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本「社畜」都忍不了、必須辭職的理由是什麼?看完覺得太扎心

2020-12-12 日本招聘網

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加班文化」十分出名,那些自嘲為「社畜」的上班族們日復一日地重複著趕電車、擠地鐵、加班到深夜才能回家的歷程,但仍然每天兢兢業業不敢辭職、跳槽,守護著可能要坐上幾十年的工位。

前不久油管上一則「跟拍日本上班族小哥的一天」的視頻火了,其中的主人公是一名27歲日本男青年,作為公司最年輕的正社員,他每天7點起床,8點20到公司準備工作、為同事衝咖啡,然後出門拜訪客戶、跑業務,中午匆匆買個麵包對付一下,再繼續工作到晚上,直到8點多才能回家。

不過回到家並不代表工作已經結束了,他還要繼續用自己的電腦加班,而他同為上班族的妹妹也會坐到對面一起加班。到深夜10點半後,他才能洗澡休息,然後等待明早7點繼續為工作而奮鬥。

日本上班族超過12個小時的繁忙一天讓很多外國人都震驚了,但日本網友對此卻見怪不怪,甚至還覺得「這種程度算輕鬆的」!這不禁讓人疑問:連這種工作強度都承受得來,對日本的上班族而言,到底有什麼理由會讓他們想辭職呢?

日本有關網站在今年10月對10代~60代的1000名上班族進行了問卷調查,有接近9成的人回答「想過辭職」,想辭職的理由有很多,排在前三名的是:

03、工作量和加班多/不能休息

出乎意料的是,表面上任勞任怨的日本「社畜」,內心裡對繁重的工作也會有埋怨和難受,尤其是當夜晚和休息日加班變成理所當然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會感到疲憊,甚至產生辭職的念頭。

@HTD:和前輩、上司一起每天加班到深夜的話,會覺得「一生可能就這樣了」;

@エミリー:每次工作量過多錯過末班車,沒有休息連續工作的時候都會想辭職;

@佐藤さ:會有不屬於我的工作堆過來,加班超過100小時,但只付20小時的加班費……

02、受到不合理的對待和斥責

雖然日本企業的傳統規則是上下等級分明,下屬對上司要恭敬和服從,但越來越多年輕人在尊嚴和工作中會選擇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如果受到了類似職權騷擾的不合理斥責,遇到被領導「穿小鞋」或是為上司的錯誤強行背鍋的情況,很多人也會選擇直接辭職,不做受氣包。

30代正社員:大半夜接到上司斥責的電話是常事,第二天還要早一小時到,太討厭了;

40代管理層:上司每次遇到失敗就會說「因為會影響晉升,這次就作為你的過失吧! 」

新入職正社員:因為修改了上司寫的文章,每周都要找理由被罵一次,乾脆辭職了。

01、職場人際關係不好

調查中排名第一的辭職理由,竟然是難以處理職場中的人際關係。由於日本人的性格偏向謙遜和委婉,即使和同事、上司之間發生衝突也很難直接說出口,遇到職場欺凌和被人無視等問題時,很多人只會沉默以對,長久之後內心的壓抑和疲憊難以忍受,最後還是選擇了主動辭職。

@女學童指導員:全是女性的職場表面上關係很好,但反面就會互相講不在場人的壞話;

@男銷售:公司不大卻還有派系的束縛,做什麼工作還要防備同事,太累了;

@女白領:有一個性格暴躁衝動的上司,整個部門的工作效率都會下降,簡直是有害的存在。

除了以上這些,工資報酬與工作量不匹配、難以獲得晉升、工作內容沒有價值……各種各樣的問題成為人們職場和工作上的阻礙,但就算有無論如何都想辭職的理由,實際上真的辭職的人並不多。

該網站同樣調查了「不辭職的理由」,超過33%的人回答「為了生活」,有22%的人覺得「很難跳槽/擔心能不能找到工作」。網友表示,「人際關係和工作都很好的理想公司是很難遇到的」,我們只能在某種程度上進行取捨和內心的調整。

但就算是以加班為榮的日本人,也會一邊在心裡喊著「真不想去上班啊」一邊乖乖出門通勤,因此還誕生了一個新的名詞「サザエさん症候群」(海螺小姐症候群),專指周日結束後又要面臨周一上班的工作和人際壓力而陷入憂鬱的現象。

《海螺小姐》是日本一部在周日晚19:00播完的動畫片,有調查機構對日推上的推文進行了統計,發現動畫播完後發布「我不想上班」的人一下子增加,到20點跳到了約1.4倍。而星期一發布的類似推文更是超過了1萬條,是一周內最多的一天。

但正像網友所說,「不想上班是間歇性的,生存壓力是持續不間斷的」,如果因一時衝動就放棄自己經營許久的工作,之前的付出不就白白浪費了嗎?

「辛苦」不是辭職的理由,「努力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才需要讓我們考慮有沒有必要繼續。至於人際關係問題,其實到哪裡都會出現,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是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畢竟有時候逃避不一定「可恥」,但可能真的沒有用。

每份工作都有它好與不好的地方,當我們想辭職或跳槽時,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專業好用的求職平臺!在日本的小夥伴無論有任何招聘、求職上的需求,記得上日本招聘網

你在日本的工作還順利嗎?遇到過哪些令你想辭職的瞬間?留言評論與我們聊聊吧!

相關焦點

  • 連日本「社畜」都忍不了、必須要辭職的理由是什麼?看完覺得太扎心…
    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加班文化」十分出名,那些自嘲為「社畜」的上班族們日復一日地重複著趕電車、擠地鐵、加班到深夜才能回家的歷程,但仍然每天兢兢業業不敢辭職、跳槽,守護著可能要坐上幾十年的工位。
  • 當代社畜生存現狀…評論扎心
    來源:吐槽星君 作為一隻當代典型社畜 隨時隨地工作+全年無休 越沒錢+越想花錢
  • 即使無法成為野獸,我們也不要當社畜!
    反正越來越多日本年輕人,正在這條成為「社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社畜」,顧名思義——會社的畜生,用來形容那些地位連畜生都不如的低階公司社員。對公司上層的話言聽計從,不敢違抗拼命瘋狂的工作,而工作之餘的生活時間,一切都只能對付一下草草了事,完全失去了自我。
  • 沒有一個社畜缺少鋼鐵般的意志
    無論是在工地搬磚的工人,還是坐在辦公室「996」的白領,亦或是中層領導、創業者,都可以自稱「打工人」。 在打工人這個梗之前,這類人群通常稱呼為上班族、打工仔、社畜…… 在社交語境裡,「社畜」體現的是一種喪文化。
  • 社畜是什麼梗-社畜是什麼意思
    社畜是什麼梗?社畜是一個貶義詞,就是形容像牲畜一樣被壓榨的上班族。下面爪遊控為大家帶來社畜意思介紹。社畜意思介紹  社畜(しゃちく)是日本用於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指在公司很順從的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屬性之一。
  • 而在打工大國日本,非洲動物也能變成社畜
    在日本,更習慣把辛勞的「打工人」稱為「社畜」。,和我們的打工人語錄簡直是異曲同工,就是壓力這麼大的日本,出了一部講述非洲動物習性的動畫,卻被網友評論:「在打工大國日本,非洲動物也能變成社畜。單身久了,看個蜥蜴都覺得眉清目秀蜥蜴是進入公司一段時間的青年員工,性格踏實認真,是一個負責任的好青年。
  • 萬菱匯社畜金句展,開在巨型罐頭裡
    萬菱匯最近有一個『願望罐頭夢工廠』展覽,居然是個大型「社畜」打卡點。,社畜的世界太不容易了。靈魂拷問呀,對於社畜們來說,這個場景很有共鳴!面對美食跟體重,又一次扎心了。南字,看得我都覺得太難了,就算做夢我也希望我的願望能成真!
  • 社畜是什麼意思梗來源哪裡 新垣結衣展現社畜生活真實寫照
    社畜是最近很火的一個梗,小編也是在網上看到的,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麼網絡用語社畜出自哪裡?下面來看看。  「社畜」是什麼梗  作為網絡語的該詞是日本用於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指在公司很順從的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多用於自嘲。
  • 當代社畜辭職成本有多高?6成上班族存款10萬才敢辭職
    當代職場10個人中有8個想裸辭,其中七成真的裸辭過,並且32%的HR天天都想裸辭。職場人想裸辭的最大原因是心裡委屈,其次才是工資不到位。一個員工能否在工作上保持心情愉悅,50%的原因取決於上司。上司能夠直接影響到員工的工作情緒、工作壓力、獲得認可、KPI考核、職級調整和薪酬上漲。
  • 社畜大叔公費重返學校撩妹?看完很多人都哭了
    人們常說:「這個世上什麼藥都有,就是沒有後悔藥。」然而,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動畫卻打破了這個定律。嗑藥後的主角不僅於一夜之間,從一事無成的社畜大叔,回到了17歲的高中生模樣,而後更是開啟了一段新的校園之旅。
  • 過勞死、臥軌頻發,日本「社畜」文化究竟有多可怕?
    「社畜」這個詞在年輕人群中可謂膾炙人口,而實際上他的發源地就在日本,「社畜」是「會社」(在日語中表示公司)和「家畜」的合成詞,指代像牲口一樣為公司工作的職員。
  • 《非洲的動物上班族》社畜情景喜劇
    當季披著動物皮講人性故事的動畫,除了一部青春校園動物群像劇:《BEASTARS/動物狂想曲》之外,還有一部講述生活在日式職場裡的動物上班族們的社畜情景喜劇:《非洲的動物上班族》「社畜」這個詞大家早已不陌生,從字面意義上看也很好理解,是「會社」
  • 當「社畜」成為一種現象
    原來,「社畜」已經不僅僅是來自異域的小眾文化裡的一個小眾名詞,它已經成為一種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儘管還有很多讀者還不知道「社畜」到底是什麼。年輕白領的自嘲  正在播出的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讓「社畜」成為社交網絡上的熱門詞語。對不熟悉日本文化的讀者而言,「社畜」看起來有些刺眼。
  • 《我是餘歡水》完全詮釋了,中年「社畜」的處境,男人看了都流淚
    今天,我們來聊聊中年「社畜」這個話題。「社畜」可能有的朋友會很陌生,不理解。但是你了解這個詞語的含義之後你就會覺得這個詞用在自己的身上「很貼切」。「社畜」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指在公司很順從地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多用於自嘲。屬於網絡流行詞,該詞出自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用語,通過日劇傳播開來,如今成為了一個在中國也比較常見的網絡流行語。
  • 日本的壽司之神,被米其林「摘星」,反而覺得慶幸,原因扎心了!
    我們都知道日本人是很喜歡吃壽司的,而且日本的壽司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的,日本有一些專門吃壽司的店,專業做壽司的人,他們做出來的壽司,跟我們在街上買的,根本就不一樣,日本有一個壽司之神,甚至被評作是米其林廚師,後來卻被米其林給摘星,因為他違反了米其林的一個規定,被摘星了以後,不但不覺得可惜
  • 《這個不可以報銷》:日劇太喜歡把社畜的心聲搬上舞臺了!
    日本人十分擅長把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事情通過再刻畫放大到大熒幕上,無論是近期引起熱議的由黑木華和高橋一生主演的《凪的閒暇生活》中刻畫的「討好型人格」,還是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這個不可以報銷》中財務社畜們由發票報銷引發的辛酸歷程,都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事情,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 10月新番《非洲的動物上班族》,真正的「社畜」來了!
    社畜:是日本用於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指在公司很順從的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多用於自嘲。然而這不是日本一國青年的現狀,還有中國.....也許正是這種國情現狀,所以日漫的主角大多都是青少年,大概是因為積極向上、盲目樂觀還不知道憂愁吧,而已經工作的成年人雖然還活著,但是他們已經死了......不過還是要佩服島國的自娛自樂精神,既然已經是「社畜」了,那就真的來一部「社畜」日常的動畫吧!
  •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揭秘社畜的心酸真相:加班,太容易趕走愛情
    愛情,什麼時候成了漂泊在外一族的奢侈品?不知道什麼時候,社畜成為了一個80、90自嘲的詞語。該詞原本是日本用於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指在公司很順從的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多用於自嘲。之後,國內也常有人自嘲自己是個社畜,這竟讓眾多還在燈火通明寫字樓裡的男女無力反抗。加不完的班、每天疲憊的身體、無處安放的靈魂和身體,有時候,社畜甚至根本很難維繫自己的愛情。前陣子觀看了一部日本職場劇《我要準時下班》。
  • 有點沙雕有點萌,社畜調節自己的小動畫居然被上千萬次圍觀?
    眾所周知,日本的社畜壓力都是很大的,他們通常面臨著無休止的加班、下班後無止境的應酬、爾虞我詐的職場關係、令人糟心的上司、看上去完全封閉的晉升通道還有令人窒息的企業文化……雖然在日本,也有很多人意識到,這樣的情況令人糟心且不利於社會,也有很多影視、漫畫作品剖析了這些現象,但是一時之間,社畜的社會生存問題還是一個難題。
  • 什麼是一部好車?看完這部社畜大叔美食治癒日劇你會明白
    每一集的故事其實很簡單:男主是一位平時辛苦工作,養活妻女的典型日本中年社畜大叔,而有意思的是:男主的妻子和女兒是瘋狂的追星族,他們每周末都會去外地看偶像男團演唱會,因此男主就有了一泊二日(兩天一夜)的獨處時間。於是,男主周五加班後,就會開著他的小車,來一場尋找美味的吃貨獨自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