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在原著《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可怕之處在哪裡

2020-12-12 祁華勝

電視劇《天道》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的超現實主義的愛情,尤其面對巨大文化差異和文化認同,如果按照傳統觀念中出發,芮小丹不可能愛上一個二婚的中年大叔,丁元英也不會愛上警界霸王花芮小丹。

電視劇《天道》由左小青、王志文領銜主演,左小青曾經是舞蹈運動員,王志文已經開始從偶像明星「當紅炸子雞」向老生角色靠近,而情感歷程和江珊、徐帆、許晴擦肩而過,王志文被譽為臺詞「教科書」,而且本身也是中央戲曲學院的老師。

其實丁元英的人設類似「遊俠」「隱士」,有抽到見血的果敢和果決,也有俠骨柔情,為天道蒼生萬物著想,其實並不算事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那麼問題來了:《天道》在原著《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可怕之處在哪裡?

丁元英可怕之處就在於掌握財富密碼,而且心狠手辣,他不昧因果背後都邏輯就是能夠如實觀照事物、人性、以及商業和文化發展的規律,他不怕得罪人,更不怕死。

其實在丁元英準備「殺富濟貧」的時候,他就料到林雨峰一定會上鉤,而且林雨峰還沒學會「剎車」,甚至林雨峰沒有強大到給自己立無字碑的地步。

丁元英布局合理,資源優化配置,其實從一開始精心準備了一個騙局,而這個騙局就是格律詩和格律詩(國際)的資產,智慧財產權、渠道、供應鏈、以及企業文化。

其實樂聖之所以會上當,有三部分原因,樂聖本身生死攸關,看似繁榮實際暗流湧動,內憂外患虎視眈眈。其次,樂聖需要轉型,再轉型之前一定要轉移注意力,把矛頭對準格律詩,可以說是偶然性和必然性雙重作用是結果,還有就是樂聖需要新的優質資產,抵消劣質資產對報表營業利潤和增長率的影響。

答案很明顯,吃掉格律詩,通過併購,資產重組,降低負債率,然後中央集權,董事會權力太大,林雨峰實際早已經被架空,為什麼不牆倒眾人推,是因為林雨峰是掌舵者,還有用。

實際上從樂聖敗訴之後,董事會讓林雨峰下野,甚至按照決議對方式執行,林雨峰那麼愛惜自己羽毛,他那麼好面子,怎麼可能籤訂不平等條約,然後笑臉相迎,林雨峰的臉蛋子是發燒友心中的勞斯萊斯的臉蛋子,不是女人擦脂抹粉的臉蛋子。

實際上從雞公山一躍而下,偽裝疲勞駕駛的他,還要要一份巨額保單理賠,這部分補償作為給家庭和孩子的最後安排,實際上很多人覺得大丈夫能屈能伸,「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可道理就是道理,在當事人面前未必就有路,我們都有點「想當然」。

極端的利己主義者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泯滅良知和道德。

劉冰是一個反面教材,他被欲望衝昏頭腦,他太窮了,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他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感覺,而改變命運的機會被他弄丟了,沒有高人,沒有格律詩,沒有劉主任的劉冰顯然是自卑的、無力的,甚至是絕望的。

如果出賣良知和道德可以獲得利益,我們願意嗎?很多人說不願意,實際上也許我們想的和做的並不是一致的。破格獲取,驚險刺激,而且短平快,這樣的捷徑是個人就會蠢蠢欲動。

沈楠用自己肉體換了辛福,但是她很聰明,提前給自己設計「安全屋」,我不想被剝奪我原本就有的自由,她很清楚吳祥民很可能是貪汙受賄所得,所以她從不參與「政治」,而是讓自己孤立在第三世界,僅僅聯繫的紐帶就是男女那點事,然後通過置換,讓自己獲得比勞動所得的更多,很顯然,身體力行也是勞動,只不過這種勞動是帶引號的。

黃福海犯罪團夥,完全靠非法行為謀生,他們的行為不可饒恕,上天有好生之德,沒有人可以審判被人是否有罪,也沒有人有權利剝奪一個人所有,生命和財產。黃福海被執法者芮小丹「救贖」了,即使不被逮捕,遲早會被審判,因為正義可能會遲到但絕對不會缺席。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若是沒報,時間未到。

王明陽的犯罪可以說是自己騙自己,太聰明的人,很容易被自己的聰明所蒙蔽,實際上靈魂歸屬感是眾生所需,鋃鐺入獄的他想要的也僅僅是內心的獲得,出賣道義換來的自由,他還是把自己想像成為一個高道德的人,實際上他並不是,正如芮小丹所言,背叛並不都是可恥的,有一種背叛是無冕之王,那就是靈魂救贖和精神升華,王明陽做到了,他朝聞道,夕死可矣,這一世他錯了,希望下一世,是一個很好的開頭,可以是一名教師,一名學者,甚至大儒。

丁元英的可怕之處不在於會開車,他不僅車技好,而且會「剎車」他把度把握得比較好,他經營風險的能力也是一流的。但是他的智慧並不止於此,他知道市場不是無限大,但是欲望和貪婪無限極。

所以抱殘守缺,守住初心,雖九死其猶未悔,田園將蕪,胡不歸。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局限,也就是劇中所說的「文化屬性」,每個人在自己應有的能力和意識範圍內生存才是舒適的,超過了便達不到,便痛苦。丁元英撕開人性的口子,害死了兩個人,林雨峰,劉冰並不是惡人。但是惡人自有惡人磨,那麼變壞的好人誰來磨。

天道如輪盤,生死和輪迴也是,一念生,一念死,善惡美醜都在一念之間。

丁元英是神嗎?是魔嗎?

他的確可以通過文化屬性判斷未來,這也只是大概率事件,電視劇裡都是驗證判斷對的一面,同時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判斷失誤的時候,在劇中,他在提審王明陽和林雨峰找他時,都表現出如果判斷失誤,自己願意接納失敗帶來的後果!其實大多數人的不成功不是因為判斷失誤,而是不接納自己失誤!這是最佩服丁元英的一點!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天道》和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天道》是2006年張前執導的一部電視劇,這個劇最近在B站很火,火出圈來主要還是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和左小青飾演的芮小丹說的幾段極為出彩的臺詞:該劇講述了年輕的女警官芮小丹通過朋友結識了商界怪才丁元英,並受託在古城照料丁元英的生活
  • 《天道》和《遙遠的救世主》的區別是什麼?
    但是想到,想不到,都不完全影響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世俗中的人,放任自由,隨波逐流,最終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準確地說《遙遠的救世主》和《天道》的關係若即若離,因為書籍名字叫《遙遠的救世主》而同名的影視劇改編報備,廣電總局不批,所以才改了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名稱《天道》,事實上知道《天道》的人多,知道救世主和《遙遠的救世主的人並不多。
  • 《遙遠的救世主》:解析書名「遙遠」與「救世主」二詞,意味深長
    電視劇《天道》是改編自豆豆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電視最大還原尊重了原著。王志文塑造的丁元英這個角色如同弗雷德裡曼完美演繹的《流浪者之歌》般是手到心又到。這部作品也如同丁元英的「得救之道」般引發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 「高人」丁元英是如何煉成的?從《天道》中讀懂丁元英的逆推思維
    電視劇《天道》是根據豆豆的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救世主,劇中前半部分就是大量關於道的描寫,但是隨著芮小丹的死轟然崩塌 。究竟用什麼來解釋她的死亡呢,也許就是使命吧,芮小丹是一個要強的女人,使命感是最自然的。
  • 《天道》無刪減版?為何始終不見蹤影?在《遙遠的救世主》中尋找
    《天道》,改編於著名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並由原著作者豆豆擔任編劇。由王志文和左小青聯袂主演,對這兩位演員了解的道友都說這二位完全是本色演出,當然這部神劇的好看之處還在於每個角色都很出彩。說到《天道》刪減的地方,小說畢竟是小說,改成電視劇肯定會有所取捨,比如開篇的時候肖亞文本來是在天津租好了房子;在正天大廈丁元英和韓楚風喝酒的段子也刪了一些;丁元英和芮曉丹相約去耶路撒冷的情節則完全沒有。
  • 豆瓣8.7分《遙遠的救世主》|書評:看懂天道,救世主並不遙遠
    迄今為止發表了三部廣為人知的小說,《背叛》(2000年)、《遙遠的救世主》(2005年)和《天幕紅塵》(2013年)。其中《背叛》是第一本發表的小說,也被拍成了同名電視劇《背叛》,由許晴和巍子聯袂主演。而第二本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成的《天道》,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高度還原原著。
  • 天道:電視劇中隱藏的財富公式,丁元英身上抖落下來,瞞不了高人
    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過來人的解讀,如果沒有一定高度一定閱歷的人分析,站在那個高度,格局和思維來一一解讀天道的臺詞,很多人是看不太明白這部電視劇的!思想太前衛,道理太深奧,不是一般人看不懂。天道的文化,是強勢文化的代表,是倒行逆施的典範,它的行為方式是:布局,是破格獲取,是強盜文化!自然是普世文化說違背的。
  • 讀懂電視劇《天道》丁元英的「高人」思維,或許你也可以成為高人
    在《天道》中丁元英去餛飩攤先付了錢後,準備走的時候老闆娘忘記他付過錢了又讓丁元英付了一次錢,如果是換做別人或許會跟老闆理論一下,但是丁元英什麼也沒解釋又付了一次錢走了。很多人覺得這個情節在《天道》中似乎沒什麼深意,但其實這恰恰體現了丁元英的換算思維,丁元英不會因為一些小事情去浪費自己的精力,因為他知道何人爭執是贏了重要還是輸了重要?是這點小錢重要還是好心情重要?
  •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對於基督信仰中「窄門」描述表達什麼意思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所著的長篇小說,改編成為電視劇《天道》被人熟知,由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一段愛情神話在現代都市的另類演繹,一場驚心動魄的商戰跌宕起伏,更重要是人性的光芒在熠熠生輝,個體文化屬性與命運之間的關係環環相扣,雖然小眾,但是其中的禪機和智慧很適合喜歡思考的人去尋味。
  • 《天道》中三位女神,一位讓丁元英自愧不如,其餘兩位各有千秋
    一部《天道》包羅萬象,既有瞞天過海的殺富濟貧的神話,還有讓人元神出竅的警匪對話,精彩之處實在太多太多,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天道》中三大女神,其中一位讓丁元英自配不如,你又最喜歡誰呢?以上是原著《遙遠的救世主》的作者豆豆對三位美女的描寫,在原著中對人物的描寫刻畫得更為細膩。在此,建議你買一本原著回去讀。
  • 《天道》:丁元英神話能否被複製?丁元英成功的前提是什麼?
    把貧困縣中的貧困村帶到市場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讓王廟村可以永久在這個產業鏈當中有一席之地。有很多人看完《天道》,總想著能不能復刻丁元英,憑空創造一個神話,其實答案很明顯,在讀讀上面那個段子就明白了。成功不是簡單地模仿,別人的成功一定有其前置的條件和準入標準,複製別人的模式前一定要做到信息對稱。
  • 《天道》:丁元英對於幾位《流浪者之歌》演奏者的評價
    電視劇《天道》是一部經典的電視劇,哪怕是十幾年後的今天來看,依舊如此。而關於《天道》電視劇的思考和討論,可謂五花八門,仁者見仁。這一篇,說說《天道》中丁元英回答馮世傑的幾句話。《天道》的原著小說是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這部電視劇對於小說情節有很標準的展現,幾乎沒有什麼改動,無非臺詞有刪減。
  • 遙遠的救世主:小善即大惡,大善最無情
    沒錯,就是《天道》它在2007年,豆瓣評分高達9.1分,其原著小說是豆豆寫的《遙遠的救世主》。故事講述了「商業鬼才」的丁元英,在放棄操盤私募基金之後,來到古城隱居時和古城的女刑警芮小丹產生了愛情。在此期間,芮小丹向丁元英要了一份禮物,這份禮物很特別。
  • 天道:窮人和富人的差別在哪裡?普通人出售時間,富翁創造產品
    所謂的「天道」智慧不過就是男主角丁元英獨特的思維方式,他與普通人之間差的並不是智商而是一種正確引導人生的思維方式。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我」成不了富翁,「我」和富翁到底差別在哪裡呢?《天道》中「我」就是其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例如王廟村的村民們、劉冰、馮世傑等等,而富翁就代指的是丁元英、歐陽雪等人,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為什麼同樣是人,有的人就能夠一躍而成為董事長,有的人會發現發財無望縱身一躍結束生命。通過普通人和富翁的對比,我們來講一講:窮人和富人的差別在哪裡?
  • 《天道》:從丁元英的「得救之道」,你從中悟到了什麼?
    《天道》電視劇就是可以讓人早日覺醒、覺悟的好作品,這「一部好劇勝過讀10年」。前提是你要看得懂它,特別是高人使用的「逆向思維」,讀懂《天道》中的思維,你也可以成為高人。丁元英說的「得救之道」,它才是《天道》電視劇和原著《遙遠的救世主》討論的最終主題,它也是這個作品的社會價值體現。電視劇中有用一句話「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救世主的文化唯救主可說,救世主不是人,是道。得救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咽,是覺悟。」它為「得救之道」這問題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 天道原著:《遙遠的救世主》裡的超人、高人和明白人
    在《遙遠的救世主》裡,智玄大師拒絕了韓楚風和丁元英的十萬元敲門費,不為所動,是真正的世外高人。不管是那時還是現在,寺廟裡的僧人,極大多數都淪為了披著袈裟的商人。智玄大師能夠沉下心來修行,勘破四相,實在難能可貴。在對丁元英的開示上,智玄大師的智慧,主要體現在對丁元英悟道詞上半闕的改動上。
  • 《天道》:如果真的有救世主,那為什麼是遙遠的救世主呢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這是《國際歌》的歌詞,我們的前輩們很早就有這樣預見性的結論了。但當看《遙遠的救世主》這篇小說時還是不由得想起這句歌詞。深刻、深沉、深度是它的鮮明之處,文中對哲學、神學、佛學、文學的探討,用你來我往的對話,將晦澀難懂的引用,用平時的語言引用到現實的生活中,並且給予了鮮活的詮釋。根據這本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天道》我沒有看過,也不想看,因為小說描寫比影視作品要生動得多。全文冷峻理性的文風很難想像是出自一個女作家之手。
  • 《天道》出現《三國》橋段?面對危局時,諸葛亮丁元英竟如出一轍
    2、丁元英從容面對生死電視劇《天道》中自殺前的林雨峰來到丁元英(王志文飾演)住處,殺氣騰騰地拿出手槍對著丁元英的腦門。林雨峰充滿殺氣的目光盯著丁元英臉,戲弄地說:「怕死嗎?」丁元英說:「豈止是怕死,生老病死都怕。」
  •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五臺山求「心安」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對於天道而言,天地不仁,窮富自然流轉,無論丁元英如何操作,依然僅僅是投石擊水,屬於外部因素刺激,自己覺悟比任何外界因素刺激都有效果。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而其中尤違讓人矚目的片段就是五臺山論道。對於丁元英來說,一個心結就是一個劫,古人云,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情關更是生死關,所以丁元英是在「叩心關」。
  • 《天道》:芮小丹第一次請丁元英吃飯,為什麼要「文化人」作陪?
    東奔西跑後結識了葉曉明,帶著葉曉明去丁元英家,原想著花幾萬讓葉曉明做個和丁元英一樣的音響,不料芮小丹被葉曉明打臉了,葉曉明告知,如果要做個和丁元英一樣的音響,最起碼得40萬,聽了這話後的芮小丹,無名之火冒出來了,自己也十分的尷尬,想發洩都不知往哪裡發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