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處於長期的壓力和精神緊張的環境中,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會受到影響,引發腸胃、心臟、皮膚等各種問題。貓咪也是如此,長期處於壓力和緊張的環境中,會對貓咪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造成損害。對於壓力的這種心理和生理反應我們稱之為「應激反應」。
應激反應是阻礙貓咪幸福快樂生活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那麼,如何判斷貓咪是否處於應激狀態?應激對於貓咪有哪些影響?出現應激反應如何應對?我們今天就逐一進行一下介紹和解答。
什麼是貓咪的應激反應?
應激是一種動物與生俱來的本領,是指動物機體受到外界不良因素(應激源)刺激後,在沒有發生特異的病理性損害前所產生的一系列非特異性應答反應(1),包括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
其中生理反應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垂體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壓上升、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等;心理反應包括情緒反應與自我防禦反應等。
比如,當我們被突如其來的物體和聲音嚇到時,心跳加速、腎上腺皮質激素急速分泌,讓我們可以快速地做出逃跑、躲避等本領、同時也會流露出受驚嚇的表情。
貓咪在受到應激源刺激時,也會有類似的反應。但是貓咪在應激時往往不會有特別激烈的反應,會更傾向於躲藏、蜷縮、安靜觀察等,來隱藏自己的情緒,所以很容易被我們忽略掉。
哪些情況可能會引起貓咪的過度應激?
以下的一些情況可能會引起貓咪的應激反應:
1、餵食時間不固定,貓咪長時間處於飢餓、口渴的狀態;2、貓砂盆長時間不清理,很髒且味道很大;3、沒有玩耍的空間和玩具;4、缺少躲藏的場所;5、缺乏和飼主之間的互動;6、飼主長期不在家;7、被強迫與飼主/陌生人進行互動,比如強行摟抱、洗澡、刷牙等;8、生活環境的變化,比如搬家、新家具等;9、生活社群的變化,比如家裡來了新貓/狗、新生兒、男/女朋友等;10、受到驚嚇,比如突如其來的噪音、受攻擊的行為;11、受到威脅、感到害怕;12、疾病、身體疼痛;13、其它一些使得貓咪失去對環境、身體掌控力的情況。
總之,應激源往往是那些沒有規律可循的、不可預測的、不可掌控的東西,這些容易引起貓咪的負面情緒(緊張、害怕、恐懼、不安、焦慮等等),進而引發貓咪的應激反應。
如何評估貓咪是否處於應激狀態?
我們需要以貓咪平時的狀態為基準來判斷貓咪是否處於應激狀態。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處於應激狀態下的貓咪會呈現出的動作:
1、變得異常安靜,躲藏的時間很多,活動範圍變小;2、不愛玩耍了;3、變得非常警覺,一直在觀察周圍的環境;4、與人的互動變少;5、情緒低落;6、食慾消退;7、可能會有嘔吐、腹瀉等現象;8、過度理毛、抓撓,也有可能過分緊張而出現減少理毛頻率的情況。
一旦發現貓咪的行為有異常,就需要警覺起來,貓咪不會無緣無故地「變乖」,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不良環境的刺激,產生了應激反應。
應激對貓咪有哪些影響?
那應激反應到底有多可怕呢?
其實應激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而且動物在應對應激源時也會慢慢學會如何正確應對這些反應,從而得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比如第一次剪指甲對於貓咪來說一定是一個引發應激反應的事件,但是通過獎勵/學習/適應,貓咪會學會管理好自己的預期,那在成為習慣後,剪指甲就不再是一個容易引發負面情緒和生理反應的應激源了。
因此,我們在這裡討論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會過度以及長期應激反應對於貓咪的影響,該影響主要分為生理和心理兩方面。
一
生理影響
1、壽命
有研究表明,在長期壓力狀況下,人的DNA端粒會縮短,加速人體衰老,從而有可能會導致人類的預期壽命的減少(2)。同樣,在一項針對動物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恐懼和焦慮對於狗的健康和預期壽命都會有負面的影響(3)。我們可以推測,過度的應激反應引發的恐懼和焦慮也有可能會降低貓咪的預期壽命。
2、免疫系統
少量的應激可以提升貓咪對於一些病原體的抵抗力,但是長期的應激反應會抑制動物的免疫系統。比如應激會增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而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
在貓舍中,處於高應激狀態的貓咪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比低應激狀態的貓咪要高出5倍(4)。另一種致命的疾病——貓傳染性腹膜炎——也可能與應激狀態相關,目前的理論解釋為應激反應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導致貓咪體內的冠狀病毒變異,從而引發傳染性腹膜炎(5)。
3、腸胃
貓咪在應激狀態下會出現嘔吐、亂排洩、食慾消減、停止進水、便秘等狀況。應激有可能會引發貓咪的腸胃炎。
4、泌尿系統
貓咪的下泌尿路疾病(Feline lower urinary tract disease - FLUTD)是貓咪最常見的疾病之一,FLUTD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很多沒有找到原因的下泌尿路疾病都被歸因為貓特發性膀胱炎(Felineidiopathic cystitis - FIC)(6)(7)。而應激會加劇貓特發性膀胱炎的症狀。
貓咪出現排尿困難、尿血、亂排洩、尿頻、尿痛等症狀時,就有可能是患有下泌尿路疾病,需要及時治療。在治療貓咪下泌尿路疾病時,除了藥物/手術治療之外,也應該同時進行環境管理(8)。具體做法可以參考《如何給貓咪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5、生殖系統
應激可能會對生育能力造成影響。一項對母貓的研究發現,高應激水平的母貓生出的幼貓顯著比低應激水平的母貓生出的幼貓要輕,並且出生三周後的體重增長明顯較慢(9)。
6、皮膚
當貓咪在緊張焦慮的時候,往往會出現舔毛、抓撓的行為,來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但是當應激源持續存在的情況下,貓咪可能會出現過度舔毛和抓撓的情況。當我們發現貓咪出現過度理毛、脫毛嚴重的狀況時,應該先進行疾病篩查,然後再進行情緒和心理分析(10)。
二
心理影響
持續的應激會讓貓咪產生諸多心理健康相關的問題,比如焦慮、恐懼、社交恐懼、分離焦慮症等等。
在一項針對貓咪分離焦慮症的研究中發現,當貓咪在強制隔離並獨處時,貓咪展現出了很多的行為問題,包括亂排洩、過度叫喊、破壞性、過度舔毛等(11)。
貓咪的心理健康問題會影響到貓咪和家庭成員、貓同伴、以及陌生人的關係,也會引發亂排洩、過度理毛、過度躲藏等行為。
如何減少貓咪的過度應激反應?
1、小時候的訓練很重要
在社會化階段(2-8周),讓幼貓多接觸未來可能會遇到的狀況,比如陌生人來訪、噪聲、剪指甲、刷牙、洗耳朵、梳毛等,使得未來這些常規操作可以不至於引發過度的應激反應。
2、成年貓需要激勵和耐心來改善應激反應
雖然比幼貓時期的適應期要更長一些,但是也可以通過激勵和耐心來讓成年貓慢慢適應生活中常會遇見的一些狀況,比如陌生人來訪、剪指甲、刷牙、去醫院、引見一隻新貓等等。
3、儘可能減少一些突發的負面刺激
4、改善貓咪生存的環境
這裡簡單概述一下操作
提供一個安全的「避難所」;提供充足的生活資源,包括食物、水、廁所、磨爪的地方、玩耍的地方、以及休息和睡覺的地方;提供玩耍和捕獵的機會;提供積極、規律、以及可預測的人貓互動;生活環境需要尊重貓咪的嗅覺。5、可控性和可預測性
預防過度應激最重要的就是使得貓咪對其生活的環境有控制力和預測力。當它感到猶豫的時候,可以很方便地找到隱蔽的地方進行觀察和判斷;當它感到害怕的時候,可以很方便地逃跑、並找到安全的躲藏處;當它感到飢餓、口渴的時候,能有自己獲取食物和水的途徑;當它需要排洩的時候,能夠不受幹擾,並且找到乾淨的廁所;當它感到疼痛、身體不適時,能夠及時地照料並治療……
總結
過度的應激會對貓咪的生活以及貓咪和人的關係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但是這並不可怕,對著文中列舉的情景做一個測驗吧,如果存在一些可能引發貓咪應激反應的情景,儘快做一些簡單的調整就可以極大地改善貓咪的生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