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中的火箭炮究竟有多強?志願軍老兵:一輪齊射無活物

2020-12-06 騰訊網

近段時間伴隨著《金剛川》的熱播,人們開始逐漸了解抗美援朝戰場上曾經發生過的慘烈戰事。未曾擁有過制空權的志願軍一度被動挨打,只能在夜間進行長距離奔襲。在電影中美軍的F-4U戰鬥機肆無忌憚的低空飛行,對志願軍戰士們架設的橋梁進行偵察,大口徑榴彈炮更是憑藉著射程優勢多次轟擊橋體,儘管志願軍戰士使用蘇制M1939式37㎜高射炮成功擊落了一架F-4U戰鬥機,但是B-29轟炸機投下的延時炸彈還是令所有人措不及防,直到宛如暗夜流星般的喀秋莎火箭炮摧毀了敵方炮兵陣地,戰士們才再次鼓舞其士氣來。實際上電影中對於喀秋莎的火箭炮威力還進行了「削減」,因為有美國飛行員透露,曾經他們150人的炮兵陣地在經受一輪火箭炮洗禮後,未出現一個倖存者!

終於等來了援助

實際上早在二戰時期,德軍就吃盡了喀秋莎火箭炮的苦頭,而中國能夠在抗美援朝時期成功引進這型裝備,還得感謝「老大哥」蘇聯的幫助。當時面對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志願軍部隊的武器裝備就顯得有點寒酸了。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戰士們成功取得了前三次戰役的勝利。在第四次戰役打響前,志願軍炮兵第21師終於等來了蘇聯援助的喀秋莎火箭炮,大家所熟知的「全國戰鬥英雄」董存瑞就來自該支部隊。21師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唯一一支喀秋莎火箭炮兵部隊,當時21師一共接收了120門蘇聯製造的M-13火箭炮,為了能夠早日形成戰鬥力,21師還專門抽調了387名軍事幹部前往瀋陽的炮校進行了40天的緊急培訓。

在入朝的一場戰役中,志願軍21師下屬的203團利用夜幕優勢,對美軍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擊,戰後僥倖活下來的美軍不斷聲稱:「志願軍使用了原子炮。」即使是面對美軍的王牌師——美騎兵1師,志願軍火箭炮也是不落下風,志願軍47軍利用引蛇出洞的策略,先用炮火掃射敵軍陣地,隨後吹響衝鋒號讓美軍誤以為47軍已經發動了步兵進攻,結果當美國步兵從工事中衝出來時,嚴陣以待的開去啥火箭炮直接實施了一番齊射,美軍800餘人被炸死,至此喀秋莎火箭炮也開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嶄露頭角。由於喀秋莎火箭炮數量有限且威力巨大,所以戰士們對其也是喜愛有加,遇到火箭炮部隊的車輛更是會主動禮讓。

上甘嶺「封王」

而在隨後的上甘嶺戰役中,喀秋莎火箭炮更是大放異彩直接獲得了「炮兵之王」的美譽。當時美國第8集團軍集中了300門大炮、40架飛機和120輛坦克,向上甘嶺地區發起了攻擊, 在不足3.7平方公裡的狹小地帶,敵人傾瀉了將近190萬餘發炮彈,平均每秒鐘襲來炮彈6發,我方陣地更是直接被削低了兩米,但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志願軍15軍與21炮兵師打出了一波完美的配合,利用曾經打擊美騎兵1師的戰術對美韓陣地進行了一次全面打擊,整個上甘嶺的上的空都被喀秋莎火箭彈的尾焰照得通紅,前後只用了13分鐘,美韓聯軍的絕大部分工事就被摧毀。據統計,在這場長達43天的戰鬥中,聯合國軍70%的傷亡都是由志願軍炮兵造成的,雙方的傷亡比也被拉到了2.3:1,極大的鼓舞了前線部隊的士氣。

先輩意志不可磨滅

而這也使得曾經入朝作戰的老兵譚秉雲不僅感嘆道:「當時美國人武器比我們要很多,這場仗能打成這樣還得感謝蘇聯老大哥送來的喀秋莎火箭炮,要知道一陣齊射過去,對面山頭上什麼都沒有了。」當然志願軍的意志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畢竟當時的喀秋莎火箭炮使用起來也十分危險,只需一發子彈擊中裸露在跑加上的火箭彈都可能會引發爆炸,但即便是如此危險的戰位也沒有一人選擇退縮!

相關焦點

  • 魔鬼火炮喀秋莎有多猛?志願軍老兵:一輪齊射,美軍陣地幾無活物
    蘇聯專家歷經多年探索終於研製出了由卡車配載的BM-13火箭炮,其發射原理與我國古代發明的火箭原理大同小異,只不過BM-13是一種多身管的自行火箭發射器。BM-13有8根導軌,每根導軌不但可以上下兩側掛載兩枚火箭彈,還可以當做火箭彈發射穩定器。
  • 「喀秋莎」火箭炮有多猛?志願軍老兵:一輪齊射,美軍陣地基本沒活物
    而我們本文要講的,並不是這首歌曲中的女主公「喀秋莎」,而是出現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喀秋莎」。當然,它並不是一個人,而是「蘇聯火箭炮」的別稱! 而在我志願軍手裡,喀秋莎再次恢復了往日的榮光!
  • 《金剛川》之中的喀秋莎到底有多強?老軍:一輪齊射,基本沒活物
    發射中的它就像一枚照明彈,照亮了志願軍的心,也鼓舞了士氣。當時有士兵問班長:「這就是我們的喀秋莎嗎?」神情自豪又痴迷。當時它站在峻峭的山上,溫柔地向敵方扔去了16發火箭彈。這個132㎜彈徑的炮彈,最大速度可達到355m/s,相當於一架超音速飛機,而它的最大射程可達到8.5km,足足比張譯手中的蘇制M1939式37㎜高射炮多5km,所以在觀感上像煙花。於是有網友感嘆道,喀秋莎太美了,燦爛的流光尾跡,倏忽而過也讓人印象深刻。就像死神的織布機,在一片金光中為美軍送去報喪的靈衣。
  • 志願軍老兵:一輪齊射,美軍陣地基本沒活物
    志願軍很缺裝備,也沒有重炮。航空兵就更是少見,只能依靠蘇聯當時的秘密空軍打掩護,不然情況更加的危急。 這時候出現了一種非常厲害的武器,這個武器的名字就叫做「喀秋莎」火箭炮,「喀秋莎」火箭炮來自蘇聯,真的可以說是非常「猛「的一款武器。而且這個火箭炮有一個優點,就是十分擅長長途奔襲,又可以將這個火箭炮的發射架安裝在卡車上面。而且最重要的是,它能夠在短時間內發射數量達到10枚以上的火箭彈。這樣就能夠襲擊敵人,而且這些火箭彈的口徑在132毫米。
  • 「喀秋莎」火力有多強?志願軍:齊射一輪,美軍陣地沒活物
    當然,光有喀秋莎火箭炮並不能發揮出它真正的作用,還需要用它的人,一個合格的炮兵需要掌握相當多的知識,彈道學是其中最基本的,美軍的炮兵便是經過了系統化訓練的!
  • 抗美援朝中的「喀秋莎」:齊射一輪,美軍陣地基本沒活物
    戰爭中,雙方的軍備實力差距明顯,聯合軍在大炮、坦克、飛機以及後勤物資的供給上全面碾壓志願軍。志願軍就是在缺少炮火、沒有一架飛機的情況下同聯合軍展開了長期的對峙。美軍憑藉著制空權以及制海權的優勢,常常對志願軍發起正面的攻擊,一開始讓志願軍後勤損失慘重。後來在蘇聯秘密派出的"米格"戰機,成功的阻擊了美國戰機對後勤的攻勢,志願軍的後勤才得以通暢。
  • 喀秋莎火箭炮有多猛?7輛一輪齊射,德軍還以為在被一個師轟炸
    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如果要說電影中最震撼人心的畫面,莫過於志願軍復仇的那一段。 美軍下午剛用榴彈炮襲擊大橋,志願軍晚上就開出了喀秋莎,一輪齊射,火箭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如流星一般刺破夜空,直接端了美軍的炮兵陣地。
  • 透過電影《金剛川》,揭秘志願軍喀秋莎火箭炮是如何威震敵膽的
    但這個壯大是相對的,與以前落後的舊中國相比,這是石破天驚的,因為我們有了自己的武裝,有了足以保家衛國的武裝。而與當時的蘇美等超級大國相比,確實差得還很遠,尤其是在武器方面方。在《金剛川》中,我方在武器方面相較於美軍處於劣勢,因無制空權和大規模榴彈炮群,使得我方軍隊傷亡遠遠高於美帝國主義。
  • 電影《金剛川》喀秋莎火箭炮是如何威震敵膽的 喀秋莎火箭炮有多猛
    但這個壯大是相對的,與以前落後的舊中國相比,這是石破天驚的,因為我們有了自己的武裝,有了足以保家衛國的武裝。而與當時的蘇美等超級大國相比,確實差得還很遠,尤其是在武器方面方。在《金剛川》中,我方在武器方面相較於美軍處於劣勢,因無制空權和大規模榴彈炮群,使得我方軍隊傷亡遠遠高於美帝國主義。
  • 「喀秋莎」火箭炮威力有多大?志願軍一次齊射,就打垮美軍兩個營
    最後志願軍總部就將裝備24門喀秋莎火箭炮的209炮團配屬給15軍。在上甘嶺接下去的戰鬥中,喀秋莎大顯神威,一輪齊射,美軍陣地基本沒有活人。上甘嶺戰役結束後,209團獲得「百發齊放,震破敵膽,戰士最愛你,敵人最怕你!」的錦旗。那麼喀秋莎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為何會深受志願軍官兵的喜愛?
  • 「喀秋莎」有多猛?韓戰老兵:齊射後,敵陣地基本沒活物
    而喀秋莎火箭炮除了在二戰戰場留下豐功偉績的一頁外,在朝鮮戰場上也是大顯神威。朝鮮半島戰爭中,我軍的軍事裝備和敵方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尤其是美國,其強大的制海權、制空權都讓我軍在戰鬥過程中吃了不少的虧,哪怕是陸軍,美軍也有著裝甲車、坦克、重炮等先進的武器裝備。而我軍在對比下弱點就非常明顯,那便是火力不足。
  • 《金剛川》中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有多猛?一口氣384發碾壓美軍炮兵
    《金剛川》中的喀秋莎射擊《金剛川》給你最深印象的是哪個片段,恐怕很多人都會說:喀秋莎!彭德懷勉勵他們:「現在志願軍有了你們這樣最先進的、現代化的喀秋莎火箭炮!美國到目前還沒有,我們要很好地尋找戰機!發揮火箭炮的優勢!出奇不意地、排山倒海般地向敵人進行閃電式襲擊!大量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 韓戰,美軍的噩夢「喀秋莎」:齊射一輪,陣地基本沒活物!
    在所有的火炮中,有一門火炮叫喀秋莎火箭炮,讓聯合軍聞風喪膽,他到底有多猛,據抗美援朝的老兵回憶:"美國人雖然武器比我們好。但我們志願軍背後也有一座大山,那就是蘇聯。
  • 志願軍入朝參戰,有沒有喀秋莎火箭炮?看看志願軍老兵怎麼說
    不過蘇軍士兵更喜歡稱之為喀秋莎火箭炮,這款武器也成為德軍的噩夢,不過之所以被國人知曉,更多的是因為在抗美援朝中,我軍也曾使用這樣的武器,實際上很多人懷疑,蘇聯是不是在抗美援朝時候
  • 喀秋莎火箭炮有多猛?最後一戰69次齊射,首長都沒見過如此場面
    《喀秋莎火箭炮有多猛?最後一戰69次齊射,兵團首長都沒見過如此炮火》  抗美援朝戰爭可以說是一場國力、火力和經濟實力都不對等的戰爭。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我們為打贏這場戰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一共有197653名志願軍戰士長眠於異國他鄉。
  • 全營齊射威力超90枚飛彈!解放軍新型火箭炮治癒火力不足恐懼症
    在很多抗美援朝題材的影片中,都可以看到志願軍在戰爭中後期使用引入的蘇聯喀秋莎車載火箭炮齊射的壯觀場面,每當此時美軍及其盟友就會陷入極大恐慌,而長期以來飽嘗火力不足恐懼症的志願軍則會歡呼雀躍。
  • 金剛川裡的喀秋莎,到底是什麼來頭,足以讓對手顫抖
    看過《金剛川》這部抗美援朝電影的小夥伴們,除了對中國人民志願軍留有不怕犧牲的印象外,相信對影片中的喀秋莎也記憶猶新。天空划過一道美麗的群星,敵方陣地猛然間銷聲匿跡。那麼喀秋莎到底是何方神物,有如此毀天滅地的能力。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種威力驚人的武器。
  • 金剛川裡的喀秋莎,鋒芒畢露,足以讓對手震顫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第一種被蘇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規模生產、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較於其他的火炮,這種多軌火箭炮能迅速地將大量的炸藥傾瀉於目標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喀秋莎成為了第一種蘇聯大量生產的自行火炮,並常將其裝載於卡車上。由於火箭炮這種新型武器當時嚴格保密,蘇聯紅軍就根據這個字母"K",把該武器命名為一個女性的愛稱"喀秋莎",這個別名迅速在蘇聯紅軍裡傳播開來。
  • 志願軍老兵成都觀看《金剛川》銘記抗美援朝精神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10月25日,中影晴瑞影城CGS舉辦「致敬英雄兒女」《金剛川》觀影活動,特別邀請抗美援朝老戰士代表現場觀影。本次活動,成都影迷與志願軍老兵王光柄、韓雨秋、郭明清,「特級英雄」黃繼光後人黃擁軍,還有部分現役軍人代表共同觀影。「我老了,背也駝了,扛槍打仗不行了,但有義務宣傳抗美援朝精神。」88歲的老兵韓雨秋說道。《金剛川》講述抗美援朝戰爭最後一役背後的一段真實往事。
  • 喀秋莎火箭炮:女神的怒火有多強?將敵人直接送去地獄
    考慮到其機動性強且火力密集的優點,喀秋莎火箭炮的攻擊又被人們稱為女神的怒火,能直接將敵人送去地獄。 經過多次協商後,蘇聯同意支援志願軍120門喀秋莎火箭炮,在對炮兵21師進行了40天左右的培訓後,這支志願軍炮兵部隊便秘密赴朝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