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加羅夫人
馬上,就到六一了。
以前這是個只屬於兒童的節日,可如今,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開始在這天爭著搶著當「孩子」。
所以,我們總能看到一個奇特的景象。
從逐漸步入30歲的90後,到已經搭上40歲列車的80後,大家都喜歡紛紛追憶往昔,懷念童年的美好,甚至厚著臉皮自稱「寶寶」。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長大實在太累了。
哪怕只有一天時間,讓我們可以回到過去,喘喘氣也好。
現在把時鐘撥回到小學三年級。
放學回家後,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扔下書包,打開電視機,調到動畫頻道,舒服地窩在沙發裡。
廚房裡傳來媽媽做晚飯的聲音,窗外是其他孩子們無盡的歡聲笑語。
但被電視吸引住的你,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看動畫片。
小時候最甜的夢,莫過於擁有一個藍胖子。
上學快遲到時,藍胖子有竹蜻蜓。
想要重新考試時,藍胖子有時光機。
周末想出去旅行時,藍胖子有任意門。
無所不能的哆啦A夢,給我們童年的幻想添上翅膀。
孩子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
天真。
正是有了這份天真,才有保持對這個世界的極強好奇心和想像力。
孩子會堅定地相信,哆啦A夢是真的,聖誕老人是真的,媽媽講的所有故事都是真的。
生活是簡單美好的。
在那時,一同漂洋過海傳進的日本動畫片還有:
天真可愛的《櫻桃小丸子》、好色搞怪的《蠟筆小新》、奇幻熱血的《龍珠》、追求速度的《四驅兄弟》、精巧懸疑的《名偵探柯南》以及代表月亮消滅你的《美少女戰士》。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喂,你還記得那隻永遠抓不到老鼠的笨貓嗎?
它們一個叫湯姆,一個叫傑瑞。
湯姆千方百計想要抓住傑瑞,結果每次都以失敗告終,在精明的傑瑞的襯託之下,湯姆就像是一隻憨憨。
全片沒有一句對白,但是天馬行空的動畫創意就足以讓人噴笑,這部《貓和老鼠》成為了無數人童年樂趣的來源。
在歐美動畫的部落裡,我們邂逅的驚喜還有:
喜歡派大星的《海綿寶寶》、華麗複雜的《變形金剛》、治癒溫暖的《天線寶寶》、喊著哈庫那瑪塔塔的《彭彭丁滿歷險記》、可愛風趣的《米老鼠和唐老鴨》以及愛吃菠菜的《大力水手》。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風吹雨打都不怕……」
對很多人來說,這句話很難讀下來,因為總會不自覺地唱起來。
1986年,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13集剪紙動畫作品《葫蘆兄弟》開播。
七隻葫蘆,其實是各懷本領的七兄弟,他們為了救爺爺前赴後繼,與妖精們展開了生死搏鬥。
奇幻驚險的橋段設計,扣人心弦的情感脈絡,讓一座國產動畫的巔峰就此樹立。
當然,那些年陪伴我們國產動畫不止於此:
只播了五集的《黑貓警長》、歷險傳奇的《海爾兄弟》、《舒克和貝塔》、經典版《西遊記》、溫馨近人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螢屏火爆的《藍貓淘氣三千問》以及一段神話《哪吒傳奇》。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對於孩子來說,一部動畫片,其實就是一段夢。
這段夢不僅溫暖黑夜,更會伴隨這個「孩子的」一生,帶來無限的快樂與純真。
再大一些的時候,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從抽象變得具象,電視劇就開始走入我們的視野。
看電視劇最痴迷的狀態是什麼?
角色扮演。
有的男孩深藏一個武俠夢,覺得自己是聶風,喜歡的女孩就是第二夢;覺得自己是李逍遙,喜歡的女孩就是趙靈兒。
有的女孩總有一個公主夢,覺得自己是小燕子,喜歡的男孩就是五阿哥;覺得自己是紫薇,喜歡的男孩就是福爾康。
1998年,《還珠格格》開播。
電視劇播出後最高收視突破62.8%,創造了中國電視劇有數據統計後的最高收視紀錄。
就這樣,《還珠格格》火了二十年,每年的暑假還在電視上一遍遍重播。
在那段時光裡,霸屏的古裝劇還有很多:
國劇巔峰《西遊記》、武俠經典《風雲》、柔腸百轉的《新白娘子傳奇》、無釐頭的《春光燦爛豬八戒》、鐵三角《鐵齒銅牙紀曉嵐》以及童年陰影《少年包青天》。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新世紀後,流行偶像旋風席捲大陸。
F4,變成了無數少男少女的夢。
沒錯。
就是那部火遍全國的偶像劇——《流星花園》。
這部改編於神尾葉子漫畫的電視劇,在2002年正式開播後,在整個亞洲掀起了收視狂潮。
2003年,主演言承旭赴菲律賓參加廣告記者會,還受到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的邀請會面,全程以皇家級禮遇接待。
除了《流星花園》,曾經颳起流行旋風的現代劇還有這些:
渣男情史《情深深雨濛濛》、童年陰影x2《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校園青春《十八歲的天空》、流行偶像劇《薰衣草》、搞怪無釐頭的《粉紅女郎》以及80後寫實照《奮鬥》。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的情景喜劇越來越少了,幾乎已經消失了。
所以那些年在熒幕上播放的情景喜劇,不僅是當時孩子們的歡樂源泉,至今也還是他們的下飯神劇。
從1992年的《編輯部的故事》開始,中國情景喜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雖然國產情景喜劇拍的不多,但是卻部部經典。
無數個閒來無事的倦懶午後,一次次的歡笑,陪我們衝淡了平凡日子裡的乏味。
有帶火了葛優躺的《我愛我家》、軍旅題材《炊事班的故事》、蔡明挑大梁的《閒人馬大姐》、地域風格濃厚的《東北一家人》、活寶家庭《家有兒女》、古裝喜劇巔峰《武林外傳》以及後來的《愛情公寓》。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之前大家怎麼追星?
貼海報、買專輯、看電視。
每周五晚上的《同一首歌》,苦苦守侯自己偶像的出現,這是屬於每一個粉絲的虔誠信仰。
綜藝節目,就這樣為當年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窗。
喜歡藝術創作的,就去看尼爾叔叔的《藝術創想》;想看益智趣味類的,就去看王小丫的《開心辭典》;周末想要狂歡放鬆的,就去看李詠的《非常6+1》。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在這串長長且閃耀的綜藝和節目名單裡,還有綜藝鼻祖《正大綜藝》、《曲苑雜壇》、脫口秀《康熙來了》、破解迷信的《走近科學》、現象級選秀《超級女聲》、影評節目鼻祖《第10放映室》,芒果臺的《快樂大本營》以及安徽臺的《超級大贏家》……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綜藝節目,都讓我們原本單調的童年變得愈發多彩。
上小學時,語文課本裡有一句諺語:「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什麼叫光陰似箭?什麼叫日月如梭?
我們背過了這句話,但卻從來不了解它的含義。
後來,我們穿越時間之海,親歷千味百態的人生故事。再度回首童年往昔時,才體會到了恍如隔世之感。
小時候的夢很多,但做過最傻的夢,莫過於想要快點長大。
那時候總以為長大了就不用寫作業,也不用再也問爸媽要零花錢;以為成年人的世界就是有錢、有閒、有自由的理想日子生活。
然而,當我們真正長大後才發現現實的殘酷。
有的人,成了日常996的職場社畜,表面上衣著光鮮,其實……精神襤褸。
有的人,成了每天007的創業新貴,表面上財富自由,其實……負債如山。
有的人,成了遊遍街巷的配送小哥,表面上風吹雨淋,其實……還是風吹雨淋。
詭譎無常的生活,總不會忘了雪上加霜,每次在你跌倒的時候,再狠狠地踹上一腳。
成年人的苦,只有那些長大了的孩子才知道。
小孩子不開心時可以大哭大鬧,成年人的崩潰卻只能在角落裡偷偷抹淚。童年時的歡樂與純真,只能被歲月的無情風浪不斷侵蝕。
小時候的我們,只有一臺小小的電視機,雖然可選擇的空間很少,每周二還會出現檢修的雪花畫面,但裡面卻藏匿著一個大大的世界。
那裡有好聽的流行歌,有好看的動畫片,有好笑的情景劇,還有無數要好的小夥伴。
那裡沒有996的壓力,沒有逼婚的恐懼,沒有理想的幻滅,也沒有多次的夢中驚醒。
然而,現實和我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當我們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長大時,才發現原來過去的時光,就是最美好的日子。
前些日子,一個短視頻在網絡走紅。
重慶的街頭,一個戴著黃色安全帽的農民工,一路蹦蹦跳跳的前行,仿佛七八歲的兒童,這畫面被路人捕捉拍下,觸動了許多人的心弦。
這位姓楊的大叔,今年已經年過五旬,外出打工六年,老婆和孩子都在老家,自己隻身一人的出來闖蕩,卻邁出了無比輕鬆的步伐。
有人將楊大叔解讀成樂觀主義,但其實歡樂的外表之下,更是折射出圍觀者的悲涼之心。
楊大叔一路輕鬆寫意,但諸多艱辛的成年人卻步履蹣跚,所以他變成了人人圍觀的奇異風景。
人們一邊豔羨著,又一邊懷念著。
我們總懷念童年的美好,總想回到小時候。
但是很遺憾,那個屬於我們的流行文化的黃金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一部又一部的經典電影,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歌曲,被不斷的重新翻拍、翻唱,似乎就是在提醒我們已經告別了一個無與倫比的時代。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許多成年人的睡夢中,都曾出現過這樣的場景:
夏日午後,躺在樹蔭下的吊床上,西瓜放在潺潺的溪水裡,耳邊傳來幾聲清脆的鳥叫,孩子的臉上扣著還沒看完的漫畫,閉上眼睛後幻想整個世界都是自己的。
那種灑脫與自由,此後多年都未能遇到。
明天太陽升起,對無數的成年人來說,他們又將會面對風浪翻湧的現實。
那些重溫的年少快樂時光,或許能喚醒心中沉睡已久的純真與美好,帶領我們一路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監製 / 費加羅夫人
編輯 / 滿滿
設計 / anki
微博 / @費加羅夫人
原標題:《長大了才知道,動畫片是給成年人看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