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回望過去的2020年,對於3D視覺行來說,有太多「歷史性時刻」值得銘記:搭載3D視覺技術的AI機器人深入疫情嚴重區域,分擔一線人員重負——送餐、配藥、消毒,有效阻斷疫情「人傳人」傳染鏈條;非接觸式體溫測量系統相繼上線,成為抗疫期間的中堅力量;iPad Pro、iPhone 12 Pro Max配備ToF 攝像頭,掀起3D視覺討論熱潮……在疫情和新基建等外部大環境影響下,伴隨3D視覺解決方案的不斷成熟和完善,2020年3D視覺在中下遊市場迎來階段性的應用爆發。
(搭載3D視覺模組的AI機器人)
中下遊深耕細分應用領域,3D視覺技術源頭價值凸顯
2020年3D視覺行業的大規模爆發,一方面促進了產業鏈的繁榮,另一方面,隨著應用市場的蓬勃發展和技術的成熟完備,3D視覺中下遊市場正在從「淺嘗輒止」走向「精耕細作」。應用市場與所對應的3D視覺技術愈加細化,其中消費電子領域市場需求最大,高達千億規模,以手機端為例,分為結構光(Face ID)和 ToF(3D 建模功能開發)兩大主流陣營;而另一個百億重量級增長市場——汽車製造領域,則是 ToF 技術應用一馬當先,可同時偵測多個不同距離障礙物提前預警,進一步輔助駕駛路況……行業的細分和應用的深入,隨之而來的是對上遊源頭技術的依賴性日益凸顯。
由於國內大部分廠商扮演的是集成商的角色,最終輸出的是軟硬體一體的集成方案,產品形態主要是整套設備搭載3D視覺技術,過去基礎核心技術被歐美日海外廠商掌控,國內3D視覺行業中下遊應用企業的發展受到極大限制。
一些國內為數不多的上遊基礎技術源頭型核心企業,開始不斷從核心算法、軟體層面發力,實現彎道超車。2020年,深耕3D視覺領域七年的奧比中光公司,憑藉在結構光、雙目視覺、ToF等3D視覺技術全面布局,在與蘋果、微軟等巨頭並肩而行的過程中實現核心技術「全能領跑」。從自主研發國內首顆3D感知晶片、量產國內首個自主智慧財產權消費級3D傳感器,推出國內首臺自主智慧財產權管件光學3D檢測設備……奧比中光已具備晶片算法,系統框架、上層應用支持的全棧技術實力,通過中下遊行業集成應用,驅動著3D視覺從「技術增強商業效率」走向「構建全新的商業形態」。
(奧比中光研發的三代3D感知晶片)
以消費領域2020年增長迅猛的智能門鎖行業為例,據奧維雲網地產大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智能門鎖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1.7%,生物識別仍然佔據主流識別技術的重要地位,滿足現代用戶的智能消費需求。智能門鎖頭部企業凱迪仕便藉助奧比中光"高安全性、非接觸式、低功耗"的3D視覺技術,打造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重構了門鎖、門禁等安防全鏈條的場景體驗,也為智能門鎖行業找到一條技術驅動升級之路。3D視覺技術催生廣闊的產業空間,傳統廠商、安防大咖、家電巨頭等企業相繼入局,傳統鎖業新藍海迎來蓬勃發展。
(奧比中光為各行業提供3D視覺解決方案)
搶灘行業「無人區」,布局高增長應用賽道
3D視覺技術在驅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上的巨大作用可見一斑,在奧比中光等一眾AI 3D感知技術方案提供商的領跑下,3D視覺正在從技術出圈、產業融合走向生態閉環。與此同時,奧比中光加大推動3D傳感技術的產業化落地,積極搶灘行業應用的「無人區」。在機器人、智能家居、消費電子、AR/VR、三維重建、汽車自動駕駛等領域打造產業生態,持續培育未來市場。
根據Yole的預測數據,全球3D成像和傳感器市場規模在2017~2023年的CAGR為44%,預計至2023年,3D傳感市場規模將達到184億美元。可以預見,2021年,隨著5G技術、大數據、汽車自動駕駛等「未來科技」的加速落地,憑藉在技術研發、應用創新、合作案例、人才儲備、生態融合等領域的強大優勢,奧比中光這隻3D視覺獨角獸將進一步驅動3D傳感行業全面爆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