋過後,秋高氣爽,最容易出現呼吸道的不適,會經常覺得咽喉幹癢、說話多容易聲音嘶啞、乾咳等症狀。
所以這時候用梨+銀耳+陳皮一起煮糖水或直接蒸或煲湯都是非常好的辦法,可以潤肺養肺,止咳,理氣化痰,而且煮後可以減少寒性,適宜一家大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