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野味,蝙蝠,果子狸算野味,那麼野雞野鴨野生黃鱔算野味嗎?

2020-12-22 維他命之約

眾所眾知,2020年的這次極為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舉國上下人心惶惶,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宿主為蝙蝠,這件事已經被大家所熟知,那麼為什麼除了禁止吃蝙蝠外還要禁止吃其他野味呢?

野鹿肉,請不要碰!

原因就在:蝙蝠屬於源頭宿主,到人這個節點的過程中,還會有中間宿主,也就是其他野生動物都有攜帶病毒的可能,這不是駭人聽聞,2003年暴發SARS疫情就是中國人愛吃野味所致,當時曾一度把果子狸當成源頭宿主,對果子狸大加屠殺。但是,後來的研究發現,SARS-CoV 的源頭宿主頭宿主可能是蝙蝠,果子狸不過是 SARS-CoV的中間宿主,而且病毒經過變異,才讓人患上SARS這種瘟疫

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而不是去獵殺享用

所以,人們應該牢記十年前的教訓,拒絕野味!

01定義篇

那麼話又說回來,到底哪些才算野味的範疇?象野雞野鴨,野生黃鱔野生甲魚這樣的生物是否算野味呢?

凡是獵取得來的做肉食的鳥獸,如野雞、野兔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野生動物,非人工飼養的都算是野生動物,而變成人們餐桌上的菜餚時,就成了所謂的「野味」。

「野味漢堡」

界定是否屬於野味,要看是否「人工飼養」,這裡的一點會引發歧義的地方,就是市場上很多所謂「野生甲魚」「野生黃鱔」並非真正野外捕捉的,而是人工營造動物生存環境,還是屬於環境人工飼養的範疇,那麼這種就不屬於野味

之前很多市場商鋪售賣野味,包括竹鼠、狗狸獾、豬狸獾、果子狸、狐狸、

樹熊、孔雀、大雁等,均可活殺現宰,速凍冰鮮,送貨上門。

02病毒介紹篇

有人認為煮熟不就行了,新冠病毒加熱56攝氏度30分鐘即可被滅活,這看似利好的消息,但是要知道野味中不僅僅存在新冠病毒,還存在很多很多嗜熱病毒(耐高溫)300甚至500攝氏度都難以將其滅活。不如死亡率達 90% 的傳染病伊波拉出血熱也與人類吃野味有關,這種致命病毒的外部蛋白與某種鳥類的逆轉錄病毒相似,提示該病毒可能是從鳥類傳播給人類的,也就是說吃野味可能傳播伊波拉病毒。另一個推測是,人可能通過吃靈長類動物的肉而感染伊波拉病毒。

五花八門的病毒

除了伊波拉病毒之外,目前有超過 70% 的新發傳染病來源於野生動物。HIV 病毒來自非洲的黑猩猩或白眉猴;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尼帕病毒來自蝙蝠;馬爾堡病毒來自非洲猴子;拉沙熱病毒來自老鼠;麻風桿菌疑似來自犰狳等等。

03法律責任篇

另外,吃野味不僅僅是個人問題,現在已上升到一個法律層面了,中國此前法律法規僅對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者處罰懲治,而新修改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規定了「吃野味」將面臨法律追責。另外,《刑法》也對非法捕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的野生動物作為食品規定了刑事責任

吃野味上升到法律層面

總之,還是那句口號,「不碰,不買,不吃,遠離野味」。

參考文獻:一:《野味到底有多可怕》2020.3二:期刊《安全與健康》2020.4三:期刊《大眾健康》2020.4四:期刊《新華日報》2020.3

相關焦點

  • 野味為何會引起病毒感染?除了蝙蝠,還有什麼野味不能吃
    根據國家疾控中心透露,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已經能夠確認,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繼SARS之後,時隔17年,一場突發的嚴重疫情,再次讓「野味」這個話題以極度沉重的態勢重回到人們眼前。那麼,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
  • 百度聯合果殼上線 「拒絕野味」 搜索彩蛋
    據界面新聞報導,百度與果殼聯合上線 「拒絕野味」 搜索頁特效彩蛋和百度百科詞條。用戶使用百度搜索 「穿山甲」「果子狸」 等野生動物名稱時,搜索結果頁面會出現相關的科普彩蛋和 「拒絕野味」 提示。用戶使用百度網頁版搜索時也會看到 「拒絕野味,守護家人健康安全。」 的提示,使用百度應用搜索可以看到野生動物的現狀、潛在危害、對人類的積極意義等提示信息。報導稱,此舉是為了從疫情發生的源頭為用戶科普,讓 「拒絕野味」 成為基本常識。
  • 拒絕野味,珍愛生命!這些有靈性的小動物,最好也不吃,果報很大
    01珍愛生命,拒絕野味!黑死病,曾讓2500萬歐洲人喪生,追根溯源竟然是野兔。伊波拉,瘋狂肆虐西非的病毒,跟人們捕獵猩猩猴子、蝙蝠有直接的關係。席捲全球的非典,源自於蝙蝠,並以果子狸為中間宿主。野味究竟有多可怕,數據顯示,目前超過70%的傳染病都來源於野生動物。
  • 剎不住的野味交易:佛山一市場暗售果子狸,武漢商家稱可節後訂土撥鼠
    但在另一家經營鵪鶉蛋的檔口,一位老闆表示自己有野雞和野鴨,「28塊一隻」。「鴨子是洪湖的,野雞是山上捉的」。記者在冰櫃裡看到數量不多的凍體野雞和野鴨。「你再來晚一點就沒有了,3點市場就要清理,所有店鋪都要關」。
  • 野生動物捕殺屢禁不止 致命的病毒與吃野味的「陋習」你該痛恨哪一...
    1月20日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這次疫情的源頭主要在武漢當地的海鮮市場,實際上這個海鮮市場裡相當多的不是海鮮,而是「野味」,就是野生動物。綜合各方面信息,從流行病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判定病毒的來源就是野生動物。 有專家表示,病毒源頭很可能是竹鼠、獾等野生動物。將病毒傳染給人的到底是竹鼠還是黃麂、野兔、野豬、豬獾、狗獾、果子狸、土撥鼠、活猴?
  • 現在還去打野味「果子狸」吃。網友:吃野味的「陋習」該怎麼管理
    近日,貴州七星關公安團結派出所查處一起偷獵並食用野生動物果子狸的違法行為人。經審訊,胡某交代其因疫情爆發閒賦在家,便用捕獵器去山上打點「野味」。其將捕獵器安裝在後山的樹林中,通過非法手段捕獲了兩隻野生動物果子狸,隨後自行宰殺食用。
  • 百度聯合果殼上線「拒絕野味」搜索彩蛋,全民科普行動再行動
    新冠肺炎疫情讓「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野味」這一話題再次成為熱點。2月12日,百度聯合果殼,上線了「拒絕野味」搜索頁特效彩蛋和百度百科詞條。用戶使用百度APP搜索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動物詞語時,搜索結果頁面會立即呈現相關的科普知識彩蛋和「拒絕野味」提示,從疫情發生的源頭為用戶科普,讓「拒絕野味」成為基本常識。對於野生動物,你的認知中還存在有誤區嗎?疫情的發生,是否讓你對餐桌上可能出現的野味產生了警惕?
  • 百度聯合果殼上線「拒絕野味」搜索彩蛋 全民科普行動再行動
    中新網2月13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讓「保護野生動物、拒絕野味」這一話題再次成為熱點。2月12日,百度聯合果殼,上線了「拒絕野味」搜索頁特效彩蛋和百度百科詞條。用戶使用百度APP搜索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動物詞語時,搜索結果頁面會立即呈現相關的科普知識彩蛋和「拒絕野味」提示,從疫情發生的源頭為用戶科普,讓「拒絕野味」成為基本常識。對於野生動物,你的認知中還存在有誤區嗎?疫情的發生,是否讓你對餐桌上可能出現的野味產生了警惕?
  • 電商平臺還在公然售賣野味 涉及果子狸等高危動物監管部門提醒不要...
    來源標題:電商平臺還在公然售賣野味 涉及果子狸等高危動物 監管部門提醒不要食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野味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日前表示,根據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袁國勇也呼籲稱:「我們都不應該吃野味。」
  • 拒絕毒從口入,百度推出「拒絕野味」搜索彩蛋
    最近,很多在百度進行搜索的用戶發現,當在搜索框裡輸入「蝙蝠」或者「蛇、穿山甲、果子狸、穿山甲、豪豬、袍子、野豬」等等詞彙的時候,就能看到「新冠病毒疑似源頭、不可食用」等等科普知識和「拒絕野味」提示。據了解,這正是百度和果殼聯合上線的「拒絕野味彩蛋」。
  • 疫情之前,野味饕餮
    在林業部門工作20多年來,果子狸是秦剛印象最深的野生動物之一。非典時期,2004年1月,廣東下達了「果子狸捕殺令」,在5天內殺滅所有果子狸,無論活的死的、生的熟的,都要立即進行封存並統一殺滅銷毀。「當時我們這裡落實到人頭嚴查,就像看到瘟神一樣。」 秦剛還曾沒收過一對熊掌,「長著毛,比人的手腳短、寬一些。」
  • 超市賣的波士頓龍蝦算不算是野味?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不過,可能很多人至今沒弄清楚:到底哪些動物才算「野味」?  ●許多地方都有食用野味的習慣,而如果公眾普遍難以分辨「啥是野味」,「拒絕野味」就有可能變成「一邊口號從口出,一邊野味從口入」。
  • 百度聯合果殼上線「拒絕野味」搜索頁特效彩蛋和百科詞條
    DoNews 2月13日消息(記者 向密) 百度聯合果殼上線「拒絕野味」搜索頁特效彩蛋和百度百科詞條。用戶使用百度APP搜索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動物詞語時,搜索結果頁面會立即呈現相關的科普知識彩蛋和「拒絕野味」提示,從疫情發生的源頭為用戶科普。 目前,用戶只要打開百度APP,搜索蛇、蝙蝠、果子狸、穿山甲、豪豬、狍子、野豬等野生動物名稱,一個特效彩蛋就會被立刻觸發。
  • 百度聯合果殼上線「拒絕野味」搜索彩蛋,全民科普再行動
    2月12日,百度聯合果殼,上線了「拒絕野味」搜索頁特效彩蛋和百度百科詞條。用戶使用百度APP搜索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動物詞語時,搜索結果頁面會立即呈現相關的科普知識彩蛋和「拒絕野味」提示,從疫情發生的源頭為用戶科普,讓「拒絕野味」成為基本常識。
  • 新型冠狀病毒留給我們的一個問題:野味真的那麼好吃嗎?
    國家疾控中心指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來源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供人食用。那麼問題來了,野味他真的有那麼好吃嗎?值得一群人不顧生命也要去品嘗一番嗎?2003年非典的爆發,一開始傳言是果子狸引起的,因為SARS始發與廣東,而果子狸是廣東人比較喜愛的野味。但是後來經過實驗證實,非典其實是來源於中華菊頭蝠,而非果子狸;果子狸只是病毒的傳播中介,患病後的它被人類吃掉,導致了病毒的爆發。到了2013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分離到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中華菊頭蝠是SARS病毒的源頭。
  • 廣東佛山一水產市場私販果子狸等野味
    廣東佛山一水產市場私販果子狸等野味
  • 搜索「野味」真相:搜索不僅能告訴你誰在吃野味,還告訴你更多
    除了某主播直播「吃蝙蝠」這樣的極端罕見案例,大部分地區一直都有自己的特色「野味」。百度指數「野味」的近期需求圖譜顯示,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穿山甲、麂子、獾子排名靠前。相關的人群畫像顯示,最關注野味的地區是:廣東,山東,江蘇,浙江,河北,四川,河南,北京,福建,上海等。
  • 疫情下的「野味」 有商家轉場網絡掛靠資質「洗白」
    但在另一家經營鵪鶉蛋的檔口,一位老闆表示自己有野雞和野鴨,「28塊一隻」。「鴨子是洪湖的,野雞是山上捉的」。記者在冰櫃裡看到數量不多的凍體野雞和野鴨。「你再來晚一點就沒有了,3點市場就要清理,所有店鋪都要關」。
  • 如何戒掉中國人「戒不掉的野味」?
    (抗擊新型肺炎)如何戒掉中國人「戒不掉的野味」?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電 題:如何戒掉中國人「戒不掉的野味」?  作者 黃鈺欽  「千歲蝙蝠,色白如雪,集則倒懸,腦重故也。……陰乾末服之,令人壽四萬歲。」
  • 武漢市場野味菜單曝光:活殺竹鼠、孔雀、果子狸 發現首例新型肺炎
    這兩天,網上流傳出一張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裡名為「大眾畜牧野味」店的菜單,顯示有活狗狸獾、活豬狸獾、活竹鼠、竹鼠肉、活果子狸、果子狸肉等野生動物。20日晚間,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連線時表示,根據流行病學分析,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