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閱讀能力厲害的人,是怎麼讀書的?看過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簡單

2020-12-25 一書一法一工具

閱讀能力厲害的人物一下子就讓我們想到了錢鍾書、李敖。

錢鍾書,書非借不能讀也。錢鍾書所讀的書都來自圖書館;他愛邊讀書邊做筆記,書要一遍一遍地讀,筆記要不斷地補充。而錢鍾書通過反覆、不定期翻閱讀書筆記真正做到了過目不忘。

李敖讀書愛五馬分屍。李敖讀書通常要買兩本書,將其中一本有用的內容剪下來,分門別類地放入自己的資料庫;他讀書方法很獨特,卻也做到了過目不忘。

那到底該怎麼讀書呢?

1、做好讀書分類,是為了理清自己讀書的目的

對書籍種類進行分類,其實就是對於知識種類進行分類,為了讓同一類知識能夠串聯起來,加深自己讀書的效果,最終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顯擺自己讀書多。

我打算製作的100張讀書卡就做了分類,有思維的、心理學的、學習力的、寫作的、表達的、認知的、行動力的、人生選擇的、社會等等方面的書籍,基本是我精心挑選的各方面有代表性的書籍。

對書籍分類後,我讀書就會挑自己感興趣的思維、心理學先讀,這樣這一類書籍知識就會在自己腦海中不斷出現,相同的知識點通過不同的書籍閱讀而加深,不同的知識點又對相同的知識點進行迭代和升華。2、閱讀拆解書本知識就是要拆解作者解決問題模型和心得感悟

拆解書本知識,是為了更好地用好知識,有句話叫做」慢就是快「;這個慢的過程就是為了積累能量,為以後快做準備。

我們需要將書本知識拆解成單元格,就比如拆解成為樂高塊一樣,在使用的時候再組合起來。

我將書本知識做了這樣的分類:概念關鍵詞、思維、定律原理、方法實驗、心理學、哲學、知識點、新觀點反常識、儒家佛學、數據案例、本書的金句等。

3、讀書不思考等於吃飯不消化

讀了很多書,收穫卻很少,源於我們沒有從書中有所收穫;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的收穫。

如果我們沒有分析和思考,將無法從讀書中萃取到知識的精華。

只有經過知識精華的萃取,我們將之與自身經歷和知識相結合,那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那個才是自己真正的收穫。

建立讀書系統實現質變

將做好的元知識卡片就以「簡單」進行連接,出現了斷舍離知識點卡片、五分鐘定律卡片、飛輪效應卡片、路徑依賴實驗卡片,這四種卡片中都含有「簡單」。

斷舍離的目的是為了容易選擇而捨去多餘,簡單;五分鐘定律的目的是為了容易開始先五分鐘,簡單;飛輪效應的目的是簡單的重複和簡單的堅持,簡單;路徑依賴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形成習成依賴,簡單;而要想將這種簡單持續下去,關鍵離不開迭代思維的升級,只有迭代才能進行調整,調整後的重新開始也就是簡單的再次輪迴。

成功其實很簡單:選擇目標+專注開始+重複堅持+習慣養成+迭代再開始

打造讀書立體系統是為了延伸更多的觸角,縱向和橫向發展;打造讀書立體系統,就是要打通知識的底層邏輯,實現知識的跨界組合。

精華閱讀:

書讀百遍已過失,費曼學習法和復盤法向內求索,快速升級讀書系統

讀書沒意義,知識無法內化,三步教你建立立體讀書系統實現質變

讀書不思考等於吃飯不消化,早日打造結網系統,知識內化才是關鍵

3種思維方式教你如何破局,突破思維定勢,走出困境(推薦珍藏)

爆文寫作必備的三大思維:框架思維、感知思維、趨勢思維

相關焦點

  • 那些閱讀能力厲害的人,平時是怎麼更有效的讀書?掌握這4個方法
    怎麼通過看書,去快速有效的獲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我是這麼做的:比如最近想了解一些品牌管理的知識,那我看對應的書籍時,就會簡單列下我的目標關鍵詞:怎麼做品牌、品牌推廣的方法等。這樣更有目的性的閱讀,能更容易幫我記住一些東西。看書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其實也不用搞得那麼複雜,除非是你是要寫拆書稿、書評,對於普通人來說,看書更多是為了豐富自己。02、看書時有輕有重你們拿到一本書時,一般是怎麼開始去看的?
  • 如何閱讀(正確有效的讀書)
    ,如果學習中感覺自己輕鬆和舒服那你就是在重複以前的行為和沒有認真思考和專注,學習閱讀的目的是成為更好的人,不斷的挑戰自己,在挑戰中不斷完善自己:人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自己的潛力。檢索閱讀:簡單的閱讀又稱略讀通讀,拿到一本書先看看書名是什麼,能不能從書名中知道這是一本什麼類型書,在看看其他人的作訓是怎麼表達這本書的,是能夠幫助自己是現在的我所需要的嗎?他們說出的意思是你想要的嗎?能從作訓中得到什麼有意義的東西!
  • 不知道如何讀書?讀了啥也記不住?三個方法幫你實現高效閱讀
    最近很多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讀書是好,這個道理我們也知道。但問題是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讀書,每每拿起一本書,沒看兩分鐘就跑神。萬物皆可閱讀,那這書究竟要如何去讀呢?我挑戰過年閱百本,嘗試過快速閱讀,也試過細嚼慢咽的閱讀一本書,還試過一本書反覆的讀的那種感覺,所以作為一個有幾年閱讀經驗的人來,簡單分享下我對於閱讀方法的幾點理解。一、閱讀前需要摒棄的壞習慣1.字不認識,停下來?
  • 劍網3指尖江湖:平趟任意副本的七秀,看裝備屬性,原來如此簡單
    #劍網3:指尖江湖#劍網3指尖江湖:平趟任意副本的七秀,看裝備屬性,原來如此簡單早期很多人都閱讀武俠小說,欣賞裡面的愛恨情仇。劍網3手遊在遊戲開發到上線,讓很多玩家盼了又盼。古典人物造型一直是很多武俠玩家喜歡的畫面。經過十個月的上線更新,很普通的玩家也玩出高水平。對於遊戲的理解方式,平趟任意副本的七秀,看裝備屬性,原來如此簡單!就對七秀的理解,這是個奶媽,副本打BOSS全靠她,PVP戰場,名劍大會也靠她。
  • 作家王蒙談讀書,如果瀏覽取代了閱讀,人會變得危險,甚至變白痴
    便利的瀏覽,使得人們再也不必辛苦讀書,慢慢的讀書,讀紙質書,尤其是那些經典的大部頭名著,變得越來越沒有人氣。可是這樣真的好嗎?對於這種網絡瀏覽逐漸取代傳統閱讀的事情,文化部原部長,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經數次發表過自己的看法。
  • 閱讀,無用之大用——經常讀書的人和不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區別
    —— 一步步陷入到自己「邏輯縝密的心理分析當中」;被上司批評了,要麼覺得上司是在拿自己出氣,或者他根本就是個笨蛋,要麼就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整個人;吃東西老是挑剔,睡覺受不了一點噪音……這些都是缺乏『 鈍感力 』的表現,但一個沒有『 鈍感力 』認知的人,往往會從外部內部找各種各樣原因,企圖尋找一個「解釋」,企圖把問題
  • 《閱讀7堂課》:不是讀書難,而是你不會讀書
    文 |晴風圖 |網絡今天的你,讀書了嗎?你喜歡讀書嗎?相信這個問題,很多的夥伴都會有不同的答案,記得之前有次,和同事們聊天,說到了讀書,很多同事都表示,買了很多書,卻沒有好好讀完一本書。而沒有讀完一本書的原因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有人說:每次時間都不夠,總是抽時間讀,可是還沒完全進入到狀態,就又要忙了。
  • 不會讀書怎麼辦?腦科學家指導你如何學會閱讀
    我們都知道,讀書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有益的。那你有想過讀書對自己而言,意味著什麼麼?三毛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也正因為三毛愛讀書,於是她在遙遠的撒哈拉沙漠,將日子過成了一首詩。
  • 微信讀書,讓閱讀不再孤獨
    在用戶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移動閱讀App的用戶最關心的是能夠將精力集中在閱讀內容本身,這就要求移動閱讀能夠像紙質閱讀那樣便捷,頁面設計簡潔明了,操作流程簡單快捷。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用戶對閱讀品質也有較高的要求,想能夠讀到圖書質量較高的書籍;更深層次的需求便是能夠得到感興趣的書籍推薦從而減少篩選時間。閱讀過程中,有很多瞬間想跟趣味相投的人進行交流,以書會友,但是部分用戶不想社交,對自己的閱讀內容私密性有較強的需求。用戶每天面臨著各種誘惑,因而專注讀書需要一種激勵制度,或物質層面贏得獎勵或精神層面贏得榮譽。
  • 不讀書和愛讀書的人,差距能有多大?
    並且,現在很多父母自己都沒有閱讀習慣或不重視閱讀作用,給孩子從小營造的氛圍自然也不好,長大之後能成為一個愛讀書的人,自然也難上加難了。二是沒有養成閱讀的興趣習慣。即便擁有高學歷的人,也未必是一個愛看書的人。
  • 讀《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閱讀效率差,可能是不懂這些讀書訣竅
    因此,心中常常對這些問題苦惱不已,幻想著會有某種機遇,讓自己擁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容量過T的超凡能力,但平凡的海馬體卻在大腦中一直重複著記憶然後忘卻的過程。既然無法在生理結構上取得質的飛躍,那麼就只能通過改進讀書方法,來打通閱讀的任督二脈。
  • 「山蟲讀書」女兒的閱讀經
    先自補小時候的缺憾,那些口口相傳被別人反覆樂道,卻從來沒真正看過的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和民間故事,來者不拒。等女兒能讀了,陪她一起暢遊、暢談、暢想……雖然現在讀來大都感覺幼稚,甚至是千篇一律的情節複製,但總有快樂的收穫,特別是女兒的收穫即我最大的收穫!順便說說安徒生的作品,其實,除卻部分經典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外,想像平平,敘述單薄的佔多數。不知是否有同感之人,還是我太膚淺呢?擱置待議。
  • 好好的人,怎麼一讀書就困了?
    當代快速助眠物品排名:安眠藥:半小時會有效果 安德魯 · 威爾博士提倡的一種呼吸方法,最快可以在 60 秒內進入睡眠讀書:拿起書本的那一刻很多人工作之後,還是忘不了學生時代的那場睡眠
  • 「你看過的書最後都長成你的骨頭和肉。」丨《讀書讀書》
    讀書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談讀書,卻拋開了書去講,那這個只會越講越大,甚至最後我們會發現,我們所講的可能壓根就和書無關。又或者,我們各自所講的不過是讀書的某個點,以點代面,以偏概全,這怎麼行呢?這就像我們說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但我們不能說中國是北京,我們得實事求是。同樣的,談讀書,卻只是談,卻不讀書,或不談書,那我們談的是什麼呢?
  • 讀書,是提升個人能力的關鍵,網友:我也想
    對於讀書,正如愛迪生所說:「讀書之於思想猶如運動之於身體,運動使人健壯,讀書使人賢達。」讀書雖然不能直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影響我們的學習,但是它可以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別人的經驗,陶冶情操,改變性格。
  • 讀書筆記怎麼寫?教你繪製思維導圖製作讀書筆記
    傳統的讀書筆記指讀書時把文中精彩的部分整理出來,或把認為對自己有讀書心得的內容記錄下來。適當的做一些讀書筆記可以幫助自己理解書籍內容和訓練自身閱讀能力,還能從側面加深對書籍的記憶力。你可曾想過用思維導圖製作讀書筆記?
  • 2020年閱讀心得:讀書好比新陳代謝,吸進排出才能健康運行
    採訪中董卿談到:假如我幾天不讀書,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讀書,能讓人學會思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安靜下來。我覺得沒有比看書更令人愜意的事情了。書能帶給你心靈的寧靜、人生的智慧、精神的愉悅,這些是用多少錢都買不到的。讀書如遠行,可以讓靈魂騎在紙背上,看草木山河,觀日月古今。
  • 高二作文:喚醒沉睡的閱讀能力
    無論是兩次工業革命,還是三次科技革命,都將人帶入了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可與此同時,人們對讀書的意識也被碾壓在科技的年輪之下。當今社會是一種「快餐」社會,所有事似乎都力求又快又好,每個人都被圈禁在一個叫「高效」的牢籠裡。公交車上,大部分人都拿著手機當「屏奴」,快速地閱讀當天的新聞時事,很少能看見有人捧著一本書在車上靜靜的品讀,而如果有人這樣做,大概也會被以為是一種異類。而又是從何時起,被無數偉人視為「精神財富」的書籍卻被手機所替代呢?
  • 《奇葩說》哈佛博士詹青雲爆火:讀書多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看過《奇葩說》的人一定是對詹青雲這個人非常熟悉的。不折不扣的學霸一枚,博士畢業於最高學府哈佛大學。她在相貌上不是最出眾的,坐在角落裡並不起眼,但是只要她開始說話,給她10秒鐘,所有人的視線就無法從她身上挪開, 她那被知識武裝過的大腦,實在是太性感了!
  • 1分鐘學會武術(平掄棍)訓練技巧,原來如此簡單。
    原標題:1分鐘學會武術(平掄棍)訓練技巧,原來如此簡單。 1分鐘學會武術(平掄棍)訓練技巧,原來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