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風平浪靜》海報
繼《少女哪吒》 《灰燼重生》之後,導演李霄峰新推電影《風平浪靜》 ,影片延續了前作的風格,在類型的框架中關注裹挾於時代發展中的個體命運。李霄峰偏愛講述上世紀90年代的故事,那正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傳統的倫理價值觀念遭受著嚴重的質疑與瓦解。該片聚焦1992年少年宋浩(章宇飾)高考保送名額被頂替後所引發的多米諾效應,導演視這部電影為「劇情片」 ,這正說明影片中的犯罪是為敘事提供一個框架,其內核在於人物塑造與時代反思。
《風平浪靜》從根植於時代變革中的中國式家庭倫理關係來折射冷峻的現實,書寫扣人心弦的社會痛點。影片始於高考保送選拔,市長的兒子頂替了原本屬於宋浩的名額。憤怒的父子先後去找市長討要說法,宋浩誤入市長鄰居住宅並失手捅傷了鄰居,隨後趕到的父親宋建飛(王硯輝飾)為了兒子的前途,在善與惡之間做出了抉擇——宋建飛最終殺了鄰居。觀眾在某種程度能理解宋建飛的過激行為,但隨之而來的情節發展使得父親形象轟然崩塌。市長邀請宋浩參加李唐的慶祝宴,並在酒席上意外透露宋建飛即將升任建委主任,這暗示了宋浩的前途就是一場交易,原本憤怒的宋建飛此時卻笑臉感謝市長提拔。隨後,他更是沒有阻攔宋浩的離開,並對妻子說是兒子殺了人。被權力薰心的宋建飛不具備傳統父親的品質,家庭教育在宋浩身上是缺失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他命運的必然。
影片建構起了一個極富張力的對話場域,對角色行為動機的抽絲剝繭能讓觀眾體會到犯罪背後的種種社會問題。李唐父子是推動《風平浪靜》敘事的另一條重要線索。宋浩父子的人生軌跡均被李唐父子改寫,李唐從小就被父親的權力異化,他頂替宋浩之後並無歉意, 15年後的他更是搖身變為地產商。權力交易使得宋建飛與李家父子關係緊密,宋建飛的建委職務某種程度上成為李家父子地產變現的工具。15年後,李唐正是以當年的把柄要挾宋浩父子,並為了利益再次製造命案。兩對脆弱冷漠的父子關係,作為導演思考社會問題的重要切口,權力、資本成為角色關係難以維繫的情感裂縫,兩位年輕人某種程度上都成為了父輩的犧牲品。 《風平浪靜》中傳統舐犢情深父子關係的逝去,揭示出了當代中國家庭的倫理困境,也映射出了時代變革的暗流湧動,善與惡的模糊界限平添了人物的無奈與蒼涼感。
電影中對人物形象的描摹,除了直白的視聽呈現,往往也會藉助特定的隱喻修辭,旁涉角色、環境等也成為刻畫角色的內驅力。影片中,潘曉霜(宋佳飾)是深入解讀宋浩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二者構成了「陽光與陰影」的潛在隱喻。影片第二幕是短暫而美好的,潘曉霜的出現為宋浩悲愴的命運平添了些許曙光。潘曉霜是近些年來少有的女性銀幕形象,生活安逸的她一直渴望著不一樣的生活,當再次遇到15年前的崇拜對象時,她主動且充滿了熱情,並果斷追求宋浩,用自己的執念融化了堅如磐石的宋浩。無論是吃火鍋時的勇敢對話,還是雨夜破車中撐傘等,都如一道光照進了深陷黑洞的宋浩,為殘酷的現實賦予了一絲絲溫暖。
從類型表述看,「罪」更多是犯罪片的展現手段,其終極目的在於探尋背後形成的基因, 《風平浪靜》的敘事邏輯便是由犯罪轉向了自我救贖。即使是在行動上選擇了離心浪遊,宋浩依然深陷於無以名狀的「罪與罰」中,背負著誤以為失手殺人的懺悔。15年後的回歸,更加劇了宋浩的精神磨滅,在潘曉霜的打動下,宋浩意識到自己也有正常生活的權利,電影也在極力傳遞一種樸素的價值觀念——好好活下去,然而這種意念總是被李唐的物質欲望所阻遏。多年的愧疚促使宋浩歸來後尋找萬小寧(鄧恩熙飾) ,但他沒想到李唐為了萬家的地皮借刀殺人,再次將宋浩引入深淵。因孩子還未出生,宋浩選擇含淚妥協與沉淪。遊艇一場戲將宋浩心中那些糾結複雜的情感一一注入鏡頭,伴隨歌曲《大海啊故鄉》跳入海中的行為,反襯出他對人世的抗拒。收費站的癲狂與施暴行為是宋浩自我救贖的一種方式,也顯示出他無聲反抗的悲愴之感。不考慮片尾的字幕,影片是以宋浩父子雙雙自殺結尾,而非以司法力量收場,這體現出創作者僭越犯罪片類型程式的別有用心:要讓個體自我完成救贖,憑藉角色內在的心理動機來重構逝去的倫理觀念。
影片中,章宇、王硯輝、宋佳等演員的表演可圈可點,立體化的角色詮釋真正立住了這部電影。但不得不指出的是, 《風平浪靜》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第一幕殺人事件的簡單呈現、第三幕潘曉霜的消失、宋建飛結尾選擇自殺以及李唐形象的符號化設置等,敘事上的不嚴謹削弱了部分真實感,也侵蝕了人物塑造的深度。客觀來說,這部影片的指向意義與反思價值要遠大於敘事文本中未臻成熟之處。若將視野拉寬一點,該片與近些年出現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烈日灼心》 《黑處有什麼》 《心迷宮》《白日焰火》等電影一樣,都在題材拓展、類型融合和風格變化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觀賞性與開放性也在逐漸提升,內核均指向社會批判與人性反思,多少讓我們看到了現實題材犯罪片興起的曙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