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農村藥罐不能借,更看不懂的是藥渣也不能亂倒,倒哪裡呢?
在農村有很多習俗,很多習俗都是傳承的歷史悠久,其中有的習俗確實有些道理存在,直到現如今依然被延續使用,其中就有一個習俗叫做三不借,而且根據地域不同,都有不同的說法,比較常見的三不借包括:不借香火,不借藥罐,不借婚房,根據地域的不同還有很多版本的三不借,但對於藥罐不能借的說法還是有很多的。藥罐是非常多見的器物,價格也不貴,過去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有個藥罐,為啥藥罐不能借呢?
藥罐自然是用來熬製中藥的,對於熬中藥的說法在民間可謂是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其中有熬中藥的時候不能用嘴吹,喝中藥的時候也要自然的放涼,不能吹的。老人說用嘴一吹就把藥勁給吹跑了,至於是不是真的,還真的無法考證。除了不能吹之外,藥罐也是不能借出去的,老人說藥罐不但是用來熬藥的,是治病的,把藥罐子借出去也行,但不要再還回來,老人說藥罐還回來,很容易把別人的病給帶回來,所以說藥罐自然是不能借,借出去也就不要還。
藥罐熬製的中藥,最後會成為藥渣,藥渣現如今也是種植愛好者的喜愛,可以把藥渣發酵之後當作肥料使用,給植物上肥,在農村對於藥渣,也有不同的說法,就連倒藥渣也要講究方式,藥渣是不能隨便亂倒的。有的地區還講究藥渣要倒在大路的中央,為啥會這樣做呢?聽村裡的老人講,藥渣之所以倒在路中央,原因是有很多的,藥渣倒在鄰居門口,會讓人反感,認為是把病給帶了過來,所以房前屋後藥渣是不能倒的。
藥渣是無用之物,為啥不倒到垃圾堆或者糞堆上呢?藥渣雖然看似無用,但直接扔到垃圾堆上,村民認為是對於藥神的不敬,所以這類地方是不能隨便倒的,那麼為啥就選擇在了路中中央呢?道理很簡單,過去的農村,都是土路,跟現在明顯的不同,現在的農村道路都已經完全的硬化,而過去的農村土路是最為多見的,把藥渣倒在路中央,對於這個公共的地方,對誰都沒有什麼影響,而且藥渣被人群你一腳我一腳地踩過去之後,逐漸就會被帶沒了,這樣消失的方式,也被認為是把病給帶走了。所以把藥渣扔到路中間,也是一種美化的寄託。寄託於採取這樣的方式,能夠真正地起到藥到病除的作用。
這也是農村的一個習俗,至於有沒有道理存在,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信則有不信則無,也是對於美化的一種寄託,希望病人能夠早日恢復健康,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