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是什麼?有人築之以為牢房,有人戮之以為屠場;而夏老師所在的教室,歌之而成音樂廳,詠之而成詩園,靜觀沉思而成電影院。從這間教室裡走出來的年輕人,會有藍色的血和星球的世系。
——郭初陽(杭州越讀管)
帶著對這本書的好奇,通州四中青年教師讀書會開啟了本學期的讀書之旅,走進了夏昆老師的《教室裡的電影院》。
10月初圍繞這本書的閱讀,謝晨老師和劉蕊老師首先在讀書群裡發起了討論,在李青校長和王建華主任的帶頭參與下,青年讀書會的成員從教學模式、教學觀點、教育理念、人性探討、電影教學法以及電影作為教育教學研究可能性等諸多方面展開了討論。網上討論延續三周,圍繞這本書的討論文字多達4823 字。
(以上為《教室裡的電影院》微信討論截圖)
在討論中:
劉迪老師說:
多麼希望自己也能像夏昆老師這樣給孩子們足夠的自由,讓孩子們愛上學習,還能讓他們主動去學習新知而不是被動的去接受。尤其是作為一年級的老師,他們現在猶如一張白紙,需要我們去培養。我更要反思怎麼樣讓孩子們愛上學習,主動學習。
(右一為讀書活動中的劉迪老師)
馮茹老師說:
夏昆老師的鑑賞課不僅讓學生跳出書本開闊眼界,而且也促使學生對社會、乃至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朱可老師說:
夏昆老師另闢蹊徑,展現了從不同角度去培養孩子——電影欣賞課,沒有想到平常我們茶餘飯後用於消遣的事情在夏老師的教育生涯中變成了一種教育手段,其實作為老師我想到:應試教育下是不是就應該多些這樣勇於創新的精神呢?!但還是不要為了什麼而去做什麼,關鍵還是要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
姜薇薇老師說:
老師循序漸進地飽滿了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更讓學生對社會、人生乃至未來有了深刻的認識。有趣又博學的夏老師給我的啟示是,僅僅照搬肯定不行,老師本身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巧妙的教學藝術。
(右一為讀書活動中的姜薇薇老師)
常柳婉:
透過這些電影,我感覺到人生有許許多多的美好,值得我們去為之奮鬥,而且只有不斷在路上我們才能感受到這份美好。對於教育而言,我認為我們每個老師都要有一份人文主義情懷,而不是只傳授知識。換句話說,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教會學生愛,教會學生會尋覓,保護那些美好與純粹的東西。
(左二為讀書活動中的常柳婉老師)
10月 26日下午青年讀書會的全體成員在學校閱覽室關於這本書進行了線下討論。讀書會由尚鑫、劉蕊老師主持,李青校長和王建華副主任參加了此次讀書會活動。
(讀書討論會場)
會上尚鑫老師和何悅老師進行了主題發言。主題發言後大家又對這本書進行了更深入的討論。
(右一為會上發言的尚鑫老師)
尚鑫老師認為:這是一段語文老師與學生的電影之旅,也是一段生命之旅。相信語文教師,會從作者的痴心和用心中收穫一份閱讀的驚喜。尚鑫老師還結合自己的觀影經歷向大家推薦了不少適合做電影鑑賞的好電影。
(左一為會上發言的何悅老師)
好教師一定是有趣、豐富、溫潤、有膽識的人,他的課堂能時時給人驚喜,何悅老師如是說。
(討論中的果曉晨老師)
會上果曉晨老師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和教學實踐對電影欣賞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不少操作性強的方法。
(會長劉蕊老師在討論中發言)
最後李青校長做了總結性發言。通過這本書的閱讀,老師們認同教育需要成全,而真正的成全絕不是單方面的。在美好的教育中,老師總是和學生一起被播種,一起被呵護,一起被培養。
本冊書推廣人:劉紅賡
撰稿:劉紅賡
攝影:劉紅賡
編輯:張豔敏
審閱:李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