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與漫相扣】,獲取更多有關動漫的個性解讀與二創視頻
日前,《天氣之子》已經上線B站,相信很多小夥伴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觀看或者二刷。但是,你真的知道它的正確打開方式嗎?
如果你是因為《你的名字》才對《天氣之子》抱有幻想,那麼結果很可能並不如你所願;但如果你是因為新海誠而期待《天氣之子》,那麼這部電影一定是你在疫情期間的宅家首選!

《天氣之子》講述的是16歲獨自闖蕩東京的男孩遇到了生活同樣艱難的「晴女」陽菜,兩人在歷經世事中相知相愛以及共同面對的殘酷命運的故事。
《天氣之子》擁有新海誠的鮮明的模樣:細膩唯美的畫風、暗中萌芽的青春情愫,天馬行空的腦洞。讓喜愛新海誠的觀眾大呼:「不錯,這很新海誠!」

但是,由於《天氣之子》與《你的名字》同為新海誠的作品,常常拿來比較。
正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這一比較,不僅傷害了觀眾的電影的期待,更傷害了作者的一片赤誠的創作初心,小扣覺得實在是duck不必。

自《天氣之子》首映以來,口碑幾度兩極分化,誠然沒有一部電影能夠滿足所有人的期望與需求,但小扣認為,《天氣之子》以它極度細膩精緻的畫風,青春無悔的的動人旋律,並非是一部無為之作。

如果說《你的名字》更具邏輯與層次感,那麼《天氣之子》我們可以更多地去注意「晴女」陽菜身上的善良、勇敢與犧牲自我;關注帆高拼盡全力與天抗爭,不願心愛之人為之犧牲的執念。

有人斥責帆高為了陽菜而不顧整個世界的滔天洪水,非常自私。但小扣認為,這才是最真實的人性:在冷漠的東京,他們只剩下了彼此,於是陽菜為了保護愛的人選擇犧牲,帆高為了最愛的人選擇拯救,這才是現實。

一個16歲少年表達愛的方式也許過於極端,但這恰巧體現了少男少女懵懂愛戀的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