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工作丨在滿足生活所需的同時,能讓自己更快樂一些

2020-12-09 微雨憑瀾

理想工作到底存不存在?肯定存在,但可遇而不可求。同期上班的老趙,從小就想成為攝影家,現在就職於國企宣傳部門,主要工作就是拍攝一線勞動和單位變化的圖片,這樣的工作讓老趙甘之如飴。

還有年紀稍微小一點兒的小孫,同樣在國企工作,就職於工會群眾工作部,整天組織員工開展文藝體育活動,忙得不亦樂乎。但是一直喜歡文化娛樂體育方面的小孫,在這份工作中收穫了不錯的薪水和內心的愉悅。

5年前有一位同事因為不喜歡國企文員的工作,毅然辭職回到家鄉開辦了桌球訓練館,每年在教授青少年桌球之外,組織這些小朋友全省各地參加比賽,頗有成就感,在工作中一直非常幸福。

微雨直言:

人生一世,很多人在為了理想而活,更多的人卻只是渾渾噩噩。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同時,讓自己快樂起來。我理解的理想工作,就是能夠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揮自己的特長,讓自己在工作中獲得價值對等的收入和源自內心的快樂。

相關焦點

  • 開心工作,快樂生活,工作和生活,哪個更重要?
    我的辦公桌面一直有個便利貼,上面寫著:開心工作,快樂生活。 這是期待,也是自我激勵。在工作中不失去熱情,在生活中才能更開心。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夠如春日暖陽般愜意,可不如願的事總佔大多數。要不然,「萬事如意」怎麼會是百說不厭的詞呢?
  • 完善自己的生活,充滿更多的快樂
    想想六個小時,我們沒有去學習,也沒有去工作,我們就在刷刷刷,但是這現在我們又得到了些什麼呢?是心理上的空虛?還是心靈上的慢滿足?還是心靈上的沒有什麼滿足呢?你要想想這樣的事情,你真的想擁有嗎?你真的需要這樣的生活嗎?不想肯定不需要。
  • 理想、事業、生活,如何處理這三者的關係,擁有最快樂的人生
    人,有時候追求理想,有時候追求事業,有時候追求生活。理想不一定能作為事業,事業也不一定全為了生活。但是理想成為事業,就是最有希望的事業;生活合於理想,就是最滿足的生活。如果三者能諧調,就是最快樂的人生了。一個人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能帶來社會價值,經濟價值,這就是事業。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時,我們願意付出大量的時間,並且在這過程中能夠收穫快樂,獲得成長,事業成為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樣的人生肯定是快樂的。
  • 什麼是快樂?如何深度理解快樂?對工作對生活能帶來什麼?
    相信大家在提到快樂的時候,都能說出自己的理解。例如高興、開心、愉快等等,這些詞語都是描述快樂的。這些都是對快樂表層的理解,從快樂的最外層的理解,這遠遠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向深層次的挖掘,探索出人的生存之道、成功之道。
  • 生存的智慧: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快樂,最重要是養成這五種生活方式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快樂的人離不開健康的身體。如果一個人總是被病痛襲擊,往往會覺得自己很不快樂,更會覺得自己生活是一個累贅。  我們要想讓自己保持身體健康,最重要是不是被動等待,而是學會早早安排。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少吃油炸高熱量的食物,多吃營養豐富的膳食,能維持我們身體的機能。  真正健康的人對生活有一種早布局早知曉的概念,他們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早早規劃好生活,我們就能更快樂。
  • 小戶型也能滿足精緻生活!家居空間可變性,滿足小戶更多功能需求
    而對於空間把控能力頗深的設計師,則會通過功能或者布局的可變性,實現空間的多重使用,滿足不同生活所需。今天,小智就帶大家一起體驗下空間可變性所帶來的不同家居感受~切換自如,兼顧視覺和場景所需通過同一空間的不同布局或相鄰空間的巧妙設計,將不同功能區相互融合或自如切換,以保障居住功能和視覺感受。
  • 打工人能在工作中收穫快樂嗎?
    有人為了多攢點經驗學習點東西,把心中預期薪資降低;有的人為了求穩定,願意在沒什麼新知識可以學的老本行繼續呆下去;也有的人,為了工作任務少可以照顧家庭,放棄了薪資和穩定性。不管怎麼選,都沒有什麼問題,符合自己的需求就行。但是即使我們挑的工作還算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卻依然難以快樂,這是為什麼呢?
  • UNIQLO 穿衣,讓生活更美好
    我們總是孜孜不倦的選擇各種衣服,不論是你鍾情的款式,或是突發奇想的變化,是讓自己看起來更瘦、更年輕、還是更自信。好像有永遠不會被熄滅的熱情,選擇的可能性超過工作帶來的挑戰,嘗試的勇氣甚至大過陷入愛情的動力。
  • 第四屆老舍戲劇節閉幕話劇《我的理想生活》首演成功,心懷理想奔赴...
    「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間小平房:一間是客廳,古玩字畫全非必要,只要幾把很舒服寬鬆的椅子,一二小桌……」12月29日,第四屆老舍戲劇節閉幕劇目《我的理想生活》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演出以老舍先生創作於1936年的散文《我的理想家庭》為開場,引領觀眾進入老舍作品中的大千世界,在舊時今日的穿梭間感悟「何為理想生活」。
  • 澤信雲尚|理想生活啟示錄!
    --勤儉持家的王媽媽令人頭疼的居住問題暴露無遺全家人對理想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想要一套好房子#解決未來生活中的所有煩惱澤信·雲尚項目澤信地產首進滄州的壹號作品擇址滄州向東崛起之地傾力打造33萬平大型健康活力住區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低密社區環境
  • 鄭州普羅理想國全方位解析 為何鄭州普羅理想國滿足了我對生活所有...
    肺炎疫情擾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因疫情,我們每個人被困在房子裡,痛苦、掙扎、抑鬱、思考。我們在思考:1、疫情何時結束?我們何時恢復正常生活?2、自由,真好;陽光,真好。3、工作,真好;健康,真好。5、人的幸福和快樂需要溝通和交流。這個時候我們發現鄰裡溝通也很重要。6、所居住的小區,物業真的很重要。
  • 問問自己,你快樂嗎?
    《你快樂嗎》主唱:陳蕾填詞:陳蕾丨作曲:陳蕾我們這一代人經常被長輩們認為有一種通病:容易情緒化,工作一不開心就想辭職,動不動就說要出走旅行。我個人其實很贊同。但經歷過「為了夢鬥爭過一番」,陳蕾內心有了她自己的答案:「我覺得每一個人都要時常問自己快不快樂。2014年回廣州生活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快遞員。他每一天都帶著親切的笑容去完成工作。可能在眾多人的眼中,重複地派件收件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是他卻選擇用一種快樂的態度面對他的工作。或者他在這份工作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這也是我創作的靈感來源。其實,快樂是一種選擇。」
  • 註定能有份穩定工作,平凡也快樂的命
    今年庚子流年,傷官透出的年份,確實不利工作穩定,也容易出些意外,以後多注意些吧,明年並沒有什麼進步,壓力還是不小,不利考運,估計考試這個事情應該明年準備一年,後年考試更靠譜些,也可以明年小試一番。
  • 普羅理想國|我們離理想中的「有機生活」還有多遠?
    我們希望能吃到更新鮮更自然的食材,能享受健康有機的生活方式。隨著「自然有機」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Farm-to-Table」的內核也在發生著轉變。 同時,這裡的稻草人便利店有你需要的一切精品好物。生活不用趕時間,讓一切慢下來,散散步便可滿足日常所需。在稻草人食堂中,採用了從稻草人農場直達的新鮮食材,讓食客的每一口都「有跡可循」。我們在這一整套由農場、市集、便利店、食堂構建起的自然生態體系中甄選出有機新鮮蔬果,作為整份禮物的「主菜」。
  • 累的時候給自己一個微笑,能讓你更好地去面對生活
    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特別的累,但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身體累,還是心更累一些,還是兩者皆有?我就是覺得累,感覺挪動一下腳步都有一種很吃力的感覺,感覺心上就像是被壓了一塊重重的石頭,怎麼都輕鬆不起來。我想,應該是心更累一些。
  •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致敬「社會的脊梁」系列公益...
    晚上,龍棲灣·新半島的工作人員帶著劉進軍品嘗了美味的海鮮大餐,享受著來自大海深處的美味。國祥仁康工作人員陪同劉進軍來到三亞的後花園——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這裡遮天蔽日,流泉疊瀑傾瀉而下,劉進軍踱步雨林中,感受陣陣清新涼意,穿越雨林棧道,呼吸最新鮮的空氣,暢享休閒的快樂時光。
  • 漫畫丨工作,究竟拯救了生活,還是毀掉了生活?
    割裂,製造了「內卷」現實中,不少人把工作同時視作賺錢工具和生活阻力一方面,我們需要工作的結果,「反正每天總要痛苦那麼三四個小時」有可能,這只是他的謙虛之詞,也未可知很多人總搞不清自己想要什麼,努力了半天,哪怕頗有成效,也總是無法遠離痛苦沒有方向的船,任何風都是逆風這時,我們不妨嘗試一種方向——將工作和生活同步起來別的例子我也舉不出,還是只能舉一下自己的例子
  • 理想生活 丨這樣的小鎮才是我的「理想小鎮」
    一草一木,一屋一景,可以將自己的心神融化其中,可以潑墨作畫,可以揮毫抒意,可以研學潛修;亦可在暖陽之下,一本書一杯茶回味過往;更可邂逅知音,淡墨文字,高山流水,小鎮內外兩個世界,一個是世俗生活,另一個便是自己的理想生活。
  • 在這個京西小鎮,遇見理想生活的N種打開方式
    檀谷是城市生活的延伸,同時又能擁有更充裕的戶外空間,更優越的自然環境,更舒緩的生活節奏,人口密度更低,居住體驗更加自然健康。 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告別簡單的混凝土生活。相比疫情期間,大部分家庭壓抑在城市的小房間內,檀谷讓居住在其中的人享受到了真正的自然。
  • 自己開店是年輕人理想工作的首選,那些街頭小店的背後老闆都是誰
    小生意人和白領為主要創業人群日前,DT財經聯合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輕人理想工作報告》顯示,自己開店是年輕人理想工作的首選,打工人終極理想是給自己打工。為這一理想,不少年輕人已經付諸行動。小店店主創業主要服務於消費者,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新興消費、小眾消費層出不窮,代際差異不斷加大,年輕的創業者更能把握和滿足新一代的消費需求。小生意人和白領是服務業小店主要的創業人群。調查顯示,37.9%的店主之前就是自己做小生意或創業,29.6%的店主之前是企事業單位的白領,4.6%的店主之前做過外賣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