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4句話講透了佛學千年智慧:煩惱到頭來都是徒勞

2020-12-17 正史戲說

為什麼很多人晚年容易皈依宗教?

很正常!

因為他們意識到了,忙碌了一生,到頭來都是徒勞。

這句話是不丹的藏傳佛教薩迦派的喇嘛,第三世欽哲傳承的主要持有人,宗薩欽哲仁波切所說。

他被譽為當今世上最具智慧,最能洞見萬物本質的佛教導師。

這句話既是一種心靈的慰藉,又是一種可怕的現實。

甚至很多剛剛30多歲出頭的壯年,也開始認為:他們正在奔命的一生,也是徒勞的一生。

為什麼會這樣?人生到底是什麼?

宗薩欽哲仁波切用他的代表作《正見》,用濃縮的4句話,既講明白了人生,也參透了佛法千年的智慧。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

這句話是佛門四大法印中的第一法印。

本意是說:世間萬物是沒有永恆的,都會隨時間的變遷或改變、或消亡、或重生。

如果真的存在永恆,那只有變化本身是永恆的,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無常。

而這裡有一個關鍵就是和合事物。

比如說:人就是和合事物。

很多時候我們能做什麼,不完全是由自己決定的。

有時候,你認為自己完全決定了一件事情,實際上你已經種下了影響他人的「因」。

再比如一朵花,單純的認為自己嬌豔,那就片面了。

因為一朵花,是種子、陽光、雨露、營養等多個特定因素暫時組合在一起的和合事物。

既然是和合事物,那就是無常的。

所以人就應該像花朵那樣,經歷盛開與嬌豔,凋零與衰老。

當我們面對生、老、病、死之時,根本無需煩惱,因為這些本身就是無常的。

當明白了這個以後,我們自然也就會明白:

無論是大到浩瀚宇宙,還是小到雞毛蒜皮,都不是獨立存在的。

任何事物更無法保持永恆不變。

成功或失敗,得到或者失去,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如果過於執著,那就是徒增煩惱。

我們應該用變化的心態,去面對無常的世界,那些因為變化而來的痛苦就會慢慢消失。

一切情緒皆苦

當我們懂了第一法印以後,對第二法印就很好理解了。

第二法印認為:情緒是痛苦的直接原因,甚至可以說情緒就是痛苦本身。

情緒來源於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的主體就是「我」。

因為當我們起期待之念的同時,失望之念已經伴隨而生了。

越把自己看得重,情緒就會越重,隨之而來的痛苦就會越多。

當然情緒是人與生俱來的,也是特有的,我們不需要要去掩飾。

如果有人教你要喜笑不形於色,其實這也是一種念。

當他們真正為了掩飾情緒,做到喜笑不形於色的時候,往往更加痛苦。

佛家認為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覺知!

覺知就是當我們產生某種情緒的時候,我們能儘快的去認識到它,而不是抗拒它。

我們認識到憤怒、悲傷、嫉妒、快樂等所有情緒都是正常的。

它們就像我們認識和合事物一樣,無常才是正常。

只有覺知了,才能不為情緒所困。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

宗薩欽哲仁波切認為,如果你真的能覺知自己,那你就能覺知世界了。

覺知了世界,就能參透佛家的萬法皆空。

在佛家看來,我們面對的不是客觀世界,而是主觀世界。

我們眼中的五顏六色,在很多動物眼中只有黑白兩色。

所以那些我們認為的真實世界,完全是我們虛構出來的。

我們所面對的真實情感,也是我們虛構出來的。

我們所聽到的真理,也是我們自我束縛出來的。

我們所聞所見所感所知所想,所有存在,都是空。

因為一切事物都無自性,所有的性,都是我們組合出來的。

涅槃超越概念

其實生活中能參悟到第四法印的人,基本上沒有!

就連《正見》作者本人宗薩欽哲仁波切,也並沒有給出具體的定義。

但是,他向我們闡明了,涅槃絕對不是死亡,也不是去了另一個地方。

而是從所有的困惑中解脫出來,從我們對世界錯誤的認知中清晰過來。

比如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曾經說過一句話:我永遠不奮鬥,永遠不努力,從來不認真。

很多人好奇問:難道人生不是要奮鬥、要努力、要認真嗎?

蔡志忠解釋道:風會吹、雲會飄、水會流、樹會長、花會開、太陽會東升西落,因為這都是天生的,這是本性,這是自然。

本性就是本性,自然就是自然。

人就是要呼吸、要吃飯、要睡覺。

難道我們還要天天跟自己說:堅持呼吸、堅持吃飯、堅持睡覺嗎!

或許蔡志忠的這種人生境界可以算是涅槃了,至少他不會被這個世界上錯誤的認知所困惑。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活在這個世上,

大多數人生命的狀態都是一堆錯誤的想法和一些混亂情緒的結合。

而這些也是痛苦的根源,當我們認清這點以後,我們或許也可以涅槃。

正如佛家所說的:眾生皆佛。

雖然眾生皆佛,但是真正涅槃的高人,還是鳳毛麟角。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更多的是希望告別煩惱。

而宗薩欽哲仁波切的這本《正見》,就是用最簡單的文字,向我們闡明了人生,以及高深的佛家智慧。

這本書或許能給你的人生帶來非凡的智慧,告別煩惱。

相關焦點

  • 千古帝術《資治通鑑》,書中短短三句話,卻說透小人的「嘴臉」!
    千古帝術《資治通鑑》,我花了一年才讀完這部書,卻收穫了「千年的智慧」,書中短短三句話,卻說透了小人陰險的嘴臉!一部書讓你花費一年的時間去讀,你願意去讀嗎?相信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非常清楚,它由司馬光所編著,書中的內容可以說得上包羅萬象,其包括了軍事、謀略、用人、戰略、社會、治國等各個方面,所以毫不誇張的說,讀完這一部書,能讓你了解許多朝代的治國全貌,所以它也被很多人稱為「千古帝術」,也就是說它是帝王應該讀的書,帝王的治國之道都在這本書中可以找到,並且可以從中借鑑那些歷史規律,這樣就能避免重蹈那些滅亡的因素!
  • 26萬字的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濃縮成4句話,寫盡生活,說透人生
    1982年,馬爾克斯因為《百年孤獨》這本書拿到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本書一面世就震驚了整個拉丁美洲的文壇,後來傳到了中國,更是影響了咱們國家一整代作家的寫作風格,莫言把這本書讀了20遍,某著名時報更說這本書是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 《度心術》短短三句話,講透「馭人之道」的三重境界,早懂早受益
    人謀智慧《度心術》,讀懂的人嘆為「天書」,沒讀懂的人罵為「廢紙」,短短三句話,講透「馭人之道」的三重境界,早懂早受益!書有好壞之分嗎?這是我經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很多人說肯定會有好壞之分,有些書教人做惡,這樣的書肯定是壞書,而有些書教人積極向上,這樣的書肯定是好書,的確,書的好壞由作者的心態而定,但有一本書,它是由一個奸人所寫,裡面的內容看透人性,卻並沒有叫人去做壞事,這樣的書是壞書嗎?
  • 《為什麼佛學是真的》用現代科學解釋佛學
    關於本書這本書要做的,就是用現代科學的知識,嘗試解釋一些佛學的概念和觀點。這些概念和觀點都是去除了超自然現象的東西。這本書裡沒有六道輪迴,沒有因果報應,更沒有「神通」,基本上是把佛陀當成一個覺悟了的哲學家。核心內容美國有很多人在學佛,甚至可以說西方已經形成了一整套佛學體系。
  • 當佛學遇上現代科學,究竟何以為「我」?
    當一本書名字中含有「佛學」,還要說佛學是真的,你就應該明白它至少觀點比較激進。這也就是我們將其改名為「洞見」的部分原因。它的英文書名Why Buddhism is True直譯過來是:為什麼佛學是真的。
  • 卡耐基《人性的弱點》經典10句話,直戳人心,把現實說得太透了
    卡耐基《人性的弱點》經典10句話,直戳人心,把現實說得太透了所有的人,不管他是屠夫,烤麵包的,或者是寶座上的國王,都喜歡尊敬他的人。該書在1937年首次出版,剛一上市就風靡全球,幾十年間被翻譯成60種文字,全球總銷量九千餘萬冊,擁有4億讀者。本書旨在幫助您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務活動與社會交往中與人打交道,並有效地影響他人;如何擊敗人類的生存之敵——憂慮,以創造一種幸福美好的人生。
  • 《增廣賢文》經典6句,講透人生哲學,說盡處世之道
    我在研讀之後,不由得感嘆到,這本書真的把人生哲學與處世之道給講透了,接下來,阿胖與你分享《增廣賢文》中最經典的6句話,希望幫你理解一些人生哲學與處世之道。咱們中國人幾千年的智慧結晶,僅靠一篇文章肯定是說不完的,如果可以,我建議你去讀讀《增廣賢文》這本寶典。這本書被稱為中國人的處世寶典。歷來都為人們所傳頌,講的是人生哲學,說的是處世之道,揭露了很多人性、人心和人世道理。
  • 曾國藩一生的大智慧,都濃縮成了這5句話,句句警心,建議讀一讀
    曾國藩的一生以及留給後人的大智慧,我想,用這10句話概括那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都知道曾國藩的智慧,卻不知道,他這智慧也不是平白無故天生帶來的,他的智慧跟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說名字不知道,要是說這幾個故事,你一定知道!
  • 曾國藩講透人生的4句告誡,讀後醍醐灌頂
    答案只有4個字:優質教育曾國藩在二兒子曾紀鴻只有7歲的時候,就經常和他書信來往,給到他人生忠告,這樣的習慣也被他的後代延續了下去,每一代子孫都非常重視對後代的教育,所以才讓曾家近200年人才輩出。這樣一個牛逼的人物,我們若能學到半點智慧,後面的人生之路都會好走很多。今天這篇文章,阿胖分享給你曾國藩的4句告誡,講透了人生,讀後醍醐灌頂,無論你是自己看,還是分享給孩子,都會受益匪淺!
  • 關於生死的一本書——《西藏生死書》
    《西藏生死書》,這本被稱為第一部全面解說西藏佛學智慧精髓,直面死亡,展示一種神聖精神的偉大著作終於看完了。這也是最近我看的第一部佛教文化技術類書籍。合上書本,心裡總覺有話要說,卻不知從何談起。這是本好書,但我知道以我目前的智慧和對西藏佛學的膚淺了解來看這本書是太糟蹋她了。因為對佛學和西藏都很陌生,書中許多佛學常識及細節我都是囫圇吞棗無法消化,有些內容更是直接跳了過去。
  • 《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人生要懂三件事,說透多少智者的智慧
    王蒙《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我每天都要翻一遍,還是覺得不過癮,真正的人生要懂得三件事,說透多少智者的智慧!有些書看一遍你就不想再看了,還有些書看一遍你沒看懂,要看幾遍才能讀懂,但還有一類書很特別,你看一遍就能讀懂,但你卻放不下,你每天都想翻一遍,以便能從中找到智慧,而且越看越覺得不過癮,最近我就遇到了如此的一本書,這本書就是王蒙的《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
  • 負債纍纍時,悟透這3句話,古人早將「東山再起」的方法告訴你了
    每個人都不會一帆風順,有崛起的時候,也有人生低谷。有些人,總是在不經意間,背上了沉重的負債。雖說人生有八苦,但窮困導致的落魄,讓人們變得更加迷茫和麻木。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是想要「東山再起」,關鍵是要謹記這「3句話」。
  • 《朝花夕拾》裡,魯迅辛辣的5句話,講透人性,說盡時代
    今天阿浪要分享的便是他影響中國人幾代至今仍流芳的小說《朝花夕拾》,這本書早已是老生常談。卻經得起時代的洗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小學課文裡皆有魯迅先生的筆墨。魯迅先生的書,小時候去看只覺得頗有意思,講的故事真實生動,很有玩味。
  • 解讀千古奇書《羅織經》,短短兩句話,說透人性,說透小人真面目
    解讀千古奇書《羅織經》,短短的2句話,說透人性,說透小人的真面目,多少人不知小人的手段,最後吃了大虧!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社會,最怕的就是遇到小人,小人不僅讓我們不能好好的工作,有時更是用各種詭計來陷害我們,最終導致升官加薪與我們無緣,而小人啥事都不做,最終卻能得到上級的青睞,所以小人往往很可恨,但對付這些小人,大多數人卻沒有好的辦法!
  • 佛教:拜「觀音菩薩」,心中默念4句話,功德無量!
    信佛學佛,不只是相信而已,更要在實際生活中去踐行、去真修,去真切地踐行菩薩道。拜「觀音菩薩」,心中默念這4句話,功德無量!一、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到寺院裡燒香拜佛,會習慣性地跪在佛前許願,希望佛菩薩保佑自己這個,幫助自己實現那個。
  • 佛說:你的「知見」理解錯了,再怎麼修行用功都是徒勞
    修定的目的是為了生起無漏慧,無漏慧能斷除煩惱。那麼這個無漏慧,我們現在學的這個慧,如同在風中的燭光,飄搖不定,見物不明,沒有力量,所以必須要修定;於禪定當中生起來的無漏慧,就好比密室當中的燭光,熾然向上,見物很明,很有力量,就能起斷煩惱的作用,所以為趨增上慧而修定心謂增上定學(增上心學);為趨煩惱斷而修智見,名增上慧學。
  • 色即是空:用現代科學的視角解讀佛學
    「每天一本書」專欄系列連載的第 31 篇文章大家好,歡迎打開#每天一本書#專欄,每天花5分鐘閱讀一本書,每天堅持進步一點點!今天要分享的書是——《為什麼佛學是真的》本書作者,羅伯特·賴特,科學作家、進化心理學學者。其實在美國有很多人在學佛,甚至可以說西方已經形成了一整套佛學體系。
  • 佛學,什麼是往生極樂淨土?別再繼續錯下去了!
    佛學正知見,什麼是往生淨土?鴻無道人釋:佛學這句話,其實是指大智大慧達彼岸。覺性,即是淨土!真性自在無漏,煩惱不生,便是極樂。經云:若智慧明了,此心號名法性,亦名解脫。經云: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
  • 看懂這4句話你就明白了
    《人間失格》這本書目前的銷量已過1000萬冊,豆瓣評分常年在8.0以上,這樣喪的一本書,為何有那麼多人愛看?阿胖會與你分享書中震撼人心的4句話,看完你就明白原因了。太宰治想要告訴我們的是,做人,不要一驚一乍,太愛炫耀自己,而是要沉著冷靜,掌控好自己的情緒,去過好這一生!
  • 《落葉》:濃縮威爾·杜蘭特一生智慧結晶的一本書
    威爾·杜蘭特先生是美國當代的哲學家和歷史學家,與胡適先生師出同門,都曾是杜威先生的學生,代表作有《哲學的故事》、《文明的故事》,《落葉》是他從1967年開始創作的一本小書,那時的杜蘭特已經八十多歲,他創作這本書的目的在於表達其對人類生命和命運等永恆話題的看法,這本書斷斷續續寫了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