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桌遊」讓它走、讓它跑、讓它飛——彈射類桌遊(二)

2021-01-09 桌遊圈

上次介紹了4款彈射類桌遊,都各具特色,深受玩家喜愛。但是桌遊設計師們強大的設計能力,讓優秀的桌遊層出不窮。現在就給大家介紹另外幾款優秀的彈射類桌遊,讓大家一次看個過癮。

5、翻滾骰子

翻滾骰子(Tumblin' Dice)是一款規則簡單且十分經典的彈射類遊戲,適合2-4人遊戲,幾分鐘就可完成一局,可以個人比賽,也可以組隊比賽。遊戲有一個拼接的棋盤和四組彩色的骰子。每人選一組顏色,拿4個骰子。棋盤是階梯形,逐層向下的4層平面。玩家每輪在起始位置發射骰子,除了可以彈射,也可以推射、投擲,但骰子必須與第一層的平面接觸。

根據玩家每輪骰子停止的位置在哪個平面(*1,*2,*3,*4)與骰子向上的點數的乘積計算分數。例如骰子落在*4的平面,點數為6,則計分24分。如果玩家的骰子停止在*0的平面,需要立即將骰子移除。玩家除了使自己的骰子取得更高的分數,還需爭取將其他玩家的骰子擊出遊戲。因為遊戲是以整局比賽結束後,最終落在平面的骰子計算分數。

如果4名玩家遊戲,則每局遊戲按照順時針方向,每局比賽各一名玩家率先彈射。當所有玩家的四個骰子都射出後,遊戲結束結算總分。

遊戲以骰子的點數作為計分方式,增加了遊戲的偶然性和趣味性,同時對玩家彈出骰子後,能否保持骰子的點數有一定要求。

遊戲還增加了以下變體規則:1、如果骰子的點數與落在區域相同,則再乘一次分數。如果2點落在*2計分8分,4點落在*4計分64分。2、以點數而不是局數進行比賽,如先到101點的玩家獲勝。3、首先在每個區域都留下一個骰子的玩家獲勝。4、每輪分數墊底的玩家失去一個骰子,擊出對方骰子的玩家可以再偷一個骰子,最後比較玩家骰子的數量。

6、地城彈彈樂

Catacombs又名「地城彈彈樂」,是地下墓穴背景的彈射類遊戲。該遊戲於2012年首發,2015年重印推出了優化的新版本,增加了新的組件和卡片,成為了當年十分流行的遊戲。

遊戲中,一名玩家扮演boss,控制一群怪物,而另外一名或多名玩家則可以控制六名英雄,他們各有各的特技,英雄的目標是合作打敗怪物和地下墓穴的boss。遊戲開始需要抽取房間卡,不同的排列下每局的劇情都是不同的。

遊戲的類型是合作探險的形式,但以彈射作為遊戲的主要機制。玩家彈射代表怪物和英雄的小圓片,擊中對手可以帶來傷害,飛彈、法術以及其他的特殊能力也能造成其他傷害。當所有怪物被清理乾淨後,英雄們可以進入墓穴更底部。英雄消滅了怪物可以得到金幣,可以用金幣找商人購買適合自己能力的物品和升級裝備。最終,英雄們打敗boss即獲勝,如果所有英雄被消滅了,則boss獲勝。

7、方塊戰爭

方塊戰爭(Cube Quest)是2013年面世的一款兩人對決的彈射類戰爭遊戲,一局遊戲的時間約10-15分鐘。遊戲十分輕鬆有趣。

遊戲配件紅、藍兩種顏色各50顆方塊,每種顏色都包括有:國王、咕嚕兵、盔甲騎士、冰封魔法、前鋒兵、潛伏兵、治療法師,每種角色擁有不同的強度、特殊移動或能力。遊戲開始前,玩家在遊戲地圖上,自定義方塊的使用組合(但方塊的軍費總數有限制),並自由決定各個方塊擺在自家領地的擺放位置。國王必須放置在自己的城堡裡。遊戲目標是先把對方國王擊出地圖即為獲勝,所以方塊的擺放也講究技巧,需要起到保護國王的屏障作用。

遊戲中,雙方以回合制輪流彈射。玩家每回合可以用自己的一顆方塊,向對方方塊進行彈射。任何被擊出地圖的方塊都屬於被擊潰方塊,被移出遊戲。

如果方塊的「被俘虜」面朝上處於對方的領地,便被俘虜。這是,你可以擲出它,如果彩圖面朝上即為逃脫,回到自己的城堡,否則即被移出遊戲。

這款彈射類遊戲的重點在於布局的技巧,方塊之間能否相互保護,各自的功能能否相互配合,使得國王能保持更長時間。另外,玩家可以發現對方布局的漏洞,從而有套路地擊潰對方的防線。在遊戲過程中運籌帷幄,調兵遣將。以上是這款遊戲獨特的戰術性和對弈性所在。

8、Bisikle

Bisikle是一款彈射競速類桌遊,於2009年在法國和美國出版,在桌遊網站上有較高的關注度。Bisikle源於一種在法國海灘上玩的傳統遊戲,人們用沙子堆成一條軌道,看誰先用石球跑完軌道。

Bisikle遊戲的用球是空心的大理石球,球內部有一個小球,後面有凹坑,這種球被稱為「z-ball」,彈射後的落點更容易控制,類似於騎自行車的感覺。這種球的彈射與彈指賽車的圓片相比,更加講究技巧性。

在遊戲前,首先要拼接賽道,說明書上給出了官方建議的幾種賽道的圖形,玩家也可以自己根據難度和技巧設計賽道。賽道直道、彎道、坡道的組合方式決定了遊戲的難度。賽道還包括跳躍、橋洞等機關。賽道有的部分是有護欄的,而大多數部分沒有護欄。所以,Bisikle與彈指賽車的區別在於,彈指賽車的目標只是把圓片彈得更遠,而Bisikle需要每次彈射後保持小球停靠在護欄,不滾出賽道。

這款遊戲可供1-4名玩家同時遊戲。如果是單人遊戲,即為儘可能用最少的彈射次數完成賽道,挑戰記錄。如果是多人遊戲,就由玩家輪流彈射,每人彈射完成後,在賽道上標記小球停留的位置,下輪在標記的位置上繼續彈射,最先完成賽道者獲得勝利。

9、快速追蹤

Fastrack是2008年出版的一款彈射類小型桌遊。這款遊戲便於攜帶,隨時就能玩上一盤。玩法簡單有趣,適合不同年齡的人群。這款遊戲主要考驗的是彈射的瞄準技巧。

遊戲為2人對戰的形式。遊戲部件包括一個小遊戲臺和十個木製小圓盤。遊戲臺兩邊分別玩家雙方的半場。遊戲開始時,每人把五個圓盤放在邊緣的棋盤格上。遊戲過程中,雙方不採用輪流回合制,而是儘可能快地在自己半場彈射。彈射方法是將一個自己的圓盤放在自己半場的橡皮筋前,瞄準遊戲臺中間的開口,目標是發射橡皮筋,從而彈射圓盤,使圓盤通過開口,彈射到對方的半場。

當圓盤彈到對方半場時,對方就不能再移動,成為了對方彈射的障礙。隨著遊戲的進行,如果你發現遊戲臺上的所有圓盤都已經彈到了對方的半場,則遊戲結束,你獲得了勝利。另外,如果若圓盤飛出遊戲臺,則繼續比賽即可。

10、彈指足球

童年時,我們在國外電影中經常看到一種彈指足球的遊戲。上世紀80/90年代是彈指足球最興盛的時期,歐洲各國酒吧都能看到人們玩這種遊戲。在每屆世界盃舉辦期間,彈指足球世界盃也同時在各國玩家之間舉行。

早在1946年,Peter Adolph申請了一項彈指足球遊戲的專利,此後,孩之寶公司就推出名為Subbuteo的彈指足球品牌,並一直流行至今。

一套Subbuteo遊戲包括球場、足球和至少22名球員模型。球員是固定在光滑的圓形基座上,所以玩家用手指彈射基座,就可以控制球員將足球擊出。遊戲中,雙方輪流彈射,涵蓋了足球比賽的控球、傳球、射門、定位球等各種動作,最終目標是將球擊入對方球門得分。

孩之寶公司還推出了各種國家隊、俱樂部球衣的球員模型,方便玩家用自己支持的球隊遊戲,並且有增強遊戲效果的配件,如球迷看臺、裁判、球場燈光等。

Subbuteo至今仍然是在歐洲受流行的遊戲,還有專門的遊戲官網,介紹相關的比賽和新的規則。每年都會舉辦Subbuteo彈指足球世界盃和各類玩家比賽。Subbuteo也受到很多足球運動員的歡迎,例如布馮就在日記中寫道,彈指足球是他很喜愛的一種休閒,並且對研究足球戰術很有作用。

小結

就像那位偉大的格言一樣:人類對拋物線的控制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彈射類桌遊很好的激發著人類原始的欲望和快樂,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巨大的快樂和滿足感。因此也十分適合親子之間的遊玩。

相關焦點

  • 【興業銀行&小玩PLUS】親子桌遊互動體驗沙龍回顧
    2018年9月8日,小玩+聯合興業坂田支行舉辦了一場「親子桌遊沙龍」主題活動,藉助遊戲化的方式,為各位家長和孩子帶來「不一樣」的親子陪伴時光。  親子桌遊沙龍是什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早自三十年前就開始推動兒童玩的權利,提倡桌遊促進社交、情緒發展的好處。「學會共處」及「學會做人」都與情緒教育有關。孩子能和其他人順利玩遊戲所需的社交和情緒技能,跟他未來在職場與人合作愉快,所需的技巧本質其實是一樣的。  桌遊不僅能滿足小孩(和大人)的好勝心,也可以成為喜歡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小孩的「修行場」。
  • 桌遊:美國桌遊和德國桌遊的區別!
    美式桌遊:相比起火熱的德式桌遊,在香港似乎較少人留意美式桌遊——其實就算美國的Boardgame公司,本身也有很大部份的利潤沿自代理英文化的德式桌遊在國內銷售……美式桌遊本身擁有兩大系統:桌上角色扮演遊戲(TRPG)與戰棋(Wargame),對象都是一些對遊戲較執著的Hardcore
  • LOL桌遊80美金奢侈嗎?不!還有比它更貴的桌遊
    原標題:LOL桌遊80美金奢侈嗎?不!還有比它更貴的桌遊   前些天,筆者的朋友圈被一則LOL即將推出桌面遊戲產品的新聞刷屏了。所有相關新聞的標題都是諸如《LOL官方桌遊曝光:定價80美元 號稱史上最奢侈桌遊》……
  • 「桌遊漫談」盤點十大桌遊配件(一)——卡牌
    桌遊,即桌上遊戲,發源於德國,在歐美地區已經風行了幾十年。大家以遊戲會友、交友。在國外,桌上遊戲內容涉及戰爭、貿易、文化、藝術、城市建設、歷史等多個方面,大多使用紙質材料加上精美的模型輔助。它是一種面對面的遊戲,非常強調交流。談起桌遊,大家一開始的印象就是紙做的,雖然後面也有不少塑料或者樹脂模型,也出現了塑料token等豪華配件。
  • 「桌遊推薦」傳說永存!盤點十大經典神話類桌遊-上
    這裡就來盤點一下那些經典的神話類桌遊精品。(本文盤點以傳統古典神話背景為主,不涉及克蘇魯神話系列作品)1、《旭日》:日本神話中的神怪之爭櫻花飄落,神怪臨世。作為2018年最火熱的桌遊之一,《旭日》以日本神話作為背景,讓玩家們統領著由神明召集而來的五大家族,為復興那些曾經榮耀而神聖的傳統,而在古代日本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
  • SquareOne:未來的桌遊形式或許就是它了
    -----本文來自弈乎公眾號(yiqiwanzy)喜歡桌遊的小夥伴們歡迎關注!!!-----(圖源:來自網絡)如果你和其他喜歡玩桌遊的人一樣,總是在尋找一些新鮮的和令人興奮的東西,相信這款「SquareOne桌遊主機」也會吸引到你的眼球。
  • 「桌遊推薦」快樂是LOL玩家的,桌遊玩家也該擁有
    畢竟我們在LOL裡也要注意升級加點、開黑連麥、時刻觀察小地圖、選擇打團還是帶線……作為遊戲特色的編程機制、限時選牌和一卡多用等設計讓遊戲過程既需要長線思考,也需要快速想到最優解;另一方面,它高質量的配件和詳細的任務劇本描述也讓主題性無比的強,所以說它是標準的「美皮德心」。
  • 「桌遊推薦」奇特而酷炫的完美遊戲體驗——《茂林源記》
    「桌遊推薦」奇特而酷炫的完美遊戲體驗——《茂林源記》 《茂林源記》(ROOT)是2017年kickstarter上發起眾籌的,當時的成績還不是特別驚豔
  • 「桌遊推薦」藝伎回憶——《花見小路》
    說到日本文化的桌遊,《花見小路》、《京都諜影》和《三千世界鴉殺盡》等小盒桌遊就會自然而然地被想起,其實每一盒都有些日本文化背景的涉及。這次我們就說說浪漫唯美的《花見小路》,桌遊《花見小路》是一款以街道文化為背景的雙人遊戲。在遊戲中,玩家扮演兩個料理屋的老闆,利用藝伎喜歡的物品來吸引其到自己店裡獻技。
  • 親子桌遊玩點啥--玩偶騎士團
    親子桌遊玩點啥--玩偶騎士團 2020-07-19 15:01  秀仁的歡樂時光
  • 開團| 越玩越聰明的桌遊,提供高質量親子陪伴
    玩桌遊的好處好處一:建立規則感每套桌遊都有一定的規則,玩桌遊其實是遵守規則的一個學習過程,由此延伸到生活中的規則、社會規則等。有了具體的遊戲案例,孩子就明白什麼是規則,要如何遵守規則。好處二:樹立正確的輸贏觀孩子上了3歲以後,會把「輸贏」看得重了。輸了會生氣,會發脾氣。那麼桌遊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場所,遊戲有輸贏,生活有輸贏。但輸贏只是某個具體事件的結果,不是人生的結果。在遊戲中教孩子正確對待「輸贏」就是很好的場景。
  • 桌遊王者的終局:狼人選擇不殺了
    文|吳懟懟因為疫情蔓延,被用戶「放逐」的在線桌遊們迎來一次意外的「發言」機會。「玩吧崩了」幾度翻上熱搜,主打劇本殺、狼人殺等遊戲的產品,也在社交類APP排行榜上頗刷了一波存在感。大環境使然,線上娛樂普遍看好,所以遊戲類產品用戶量激增,這對「艱難」了近兩年的桌遊一番「狼人殺」來說,是一次短暫的回春。但這僅僅是就線上而言,且,就連這次回春也充滿一股撈一把就跑的氣氛,畢竟,對於廠商來說,這款最少要攢到9人才能成局的遊戲,平時實在是薅不到人。
  • 「桌遊入門二」為什麼有人那麼喜歡桌遊?桌遊的意義是什麼?
    想要入門桌遊這個坑,首先要知道這個坑的魅力,就好比公司壓制員工加班,就需要將其洗腦「工作是有魅力的,有好處」所以入坑桌遊前,請先看本文洗腦一編,玩桌遊是有魅力的,有好處的。。。。這話沒錯。首先普及一下家庭桌遊的重要性,在昨天的文章裡面有些學員分不清策略桌遊和家庭桌遊,並且家庭桌遊在國內並非沒有重視,所以小光先普及一下家庭桌遊的重要性及意義。昨天的文章:【桌遊入門一】桌遊的八大分類,科普掃盲!
  • 我在線上營給夥伴們上了一節桌遊掃盲課(上)
    緣起國慶期間,我在渡過蘇州親子營負責了一個小小的桌遊主題營,算是擴充渡過線下營多樣性的一個嘗試。在線下營開啟之前,會有線上營的幾節課程預熱。二、桌遊的分類桌遊的分類維度有很多,也沒有一個特別官方和固定的標準,比較常用的是對一款桌遊從不同維度打tag的方式來分類。
  • 「教練,我想玩桌遊」——和紙片人一起玩桌遊是種什麼體驗?
    二、《天王寺同學想玩桌遊》集美麗和智慧於一身的學園偶像——天王寺尤利婭,總是散發著讓人難以接近的氣息。不服輸的南森雪想和她成為朋友,但始終苦於沒有突破口。某天,南森雪意外地發現了她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玩桌遊時,天王寺同學竟然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為了深入了解她,小雪決定踏進桌遊這個圈子:「教練,我想玩桌遊!
  • 桌遊《賽博朋克 紅》露端倪,《賽博朋克2077》劇情會這樣走
    眾所周知,這款作品基於《賽博朋克 2020》這款桌遊設定製作。而最近一款全新桌遊《賽博朋克 紅》即將發售,背景設定於原著桌遊與電子遊戲之間的一段「紅影時代」,桌遊原作者將《2020》《紅》以及《2077》比作三部曲。本文就桌遊的世界設定為基礎,帶領大家展望《2077》中可能出現的故事。
  • 「桌遊推薦」動口動腦,不如「動手」過招
    本文就將介紹幾款簡單的動手類桌遊,讓諸位在假期也能宅家運動,感受一番兒時動手的快樂。《積木藝術(Junk Art)》《積木藝術》,曾獲2016年金極客最佳聚會及最佳家庭桌遊提名。《積木藝術》可容納2-6人,規則極其簡單,時長適中,絕對是一款推新利器,目前在BGG聚會類桌遊中排行14。如果剛玩完一局超長的重策桌遊,感到大腦缺氧的話,那麼不妨試試這款《積木藝術》,徹底放鬆身心,想必能收穫另一種滿足。
  • 不起眼的桌遊配件之玩家提示卡,它有哪些作用?
    它的實用性是建立在必要性上的,比如《UNO》這類重度的遊戲,再整一個提示卡,大多數玩家都不會去看的,但對於很多算乘法還得按計算器的歐美玩家來說,就是個大難題,而他們玩桌遊時又不喜歡藉助外力。所以《手機帝國》很貼心地在每個玩家提示卡(屏風)上都印好了乘法表格,可能還有父母會覺得這遊戲有助於幫助孩子學數學呢!
  • 益智燒腦,0-3歲的寶寶,有哪些桌遊可以玩?|低齡兒童桌遊最全推薦
    玩桌遊的時候需要大量的語言引導,聽不懂可不行。●第三,兩歲寶寶基本闖過了手眼協調關。桌遊中有許多需要動手操作的地方,例如轉轉盤、扔骰子,甚至有很多專門為鍛鍊精細動作設計的遊戲。所以兩歲以前,建議大家還是以繪本和拼圖、積木為主,讓寶寶再飛一會。
  • 玩了一款桌遊,居然暢想了一下,它可以傳給我孫女……
    如標題,它確實和我們之前推薦過的所有兒童桌遊都不一樣。經典到,自1991年起,每3年在全球不同地區都要舉辦一次圍繞這款桌遊的世界大賽(WRC),至今已有30年歷史。然後2020年上海站的熱身賽(冠軍可以參加廣州的總決賽,全國的總冠軍可以到德國參加全球賽),6歲的小男孩兒@吳小可 竟然擊敗了所有成年人,拿到了熱身賽的冠軍,也可以說創造了一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