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雙增 深圳對東協外貿火熱深圳海關「政策組合包」助力拓展...

2020-12-21 瀟湘晨報

在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工人們忙碌不停,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他們手上的鋰電池產品即將包裝裝車,漂洋過海,最終抵達東南亞。「得益於深圳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海關的幫扶,今年前11個月公司開拓東協市場取得佳績,出口值從去年的幾百萬增長到3.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00多倍,預計明年市場會更好。」公司報關負責人張蒙信心滿滿。

據統計,2020年前10個月,深圳市對東協進出口378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且進出口實現雙增長。不僅如此,今年9、10月單月進出口值保持在400億元以上較高水平。深圳海關綜合運用便利通關、關稅減免、原產地證書和AEO培育等多種舉措,助力企業開拓東協市場,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2020年是中國—東協自貿區建立十周年,它是我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自貿區。歷經十年的發展,中國—東協自貿區已成為發展中國家間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良好合作範式,有力地推動了雙邊經貿關係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今年前10個月,對東協進出口成為拉動深圳市外貿的顯著動力,深圳市對東協進出口同比增速高於全市進出口整體增速4.5個百分點,對同期全市進出口增長的貢獻度為49.8%。

深圳對東協出口商品結構呈多元化分布,深圳的機電產品、汽車配件、家具、玩具和服裝頗受東協市場青睞。東協也是深圳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出口市場,為幫助高新科技企業擴大東協市場出口,深圳海關落實海關總署促外貿、穩增長的相關部署,細化出包括原產地證書「信用籤證」在內的幫扶高新科技企業措施。對高新科技企業開闢直通車優先辦理,安排專人優先接單、優先審核,證書審核時限縮短一半以上。

欣旺達作為全球手機電池最大供應商,佔市場份額約30%。深圳海關所屬同樂海關針對大型生產企業建立「一對一」幫扶聯絡機制,「零延時」對接企業需求,引導企業用足用好海關幫扶政策及AEO優惠政策,助力提升通關效能;及時分析解讀國外技貿及技術準入問題,加強出口技術指導,開通綠色通道,助力企業鋰電池產品擴大東協市場份額。

海關籤發的原產地證書也是深圳企業拓展東協市場的利器,「與東協的貿易佔我們公司貿易總額的90%以上。」深圳優源進出口有限公司張先生說:「東協是公司的主營市場,今年以來,共辦理中國—東協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1247 份,佔公司辦理原產地證書總量的96.9%,享受進口國關稅優惠超過600萬元。原產地優惠政策幫助我們小微企業渡過了疫情難關。」

深圳關區籤發的中國東協自貿區原產地證書一直位居籤證量前列。2020年至今,深圳海關所屬福中海關為轄區出口企業籤發中國—東協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8萬份,同比增長24.43%,企業憑藉證書可享受進口方關稅減免約10.5億元,有力幫助了深圳地區優勢傳統產品出口拓展東協市場。

民營企業是深圳對東協的最大進出口主體,且佔比持續提升。前10個月,深圳市民營企業對東協進出口2468.7億元,增長8%,佔總體六成多。針對民營進出口的難點、堵點,深圳海關主動上門對接,提前掌握企業生產計劃並提出通關建議,指定專人響應企業需求、解決通關問題,做到「即到即檢、高效驗放」,指導企業充分利用我國自貿區建設紅利,助力企業從傳統市場向東協等新興市場轉移,增添出口新動能。

明輝實業(深圳)有限公司是深圳海關轄區內一家化妝品生產企業,出口業務量佔比近九成,公司主營的酒店、航空類化妝品業務佔據行業市場較大份額,隨著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近年來,該公司在多個東協國家的市場不斷拓展。

此外,因品種互補、物美價廉和物流運輸方便,我國出產的蘋果、葡萄、柑橘、鮮梨等溫帶水果深受東南亞市場的青睞,東協國家是我國水果出口的主要目標市場。此外,今年前10個月深圳進口東協農產品也大幅增長達到167.3億元,增長了49.1%,東協的鮮、幹水果及堅果等受到我國市場廣泛歡迎。

深圳市優之卉果蔬有限公司是今年剛取得資質的水果出口廠,據該公司經理何毅勝介紹,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海關開通「綠色通道」,生鮮產品口岸「零滯留」,該公司的水果出口量大幅增長,現在每月出口葡萄等各類水果近170櫃超過3000噸。(汪紹文、牟雲麗、樊華君/文)

【來源:海關總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深圳外貿 發力東協
    據深圳海關最新統計,2020年前10個月,深圳市對東協進出口378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且進出口實現雙增長。不僅如此,今年9月、10月單月進出口值保持在400億元以上較高水平。深圳海關綜合運用便利通關、關稅減免、原產地證書和AEO培育等多種舉措,助力企業開拓東協市場,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 深圳:外貿出口「半程冠軍」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光巖)上半年,深圳市進出口1.34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達7150.4億元,仍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特別是第二季度進出口值同比由一季度下降11.6%轉為增長9.9%,反彈勢頭十分明顯。這是記者從深圳海關獲得的統計數據。
  • 深圳海關所屬同樂海關打出穩外貿組合拳,助企業復工復產
    深圳海關所屬同樂海關位於深圳寶安,轄區有進出口外貿企業4278家,包括鵬鼎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廣東省製造業百強企業,以及67家高級認證企業。同樂海關開展了企業對點跟蹤幫扶,提前了解企業生產計劃,實行網上申報預約。在深圳關區率先啟動出口食品「電子智慧監管」新模式,對企業申報的抽樣、倉儲環境等內容進行實時監控,高效快速完成檢驗作業,實現「遠程指揮、內外聯動、快速反應」。
  • 讓「走出去」的步伐更穩更快 深圳海關精準幫扶企業打出穩外貿組合拳
    同樂海關轄區有進出口外貿企業4278家,包括鵬鼎控股、欣旺達等4家廣東省製造業百強企業及67家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同樂海關主要負責人陳澤宏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同樂海關與企業同頻共振,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一企一策」協調解決重點企業及其上下遊產業鏈復工復產問題,以優質創新的「貼身式」服務投入到穩外貿的戰場上。
  • 打出穩外貿組合拳 深圳同樂海關精準幫扶企業
    中新網深圳3月14日電 題:打出穩外貿組合拳 深圳同樂海關精準幫扶企業作者 朱族英 樊華君每天凌晨5點,位於深圳寶安區的食品龍頭企業聖安娜餅屋(深圳)有限公司已是一派忙碌,一批批新鮮麵包、蛋糕出爐、包裝
  • 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 外貿發展韌性足
    海關統計顯示,上半年,我國與東協進出口總值2.09萬億元,同比增長5.6%,佔我國外貿總值的14.7%,其中出口1.15萬億元,增長3.4%;進口9385.7億元,增長8.5%。上半年東協取代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電子製造產業聯繫緊密,帶動相關產品進出口大幅增長。」
  • 建行深圳市分行攜手深圳海關推出「關銀一KEY通」,助力外貿促穩提質
    12月15日,建行深圳市分行與深圳海關舉辦「關銀一KEY通」項目籤約儀式,並同步啟動4個合作制卡代理點。「小小的共享盾,卻是便利化的一大步,現在到建行網點可直接辦理電子口岸入網業務了,還可以一卡通用,既辦理報關業務,又辦理線上金融業務!」
  • 海關總署:2020年民營企業進出口韌性更足市場開拓力度不斷增強
    去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14.98萬億元,增長11.1%,佔我國外貿總值的46.6%,比2019年提升了3.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99萬億元,增長12.3%;進口4.99萬億元,增長了8.8%。  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亮點:一是進出口韌性更足。在去年這場疫情大考中,民營企業迎難而上,充分發揮生產經營靈活多變的優勢,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展現出更足的外貿發展韌性。
  • XTransfer服務專業高效 深圳中小外貿企業一致好評
    在外貿領域,深圳走在全國前列,進出口總額從1979年的1676萬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2.9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總額連續27年穩居內地城市首位。這座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強的城市,締造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蹟。 跨境支付難題催生金融新工具 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按下了暫停鍵,外貿需求萎縮。儘管如此,深圳進出口仍實現雙增長,外貿動力強勁。
  • XTransfer按下深圳中小外貿企業跨境收款加速鍵
    四十年裡,深圳特區在經濟領域的先行先試,成為全國典範。民營企業的迅猛發展、出口貿易的快速增長,都成為「深圳特色」。在外貿領域,深圳走在全國前列,進出口總額從1979年的1676萬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2.9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總額連續27年穩居內地城市首位。這座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強的城市,締造了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蹟。
  • 外貿進出口逆勢發力!
    為幫助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會同廈門海關等單位,全力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的暢通,充分發揮中歐(廈門)班列連通中亞、歐洲的陸上通道和快速運輸優勢,加大攬貨力度,加大班列密度和運力。1-6月累計發運130列,比增61%;累計貨值32.68億元人民幣,比增82%。
  • 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超29萬億元 連續6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
    海關總署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3.09萬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進口1.29萬億元,下降0.8%;貿易順差5071億元,增加92.6%。   今年前11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
  • 夜讀海關|中國海關總署:預計中國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為改進立法工作建言 在立法程序可引入辯論機制湛江海關助力廣東今年首批進口種豬順利引進湖南力推「破零倍增」工作 外貿規模首破4300億元湖南外貿增速全國第一的背後海關用好雙區疊加優勢 為企業通關降本提效水口海關推行提前申報模式等多項改革 原料蔗半小時內可通關
  • 跨境電商打通外貿新通道
    近期,「雙11」「雙12」購物節與海外「黑色星期五」等購物時段疊加,部分外貿企業迎來一波售賣高峰,多地跨境電商進出口業績表現不俗。「作為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跨境電商能有力刺激消費市場,為外貿出口注入持續動力。」
  • 圓桌|上半年進出口超預期 下半年中國外貿走勢如何?
    此外,上半年進出口還有以下特點:民營企業進出口逆勢增長、對東協進出口延續增長態勢、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防疫物資和「宅經濟」產品出口增長較快等。如何看待上半年中國外貿超預期的表現?下半年外貿的總體趨勢可能是怎樣的?下半年乃至更長的時間段,如何穩外貿?
  • 外貿進出口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十三五」期間青島開放型經濟高...
    外貿進出口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新動能驅動外貿穩增提質靠港而生、因貿而興,青島發展現代國際貿易優勢得天獨厚。「十三五」期間,青島發起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著力打造大貿易、全鏈條的外貿發展生態鏈條,推動全市外貿穩增提質。持續優化的貿易結構不斷推動青島國際貿易穩增長,外貿進出口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
  • 外貿進出口連創新高 青島開放高地全面隆起
    國際貿易方面,青島外貿進出口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招商引資方面,青島實際使用外資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平臺引領方面,上合示範區與自貿青島片區建設連片成勢、漸成峰巒……這五年,站在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最前沿的青島,開放的高地全面隆起。
  • 跨境電商打通外貿新通道_財報網_中國財經時報網
    近期,「雙11」「雙12」購物節與海外「黑色星期五」等購物時段疊加,部分外貿企業迎來一波售賣高峰,多地跨境電商進出口業績表現不俗。「作為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跨境電商能有力刺激消費市場,為外貿出口注入持續動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說,海外疫情對外貿行業的影響還在持續,但消費者對產品及服務的需求依然存在。
  • 深圳家電外貿訂單應接不暇,10月份家電出口大增15.9%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董芳芳 通訊員 萬健 朱自明 孫園園海外疫情反覆,「宅經濟」市場需求旺盛,居家防疫、遠程辦公等刺激家電需求旺盛,此外海外產能不足,我國家電產業鏈優勢明顯,推動製造企業訂單增加,促進小家電出口增長。
  • 東莞、蘇州、深圳、上海、寧波,如何凱旋?
    這種背景下,即便我們復工復產了,經濟復甦依然吃力,因為拉動我們經濟增長的馬車之一——外貿——受到了較大衝擊。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進出口總額9432.2億美元,同比減少8.4%,其中出口同比減少13.3%,進口同比減少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