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型城市!南京人口首破1000萬!壯哉!

2021-01-08 騰訊網

重磅消息

2019年底南京實有人口達1031.22萬

較之2018年巨增了42萬

同比增長4.3%

南京這個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

太牛了!

南京實有人口突破千萬

一覺醒來,朋友圈被南京人口破千萬的消息刷屏了。

新華日報關於南京復甦的報導,已經明確指出南京的千萬人口△

據南京公安部門提供的數據,去年底,南京實有人口1031.22萬,首破千萬。到3月19日,南京實有人口達1045.29萬人。

其中,實有人口是指城市當下實際的人口數,主要包括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數據由公安部門統計、由人口信息管理系統自動生成,能準確反映人口實際變化情況,直接體現人口發展情況和城市活力。

南京,衝刺超大城市!

據《南京市「十三五」人口發展規劃》顯示:預計「十三五」期間,全市總人口將增加87萬人左右,到2020年末全市總人口預計將達到910萬人左右。

在這個特殊時期,南京這座千萬人口級別的特大城市,仍然能保持人口持續增長,實屬不易!

根據最新城市規模等級標準,常住人口500萬-1000萬屬於特大城市,常住1000萬以上屬於超大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是長三角26個城市群中首個在城市規模等級上被定位為「特大城市」的(上海是「超大城市」)。

據數據顯示,2019年末,南京市常住人口850萬人,較2018年末增加了6.38萬人!

需要注意的是,常住人口不等於實有人口,兩者統計口徑不同,但據目前南京實有人口的增長速度,南京常住人口衝刺超大城市也是指日可待。

目前,全國超大城市只有4座:北京、上海、深圳、廣州。

按照南京市總體規劃,到2035年,南京常住人口將達到1300萬人,未來一二十年,南京將進入人口大擴張階段,相信南京將有更多舉措吸引源源不斷的人留在南京。

南京人口結構不斷優化

近年來,南京人口規模持續增加,人口結構和質量變化不斷向好。

在南京千萬人口中,產業人口超500萬。

從主要構成看,截至去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09.82萬、流動人口321.4萬,其中經濟發達的江寧區就有流動人口近100萬。

從學歷結構看,去年南京實有人口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23.35萬人,本科137.09萬人,大專89.58萬人,大專及以上佔比24.25%,江蘇第一,全國前列,南京學歷人口佔比逐年增加。

人口密度和主城區人口往往比人口總量更能體現城市的集聚力和活力。目前,南京每平方公裡人口超過1500人,主城區人口達600萬,在同類城市中均居於前列。而增長最快的是江北新區,2015年新區設立以來累計增加人口80萬,顯示出國家級新區強勁的發展勢頭。

南京,人才政策持續「發酵」

南京人口結構不斷優化的背後,是南京人才政策的強力吸引。

南京有普通高等院校53所,在校大學生80多萬人。這兩年,南京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明顯加大。

今年畢業季,全國應屆畢業生預計達874萬人,比去年增長40萬。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企業招聘名額大縮水,畢業生們就業壓力之大前所未有。

在幫扶畢業生方面,南京可謂是面面俱到。南京連續兩年實施青年大學生租房補貼,學士、碩士、博士每月補貼分別為600元、800元、2000元,最多可享受三年。

外地大學生來寧面試,還可享受一次性補貼1000元。

此外,南京還為大學生創業提供開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南京財政已投入十多億元,惠及30多萬大學畢業生!

南京,硬核實力!

一個城市只有夯實自身,不斷提升自身發展水平,才能推動城市的良性發展,進而帶動人口的增長。

目前,南京累計組建新型研發機構近300家,孵化引進企業3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從2017年的1844家猛增到4593家。

1-2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社零等主要經濟指標降幅總體好於預期,部分指標實現逆勢增長,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集成電路和新能源汽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6%、18.1%。

這幾年,南京重新重視製造業的經濟「壓艙石」作用,高揚製造業大旗,把工業經濟擺上突出位置。

去年,全市五大地標產業有四個增幅超20%。臺積電、LG電池、中興通訊、欣旺達等產值百億級旗艦型項目達產。南京拿出超常規舉措大力推進「小升規」「高升規」,確保規上企業數大幅增長;打造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集群,持續提升地標產業比重。今年晶片、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等地標產業爭取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420億元,增長15%以上。

南京現有158家產值1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152家業務收入超億元的軟體信息企業,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從業人員超120萬人。

目前,全市已有224個重大項目復工建設,項目建成日,又是一大波新南京人出現時。

南京,滿血復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南京全面建立「防疫+」戰時工作機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復甦,奮力奪取抓防控和抓發展的「雙勝利」。

截至3月20日,南京已連續30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累計復工企業10.2萬家、復工職工214.8萬人,已復工企業職工返崗率81.2%。

南京規上工業企業100%復工復產,工業用電量恢復到去年同期91.4%。

南京「17號通告」發布後,各處陸續取消掃碼測溫,公園、超市、景區、健身場所、圖書館、地鐵、鄉村自駕遊陸續恢復人氣,大藍鯨,全面復甦!

地鐵取消體溫檢測,恢復了往日的人氣。

來源:南京區街一號

雞鳴寺的櫻花如約盛開,春意盎然。

李曉飛/攝(來源:南京發布)

家門口的鴨子店又排起了長隊。

薛曉紅/攝(來源:南京發布)

熟悉的南京,又回來了!

素材來源:交匯點、南京觀察、南京發布

相關焦點

  • 江蘇第一個人口破千萬的城市,被稱為「人間天堂」,不是南京
    作為我國僅次於廣東的第二大經濟大省江蘇,下轄的13個城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其中省會南京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長三角及華東的特大城市,在2018年GDP還高達12820.4億元人民幣!
  • 2020年中國新一線城市,江蘇兩城市上榜,此城市常住人口超3000萬
    我們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是健康穩定的,雖然目前因為疫情的影響,整體的GDP增速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從目前來看,很多專家們還是在討論增速能否破6的問題,甚至還認為明年的增速可能破7,所以疫情雖然會有一些影響,但是目前看來對我們國家的影響已經在可控範圍之內的,目前國內的整體發展還是很不錯的
  • 官媒披露:南京2019年底實有人口已突破一千萬
    在官方發布了江蘇省會南京去年的常住人口數據後,該市實有人口數據也於近日獲披露。
  • 打造2000萬人口超級城市,武漢憋著哪些大招?看完後明白了!
    首先可以十分明確地說,無論採用何種大招,武漢都不可能成為超2000萬以上的城市。即便要達到1000萬人口數量,估計也得從現在的700、800萬基礎上還需要至少10~15年時間。也就是在整個城鎮化完成的2035年前後,武漢人口數量將達到歷史極限,也就是在1200萬左右。而後就會一直趨於穩定!
  • 誰是下一座千萬人口城市?
    而餘下的城市中,多數常住人口總量還處於1000至1100萬之間,這其中就包括2018年剛剛邁過千萬人口大關的西安和鄭州,以及2019年剛剛加入「千萬人口俱樂部」的杭州。 2019年杭州以55.4萬的常住人口增量,在16座千萬人口城市中,排名第一。同期,常住人口增量超過20萬的還有深圳、廣州、成都、重慶以及鄭州。
  • 中國「最強的」特大城市,成都只能排第二,榜首當之無愧
    中國「最強的」特大城市,成都只能排第二,榜首當之無愧!我們所知道的特大型就是城市常駐500萬到1000萬的城市,目前我國許多特大城市具有人口優勢,發展良好,那麼,通過小編制,談談國內最強的三個特大城市,看看這三個城市有沒有你的故鄉。
  • 壯哉我大南京,南京的城市名片
    南京,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地處華東,長江下遊,雨量豐沛,四季分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因為南京四季分明,雨量豐沛,就是在冬季也經常會出現降雪或者連陰雨。獨特的地理特性造就了很多南京特色。
  • 香港票房綜述:《掃毒》首周破1000萬強勢登頂
    香港票房綜述:《掃毒》首周破1000萬強勢登頂 時間:2013.12.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54ahua 分享到:
  • 逃離南京?總價46萬起,中駿琉金街區給你留在南京的機會!
    01 中駿琉金街區,給夢想一個機會 今年3月,據南京公安部門公布的相關數據,2019年底,南京實有人口1031.22萬,首破千萬。其中,流動人口就有321.4萬人,光江寧一個區就有近100萬。
  • 16座城市大排名:杭州第10,南京第11,寧波遺憾出局!
    按照國家發布《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而城區常住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為超大城市。 統計年鑑顯示,中國最新的16座特大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重慶、廣州、深圳、天津、東莞、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鄭州、西安、濟南、瀋陽、青島。
  • 觀察丨建設創新名城、提升城市首位度,南京「開掛」了
    「首入全國前十,南京要為自己『正名』?」等各種文章,屢屢刷屏朋友圈。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曾這樣寫到:南京是個感嘆號!一座曾被視為四平八穩、不溫不火的城市,如今走上「開掛人生」。南京為何突然「開掛」了?「金陵之問」問醒了誰?南京的「覺醒」,可以追溯到一場不尋常的會議。
  • 上海北京差距擴大,杭州南京逼近廣州,11強城市就業人口平均工資
    2019年11強城市就業人口平均工資 我們都知道,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成都、杭州、武漢、南京、蘇州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11座城市,也是大家心中最喜歡的城市之一,現2019年就業人口平均工資已出爐;我國四座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位居前四名,分別為166803元、149377
  • 《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公布 西安排名13屬特大城市
    當前,中心城市尤其是超大特大城市對區域的帶動引領能力日益增強。根據住建部最近公布的《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下稱「年鑑」),目前有30個城市城區人口超過300萬人,其中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有6個;位於500萬到1000萬的特大城市增至10個,濟南晉升為特大城市;此外,位於300萬到500萬之間的I型大城市有14個。
  • 我國的下個「一線城市」,三座城市被提名,成都武漢竟榜上無名?
    重慶、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西部大開發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在江城、霧都著名,在山城也很有名,重慶總面積8.24萬平方公裡,轄38個區縣。隨著2018年中國各省市GDP數據的發布,重慶成為繼北上廣深之後第五個GDP總量突破2兆的城市,這也是第一個硬核數據上二線城市的接近和一線城市的門檻,畢竟在廣義範圍內,中國整體也是北上廣深4個城市 重慶是中國東西穿越、滙豐南北交通樞紐,鐵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運輸和軌道交通等運輸方式發展迅速,是中國長江上遊地區唯一匯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特大型城市,是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 鄭州市常住人口連續兩年破千萬/50大城市賣地超3.5萬億
    導讀: 1、2019年鄭州全市共有308.5萬戶,常住人口為1035.2萬人,平均每戶的人口為3.4人。 2、50大城市累計賣地超過3.51萬億,同比上漲18.3%,50大房企拿地破2.2萬億。
  • 2020年國內人口大遷徙,都去了哪些城市?
    :深圳、廣州、杭州、長沙年均淨流入超20萬 人口持續向少數核心城市集聚;近4年深圳、廣州、杭州、長沙4市年均淨流入超20萬,北京年均淨流出超10萬。長沙、寧波、西安、成都、鄭州、重慶近4年常住人口年均淨流入規模均在10萬以上;這幾個城市均為所在都市圈核心城市,近年城市發展較為快速、「搶人」力度較大。
  • 全國五個超級大城市,你在哪個城市生活打拼?
    首先超級大城市的定義是指城區人口數超過1000萬的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在中國還有哪些超級大城市你知道嗎?重慶重慶是中國的直轄市、中西部唯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長江上遊地區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24.32萬人。是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重慶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23605.77億元。
  • 中國未來會再增加哪幾個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也不是越多越好,除了現有的9個國家中心城市以外,我認為未來還將新增三到五個。最有可能出現在以下9個城市裡面:瀋陽、南京、杭州、長沙、濟南、青島、廈門、福州、深圳。其中,最有可能晉升國家中心城市的是:瀋陽、南京、長沙這3個。
  • 中國人口淨流入城市排名,淨流入人口為蘇州經濟撐起了一片藍天?
    大家都知道,以前東北和西北是人口流入地區。現在的人口更多的是向一二線城市流入。 從最近數據來看,顯然北上廣深成為了人口流入的淨增長區。最主要的原因是北京的政治地位,上海的經濟地拉,廣州和深圳的經濟樞紐地位。 隨之而來的,京津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口流入區。
  • 山東有望迎來兩座特大城市,城區人口都超過了400萬,知道是哪嗎
    山東省在中國的歷史名省,同時也是中國經濟的第三強省,省內各大城市的經濟發展比較均衡,因此,各城市之間特別是誇張的沒有差異,但在山東省的許多城市中,兩個城市或特大城市升進。升級為超大城市的條件是看城市常住人口的數量。城市的常住人口在500萬到1000萬的階段是超大城市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