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分《遙遠的救世主》|書評:看懂天道,救世主並不遙遠

2020-12-14 豆小姐說

在《遙遠的救世主》的封面上有這麼一句話:這是一部可以傲然獨尊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的確,這是一本用一個愛情、商業的故事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對人性的探討,對人生的覺悟。將文化屬性歸為一切成敗的因果,借商業操作的運籌帷幄與男女愛情來解讀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將生命、愛情、價值觀念、佛道等等融匯貫通,透著不可言喻的禪意。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更像一本哲言的書。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除)

第一次看它的時候,我才剛剛踏入職場。前輩對我說,這本書你每一年拿出來讀一讀,都會有不同的感悟。等你真的領悟書裡說的東西,無論在職場還是人生道路上都會無往不利。

作者豆豆,1970年生人,為人極其低調。迄今為止發表了三部廣為人知的小說,《背叛》(2000年)、《遙遠的救世主》(2005年)和《天幕紅塵》(2013年)。其中《背叛》是第一本發表的小說,也被拍成了同名電視劇《背叛》,由許晴和巍子聯袂主演。而第二本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成的《天道》,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高度還原原著。

一、內容概要

故事講述一個具有與常人迥異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商業「鬼才」——前私募基金高級操盤手丁雲英,因為操盤私募基金被迫停止在古城隱居下來時,為了給刑警女友芮小丹創造一個神話,策劃格律詩公司與行業巨頭樂聖公司的小船撞巨艦般的音響界商戰,是一場顛覆人們想像的「殺富濟貧」的高招,讓負責音響加工的王廟村村民脫貧。神話創造完後,女友芮小丹卻在追緝逃犯時不幸身亡。從此,丁元英離開了古城。

故事很簡單清晰,借著故事的外殼,作者其實想和我們探討三個問題,「救世主」、「天道」、「文化屬性」。

二、誰是「救世主」

整部小說,並沒有試圖把丁元英寫成一位救世主。丁元英更像是弱勢文化和強勢文化的中間的使者,是一個能破譯文化屬性密碼的人,是一個事情還沒有發生就能看到結果的人。

在小說開篇不久,丁元英曾和韓楚風說過:中國為什麼窮?就窮在幼稚的思想上,窮在期望救世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這是一種依賴心理,是一種弱勢文化的表現,不知從何時開始,這種弱勢文化開始佔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上風,統治了數千年。丁元英對王廟村的扶貧,是給芮小丹的禮物,也是一次破譯文化密碼的舉動。

作者用最簡單的語言直截了當、毫無掩飾的揭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晦澀之處,更直指出中華民族骨子裡的價值判斷體系,一種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使無數大眾始終處於遙遙無期的等待狀態,等待好運,等待重生,等待一個大餡餅從天上砸下來。若是現狀有所改變,那是神仙顯了靈;若是沒有任何改善,便認定是神靈的懲罰,只能一遍一遍的求,一遍一遍的認錯。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這種皇恩浩大的中國傳統文化,皇天在上,總會有人來救我,心中便有了一種惰性,我不動,定然也不會被餓死,因為皇恩浩大,我會得救。就見得萬千寺廟香火旺盛,無論官宦、商人、平名百姓,遇事發生即求菩薩保佑。

《遙遠的救世主》用一種冷酷的方式來拆穿這種文化的劣根性,面對如此赤裸的坦白,我們似乎無從和千百年來的陋習去鬥爭,不論是我們自己還是我們的祖輩,都已經適應了祈求。把中國傳統文化撕的這麼粉碎給人看,是會扎紮實實的讓人感到無地自容,我們有時候認為不知道的,其實並不是我們真的不知道,而是我們並不敢於承認它。

其實救世主,有千千萬,他們既遠在天邊,卻也近在眼前,那便是你自己。一個接受一切發生的事物,並懂得順應規律行事的人,就是自己的救世主。他不用把希望寄託於任何人,只要相信自己,尋求最本質的道,沿著這個道,即成為自己可以祈求的神。

三、何謂「天道」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這一句話,用涉及了各個宗教對其的解釋,把基督、道家和佛教的精義都概括其中。

神是什麼?神就是道,就是自然,就是如來。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一個原因。原因還有一個引起原因的原因,原因的原因還有一個引起原因的原因的原因……以此循環推理下去,必然會到達一個邏輯的原點,這個邏輯的原點就是萬事萬物的第一因。

這個第一因,基督叫「神」,老莊叫「道」,佛家叫「如來」。它是不證自明的邏輯奇點,是演繹推理的基石,是永恆的真理。它是天然產生的,所以天然真實。它是世界本來面目,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它就在那裡,不管你來你去,你想或不想,你願意或不願意,它都在那裡。故曰如來。天道就是如來,就是宇宙自然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信仰上帝,奉行無為,覺悟般若,本質上都是一回事,就是按照根本規律、宇宙法則去生活和做事情。

這就是「天道」。

(圖片來自《天道》,如有侵權刪除)

其實這個世界並不複雜,只是我們不善於或不願意開啟智慧的密碼並付出堅韌的努力罷了。一切的密碼,歸結於人的終極智慧。一切的努力,根源於人的意志。終極的智慧,就是利用一切大的視野和另類角度,通過精深的分析與縝密的算計,能夠破解人性和規律的運行模式,由此而產生的神奇密碼就是終極智慧。

無法破解社會各個層面的開關和密碼,就不能深刻把握社會運行的深層規律。無法破解貪嗔痴的人性,就不能洞察一切植根於此的歷史循環定律。而若想得到人類的終極智慧,就必須具備超強的意志力。亦即超人意志。一切神的遺蹟,不過是人留下的腳印。一切神的全能,無非是人的終極。

這就是書中丁元英對「天道」的理解是: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沒有人可以抵抗。作者要表達的其實是要敬畏規律,尤其是你看不明白的事物,更加要擦亮眼、擺正心態,看清楚來龍去脈。然後按照這個「天道」做到事實就是,你就是「神」。

丁雲英是大隱隱於市的高人,作為王廟村致富神話的總指揮,他運籌帷幄,悄悄布局,精準預測到事情的發展,所依仗的正是市場規律和對人性的洞察。王廟村作為貧困村,與外界相比唯一的競爭力就是極低廉的勞動力,因此他們可以加工純手工的高端音響,同時和市場打價格戰。因此靠著農民肯吃苦和對規則的利用,王廟村殺出了一條血路。

就像丁元英和王廟村村民說的「生存法則」是商場的規律:「生存法則很簡單,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條線,能是一條線,兩者的間距就是生存機會。如果咱們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咱們就比別人多了一些生存機會。」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優秀並不體現在他的學歷和證書上,而是在思維方式的運用,能看到本質並按照客觀規律去行事,就是高手。正如電影《教父》所說: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四、文化屬性

文化屬性是《遙遠的救世主》提出的概念。書裡一直提到「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

強勢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如理如實如法的文化,是信奉自然規律,尊崇天道的文化。經營上的創業者,公司規則的上層制定者,社會權力的集中者,靠事實真相存活的個人。都是強勢文化的代表。生存核心是:忍和能決定生存空間。

弱勢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是期待他人救主救恩的文化,是篤信神秘主義,隨緣主義,佛系主義的文化。公司的職員,活在底層無明的眾生,沒有計劃規劃的個人,寄居平臺某個階段靠著吹牛打屁生存的中層管理者。都是弱勢文化的代表。生存核心是:信者得救。

(圖片來自《天道》,如有侵權刪除)

從哲學的角度講,文化涵括智慧群族從過去到未來的歷史,是群族基於自然的基礎上所有的活動內容,是群族所有物質表象與精神內在的整體。這是一種定勢思維下形成的內在習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能夠弄懂文化屬性的人可以根據文化屬性判斷一個人或者一個族群的人性,看透事物發展走向規律,從而預測到事情結果。「文化屬性」的不同,決定了不同民族順應規律時阻力的不同。

書裡展現了三個階層,他們的行為和最終的結局嚴格受制於各自的文化屬性。馮世傑、葉曉明和劉冰三個人好不容易傍上丁元英,馮世傑雖然心裡小算計不少,但他坦白誠實,善於幹實事,能力和人心都不缺;葉曉明是個聰明人,他的聰明在於總會下意識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精明過分損害了品性,日久見人心,所以應對不了更複雜的局面;劉冰是眼高手低,好吃懶做的小人,表面上被自以為正確的正義感和憤怒驅動著,實際上滿眼看到的是錢。他們身上都帶著因襲的保守和狡猾,曾看到過天堂又重新墮入地獄,為此患上了痛苦猜疑的精神絕症。

文化屬性的根本意義就在於,透視一個人的受教育情況及生存環境情況的理想工具。究其根本,這是認知模式、情感模式、行為模式一致結合的結果導致的,是頭腦裡集中注意力關注的那個點所決定的。

沒有那個點,答案無處不在,有了那個點,答案處處都在。

五、結語

這個好似在字裡行間包裹著神佛道禪意話語的故事,其實只向我們揭示了非常樸實無華的道理:

神話=實事求是+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世上也沒有神,生存和發展只能靠自己工作了那麼久,時常會陷入繁忙的事情中忘記自己的初心,忘記這兩個簡單而直接的道理,忘記知行合一。《遙遠的救世主》就像是一面鏡子,讓我看到自己的內心。能真正參透和使用,職場上就能無往不利,真理有時候真的很簡單。

(圖片來自《天道》,如有侵權刪除)

借用禪語做個結尾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 公眾號 : 豆小姐說●

● 新浪微博:@豆小姐說●

●斜槓青年,終身成長●

相關焦點

  • 《天道》和《遙遠的救世主》的區別是什麼?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的長篇小說,同時還有《背叛》《天幕紅塵》被稱為「紅塵三部曲」,美學和人生,人生就是一場美學,有人過程詩一樣,天國的女兒一樣,有人活得跟清明上河圖裡面的市井小民一樣,煙火氣十足,無論哪種方式,都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任。
  • 《遙遠的救世主》:解析書名「遙遠」與「救世主」二詞,意味深長
    電視劇《天道》是改編自豆豆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電視最大還原尊重了原著。王志文塑造的丁元英這個角色如同弗雷德裡曼完美演繹的《流浪者之歌》般是手到心又到。這部作品也如同丁元英的「得救之道」般引發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 遙遠的救世主:小善即大惡,大善最無情
    如果,你也曾在20多歲時候讀了我說的這本書,並且看懂了。想必你也想給書中的主人公下跪拜師,學學他看人做事的方法。我一直覺的」跪著「學本事並不丟人,因為你知道當你站起的時候,膝蓋和大腿會硬到再也跪不下去了。
  • 電視劇《天道》和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天道》是2006年張前執導的一部電視劇,這個劇最近在B站很火,火出圈來主要還是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和左小青飾演的芮小丹說的幾段極為出彩的臺詞:該劇講述了年輕的女警官芮小丹通過朋友結識了商界怪才丁元英,並受託在古城照料丁元英的生活
  • 《天道》:如果真的有救世主,那為什麼是遙遠的救世主呢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這是《國際歌》的歌詞,我們的前輩們很早就有這樣預見性的結論了。但當看《遙遠的救世主》這篇小說時還是不由得想起這句歌詞。根據這本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天道》我沒有看過,也不想看,因為小說描寫比影視作品要生動得多。全文冷峻理性的文風很難想像是出自一個女作家之手。《遙遠的救世主》是以與救世主毫不相干的音響為主線,小說裡的人物緣起緣落,分分合合,命運糾葛,生死沉浮多被音響相關聯著。芮小丹、林雨峰、劉冰的死以及丁元英黯然從古城離開,肖亞文執掌格律詩公司後重組。
  • 深度解析《遙遠的救世主》:牢記3條天規,普通人也可以走向成功
    《天道》,一個12年前播出的24集電視劇,不曾轟動一時,卻在豆瓣上打出了9.1分的高分。其原著小說名叫《遙遠的救世主》。作者豆豆幾無資料可考,卻被金融圈的股民們奉為神作、神人。經典永不褪色可以說《遙遠的救世主》裡面除了故事的情節引人入勝,對於現實人性的描述也是一語中的。有人問我,看過《天道》的還需要看《遙遠的救世主》嗎?答案是需要。因為電視劇內,因為一些「不明」原因,有或多或少的刪減。
  • 《天道》無刪減版?為何始終不見蹤影?在《遙遠的救世主》中尋找
    《天道》,改編於著名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並由原著作者豆豆擔任編劇。由王志文和左小青聯袂主演,對這兩位演員了解的道友都說這二位完全是本色演出,當然這部神劇的好看之處還在於每個角色都很出彩。更有甚者,《天道》無刪減版36集被傳得神乎其神。其實看過原著的都知道,24集《天道》的還原度是很高的,基本上臺詞都對得上,再增加個12集還真有難度。再者36集改成24集,不說腰斬,至少也是1/3的投資打了水漂。就算電視臺不讓播,後期的dvd版本肯定會加上,事實上並沒有。
  • 《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被封禁,卻擋不住人們對它的追捧
    這是《遙遠的救世主》中的一個片段。2006年左右開拍了由《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遙遠的救世主》有兩個重要人物,那就是丁元英和韓楚風。韓楚風的成功人生是大多數人羨慕的,丁元英的充滿著大智慧。韓楚風是大多數人夢想的樣子,儀表堂堂,才華橫溢,社會地位高,風趣幽默!
  • 《天道》在原著《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可怕之處在哪裡
    電視劇《天道》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的超現實主義的愛情,尤其面對巨大文化差異和文化認同,如果按照傳統觀念中出發,芮小丹不可能愛上一個二婚的中年大叔,丁元英也不會愛上警界霸王花芮小丹。
  • 《遙遠的救世主》:用不合常理的奇招,反而更容易解決問題
    ——《遙遠的救世主》我們從小接受的價值觀,有些並不符合世界已經存在的文化,就好像我們總是習慣性地拿常理去形容和理解一個事物時,卻發現這個世界的很多事情是不符合常理的。比如,從小我們就知道事物分黑白,人也分對錯,但是長大之後才發現對的未必是好的,錯的也未必是錯的,用一種黑白不分模糊不清的狀態去解釋一件事物,好像更加切實。
  • 《遙遠的救世主》:不計較並不代表認輸,而是贏得成功的一種機遇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用了4年多的時間,在2005年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它講述的是商界怪才丁元英用"文化密碼"瘋狂掠奪中國的錢財,良心發現後退出公司,並受到了嚴重的懲罰,最後和芮小丹相愛的故事。後來,豆豆和張前用了近2年的時間改編了劇本,拍成《天道》這一部電視劇,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好評,不過相對於電視劇而言,我更喜歡《遙遠的救世主》這部原著小說。
  • 根據「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天道》,我們真的看懂了嗎?
    《天道》被譽為是一部「揭秘高人思維方式的經典之作」,它不僅適合創業者和商業精英們看,也適合普通老百姓看,裡面金句多多,看了讓人受益匪淺。該劇以愛情為主線,集結了商戰、警匪、政治等內容,更有很多商戰韜略和計謀,可謂是一本現代商戰的教科書。改編於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首先,該劇的名字就能引起人們的思考,何為天道?天道可不是天天報導哦。
  • 《遙遠的救世主》3句名言,若能悟懂,少走彎路
    這就是大道至簡的道理,《天道》根據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小說的創作用了四年多的時間,豆豆和張前也用了近二年的時間改編了劇本。很多人說豆豆的寫作有一個固定模式,就是以「資本」為紐帶,以「禪悟」為核心,以「愛情」為點綴的敘事模式。我們就來講講書中的名言。
  • 《遙遠的救世主》:佛不必外求,而在自己心中
    佛在心中,不必遠求,佛在心中,人生的救世主自然也在心中,不要將人生的希望放在外界,只要內心向善,讓內心擺脫雜念,自己自然能夠入智慧境界。由《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其中闡述一個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人生本無救世主,所以書名叫做「遙遠的救世主」,而真正的救世主就是自己,能救你的也就是自己明心見性的慧心。
  • 《遙遠的救世主》:一部包羅萬象「好書」,3次反駁矯正人心
    2008年,一部使人驚才絕豔的皇皇巨作《天道》一經播出,便引來了人們的思考和熱議。在這部由經典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來的電視劇裡,男主人公丁元英,那種天馬行空的思考方式,和對世事、人性洞若觀火的天道思維,一時間就引起了一股『天道』風潮。即便是到了十多年後的今天,這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電視劇,也依然擁有著為數眾多的擁躉。
  • 《遙遠的救世主》真的能夠給我們打開看世界的一扇窗戶?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的第三部長篇小說,也是受眾最多的一部作品,還有《背叛》《天幕紅塵》,因為影視改編而備受矚目,近些年在短視頻平颱風頭一時無兩,因為人們進步了,2020,特殊的一年,不同尋常,也註定不平凡的一年,發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人們開始思考生活以外的東西,人到底該怎麼活,錢到底怎麼賺,以及自身和家庭之間的關係,普世意義的教育和養老該如何選擇!
  • 《遙遠的救世主》為什麼能讓我們痛定思痛,刪減了的內容是什麼?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對於社會現象在哲學、文化、人性背後的邏輯,試圖用一條線串聯起來因果,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其實原本《天道》是按照《遙遠的救世主》一比一拍攝的,但是電視劇把芮小丹死亡放下前面,倒敘手法的陳述事實,其實常規的電視劇,是主人公在劇終的時候才會有讀者更是文化層次的「共情」,無論是王志文還是左小青,他們演繹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代精英,可想而知,一群人為了利益可以什麼都做出來的時代,能夠保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難能可貴。
  • 《遙遠的救世主》: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只能認識,遵循
    ——《遙遠的救世主》這是丁元英跟芮小丹所說的一句話,其中闡述的智慧就是:當規律存在的時候結果就會存在,這是容不得任何人思議的,也就是容不得任何人商量。而這一切都要從芮小丹讓丁元英送給自己一個禮物開始,芮小丹讓丁元英在王廟村寫一個神話,也是為了幫馮世傑他們脫貧,所以丁元英才多次想讓芮小丹來耶路撒冷,就是為了讓她明白這個世上沒有救世主,人都需要靠自己。而也透露了丁元英想讓芮小丹來這裡的目的,他想讓芮小丹明白這個世界的真相,就是世界沒有救世主。
  • 作品大名鼎鼎,作者從未露面,《遙遠的救世主》作家豆豆
    記得最早接觸和吸引我的是電視劇《天道》,然後又找來了作者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再去讀了《背叛》和《天幕紅塵》。好的書、好的作者是有一種跨越時間的魅力,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滲透,一般的喜歡哪一種角色就會靠近哪一個人的性格,並不是刻意的模仿,模仿只是形似,而從心底裡的喜歡是喜歡、期盼和知己的恍然開朗的邂逅。
  •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對於基督信仰中「窄門」描述表達什麼意思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所著的長篇小說,改編成為電視劇《天道》被人熟知,由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一段愛情神話在現代都市的另類演繹,一場驚心動魄的商戰跌宕起伏,更重要是人性的光芒在熠熠生輝,個體文化屬性與命運之間的關係環環相扣,雖然小眾,但是其中的禪機和智慧很適合喜歡思考的人去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