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男子一直都是封建社會的核心,而之所以男子的地位遠高於女子,是因為他們常常需要在動亂的年代裡,徵戰沙場,保衛國家和人民。在我國古代也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巾幗英雄,例如在課本上常常見到的花木蘭。花木蘭是我國古代巾幗英雄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於南北朝時期。
1、 替父上戰場廝殺
在南北朝時期,國家處於一個急速變革的時代,朝代的更迭導致戰亂不斷。在戰爭之中,一直都是靠武力取勝,連續不斷的戰爭對士兵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多。今天我們所採用的是徵兵的方式來選拔軍人,在那個時候也是這種方式。國家在戰爭的時候,需要到各家各戶派一些男兵上戰場。
但當時花木蘭家裡並沒有比較大的男孩子,大多都是女兒。但是這個時候花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在古代封建社會下,一直都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這這種家國情懷之下十分注重的就是孝道。在孝道觀念影響下,古代的人一般都是認為最大莫過於不孝。尤其是對村長來說,孝敬父母尊重長輩是古代人的必備品質。
花木蘭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從小也是一個懂事又孝順的女孩子。在當時父親年事已高,並不適合打仗。花木蘭深知父親一到上了戰場,很有可能就是有去無回。而且戰爭需要前途跋涉到前線路上的勞累,也可能導致父親不堪重負。在這之下花木蘭實在是別無他法,最終下定決心要替父出徵。
在決定代替父親上陣打仗之後,花木蘭所帶的是一顆無所畏懼的心。在前期準備的過程中,到周邊的市場買一些上陣打仗需要的馬鞍等裝備,再將裝備配齊之後再啟程上路。在去前線的路上,需要跋山涉水,有一段很長的路程,但是花木蘭始終都沒有放棄,風餐露宿之下依舊是趕到了戰場。
在戰場上花木蘭猶如一個男子一般勇猛廝殺為國家保護疆土。因為從小也是有習武的習慣的,所以在戰場上雖然說身體體能方面與男子還是有一定差距,但是花木蘭依舊咬牙堅持了下來,在戰場上頻頻立下戰功。
2、 與趙家公子結為夫妻
在幾年之後花木蘭當兵回來,因為其在戰場上頻頻立下戰功,也受到了當朝皇帝的嘉獎。在當時皇帝所想要賜給花木蘭的是一些黃金等物品,但是花木蘭都沒有接受,而是向皇帝表達出了他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中看望阿爹阿娘。在回到家中的花木蘭,坐在梳妝檯邊梳起了辮子,真正恢復了女兒身。
在當時據一些相關記載在花木蘭出徵的時候,其實她已經嫁為人婦了,嫁的人是同村的趙家兒子趙俊生。在花木蘭出徵的時候,作為人妻的她也是徵得夫家的同意,所以選擇了替父上陣打仗。在那個時候有相關的史料記載到花木蘭的丈夫,趙俊生因不忍心看自己的妻子一個人獨自替父出徵,所以也選擇一起上戰場。
也就是說花木蘭的夫君趙俊生實際上跟花木蘭是戰友,兩個人一直都在同個軍營裡打仗。在那個時候兩個人雖然說是在同個軍營裡,但是所擔任的職位是不同的,花木蘭主要是擔任一個武將,而趙俊生則是負責押運糧草,保證後方的正常供給。雖然是同在軍營裡,但是兩個人在這幾年基本上是沒有見過面。
戰爭勝利後,兩個人都回到了京城。大皇帝的嘉獎面前,夫妻二人選擇的是將自己的身份表明告知皇帝,木蘭原本也是女兒生,兩個人屬為夫妻。皇帝在知道了他們倆的故事後,也大為感動,並且大力稱讚木蘭的孝心。在之後兩個人提出想要回到家鄉,皇帝也是直接答應了。
總的來說花木蘭在替父出徵之前已經是在為人妻了,丈夫是趙家的兒子,趙俊生兩個人甜蜜恩愛更加是共同上場打仗。在戰爭勝利之後回來並沒有殖民於皇帝的獎勵,而是選擇回到家鄉侍奉父母,公婆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可以說是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