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永昌縣如何實現縣摘帽、村退出、貧困人口全部...

2020-12-22 澎湃新聞

12月21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辦金昌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永昌縣專場。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更是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幸福美好金昌的關鍵之年。一年來,永昌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和在參加甘肅代表團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聚力「兩不愁三保障」,圍繞「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全力鞏固提升精準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一戶。

本次新聞發布會上,永昌縣委書記張政能和永昌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健介紹了永昌縣2020年「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記者問答

問題一: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近年來,永昌縣都採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永昌縣是省列17個插花型貧困縣之一,有1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2014年以來,我們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脫貧攻堅的部署要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堅持精準方略,下足繡花功夫,盡銳出戰、攻堅克難,著力推動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形成了縣委主導、政府主抓、部門主推、全民參與、幫扶單位同向發力的工作機制,統籌抓好調度安排、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人力調配、推進實施等工作。嚴格落實縣級領導包抓責任制,將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縣委常委及副縣長全部調整為15個貧困村的包抓領導,有力推動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實落細。

二是精準謀劃推進。緊扣脫貧標準要求,認真研究部署脫貧攻堅主攻方向、具體措施和推進計劃,先後制定了《脫貧攻堅三年實施方案》《「3+1」衝刺清零後續行動方案》《「5+1」專項提升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措施文件,明確了脫貧攻堅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按照年初有計劃、半年有進展、年終有考核的要求,強化督促檢查,推動脫貧工作任務如期完成。

三是強化資金支撐。2015年以來,全縣共落實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34億元,組織實施了整村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能力素質提升、種養基地建設、「兩後生」培訓、光伏扶貧電站、到戶產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就業扶貧等扶貧項目300多項,覆蓋了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籌資3500萬元註冊成立永昌縣扶貧開發擔保有限公司,累計為228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1.3億元政策性貸款擔保支持。

四是統籌幫扶力量。先後選派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願意為群眾服務的238名優秀年輕幹部駐村開展幫扶工作,目前市、縣駐村幹部52名。整合黨員幹部力量,262個市縣鄉單位疊加聯繫幫扶112個行政村,3819名幹部與4147戶結對幫扶,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紮實開展「千名幹部進百村訪萬戶」活動,組織市、縣幫扶單位千名幫扶幹部入戶走訪宣講政策、疏導情緒、化解矛盾。五年來,各級幫扶單位組織幫扶責任人宣傳政策3931場次,化解矛盾糾紛2929件,解決群眾急事難事3156件,捐資5000餘萬元。

五是深化督導檢查。全面落實五級書記抓脫貧攻堅政治責任,採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全覆蓋對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進行暗訪督查。對標脫貧攻堅重點,先後成立脫貧攻堅督查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督導組,開展重點工作落實督查,強化壓力傳導,推動任務完成。將省委脫貧攻堅巡視、國家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等各級反饋的問題全部納入整改臺帳,建立問題清單、措施清單、責任清單,定期研究推動整改,確保整改到位、見底清零。

通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2017年底,「插花型」貧困縣順利摘帽;2018年底,1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退出;2019年底,所有貧困人口均實現穩定脫貧,累計實現脫貧2792戶9112人(包括歷年自然減少人口),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底的4.7%降至0,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今年已順利完成了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

問題二:今年以來,針對疫情影響,永昌縣採取了哪些措施保障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穩定增收?

答:永昌縣是勞動力資源輸轉大縣,轉移就業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脫貧方式。對於這項工作,縣委、縣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特別是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力抓好穩崗就業工作,實現農村勞動力輸轉就業逆勢增長。我們重點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指導上統籌謀劃。根據省市要求,結合縣情實際及時出臺了《永昌縣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了減負、穩崗、減免稅費等42條政策措施,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全面推動復工復產,千方百計創造就業崗位,確保貧困勞動力出得去、穩得住,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

二是在行動上精準發力。認真落實省政府穩就業「33條」措施,堅持組織化輸轉,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兩個勞務平臺,不斷拓展縣內縣外兩個勞務空間,通過線上招聘、點對點對接、就近就地輸轉等方式,積極向企業和重點項目建設單位推薦使用貧困勞動力,今年以來,全縣累計輸轉勞動力6.24萬人,其中有輸轉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5005人,全部轉移就業,務工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60%以上。及時開發保潔環衛、防疫消殺、巡查值守等鄉村公益性崗位112個、愛心理髮員公益性崗位74個,切實保障了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

三是在資金上全力保障。認真落實疫情期間各類獎補政策,累計為86家企業4245人返還失業保險費219.34萬元,減免318家企業養老保險費3385.16萬元、435家企業失業保險費249.66萬元、431家企業工傷保險費495.19萬元;為3家扶貧車間支出一次性獎補資金6萬元,發放疫情期間務工人員獎補資金78.99萬元、生產經營主體獎補資金51.6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動更高質量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帶動實現更加穩定的就業,切實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

問題三:當前,脫貧攻堅即將收官,永昌縣在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做了哪些工作?

答: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為確保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我們重點做了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發展規劃上有效銜接。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研究制定了《永昌縣鄉村振興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全面借鑑脫貧攻堅經驗,對產業發展、基礎建設、生態環境、鄉村治理、基層組織建設等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整合要素資源,聚合項目資金,確定36個村開展鄉村振興模式探索和示範推廣,努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

二是在政策保障上有效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在扶貧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人居環境改善、兜底保障等方面持續提升,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建立健全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以納入建檔立卡系統管理的邊緣戶、脫貧監測戶和因病、因學、因災、因其他風險導致家庭生活困難的農戶為重點,切實加強實時監測,通過因戶精準施策,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三是在產業發展上有效銜接。以建設「雙百億」祁連山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示範區項目為抓手,實施優質精品綠色蔬菜基地項目、優質苜蓿示範基地項目、優質畜牧產業項目,努力打造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國重要的優質牧草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奶綿羊生產基地。著眼發展更具特色的後續產業,進一步做精玉米制種、食用菌、馬鈴薯、紅辣椒、中藥材等產業。實施農業品牌提升行動,擴大「永昌高原夏菜」「永昌胡蘿蔔」「永昌肉羊」「永昌羊奶」「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等區域品牌知名度。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完善市場營銷體系,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四是在生態宜居上有效銜接。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紮實推進農村「三大革命」,實施「千村美麗萬村整潔」工程,努力消除「視覺貧困」,建設生態宜居鄉村,累計建成九壩村、何家灣村等64個集中居住點,建成新城子鎮毛家莊村、紅山窯鎮毛卜喇村、城關鎮金川西村等12個省級美麗鄉村和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4個,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村36個,農村居民生活品質明顯提高。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

五是在人才隊伍上有效銜接。建立鄉村振興包抓推進機制,所有縣級領導每年均聯繫包抓1個鄉鎮和1個鄉村振興示範村,有效推動全縣鄉村振興工作落實落細。紮實推進村幹部專職化試點工作,111個村實行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選派專職村黨組織書記52個,招聘「鄉村振興專幹」兼村文書47名,儲備村級後備幹部529名,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記者、視頻製作:崔伯侃

原標題:《這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永昌縣如何實現縣摘帽、村退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八十八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雲南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12月8日,記者從國新辦在昆明舉行的雲南脫貧攻堅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雲南省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困擾雲南千百年的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 16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16.7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16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16.7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來源:株洲日報  發布時間:2020-12-09 08:10:09  作者:王軍 譚雪平 江先國  【字體大小:大中小】
  • 貴州最後9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11月23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宣布紫雲、納雍、威寧、沿河等最後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截至2019年底,還剩7個省市區(包括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甘肅、寧夏、新疆)52個國家級貧困縣未摘帽。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高剛表示,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表明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了解決,這也意味著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新的發展階段,要加大鄉村振興力度,鞏固脫貧成果。」他補充說到。
  • ...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金昌」口袋鼓起來 腦袋富起來 日子火起來
    新聞發布會現場新甘肅客戶端12月17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現在,貧困村裡的水通了、路好了、房新了、山綠了,看病方便了,出行通暢了,群眾不僅口袋鼓起來了,腦袋也富起來了,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省
  • 20個省區市貧困縣已全部摘帽奔小康 摘帽標準是什麼貧困縣摘帽有...
    據悉,國內20個省區市貧困縣已全部摘帽,已經全部奔小康了!這具體是怎麼回事呢?哪20個省區市貧困縣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呢?摘帽的標準又是什麼?   原標題:20個省區市貧困縣已全部摘帽奔小康 摘帽標準是什麼貧困縣摘帽有哪些好處?   脫貧攻堅在行動,目前已經進入倒計時!
  • 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上圖為2020年3月31日,從江縣加勉鄉白棒村新修的通村公路;下圖為2016年12月3日,從江縣加勉鄉白棒村泥濘道路 供圖/新華社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該省最後9個貧困縣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條件,同意該9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誌著該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 告別貧困:甘肅75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攝影:魏家美  11月21日上午,記者從甘肅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會獲悉,隴南市宕昌縣、定西市通渭縣等8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甘肅全省75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到2019年底,甘肅67個縣陸續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剩餘8個縣未退出,分別為:臨夏州的東鄉縣、臨夏縣,隴南市的宕昌縣、西和縣、禮縣,定西市的通渭縣、岷縣,慶陽市的鎮原縣,全部是深度貧困縣。  今年以來,甘肅省委、省政府從攻堅、鞏固、提升、兜底、整改5個方面入手,推進最後8個縣脫貧摘帽。
  • 山西最後17個貧困縣這樣實現脫貧摘帽 脫貧各有特色
    2019年是山西省脫貧攻堅任務最為艱巨、決戰決勝的一年,有17個貧困縣計劃摘帽退出,其中國定縣16個,分別是廣靈、天鎮、渾源、寧武、靜樂、偏關、代縣、五臺、興縣、石樓、臨縣、壺關、平順、永和、大寧、汾西,其中包括10個深度貧困縣;省定縣1個,即榆社縣。2月27日,省政府批准以上縣摘帽退出。至此,山西最後17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這17個貧困縣是怎樣脫貧摘帽的?
  • 中國貧困人口最多省貧困縣「清零」
    新華社貴陽11月23日電(記者胡星、向定傑)23日,貴州省宣布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記者從貴州省人民政府2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根據相關數據和評估檢查,此次出列的赫章縣、望謨縣等9個貧困縣綜合貧困發生率、錯退率和漏評率均為0,群眾認可度平均為99.12%,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標準和要求。2012年,貴州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923萬人,為中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
  • 柞水42085名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整縣摘帽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陳利)10月23日,商洛市「牢記囑託接續新奮鬥、攻克堡壘創造新生活」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柞水專場在商洛市行政中心舉行。柞水縣委書記陳璇作「牢記囑託決戰決勝 矢志前行圓夢小康」主題發布。
  • 貴州最後9個貧困縣摘帽 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昨天,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貧困縣摘帽,省內所有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至此,全國所有貧困縣全部摘帽。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晴隆、望謨、威寧、赫章、納雍、榕江、從江、紫雲、沿河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省內所有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貴州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全省有188萬人從大山深處搬遷到城鎮,搬遷規模佔全國近五分之一,是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最多的省份。
  • 貴州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擬退出公示均已發布
    貴州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擬退出公示均已發布 發布時間:2020-10-22 15:27:29      來源:多彩貴州網   10月20日至22
  • 堅持「戰疫」「戰貧」兩不誤 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12月14日,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四川省扶貧開發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向此德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道「加試題」,四川堅持「戰疫」「戰貧」兩不誤兩推進,一鼓作氣、乘勢而上、決戰決勝,實現了剩餘的7個貧困縣摘帽、300個貧困村退出、20萬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七個貧困縣的摘帽,標誌著全省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 交通運輸部:幫扶四川阿壩州黑水縣等6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交通運輸部負責定點扶貧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小金縣、壤塘縣和甘孜州色達縣等4個深度貧困縣,對口支援江西安遠縣1個縣,聯繫陝甘青寧六盤山片區61個縣,一共涉及66個縣,截至今年11月21日,全部完成脫貧摘帽。」
  • 貴州最後9個未摘帽深度貧困縣均已發布擬退出公示
    url:https://m.gmw.cn/2020-10/22/content_1301706451.htm,id:1301706451  10月20日至21日,銅仁市、黔東南自治州、畢節市和安順市四個市州人民政府官網分別發布公示,沿河、榕江、從江、納雍、威寧、赫章和紫雲7縣擬退出貧困縣
  • ...日子美起來」——訪永昌縣焦家莊鎮焦家莊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脫貧攻堅面對面】「讓老百姓兜裡鼓起來,日子美起來」——訪永昌縣焦家莊鎮焦家莊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2020-12-16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新辦在昆明舉行雲南脫貧攻堅情況新聞發布會
    在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下,經過不懈努力,雲南88個貧困縣目前已全部脫貧摘帽,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為了幫助大家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有關情況,國務院新聞辦此次在雲南舉行新聞發布會和採訪活動,讓大家實地感受雲南的發展變化。
  • 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四川要打好「五場戰役」……四川第20場戰疫...
    3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場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政府副秘書長、省脫貧攻堅辦主任、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降初,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胡玉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省就業局局長黃曉東,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勇藺,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卿足平圍繞四川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作介紹,並回答記者提問
  • 雲南:堅持精準方略,實現千年脫貧夢想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劉穎報導 「經過8年持續奮鬥,雲南全省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體脫貧,困擾雲南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 又有3縣(區)正式脫貧摘帽,海東再無貧困縣!
    我省實現絕對貧困全面「清零」目標全省42個貧困縣(市、區、行委)1622個貧困村、53.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記者昨日從省扶貧局了解到,民和等17個縣(區)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標準,正式脫貧摘帽。至此,我省42個縣(市、區,含大柴旦行委、原茫崖和冷湖行委)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為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我省各地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堅持精準方略,突出深度攻堅,強化民生保障,加速補齊短板,著力在真脫貧、脫真貧、不返貧上下功夫、見實效。2017年,我省都蘭縣、同德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3縣首批從全省貧困縣中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