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也瘋狂——與運動障礙疾病有關的MRI「動物徵」丨實戰讀片

2020-12-22 放射沙龍1

在醫學研究的道路上,面對運動障礙多種紛繁複雜的影像學表現,專家學者們總結歸納出許多有趣的影像學特徵,其中不乏一些用動物做比喻的徵象。這些和動物類似的的徵象易於記憶和辨認,能夠提高基於單純影像學表現診斷的準確性,有利於鑑別診斷。本文主要介紹與運動障礙疾病有關的MRI「動物徵」。

文章來源:「我還能吃下一條小魚蟲」公眾號

虎眼徵(Eye of the Tiger Sign)

泛酸激酶相關性神經變性病(panthotenate kinase-associated neurodegeneration,PKAN)

PKAN是腦組織鐵沉積神經變性(neurodegeneration with brain iron accumulation,NBIA)中最常見的亞型(約佔50%),過去稱Hallervorden-Spatz病。PKAN由PANK2基因突變導致,為常染色隱性遺傳。根據發病年齡可分為早發典型PKAN和晚發不典型PKAN。

(1)典型PKAN:10歲以前發病,90%病例在3-6歲發病。錐體外系症狀、認知發育遲滯或倒退、錐體系症狀、視網膜色素變性等眼部症狀是常見表現。

(2)不典型PKAN:發病年齡跨度大,平均13-14歲,也可成年發病,臨床症狀不典型,常見表現為語言障礙、神經精神症狀及運動障礙。

PKAN磁共振T2相上可見蒼白球部位鐵沉積顯示低信號,而在蒼白球的前內側由於神經元死亡、膠質增生而顯示高信號,這一影像學表現被稱為「虎眼徵」(圖1)。「虎眼徵」高度提示PKAN,但是極少數PANK2突變類型沒有典型的「虎眼徵」,也有晚期患者隨著鐵沉積加重T2像上中間高信號消失而變成較均一的低信號。

圖1

熊貓臉徵(Face of the Panda Sign)

肝豆狀變性(Wilson’s Disease,WD)

WD又名肝豆狀核變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銅代謝障礙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節為主的腦部變性疾病。臨床上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錐體外系症狀、肝硬化、精神症狀、腎功能損害及角膜色素環(K-F環)。由於位於第13號染色體的ATP7B基因突變導致體內銅離子轉運及排洩障礙,肝臟銅藍蛋白合成減少,膽道銅排洩障礙,銅在肝臟沉積,肝細胞壞死,所釋放的游離銅沉積於神經、腎臟、角膜等其他臟器,導致多臟器損害。WD臨床表現多樣,發病年齡多為3-60歲,兒童患者多以肝臟受累為首發表現,青少年及成人以神經系統受累為首發症狀的患者較多。

大熊貓臉徵(face of the giant panda)(圖2):紅核在T2相上呈現對稱性的低信號,為大熊貓的眼,紅核周圍的內側丘系、大腦腳上部、紅核脊髓束及皮質腦幹束神經纖維受累表現為T2高信號, 構成大熊貓臉上半部白色的輪廓;而雙側上丘、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神經核團正常的短T2信號及中腦導水管的長T2信號構成了大熊貓臉的下半部。

小熊貓臉徵(face of the panda cub)(圖3):中腦下部層面的雙側大腦腳、上丘、導水管、導水管周圍灰質核團、中央上核等構成了小熊貓臉的大體結構, 而雙側受累而呈長T2 信號的紅核周圍纖維束與短T2的中央被蓋束勾勒出小熊貓的雙眼。

熊貓臉徵絕大多數為WD的典型特徵,也有個案報導見於Leigh病(圖4)。

圖2 A為大熊貓臉徵,B為小熊貓臉徵

圖3 A、C、E為大熊貓臉徵;B、D、F為小熊貓臉徵

圖4 一例Leigh病患兒「Double Panda」Sign

燕尾徵(Swallow Tail Sign)

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疊加症候群(Parkinson’s Disease,PD/Parkinson-Plus Syndromes,PPS)

PD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中腦黑質(substantia nigra,SN)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經元死亡是其的特徵性病理改變。PD診斷主要依據患者的典型臨床表現,如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僵直、姿勢平衡障礙等運動和非運動症狀,研究發現此時黑質DA能神經元已至少死亡約30%。正常人3T MRI的SWI序列上黑質後外側呈線性或逗號樣高信號,類似於「燕尾」狀(圖5),PD患者由於鐵沉積、黑質萎縮等異常,表現為黑質小體-1(Substantia nigra -1,SN-1)高信號消失,即「燕尾徵」消失。但是,無「燕尾徵」並不能區分PD與PPS。

圖5

圖6 B為健康對照,C為MSA-P患者

蜂鳥徵和米老鼠徵(Hummingbird and Mickey Mouse Sign)

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

PSP是常見的非典型帕金森症候群,文獻報導日本的患病率為2-17/10萬,高於歐美的3.1-6.5/10萬的患病率,而我國目前尚無確切的流行病學資料。PSP的發病年齡一般為50-70歲,平均病程為5-9年,特徵性的臨床表現為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痺伴姿勢不穩易跌倒。其頭部正中矢狀位T1相表現為中腦萎縮和小腦上腳萎縮可以作為進行性核上性麻痺與其他帕金森症候群的鑑別診斷依據。「蜂鳥徵」(圖7)和「米老鼠徵」(圖8)(Hummingbird and Mickey Mouse Sign)的診斷特異度均達100%,診斷靈敏度分別僅68.4%和50.0%。

圖7

圖8

山貓耳徵(Ears of the Lynx)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

HSP是一組以漸進性雙下肢痙攣性截癱、步態異常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系統遺傳變性病。本組疾病具有明顯的臨床和遺傳異質性。臨床表型分為單純型和複雜型兩大類,遺傳方式分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和X連鎖遺傳。單純型HSP神經系統受累較為集中,以緩慢進行性雙下肢痙攣性癱瘓為主要表現,可合併高張力性排尿障礙和輕度深感覺障礙。複雜型HSP則在此基礎上合併其他神經系統損害,如共濟失調、認知障礙、癲癇、錐體外系受累、周圍神經病等。目前已發現HSP的致病基因超過70種。

其中複雜型HSP-11和HSP-15均表現為進行性痙攣性截癱、認知能力下降。部分患者還表現為帕金森症候群或肌張力障礙。除了胼胝體變薄外,磁共振T2相和FLAIR相側腦室角可見白質高信號,如同山貓耳尖上的一簇發,即「山貓耳徵」(圖9)。

「山貓耳徵」並非HSP-11/15特異性影像學表現,比如Marchiafava-Bignami病也有類似的改變。

圖9

圖10 左為健康對照,右為痙攣性截癱11型

圖11

圖12

蜻蜓徵(Dragonfly-Like Cerebellar Pattern)

腦橋小腦發育不全2型(Pontocerebellar Hypoplasia Type 2,PCH-2)

腦橋小腦發育不全(pontocerebellar hypoplasia,PCH)是一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神經發育障礙疾病,它具有表型多樣性和遺傳異質性,共同特徵包括腦橋小腦發育不全、萎縮,進行性加重的小頭畸形和不同程度的腦室擴大,大腦也可受累。它的臨床症狀可表現為嚴重的認知障礙、運動障礙以及癲癇發作。最近有報導PCH-2病例冠狀位MRI上觀察到的小腦半球發育不良產生「蜻蜓徵」(圖13)。該病患兒出生後不久表現為進食困難、發育倒退和嗜睡,常伴有舞蹈症、肌張力障礙等錐體外系症狀,易誤診為腦癱。

圖13

圖14 A、B為典型蜻蜓狀小腦

蝌蚪徵(Tadpole Sign)

成人型亞歷山大病(adult-onset Alexander disease,AOAD)

亞歷山大病(Alexander’s disease)是星形膠質細胞功能異常導致的腦白質營養不良性疾病,為一種原因不明的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目前確定以膠質原纖維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基因變異為特徵,亞歷山大病根據發病年齡臨床上分3型:嬰兒型、少年型和成人型。臨床以嬰兒型較為多見,既往由於基因等檢測技術的限制,報導的成年型患者較為罕見,實際上可能存在較多的成人型亞歷山大病漏診和誤診現象。

AOAD呈家族性,發病年齡20-70歲,男女均可發病,較嬰兒型病情進展緩慢,臨床上首先表現為腦幹和脊髓受損的症狀,如真性或假性延髓麻痺,腱反射活躍、病理徵陽性等錐體束徵,眼震、共濟失調等小腦受損的症狀,臨床上常與痙攣性截癱相混淆。AOAD症狀時有波動,病灶散在,也不易與多發性硬化相鑑別。AOAD可有頭暈、體位性低血壓、睡眠障礙、便秘、括約肌功能障礙等多種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表現,增加了臨床鑑別難度。典型的影像學改變以頭顱MRI表現為延髓、上段頸髓萎縮呈「蝌蚪徵」(圖15),同時可有腦白質脫髓鞘改變,脫髓鞘的原因並不能用GFAP基因變異解釋。

圖15

虎斑徵和豹斑徵(Tigroid and Leopard Skin Pattern)

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MLD)

MLD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白質腦病,是最常見的溶酶體病,其發病是由於芳基硫酸酯酶A(arylsulfatase A,ARSA)或神經鞘脂激活蛋白B(sphingolipid activator protein B,SAP-B)即腦硫脂激活蛋白的缺陷,使溶酶體內腦硫脂水解受阻,而沉積在中樞神經系統的白質、周圍神經及其他內臟組織引起腦白質、周圍神經及其他內臟組織等病變,從而產生嚴重代謝異常的脫髓鞘性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本病因為病理檢查時腦白質中異常沉積的腦硫脂顆粒和藍色的染料作用後變為紅色的異染性顆粒而得名。國外報導本病發病率約在1/10萬之間,國內尚無該病統計發病率的報導。MLD通常按發病年齡分為晚嬰型(最常見、病情最重)、青少年型、成人型。該病早期可表現為行走困難、智力低下、易激惹。隨著疾病進展,逐漸出現廢用性肌萎縮、四肢痙攣性癱瘓、癲癇發作、失語和痴呆等。

MRI表現晚嬰型患者病變始於胼胝體和頂枕葉白質,成人型始於額葉白質,繼而發展為腦室周圍及皮質下白質廣泛的、對稱性的改變,在T1相為低信號、T2相為高信號,注入造影劑後,病灶無強化;中央白質區在症狀早期即有很明屁的改變,以「虎斑徵」(圖16)或「豹斑徵」(圖17)為特點,但無u形纖維及小腦受累,後期可累及小腦、u形纖維,並有腦室擴大腦皮質萎縮和胼胝體受累。

圖16

圖17 A為虎斑徵;B、C為豹斑徵

蝙蝠翼徵(Bat Wing Sylvian Fissure/Bat Wing Fourth Ventricle)

戊二酸血症Ⅰ型(glutaric acidemia type Ⅰ,GA-Ⅰ)

GA-Ⅰ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有機酸血症。由於細胞內戊二醯輔酶A脫氫酶(glutaryl-CoA dehydrogenase,GCDH)缺陷導致賴氨酸、羥賴氨酸及色氨酸代謝紊亂,造成體內大量戊二酸、3-羥基戊二酸堆積而致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大頭畸形、進行性肌張力異常和運動障礙。戊二酸血症Ⅰ型在世界範圍內的發病率約為1/100000,具有種族和地域差異,國內報導約為1/60000。

大多數戊二酸血症Ⅰ型患兒於嬰幼兒期發病,表現多樣。發病越早,症狀越重,預後越差。經典的戊二酸血症Ⅰ型的影像學表現為大腦外側裂及前縱裂增寬(Bat Wing Sylvian Fissure)(圖18)、腦白質減少、額顳葉腦發育不全、顳極蛛網膜囊腫、雙側側腦室擴張、顳極前方蛛網膜囊腫、顳頂部硬膜下慢性血腫;磁共振雙側基底節區、丘腦、大腦腳可見對稱性長 T1、T2異常信號,FLAIR呈高信號等。額顳部發育不全和室管膜下結節是晚髮型GA-Ⅰ患者MRI的典型表現。

Joubert症候群

Joubert症候群也稱先天性小腦蚓部發育不全,是一種較為罕見的先天性染色體畸形,發病率為1/100000-1/8000。男性多見,男女比例為2:1。該病是多基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有遺傳異源性,患兒臨床表現多樣。目前已經報導的Joubert症候群致病基因有 21個。

Joubert症候群患者的初級纖毛結構或功能存在缺陷舊,影響細胞的生長及功能,從而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典型的病理變化為小腦蚓部發育不良或不發育,齒狀核、腦橋基底核及延髓的神經核團也發育不良,錐體交叉幾乎完全缺如。新生兒期患兒主要表現為呼吸深快、呼吸暫停、全面性發育落後、眼球運動異常、軀幹共濟失調等。部分患兒有面部形態異常(前額突出、高而圓的眉弓、鼻梁寬扁、低耳位)、瞼下垂、視網膜缺損或視網膜發育不良、多囊腎和多指(趾),並且可出現肝臟纖維化、 唇裂或顎裂、先天性心臟病、內臟轉位及巨結腸。

Joubert症候群的影像學特徵性包括「磨牙徵」、「中線裂徵」、「蝙蝠翼徵(Bat Wing Fourth Ventricle)」(圖18)和「三角徵」。「蝙蝠翼徵」和「三角徵」指由於中腦和腦橋連接部增寬變形,導致頭側至尾側第四腦室增寬、變形,呈「蝙蝠翼」或(和)「三角」形改變。

圖18 A為蝙蝠翼狀第四腦室:Joubert症候群;B為蝙蝠翼狀外側裂:GA-Ⅰ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繫後臺刪除。

參考文獻:

[1] Mulroy Eoin,Balint Bettina,Adams Matthew E et al. Animals in the Brain.[J] .Mov Disord Clin Pract, 2019, 6: 189-198.

[2] Shivakumar R,Thomas Sanjeev V,Teaching NeuroImages: face of the giant panda and her cub: MRI correlates of Wilson disease.[J] .Neurology, 2009, 72: e50.

[3] Sonam Kothari,Bindu P S,Gayathri Narayanappa et al. The "double panda" sign in Leigh disease.[J] .J. Child Neurol., 2014, 29: 980-2.

[4] Oustwani Christopher Sami,Korutz Alexander William,Lester Malisa Siri et al. Can loss of the swallow tail sign help distinguish between Parkinson Disease and the Parkinson-Plus syndromes?[J]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首屆飛圖杯全國網絡讀片大賽雲端開啟 全國醫學影像專業醫生在線...
    10月19日,首屆飛圖杯全國網絡讀片大賽在雲端開啟。  飛圖杯全國網絡讀片大賽首次將比賽現場布局在了雲端,同時,決賽階段將採取「線上直播+線下聯動」的方式進行,選手可以通過雲直播平臺進行線上答題,並與權威專家實時互動,專家們進行現場打分。  據介紹,首屆飛圖杯全國網絡讀片大賽分為主賽事及互動賽。主賽事需要經過初賽和決賽兩個環節。初賽環節採用線上答題方式,最終決賽將在11月8日進行,角逐出大賽的最終優勝。
  • 看影像辨疾病:這 9 類徵象分別提示哪些疾病?
    上期我們一起學習了神經科常見的幾種典型影像學徵象(這 10 個經典神經影像 你能認出幾個),這次來看看高階版吧~十字徵(十字麵包徵)
  • 全球首場神經影像人機大賽 BioMind戰勝25位醫界頂尖專家
    2018年6月29日-30日,一場AI vs人類醫生的「讀片大戰」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展開。這場比賽由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首都醫科大學人腦保護高精尖創新中心和中國卒中學會聯合主辦,是全球首場神經影像人工智慧人機大賽。
  • 餘輪教授:基於眼底影像和人工智慧,怎樣實現大疾病預警和個性化...
    基於知識計算模型的重大疾病風險預警和健康評估引擎5、醫療影像分析走向人工智慧化的關鍵要素6、經典醫學圖像處理方法與深度學習的結合圖像預處理與深度學習眼底血管分割方法眼底硬性滲出檢測方法7、基於眼底影像和人工智慧的健康服務系統
  • 面對數以萬億的隱形殺手,有關疾病的影視作品或許能給我們啟發
    文丨西夏Wayne@bigfun社區1911年,義大利詩人和電影先驅者喬託·卡努杜,在自己題為《第七藝術宣言》的文章中,首次將影視作品視為一種表演藝術。也是自那時起,電影(也包括電視劇)開始以「第七藝術」的身份,在人類發展的道路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動畫電影劇本《瘋狂動物城》丨迪士尼最尋常的套路打出至高境界
    2020年11月23日這是劇叔第 99 天 連續不間斷更新劇本第99天陪伴你的故事是《瘋狂的動物城》所有的年輕動物都有著各種的可能。心願牆劇叔:悶悶的悶子~嗷~《瘋狂動物城》劇本送達!劇本導言《瘋狂動物城》2016年,迪士尼影業出品的3D動畫片,由裡奇·摩爾、拜恩·霍華德及傑拉德·布希聯合執導,金妮弗·古德溫、傑森·貝特曼等加盟配音。
  • 《瘋狂動物城》刷屏,衍生品也瘋狂
    本報訊 最近,你的微信朋友圈被《瘋狂動物城》刷屏了嗎?這個迪士尼動畫新片,以其「零差評」正在全球掀起狂飆,而在中國內地也是病毒式迅猛傳播,好到爆的口碑助力票房高歌猛進,截至昨天,票房已達14.55億元。但「瘋狂」的不僅僅是電影,各種周邊產品也成為粉絲們狂熱搶購的對象。
  • 2020新影像大賽完美收官,洞見影像背後的故事
    新影像,洞見照片背後的故事   縱觀本屆大賽投稿作品,不難察覺出用戶們不再單純拘泥於表現構圖、光影等攝影技法,而是回歸影像敘事的本質,重視影像背後所傳達出的故事性,同時更加鼓勵每個人用心去感受影像背後的情感表達和深刻內涵,因此今年的新影像大賽也特別增加了「敘事者」(Storyteller)的全新組別以替代此前的「九宮格」,參賽的方式也從原來固定的9張圖片調整為3-9
  • 雄安徵遷丨「真正給群眾解決了煩心事,我們才能安心!」
    雄安徵遷丨「真正給群眾解決了煩心事,我們才能安心!」中國雄安官網發安新縣大王鎮北張莊村是分步徵遷村,目前,北張莊村房屋騰退工作已全部完成。安新縣駐村工作組對徵遷群眾實行「一管到底」,幫助徵遷群眾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
  • 雲端遊新區③丨國內最大非盈利影像藝術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
    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外景。謝子龍影像藝術館一角。雲端遊新區①丨楷聖故裡,古風雅韻——書堂山雲端遊新區②丨山水相依,城市綠芯——洋湖國家溼地公園恢復開園紅網時刻3月30日訊(記者 陳奧男 劉豔芳)突如其來的疫情,暫時阻擋了大家出行的腳步,但阻擋不了人們對藝術的追求!
  • 有毒汙染物會影響野生動物疾病的傳播
    根據喬治亞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暴露於與人類活動有關的有毒汙染物可能會影響野生動物傳染病的傳播。 由Odum生態學院博士後塞西莉亞·桑切斯(Cecilia Sanchez)領導的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以探索有毒物質如何影響野生動物的健康和流動性,以及這些影響如何反過來影響野生動物的數量和疾病蔓延到人類的風險。
  • MRI 雙側紋狀體異常的 6 種疾病,你都知道嗎?
    該患者無缺血缺氧病史,無藥物及毒物接觸史。20 天后回報檢查結果最終確診為青少年型亨廷頓病。雙側紋狀體異常的疾病1.Aicardi-Goutières 症候群(AGS)AGS 是一組罕見的以神經系統及皮膚受累為主的遺傳性疾病,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顱內多發鈣化灶、腦白質病變、腦脊液慢性淋巴細胞增多症和凍瘡樣皮損。
  • 動物模型系列之常見呼吸系統疾病動物模型
    呼吸系統H01代碼下分為18個小類,筆者瀏覽近五年面上項目,大致篩選出各個代碼下常見的研究方向或疾病(畢竟只是人工篩選,準確性欠佳,敬請諒解)。
  • 影像2020·聲音丨有一種力量叫時間的刻度
    默數記憶,請聽……視頻:李賽鳳文案:王進文相關報導:影像2020·抗疫篇丨那些人,那些事影像2020·街採丨我們的日子終究像這久違的陽光
  • 動物的壽命和什麼有關,為什麼哺乳動物的壽命相差很大?
    此外,研究還發現細胞分裂的次數和周期與壽命有關。每隻動物的壽命可以用細胞分裂的次數乘以分裂周期來計算。例如,小鼠的細胞分裂約為12倍,分裂周期為0.25年,壽命為3年。構成人體的細胞分裂約50次,每個分裂周期為2.4年,因此人的壽命約為120年。再說,壽命還與什麼有關呢?
  • 瘋狂動物城:迪士尼的真誠之作
    作為迪士尼少有的春季檔動畫,《瘋狂動物城》所展現出來的意識和狀態完全不是一部動畫電影該有的樣子。在2016年的《瘋狂動物城》裡,迪士尼奉上了一座只有迪士尼才能想像出來的超級城市,一個有著《謀殺綠腳趾》或《性本惡》風格的、經典而驚豔的洛杉磯風格罪案故事, 一段不大大咧咧地宣講成人世界的骯髒和童話世界的美麗時光。這是迪士尼動畫中最為真誠的作品之一。
  • 瘋狂動物城電影評論:迪士尼的又一部全能的電影
    相反,朱迪的堅持不懈的故事成為了一部大型電影的切入點,這部電影講述了隨著盲目安慰而產生的艱難表現,以及利用動物王國評論偏見,種族關係和警察暴行的一部電影。拒絕定居,Judy由GinniferGoodwin配音,她的目標是成為瘋狂動物城的第一個兔子警察,瘋狂動物城是一個哺乳動物大都市,獵物和掠食者似乎和睦相處。
  • 玩轉未來影像科技!2020國際特種影像論壇「餵飽」你的眼球
    >戳視頻↓↓↓記者帶你走進國內最權威的影像技術盛會12月4日,2020國際特種影像論壇在京舉辦。國內最權威的影像技術盛會國際特種影像論壇已成為國內影像技術領域專業人士的「年度盛會」,作為國內第一個關注影視科技前沿最新成果和動態交流平臺,已累計為近萬名中國影視從業者提供了服務。
  • 瘋狂動物園稀有動物有哪些 瘋狂動物園稀有動物獲取攻略
    在瘋狂動物園遊戲中稀有動物可以為動物園帶來更好的金幣收益,那麼瘋狂動物園稀有動物怎麼獲得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瘋狂動物園稀有動物獲取方法介紹,小夥伴們跟小編一起去看看。  瘋狂動物園稀有動物獲取攻略  瘋狂動物園稀有動物怎麼獲得?稀有動物獲取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