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作為青島首座全鋼結構裝配式九年一貫制學校,重慶路中學項目進入部分鋼結構主體封頂階段,開工70天即將成功封頂。
青島首座全鋼結構裝配式學校開工70天封頂
重慶路中學項目位於李滄區文昌路與遵義路交叉路口西側,由山東萊鋼綠建發展有限公司承建,總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規劃建設成為45班,預計可容納2100人,校園設計以紅色和米色的搭配提升校園活力和建築氣質,建築元素採用多層次的構建,創造宜遊宜學的校園空間。12日下午,在學校的是施工現場,數臺塔吊正在吊裝鋼材,林立的鋼結構柱子正在等待最後的封頂。
項目2月下旬立項,4月1日施工正式展開,項目通過全過程BIM應用,數位化模擬施工過程,科學排布工期,充分協調資源,短短兩個月,完成6.5萬平方地下兩層空間和地上六層的鋼結構主體施工,正式進入「超速封頂」階段,項目部累計實現產值1.9億元。山東萊鋼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志剛說,學校為100%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築,是青島市重點民生工程之一,也將是青島市率先建成的首座全鋼結構裝配式九年一貫制學校。按照計劃,該項目將在6月底完成整體項目主體封頂,後續將進入內部裝飾裝修和院士成果集中落地實施階段。
青島國際院士港多項成果落地應用
萊鋼鋼結構建築研究院院長張海賓介紹,項目建設「超速度」背後是建造技術的創新,重慶中路學校項目採用了成熟的萊鋼鋼結構裝配式建築體系技術,將傳統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的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實現「像造汽車一樣生產住宅零部件,像搭積木一樣建房子」,把生產工地變成了「總裝車間」。
「項目將應用新風系統、抗菌建材、納米防霾紗窗、人造石等多項院士成果,主要材料均綠色環保且基本可回收重複利用,比方說現在大家在疫情期間高度關注的公共場所衛生安全問題,項目應用的抗菌瓷磚不僅可以起到防菌、抑塵的作用,還可以起到防病毒的效果,可以作為學校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劉志剛說,重慶中路學校項目融通青島國際院士港、「同清湖」協同創新中心,屬於先進技術和院士研發成果在青島首次集中落地的民生教育工程。
打造智慧校園,雙層操場建成將滿足不同天氣的鍛鍊需求
致力於打造建設領域綠色發展新理念的民生工程建設標杆,重慶中路學校項目建設全過程採用全程智能化、信息化的協同管理,全過程引入智慧化設施,從設計、施工、現場管理到後期運維均採用智能化管理,並安裝智慧停車、智慧泳池等設施,打造智慧化校園。
「全鋼式裝配建築有點是安全環保,建材可回收利用率達90%以上。」萊鋼建設智慧建造分公司經理王鵬說,重慶中路學校項目打破常規先地下後地上的施工模式,現在先將鋼結構主體全部安裝完成,同時進行地下混凝土施工錯序施工模式的進行,比常規工期縮短25%,同時,項目設計上採用了多種鋼結構裝配形式,在南區風雨操場採用整體大噸位桁架、網架屋面等形式,實現地上日照操場,地下風雨操場的雙層操場,能滿足不同天氣下的鍛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