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能力厲害的人物一下子就讓我們想到了錢鍾書、李敖。
錢鍾書,書非借不能讀也。錢鍾書所讀的書都來自圖書館;他愛邊讀書邊做筆記,書要一遍一遍地讀,筆記要不斷地補充。而錢鍾書通過反覆、不定期翻閱讀書筆記真正做到了過目不忘。
李敖讀書愛五馬分屍。李敖讀書通常要買兩本書,將其中一本有用的內容剪下來,分門別類地放入自己的資料庫;他讀書方法很獨特,卻也做到了過目不忘。
那到底該怎麼讀書呢?
1、做好讀書分類,是為了理清自己讀書的目的
對書籍種類進行分類,其實就是對於知識種類進行分類,為了讓同一類知識能夠串聯起來,加深自己讀書的效果,最終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顯擺自己讀書多。
我打算製作的100張讀書卡就做了分類,有思維的、心理學的、學習力的、寫作的、表達的、認知的、行動力的、人生選擇的、社會等等方面的書籍,基本是我精心挑選的各方面有代表性的書籍。
對書籍分類後,我讀書就會挑自己感興趣的思維、心理學先讀,這樣這一類書籍知識就會在自己腦海中不斷出現,相同的知識點通過不同的書籍閱讀而加深,不同的知識點又對相同的知識點進行迭代和升華。2、閱讀拆解書本知識就是要拆解作者解決問題模型和心得感悟
拆解書本知識,是為了更好地用好知識,有句話叫做」慢就是快「;這個慢的過程就是為了積累能量,為以後快做準備。
我們需要將書本知識拆解成單元格,就比如拆解成為樂高塊一樣,在使用的時候再組合起來。
我將書本知識做了這樣的分類:概念關鍵詞、思維、定律原理、方法實驗、心理學、哲學、知識點、新觀點反常識、儒家佛學、數據案例、本書的金句等。
3、讀書不思考等於吃飯不消化
讀了很多書,收穫卻很少,源於我們沒有從書中有所收穫;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的收穫。
如果我們沒有分析和思考,將無法從讀書中萃取到知識的精華。
只有經過知識精華的萃取,我們將之與自身經歷和知識相結合,那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那個才是自己真正的收穫。
建立讀書系統實現質變
將做好的元知識卡片就以「簡單」進行連接,出現了斷舍離知識點卡片、五分鐘定律卡片、飛輪效應卡片、路徑依賴實驗卡片,這四種卡片中都含有「簡單」。
斷舍離的目的是為了容易選擇而捨去多餘,簡單;五分鐘定律的目的是為了容易開始先五分鐘,簡單;飛輪效應的目的是簡單的重複和簡單的堅持,簡單;路徑依賴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形成習成依賴,簡單;而要想將這種簡單持續下去,關鍵離不開迭代思維的升級,只有迭代才能進行調整,調整後的重新開始也就是簡單的再次輪迴。
成功其實很簡單:選擇目標+專注開始+重複堅持+習慣養成+迭代再開始
打造讀書立體系統是為了延伸更多的觸角,縱向和橫向發展;打造讀書立體系統,就是要打通知識的底層邏輯,實現知識的跨界組合。
精華閱讀:
書讀百遍已過失,費曼學習法和復盤法向內求索,快速升級讀書系統
讀書沒意義,知識無法內化,三步教你建立立體讀書系統實現質變
讀書不思考等於吃飯不消化,早日打造結網系統,知識內化才是關鍵
3種思維方式教你如何破局,突破思維定勢,走出困境(推薦珍藏)
爆文寫作必備的三大思維:框架思維、感知思維、趨勢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