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指揮 規範管理 萍鄉市人民醫院全面提升急診急救能力

2020-12-18 萍鄉頻道

急救指揮中心(韓堅雲 供圖)

急救演練急救指揮中心(韓堅雲 供圖

ai技術捕捉到的出診現場畫面急救指揮中心(韓堅雲 供圖

  大江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朱銀霞、林芝容報導:為進一步提升急診急救水平,規範急診系統管理,有效提升急危重症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經過數月的規劃、施工、網絡信息系統完善……近日,萍鄉市人民醫院急救指揮中心正式完成搬遷,即將投入使用。

  統一的指揮平臺、精準的智能化定位、專業的醫護團隊……當每一通急救呼叫電話響起時,每一次出車指令從急救指揮中心發出時,萍鄉市人民醫院全力以赴讓急危重病人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規範、及時、有效的院前緊急救治。

  急救指揮中心設有先進的數位化計算機網絡技術及網絡信息調度管理平臺的管理系統。在急救管理平臺的幫助下,調度人員一旦接到急救電話,就能立即藉助平臺通知出診醫生,醫生通過微信掃碼,第一時間獲得患者信息並出診,確保2分鐘內快速出車,使急危重病人得到快速、準確、安全、及時的院前緊急救治。

相關焦點

  • 北京多措並舉緩解醫院急診人滿為患
    市衛健委回答:急診預檢分級分診120指揮調度按病情輕重分級分類調度一個是要規範患者出路,防止人員在急診科聚集。去年年初,本市在四所醫院試點的基礎上,制定了北京市加強急診預檢分級分診方案,重點在全市三級醫院急診科啟動了急診預檢分診分級工作。
  • 北京市多措並舉緩解急診「進門難」
    會出現120急救車送來的患者到達醫院後,因急診室一床難求而導致患者滯留在擔架上,甚至不得不轉到其他醫院的情況,從而延誤了寶貴的搶救時間。怎樣進一步提高院內急救服務的承接能力?怎樣完善院前與院內急救工作的銜接流程,從而讓患者得到更加及時、有效的救治? 市衛健委回答:急診預檢分級分診,120指揮調度按病情輕重分級分類調度。
  • 江西省創傷急救中心專家組對樂平市人民醫院創傷急救中心建設進行...
    希望市人民醫院以創評創傷急救中心為契機和突破口,將醫院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產婦急救中心、新生兒急救中心等中心建設逐步創建起來,不斷推動和完善樂平市衛生事業的的健康持續發展。希望通過創傷急救中心創評工作,不斷推動和完善醫院的院前急救救治體系,提升創傷救治能力,提高嚴重創傷患者的救治率,為更多嚴重創傷病患帶來生的希望。
  •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邁入「2.0時代」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創傷中心主任李王安介紹,搶救室內還設置了多個搶救單元,包括2個創傷復甦單元,3個內科重症復甦單元,這樣的布局可以實現急危重症患者的一站式搶救,在最短時間內讓醫療資源抵達患者身邊,提升救治效率。
  • 湖南寧鄉:建設縣域立體化急診急救體系 搶「黃金一秒」護百姓健康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急診急救能力,充分發揮縣域醫院龍頭引領作用,圍繞「急」、「重」、「大」做文章,全力打造全覆蓋、立體式、多元化的「區域一體化急診急救體系」,為實現「大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標作出了積極探索和不懈努力。
  • 畢節市舉辦提升基層急救及轉運能力培訓班
    近日,由畢節市衛生健康局主辦、畢節市緊急救援中心承辦的畢節市2020年提升基層急救及轉運能力培訓班在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辦。廣州市急救醫療指揮中心副主任張勇帶領廣州市急救醫療指揮中心培訓團隊成員、廣州市院前急救專家委員會成員到畢節作培訓。
  • 萊西市人民醫院榮獲全國首家(第一批)市縣級醫院急診專科「急性上...
    12月15日,萊西市人民醫院作為全國首批通過評審的58家醫院中唯一一個市縣級醫院急診專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五星級建設單位,參加了現場授牌儀式。中華醫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全國委員、中國急診專科醫聯體副主席、河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秦歷傑教授,山東省醫師協會急救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學會急診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急診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胸痛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急診分會委員、山東省立醫院急救醫學中心主任商德亞教授為醫院授牌。
  • 紅河州南部區域醫療急救網絡來啦!覆蓋這些地方
    急救車輛位置一目了然近日,記者來到紅河州急救中心,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蔣俊介紹,通過多方努力,紅河州初步建成了南部區域醫療急救網絡,覆蓋近2萬平方公裡,惠及180萬人口,為急救患者提供了有力的生命保障。
  • 化州市人民醫院全力建設國內一流高水平縣域醫療中心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形成規範化現代醫院管理體制一是抓制度建設。化州市人民醫院以制度建設為抓手,不斷健全完善了醫院各項制度多達136項,通過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大幅度提升了醫院現代化管理水平。二是規範辦事流程。
  • 紅河州南部區域醫療急救網絡來啦!覆蓋這些地方……
    急救車輛位置一目了然近日,記者來到紅河州急救中心,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蔣俊介紹,通過多方努力,紅河州初步建成了南部區域醫療急救網絡,覆蓋近2萬平方公裡,惠及180萬人口,為急救患者提供了有力的生命保障
  • 紅河州南部區域醫療急救網絡初步建成
    記者從紅河州急救中心獲悉,我州初步建成南部區域醫療急救網絡,覆蓋近2萬平方公裡,惠及180萬人口,為屏邊、河口、金平、元陽、綠春、紅河6縣急救患者提供了有力的生命保障。紅河州南部區域醫療急救網絡設在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部二樓的紅河州急救中心,擁有先進安克7.0調度指揮系統,6個急救分站子系統。每個縣市的急救分站設子系統1套、車載終端2套。急救網絡的初步建成,讓南部6縣120調度功能轉移至紅河州急救中心,實現統一接線,統一調度指揮,就近安排醫療救援。8月初,綠春縣一名患者從高空墜落,直徑5公分的木棒從大腿根部插入腹部,至腰椎處穿出,情況危急。
  • 急救技能傍身,走到哪都不怕!「急診夜鷹」醫生教您如何做急救
    9月10日,在世界急救日(9月12日)前夕,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科普基地揭牌,同時還成立了醫院急救科普志願服務隊。專家表示,這支專業的隊伍能夠教您最科學的急救方法。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黃光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是廣州市公眾急救教育與傳播科普基地、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並獲得美國心臟協會授權建立了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
  • 移動的綜合急救醫院!湖南首輛5G救護車在郴州投用
    6月12日,由電信5G網絡技術支持的急救車正式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投入使用,這是湖南首輛5G版120救護車。該臺5G版120急救車上配備網際網路+遠程心電診斷、遠程心電監護、遠程會診及指揮系統,利用網際網路工具將院內心電診斷專家、影像診斷專家、臨床醫療專家、急救指揮專家賦能於一個小小的120救護車廂內,讓120救護車成為一所移動的綜合急救醫院,病人在120車內就得到全院相關學科專家的貼身服務,一路保駕護航。
  • 【全面小康慈利行】一把手訪談錄|專訪慈利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張尚權
    慈利縣人民醫院:補齊醫療衛生短板 維護人民健康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係人民身體健康,縣人民醫院如何夯實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今天的《全面小康慈利行——一把手訪談錄》我們採訪慈利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張尚權。
  • 濱州市衛健委主任商秀麗專訪:依法做好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管理工作
    商秀麗:《院前急救》是2020年由市衛健委牽頭起草的關於院前醫療急救管理的一部政府規章。《院前急救》的制定和實施,對今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履行政府社會保障職能,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保持社會穩定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院前急救》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
  • 守護生命,他們與死神賽跑——記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黨支部
    2月21日早上7點,急促的警報聲打破城市的寧靜,一輛120救護車飛速衝向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車上一對母子生命垂危!3月3日,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黨支部書記、急診科副主任朱保鋒回憶起那一幕時一臉平靜。「與死神賽跑,是急診科的常態。春節期間本來就是急診搶救工作高峰期,今年又遇到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平均每天要搶救30多名病人……」已連續戰鬥30多天,朱保鋒的眼睛裡布滿了血絲,「和我們在湖北前線抗擊疫情的同事比起來,這點辛苦不算什麼。」
  • 市執法局:規範戶外廣告管理 全面提升市容品位
    原標題:市執法局:規範戶外廣告管理 全面提升市容品位
  •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全國首期「白金十分鐘校醫急救能力培訓班」在...
    在為期三天的培訓中,由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白金十分鐘理論創始人何忠傑博士、解放軍海軍第971醫院重症醫學科李海玲主任、棗莊薛城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楊剛三等一線急救專家組成的授課團隊,以「白金十分鐘急救全鏈條幹預理論」為策略,通過教授校園時效應急急救體系建設理論、訓練校園急救處置能力、分享一線傷病急救臨床經驗、培養安全救護科普能力、組織醫院科室實地觀摩等方式
  • 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急診醫學學術年會暨急危重症研討會...
    紅網時刻12月7日訊(通訊員 段斌)為了進一步提升全省急診急救技能和水平,促進急診專業學術交流,近日,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急診醫學2020年學術年會暨急危重症研討會在湘潭市召開,此次會議由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急診醫學專業委員會舉辦,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承辦,來自全省各級百餘家醫院的400餘名急診專家及相關專業的醫護人員共同參加
  • 長豐縣持續提升應急管理「四個能力」建設
    為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建設,長豐縣緊盯目標、精準發力,持續推進應急管理「四個能力」建設,奮力開創發展新局面,營造安全穩定的大環境。一是重視應急預案管理,提升應急管理能力。為切實發揮應急預案的應急指導和指揮作用,長豐縣全面推進全縣各類專項預案修訂和修編,不斷延伸觸角,提高質量,切實增強基層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今年以來,全縣圍繞防汛抗旱、危險化學品、天然氣管道、建築施工、特種設備等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12次,通過應急演練不斷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解決好應急響應中的應急準備、組織指揮和協同配合等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