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現在的國產動畫到底提升了多少呢?
6月開播的《一人之下3》《大理寺日誌》《百妖譜》等。
7月開播的《元龍》《天寶伏妖錄》《凡人修仙傳》《霧山五行》等。
國產動畫無論是數量、質量,口碑還是市場影響,這些國產動畫都非常不錯,同時帶領國產動畫整體水平的升級。
這些國產動畫的屬性,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
《一人之下3》《百妖譜》《大理寺日誌》《霧山五行》是2d連載動畫。
《元龍》《天寶伏妖錄》《凡人修仙傳》是3d連載動畫。
這兩些動畫對於各自領域的突破,下面再做分析。
這裡要先講一件事情,國產2d動畫和3d動畫的優點和缺點。
因為,前幾年,我個人堅持認為3d動畫可能是國產動畫的未來。2d動畫當然會同步發展,但整體方面會遜色一籌。
結果六七月國產動畫的呈現,一定程度的打臉了。
下面請看分析。
01國產2d動畫的優缺點
這裡並沒有寫國產動畫電影,只是分析的國產連載動畫。
如果涉及到動畫電影,現在肯定是3d動畫要強過2d動畫一籌。
這時只說國產3d連載動畫與國產2d連載動畫的比較,前幾年的時候,國產3d連載動畫確實很多方面有2d連載動畫難以具備的優勢。
前幾年,首次比較大規模「國漫崛起」的網絡輿論。
我個人覺得還是2017年的《全職高手》動畫出來的時候。
因為之前《十萬個冷笑話》《紅妖小紅娘》等作品還不夠。
2017年的《全職高手》,在當時國產2d動畫的技術上可謂是數一數二。
因為,當時國產的2d動畫,數量、口碑和質量優勢不明顯不明顯。
除了《全職高手》,其它也就《狐妖小紅娘》和《鎮魂街》等作品。
別的,真的沒了。
《凸變英雄》口碑質量都不錯,但題材有些限制。
《黑白無雙》的更新非常不穩定,屬於用愛發電的情況。
《一人之下》,《從前有座靈劍山》等等都是中日合作。兩部作品日漫風格非常濃厚,有種把中國的好題材被日本人做死了的感覺。
其它大ip改編的國產2d動畫,大多數口碑質量都不盡如人意。
比如《莽荒紀》《擇天記》等等,當時大票國產2d動畫都屬於這種,純粹的浪費題材了。
這些國產2d動畫只是更新不穩定、時長短、配音差、反正當時技術上的問題不少。
如果只是技術問題,並非是致命的。
因為只要國產動畫產業的迅速發展,隨著投資到位,大量動畫人才進入行業,最終都會彌補「技術不足」的問題。
前幾年,我個人很不看好國產2d連載動畫的發展前景。
原因是《全職高手》這種國產2d連載動畫,無非是日本2d動畫體系的延伸。
一言以蔽之:那是當時的國產2d動畫,一直處在日本動畫體系之內!
日本動畫體系內的國產動畫,想要超過日本動畫體系幾乎不可能。
所以,2017年左右,我個人認為國產2d連載動畫發展,比較國產3d連載動畫的發展,只怕會遜色一籌的。
一個文化體系的延伸,不可能挑戰文化體系本身。
那些學習日漫畫風的國產2d連載動畫,怎麼可能超越學習的日漫本身?
02國產3d動畫的優缺點
2017年左右,國產3d連載動畫很多方面都呈現出壓倒性的優勢。
比如數量、題材類型、質量口碑,當然還有最重要的畫風。
《秦時明月》《俠嵐》《畫江湖》系列,《納米核心》《勇者大冒險》和《少年錦衣衛》等等。
根據上面的觀點,數量,題材和口碑這些,在我個人眼中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技術水平」呈現出的鮮明畫風。
有的觀眾可能會指出,國產3d連載動畫也沒有多好啊?
什麼建模全都是歐美人臉型?
什麼美術畫風全都對美國3d動畫的學習借鑑?
這些確實是問題,但是國產3d連載動畫有一個國產2d連載動畫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傳統文化的故事和題材。
美國3d動畫技術水平再好,它做不出中國傳統文化題材。
日本2d動畫不管把東亞傳統文化做得怎麼巔峰,日本3d連載動畫不行。
這麼一來,也就讓中國連載動畫領域出現一個巨大的空缺。
國產3d連載動畫其它什麼類型題材,確實都在學習美國3d動畫。
比如《納米核心》《勇者大冒險》《雄兵連》《雙月之城》等等。
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題材,國產3d連載動畫就顯得得天獨厚了。
2017年左右的國產3d連載動畫,確實也非常給力。
《秦時明月》系列,《俠嵐》系列,《畫江湖》系列、《少年錦衣衛》。
後來還有《天行九歌》《武庚紀》《鬥破蒼穹》《少年歌行》《鬥破蒼穹》等等。
雖然在人物建模上面,還是廣泛存在「白人臉型」的問題。但是如同前面所講,3d連載動畫它佔了題材和風格的便宜。
同時當時3d連載動畫時長、更新更穩定、畫風風格和商業模式都更成熟。
我個人當時預測,後續的國產3d連載動畫,只要建模臉型,表情僵硬等等技術水平節節攀升,未來的發展趨勢明顯更好。
尤其是動畫公司「武漢藝畫開天」的出現。
雖然《幻境諾德琳》《靈籠》因為題材,學習歐美動畫風格異常明顯。但單就「製作技術」而言,這家公司將國產動畫的水平提升一截。
最終只要解決畫風風格,與故事題材的問題,未來必然可期。
結果經過幾年發展,國產2d連載動畫迅速發展起來,反倒趕超了3d連載動畫一籌。
03《凡人修仙傳》《霧山五行》,國漫新標杆?
6月7月幾部國產動畫。
確實讓人耳目一新,同時2d動畫尤其亮眼。
1、《大理寺日誌》《霧山五行》是國產2d動畫的新標杆。
原因呢?
我個人前幾年不看好國產2d動畫發展時說了。
《大理寺日誌》《霧山五行》無論是畫風、美術、分鏡、動作設計等等。
不但本身對於國產2d連載動畫有著全面的突破,最重要的是它們是國產2d動畫,區別於長期以來對日漫畫風風格學習借鑑,甚至是模仿抄襲的地方。
這兩部動漫和《刺客伍六七》一起。
不但找到了國產2d動畫自己的風格畫風,而且角色設定、故事劇情和主題內核都具有中國本土文化化的色彩。
除了那些那些看到個短視頻片段,便信口開河模仿日漫的。
相信只要完整看完一到到兩集的網友,都能夠明白伯光的意思。
這兩部動畫以下便是雖然口碑質量也不錯,但是要麼突破不夠,要麼缺點仍然明顯的作品。
《一人之下3》優點和缺點非常明顯。
優點自然是動作設計,缺點就是整體水平的差距。
《百妖譜》則是畫風風格仍然和日漫相似,同時角色和劇情的缺點也非常明顯。
2、緣何《凡人修仙傳》是突破,《天寶伏妖錄》差了點?
2020年以來,3d連載動畫為何突然輸給2d連載動畫了?
我個人覺得,可能就是沒有國外同類動畫的競爭,這些動畫背後的大公司把原本優勢給做死了,說到底沒有多少突破的追求。
這個突破指的是故事和題材,也是畫風風格等技術問題。
1、技術上的風格突破
如果說《元龍》是男頻爽文改編成動畫後的「真香」,技術風格不太重要。
那麼,同樣玄機做的《天寶伏妖錄》,它技術水平超越自己的《鬥羅大陸》多少嗎?它的動畫風格讓觀眾耳目一新了嗎?
2、題材和類型的突破
即使技術全面有所突破,比如2019年的《星辰變》。
但是看看類型和題材,基本都是網絡小說熱門ip改編的作品。
國產2d連載動畫中。
如果說《大理寺日誌》是ip改編,那沒有問題。
但《刺客伍六七》和《霧山五行》都是風格鮮明的獨立導演,「用愛發電」做出來的風格鮮明的小眾動作作品。
結果反而因為風格鮮明,角色劇情不錯全面破圈。
這種追求在當下國產3d連載動畫當中,可謂非常的稀少。
這些動畫都有種背後大公司出錢出ip,技術水平不錯的動畫工作室做成動畫;然後憑藉ip名氣和宣傳,最後躺著賺錢的情況。
某種程度上,這是國產動畫產業發展成熟的標誌。
不過,這些從技術還是題材上沒有多少突破的作品,與那種對於日漫亦步亦趨學習的國產2d動畫,又有什麼區別呢?
《凡人修仙傳》為何是個新標杆?
它在題材上當然沒什麼突破,畢竟大家都是改編的中國網絡小說。
如果從技術角度上,其它國產3d連載動畫有的地方的技術還勝過了一籌。
《凡人修仙傳》有突破的地方,便是建模打破原來國產3d動畫的「網紅建模」,尤其是「動作捕捉技術」帶來的精彩動作設計。
這在國產3d連載動畫裡絕對是個突破,是非常值得稱道的地方。
04尾聲
最後,不管2d連載動畫,亦或者國產3d連載。
畢竟大家都是國產動畫,我個人真的希望雙方優點能夠合二為一。
那些主流動畫大公司在滿足賺錢的時候,需要對於「藝術和風格」有著追求了,否則這樣不會進步只會退步。
難道我們對於國產動畫「風格和藝術」有突破的作品。
最後非得要熱愛這行的人「用愛發電」嗎?
林魂肝了六年才出一部風格鮮明,技驚豔四座的《霧山五行》。
中國有多少個?
又有多少個六年「用肝來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