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解放70周年丨變化翻天覆地,昌都進入經濟社會發展最好時期

2020-12-22 上遊新聞

今年是昌都解放70周年。1950年10月19日,昌都宣告解放,鮮豔的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西藏高原高高飄揚,它促成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籤訂,翻開了西藏歷史嶄新的篇章。

6月17日,昌都市委市政府在重慶舉行昌都解放7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專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昌都解放7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呈現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的社會主義新昌都的全新面貌。

地方生產總值突破220億

解放70年來,昌都經濟制度、經濟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昌都市政府副市長、新聞發言人趙明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經濟社會進入了有史以來發展最好、群眾得實惠最多、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時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經濟總量不斷壯大。

2012年以來,全市地方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4%,在2019年,全市地方生產總值完成220.96億元,是1958年0.41億元的539倍,年均增長8.1%(可比價)。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45元,是1959年的525倍,年均增長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650元,是2005年7500元的4.3倍,年均增長11.1%。

趙明表示,近年來昌都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發展藏東高原特色農牧業、綠色工業和第三產業。2019年,全市農牧業總產值達到48.02億元,是1958年0.32億元的150倍。

現代工業和第三產業則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成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柱。2019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32.4億元,是1965年91.14萬元的3555倍;第三產業總產值達100.39億元,是1990年10848萬元的92.5倍。

機場航班每周80餘架次

作為「藏東明珠」,昌都曾受制於基礎設施落後,在出行上全靠人背馬馱、走騾馬驛道。伴隨著基建力度持續加大,昌都的基礎設施瓶頸制約得到了有效緩解。

趙明介紹,截至2019年底,全市公路通車總裡程達到1.789萬公裡,縣(區)通暢率達到100%,行政村(居)通達率達到100%。

1995年建成的昌都邦達機場,先後開通了昌都至拉薩、成都、重慶、西安等四條直達航線,每周航班達到80餘架次,架起了連接祖國內地的空中走廊。

此外,全市電力裝機容量達到46.8萬千瓦,927個村61.3萬人實現主電網覆蓋,主電網人口覆蓋率達到78%。

水利設施日趨完善,新增(改善)農田灌溉面積達到40.53萬畝,61.83萬農牧民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鄉(鎮)通電話率、通光纜率均達到100%,行政村通信覆蓋率、光纖通達覆蓋率分別達到99.47%、96.84%。

主城區大氣環境質量優良率100%

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昌都全力推進以人民為中心的城鎮化進程,大力實施市政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主城區建成了解放廣場、明珠公園、茶馬橋、勝利街下穿隧道等一大批重大城市配套基礎設施項目。

截至2019年底,全市城鎮化率達到29.2%,主城區戶籍人口達到7.69萬人,面積達8.9平方公裡、較2012年提高約1.2倍。

此外,當地持續用力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完善生態制度,強化生態治理,維護生態安全,優化生態環境,突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目前,昌都全市主要江河幹流、流經主要城鎮河流和各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達到國家Ⅲ類及以上標準,昌都主城區大氣環境質量優良率達到100%,天藍地綠水清的優美環境得到全面保護。

11縣(區)實現脫貧摘帽

趙明表示,昌都始終努力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明顯提升,民生福祉顯著增強。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昌都目前已取得決定性成就。2016年以來,全市累計減貧3.84萬戶19.46萬人,1127個貧困村退出,11縣(區)實現脫貧摘帽,有史以來第一次基本消除絕對貧困。

在教育上,昌都從解放前的只有兩所私塾、學生不到20人,到2019年底的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669所,在校學生達14.7萬人,實現了昌都現代教育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的歷程。

醫療衛生方面,1950年時昌都沒有一所醫院,僅有零星藏醫。而截至2019年底,昌都醫療衛生機構達369個,擁有床位2765張,衛生技術人員3642人,當地建立了藏中西醫結合、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人民群眾缺醫少藥的狀況得到根本改變。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梓涵

相關焦點

  • 四郎貢布放歌「唱響昌都新歌演唱會」慶祝昌都解放70周年
    西藏昌都解放70周年慶祝大會系列紀念活動——「唱響昌都新歌演唱會」,在昌都隆重舉行。「雪域高音」四郎貢布身著氆氌藏裝唱響天籟之音,與各族人民共同為昌都獻上美好的祝福。
  • 數說昌都70年:解放70年來昌都市文化事業春色滿園花爭豔
    中國日報網昌都9月22日電(記者達窮 華旦尼瑪)記者從21日上午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昌都解放70周年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昌都解放70年來,全市文化(文物)工作結下了累累碩果,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繁榮發展」,迎來了華麗蝶變。
  • 昌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綜述:三江大地高唱和諧幸福歌
    原標題:昌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綜述:三江大地高唱和諧幸福歌   樂聲悠悠,衣袂飄飄,黃髮垂髫或在廣場、或在家中歡快地跳著民族舞蹈;歌聲悅耳,笑聲響亮,父母妻兒或攜三五好友在鬱鬱蔥蔥的草坪上席地而坐,共同唱響心中幸福之歌……   漫步在昌都的街頭巷尾,這樣幸福和諧的場景隨處可見。
  • 昌都,西藏最後的秘境
    70年前的今天,西藏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在昌都升起來了。70年過去了,昔日貧窮、落後的村莊早已舊貌換新顏,昌都成為了西藏高樓最密集的城市,也走出了韓紅。圖/昌都旅遊最後的越野進藏路317國道(川藏北線)317國道在德格縣跨越金沙江進入崗託鎮,繼續西進,途徑江達、昌都、類烏齊、丁青,在布加雪山附近進入那曲地區巴青縣
  • 西藏昌都丨瀾滄江源頭第一寺
    西藏昌都丨瀾滄江源頭第一寺 2020-09-08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此生必駕318@3817KM,這裡是昌都!
    其分布於大堂四壁的壁畫和唐卡畫等,內容豐富,畫法精湛,僅壁畫面積就有千餘米,可以說是匯聚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代表了昌都一帶的最高水平。來強巴林寺遊玩,每年酥油花節期間(公曆新年後一個月左右)才表演的神舞非常值得一看。表演主要由動作大氣、場面宏大、舞蹈者都戴著猙獰逼真面具的「古慶」神舞和服飾華麗、舞姿古樸典雅的鉞舞組成,在西藏高原享有盛名。
  • 昌都:強巴林寺
    昌都強巴林寺位於昌都鎮內的昂曲和雜曲兩水交匯處,它巍峨地依附在橫斷山脈之之下,聳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紅壤層上。該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繞松布於公元 1444年創建的。 寺內主佛為強巴(大慈)佛,故對該寺的起名為昌都強巴林寺。
  • 「便捷公交」駛上雪域高原 金旅援藏純電動公交車交付西藏昌都
    2020年8月19日,昌都開投公交新車交付暨新線路開通儀式在昌都市公交總站舉行,昌都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領隊魏東等市領導及交通、國資等相關部門領導,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思瑜,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東慶等嘉賓出席儀式。
  • 昌都寺院巡禮_第五期_中國西藏網
    感謝昌都地區交通局長澤洛,派給我們地區最好的車子--沙漠王子V8,使我們得以在短時期內,儘可能多地走訪藏傳佛教在昌都的代表寺院。昌都地委統戰部的邊巴次仁,更是全程陪同,既給我們導遊,也是我們的翻譯,令我們此行增色不少。   邊巴次仁介紹說,歷史悠久的本教在昌都地區影響很大,而最先在這裡傳播和發展的藏傳佛教派別則是薩迦派和噶舉派。噶瑪寺是噶瑪噶舉派早期的聖地。
  • 你聽說過昌都嗎?那是西藏最後的秘境!
    它在竹巴龍大橋過金沙江,進入昌都境內 途徑芒康、左貢、邦達、然烏湖後 進入林芝地區波密縣 317國道在德格縣跨越金沙江進入崗託鎮 繼續西進,途徑江達、昌都、類烏齊、丁青 在布加雪山附近進入那曲地區巴青縣
  • 西藏昌都,美劇天堂
    地處於橫斷山脈核心地帶的昌都地區,在西藏的東部,這裡天高雲闊,雨落風輕,陽光明媚,空氣清淨,是藏東最接近神明的地方,讓人心靈寧靜,無比嚮往。偌大的昌都地區,我們該去哪裡呢!就去這幾個必遊的地方吧。昌都最大的格魯寺寺院強巴林寺強巴林寺是藏東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寺院,建築保存完好,寺內數以百計的佛像和得道高僧的雕像,還有精巧絕倫的壁畫等等,這裡有面目猙獰的「古慶」神面具,場面神秘,動作誇張。各具特色的來古冰川來古冰川是西美冰川,雅隆冰川,雄加冰川等冰川的統稱,位於然烏湖附近。
  • 西藏自治區黨委決定 普布頓珠兼任昌都市委書記
    來源:昌都發布 12月19日下午,昌都市召開全市領導幹部大會,宣布自治區黨委決定:普布頓珠同志兼任昌都市委委員、常委、書記,阿布同志不再擔任昌都市委書記、常委、委員,另有任用。要堅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聚焦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辦好昌都的事情。要全面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組織路線,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昌都提供堅強保障。
  • 昌都強巴林寺僧眾為湖北疫情防控捐款114萬餘元
    人民網昌都2月7日電(劉曉江、彭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進入防控的關鍵時期,疫情的發展牽動著西藏昌都強巴林寺僧眾的心。2月7日上午,強巴林寺廣大僧人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和扶危濟困的優良傳統,積極向疫情災區伸出援助之手,自願向湖北武漢疫情地區捐款,充分展示了強巴林寺廣大僧人心繫社會、心懷大愛,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國愛教的良好精神風貌。據悉,強巴林寺民管會和廣大僧通過自願捐款的方式籌集資金114.8398萬元,幫助災區群眾度過難關。善款將由市佛教協會及時匯至自治區佛教協會,以便統一匯往湖北。
  • 昌都九大最美景點 快來瞧瞧看
    昌都九大最美景點 快來瞧瞧看昌都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地勢北高南低,它雖不及拉薩、林芝那麼著名,但康巴文化、然烏湖等也毫不遜色,神奇而壯麗的自然景觀和積澱著濃厚歷史文化的人文景觀一起構成了昌都豐富的旅遊資源。一起來看看吧!
  • 西藏昌都強巴林寺舉辦盛大酥油花燈節(組圖)
    新華社照片,昌都(西藏),2014年3月16日 西藏昌都強巴林寺舉辦盛大酥油花燈節 3月16日,信教群眾參加強巴林寺酥油花燈節。當日,藏東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廟強巴林寺舉辦盛大的酥油花燈節。新華社記者 王守寶  新華社照片,昌都(西藏),2014年3月16日 西藏昌都強巴林寺舉辦盛大酥油花燈節 3月16日,信教群眾參加強巴林寺酥油花燈節。當日,藏東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廟強巴林寺舉辦盛大的酥油花燈節。每年藏曆正月十五,強巴林寺都要舉辦酥油花燈節,傳說是為了慶祝釋迦牟尼與其他教派辯論的勝利。酥油花是用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鳥獸等形象。
  • 西藏昌都攜6大旅遊品牌邀山城市民冬遊西藏
    昨日(2020年1月10日下午),「冬遊西藏·共享美麗藏東」昌都旅遊推介會在重慶市群眾藝術館群星劇場舉行,西藏昌都攜6大旅遊品牌邀山城市民冬遊西藏。重慶市文文化旅遊發展副主任秦定波,昌都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楊灝等領導出席推介會並致辭。
  • 昌都支隊持續推動摩託車「帶牌銷售」規範摩託車管理
    推廣摩託車「帶牌銷售」模式作為昌都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執行車管政策的一項重大舉措,既是社會管理創新的需要,也是實現惠民、利民目標的具體體現,為進一步規範我市摩託車「帶牌銷售」銷售,強化摩託車上牌源頭管理,昌都支隊車管所高度重視,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約談等方式,來強化摩託車「帶牌銷售
  • 西藏昌都發現疑似馬門溪龍類足跡群
    足跡保存於昌都地區的中侏羅統察雅群紅色泥質粉砂巖或紅色粉砂質泥巖中,含足跡地層的巖性以及原生沉積構造和無脊椎動物遺蹟指示了濱湖相的沉積環境,說明這些恐龍曾經活躍於古昌都湖周圍。該發現增加了昌都地區的恐龍足跡數量,豐富了當地的恐龍足跡類型,並擴大了西南地區的恐龍分布範圍。
  • 廣西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貴港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7月8日廣西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貴港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7月8日,廣西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貴港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歡迎大家出席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貴港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請來了貴港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新元先生,貴港市委副書記、市長農融先生,貴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壯先生,貴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黃衛平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貴港市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