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閱讀空間開到市民家門口 可供閱讀會客和文化活動

2020-12-24 央廣網

大型圖書館佔不上座?網紅書店又太擁擠?別急,一批新型閱讀空間已經開到了北京市民家門口。

記者近日隨北京全民閱讀「一區一品」調研活動走訪朝陽、石景山、西城,發現各區都不乏這樣小而美的機構,它們帶來的濃濃書香和豐富活動,也讓周邊社區居民的幸福指數噌噌上漲。

夢想書坊打造15分鐘文化圈

「北京近年新開了很多『好看』的書店,可是找一個真正安靜舒服看書辦公的地方,還是挺不容易的,所以偶遇這家疫情後新開的書店時,真是好驚喜。」讀者小北在社交網站上分享的這家書店,就是今年6月開業的夢想書坊北齒空間。

陽光從一整面牆的落地窗灑進來,溫暖了整個書店,閱讀區、茶飲區、活動區錯落有致,各類文創和花藝產品把純白色的空間點綴得更加溫馨。記者走進24小時齒輪場產業園,迎面就遇上這家夢想書坊。「這個空間上下兩層約600平方米,是我們與園區共建的,也得到了朝陽區圖書館的大力支持,現在配備圖書一萬冊,一樓是歷史、人文類,二樓是親子類。」主理人張玉彪介紹。

除了可供閱讀、會客、辦公,書坊還經常組織各類文化活動,包括讀書會、非遺大師手作教學、化妝攝影體驗等,為周邊居民的生活帶來更多樂趣。

夢想書坊由中國傳媒大學作為智庫支持,以公益為引領,致力於打造複合型的多功能文化空間。中傳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書記卜希霆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發起夢想書坊項目的初衷:「過去很多社區都基於房地產項目,老百姓住在同一棟樓裡都不一定互相認識,我們希望打造這樣一個社區的社交場,不僅要看起來很美,還要讓大家喜歡參與。」現在,不少周邊居民已經習慣了晚上來這遛彎、周末來這遛娃。

目前,夢想書坊已在朝陽、順義、東城和亦莊等地區複製了十個同類空間。「我們利用大數據分析了解周邊居民、企業和學生的消費習慣,通過實體空間來滿足他們的文化訴求。」張玉彪透露,夢想書坊在不同社區有不同的主題,但目標是一致的,就是構建15分鐘文化圈,打通閱讀的最後一公裡。

汙水橫流「麵食村」變身文化小院

金蘋果文化小院的老街坊議事廳裡,二十多名老街坊正在興致勃勃地跟著老師學習冬奧吉祥物「冰墩墩」的製作。他們仔細聆聽、認真捏搓,手作的歡樂驅散了冬日的嚴寒。

在這間365天不打烊的小院裡,類似的活動每天都有,電影放映、文藝演出、文化展覽、冬奧項目體驗、知識講座……豐富多彩的內容通過公眾號及時發布,居民掃碼或現場預約即可報名參與。「所有活動都免費。」小院運營方負責人劉嶸介紹,很多熱門活動一推出就「秒光」,為此周邊居民現在已經形成了每周末關注下周活動預告的習慣。

作為石景山區蘋果園街道的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小院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採取政府監管、社會化運營模式,設有紅色教育基地、圖書閱覽室、書畫室、文化展室等多個功能場館,古色古香的設計風格更為小院增加了厚重的文化味兒。

走進窗明几淨的圖書閱覽室,近6000冊圖書分門別類地碼放在書架上,閱覽室中間還特意擺放了幾個較低的兒童書架和一圈沙發,方便孩子們閱讀。這些圖書由石景山區圖書館提供,每季度按比例進行流轉。「此外我們還有一個科普圖書館,近1000冊科普書籍專為未成年人提供。」

劉嶸坦言,目前走進公共文化場所的普遍以中老年群體為主,如何吸引年輕人成了小院重點思考的問題。「我們為此組織了小院讀書會,讓年輕人在一起暢談人生理想,學習溝通育兒知識,同時利用親子活動帶動年輕父母走進小院。」

別看如今的小院書香濃鬱,其實,這裡幾年前還是一家低端業態聚集的「麵食村」,凹凸不平的地面汙水橫流、空氣中常年瀰漫著異味,是周圍居民的一塊心病。為此,蘋果園街道對「麵食村」進行拆除整治、美化加工,今年1月,風格典雅的金蘋果文化小院正式對外開放。

蘋果園街道工作人員田欣告訴記者,小院周邊大多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老小區,住戶以首鋼的退休職工居多。現在,這些老街坊不僅積極參與小院的文化活動,還成為志願者幫助小院運營。「走進小院,大家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大柵欄胡同裡藏著「來到」閱讀空間

位於大柵欄前西社區158號的「來到」閱讀空間,是一家社區綜合文化服務驛站。低調的門臉讓它在胡同裡顯得並不起眼,倒是門口粘貼的一張大大的課程表引人注目。

「每周一讀書會、中醫知識小課堂;每周二聲樂課、手機課堂;每周三繪畫課……」空間負責人王凱介紹,除了課表上的固定課程,「來到」自2018年10月運營至今,先後組織了印刷術體驗、百年課本展、優秀兒童讀物分享會、「律師幫幫團」系列讀書會等五百餘場文化活動,服務八千餘人次。

走進大門,記者才發現,「來到」雖然不大,但也是精心設計。翠竹點綴的背景牆、原木色的中式家具、展架上擺放著社區居民的手工作品,清新淡雅中透著濃濃的生活氣息。空間內的3000餘冊書籍涉及歷史、文學、科學、兒童、生活等,供居民免費閱讀,《紅樓夢》《西遊記》《圍城》等經典作品被放在了一進門最醒目的位置,方便取閱。

王凱透露,這個空間原本是廣安控股集團旗下管理的直管公房,2018年該集團投入50多萬元對其進行翻新設計,希望通過公益閱讀空間的打造提升周邊社區的文化氛圍。「一開始,有人覺得我們是賣書的,也有人以為我們是咖啡廳、茶社。」他說,隨著活動越辦越多,老百姓對「來到」也越來越熟悉和認可,「有一次舉辦健康講座,胡同裡的大爺呼朋喚友地來聽,連走道都站滿了人。」

除了為老年讀者設計社區口述史、老北京胡同文化等特色閱讀活動,「來到」也開始開發針對兒童的閱讀活動。「去年有些家長找到我們說,家裡有二胎了,老大在家寫作業很困難,能不能在這兒寫?我說可以。孩子們寫完還能一起交流,我們讓大孩子給小孩子念自己的作文,還找一些青年學生給他們當輔導老師。」王凱希望把「來到」打造成一個服務社區的文化品牌,也成為企業回饋社區的一份禮物。(記者 李俐)

相關焦點

  • 日本最大免稅店開到濟南市民家門口
    日本最大免稅店開到濟南市民家門口 2021-01-17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網測評|疫情期間市民閱讀熱情不減讓市民更放心24小時自助圖書館...
    目前,疫情防控趨於常態化,深圳各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陸續向市民重新開放,熱愛閱讀的深圳市民又多了一個借書選擇。24小時自助圖書館重新開放的使用情況怎麼樣?市民反映又如何呢?深網測評欄目記者帶你到現場看一看。
  • 乳山:精準服務提高市民閱讀體驗
    乳山市通過設置多處城市書房,不斷優化閱讀環境和服務,提升城市文化品質,滿足市民的閱讀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市民小李所去的城市書房位於乳山市區東方大廈附近的黃金地段,佔地280平方米,藏書近萬冊,各種自助設備齊全,環境優雅靜謐,是一個閱讀的好去處。除了靜園城市書房,乳山還分別在隆城林語小區、富豪城小區設置兩處城市書房。
  • 語文書店:打造語文閱讀文化空間
    近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來到坐落於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南小街51號語文出版社院內的語文書店,在該書店負責人劉海紅的帶領下,深度體驗了這家極具特色的語文閱讀文化空間。  「學好語文是學好一切的根本,我們的初心便是為中小學讀者提供一個走進語文世界、交流語文心得的場所。當我們給閱讀以款待,它也會還我們以豐盛。
  • 開展「閱讀空間布置」活動 天保社區讓孩子愛上閱讀
    中國江蘇網12月16日南京訊 為了培養社區孩子的讀書興趣,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天保社區聯合南奧社區、教師志願者、和家居民養老服務中心、少先隊員開展了我們的閱讀空間布置活動。12月13日,南奧社區的禮堂裡傳來陣陣讀書聲,原來是教師志願者正在帶領孩子們閱讀弟子規。活動旨在提高社區青少年閱讀興趣,營造更加符合青少年成長的社區氛圍。
  • 豐都:助推全民閱讀 打通便民閱讀「最後一公裡」
    豐都縣圖書館供圖此外,豐都縣圖書館連結南天湖景區建起天湖書苑,遊客觸手可及,享悅書韻飄香的閱讀空間;連結綠森壩建起民宿書吧,體驗閒暇時光;連結接龍完小建起圖書室,幫助學生共享閱讀資源,連結三合街道鹿鳴巖村建起圖書流通服務點充實群眾生活,助推鄉村振興;連結30個鄉鎮街道文化服務中心,建起圖書分館,與縣圖書館實行「一卡通」共享流動圖書服務群眾。
  • 花式閱讀等你來享
    通過整合和新開發線上資源,在線閱讀、數字展廳、雲旅遊、雲朗誦等新內容不斷添加到市民的掌上「雲閱讀」裡,為讀者提供多樣線上文化服務。省圖書館推薦的電子圖書書封。(受訪者供圖)成都圖書館副館長關濤介紹,針對疫情,成都圖書館又新上線一個少兒繪本庫,包含健康、科普、經典傳統文化、外國文學、藝術、認知教育、安全教育等30000冊各類型繪本,適合3到12歲孩子閱讀。與此同時,成都圖書館還參與了「停課不停學領跑新學期」朗讀活動。孩子們只需選擇自己所在年級素材就可以進行打卡朗讀,並將自己作品生成留音效卡,分享給老師和同學。
  • 雲南普洱:創建「閱讀之城」 打造「文化厚重」的文明普洱
    家住四川成都思茅區月光路小區的劉運達大爺高興地說。據悉,在普洱主城區已有20多個小區設置了共享「愛心書箱」。除了「愛心書箱」外,如今,在普洱以「閱讀榜樣」為代表的各類讀書分享會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普洱市還著眼市民閱讀需求的新變化,借力「網際網路+」建設新型圖書館,中心城區推出24小時智慧書屋,實現圖書借閱、購買「一碼通」。引進「書香中國e閱讀」工程,用活「學習強國」平臺、雲嶺先鋒App,全方位推廣數字閱讀。
  • 名人展、故事會、對春聯……長春冰雪閱讀季140項活動精彩紛呈!
    為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展望「十四五」發展願景,迎接第二十四屆長春冰雪節,倡導冰雪文化與全民閱讀深度融合,助力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同時,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文化陣地的引領作用,豐富市民的節日文化生活,為即將到來的2021年元旦、春節、元宵節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舉辦長春冰雪閱讀季活動。
  • 「世界讀書日」:「雲」上閱讀「品」書香 線下閱讀空間人氣漸漲
    「書香快遞抗疫免郵」、「用聲音力量,致敬抗疫勇士」線上雲朗誦、「重溫經典,等你發聲」創意配音、共戰「疫」不孤「讀」之一起嗨歌吧等均屬於此次線上「雲」互動活動。牧心書友之家開展了以「品悅經典好書·傳遞閱讀力量」為主題的第二屆悅讀馬拉松活動。
  • 三亞海棠區全民閱讀活動收官 電影詩詞文化交流活動獲贊
    人民網三亞12月13日電(宋彤桐)12月12日上午,《詩韻海棠—那些深藏在電影裡的名詩》文化交流活動在三亞市海棠區遊客服務集散中心舉行,為2020海棠區全民閱讀系列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活動通過設置豐富多彩的交流、互動環節,挖掘電影中的「詩詞文化」,將詩詞表演、詩詞創作分享融入全民閱讀活動中,頗受現場觀眾好評。
  • 樂享家門口的文化大餐 成都市龍泉驛區第14屆市民文化藝術系列活動...
    9月22日晚,2020年成都市龍泉驛區「走基層」文化惠民活動暨龍泉驛區第十四屆市民文化藝術共享季·龍泉驛區首屆社區文化藝術月活動開幕式在洛帶古鎮五鳳樓廣場舉行,活動將持續至11月,讓廣大市民樂享家門口的文化大餐。
  • 第二批「城市閱讀美空間」名單出爐,成都這些書店榜上有名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  1月13日,記者從成都圖書館獲悉,第二批「城市閱讀美空間」名單正式公布,成都15個區(市)縣的24家品質書店入選。這是成都圖書館「閱讀+」創新服務的再升級。相較於第一批名單,此次的「城市閱讀美空間」覆蓋範圍明顯擴大,既有位於商業中心、景區的大型書城,也有座落於在社區、人才公寓的特色書店。市民在逛街購物的途中,或是工作、生活的間隙,都可以來到「城市閱讀美空間」,進行「美」的探索與閱讀,並參與現場活動。
  • 共享閱讀辦公、藝術展、咖啡館,豐臺新增一處文藝範城市共享空間
    它由文化藝術展廊、多功能共享辦公空間、葡萄文化酒廊、咖啡館和水系花園庭院5個公共空間組成,為這條著名的餐飲街增添文化藝術氛圍。在寒冷的冬日,不論是入駐企業員工還是周邊市民都可以走進來欣賞藝術展覽,坐下來讀一本書,品一杯咖啡,遠離城市喧囂,享受城市共享空間的溫暖。
  • 共享閱讀辦公、藝術展、咖啡館 豐臺新增一處文藝範城市共享空間
    在寒冷的冬日,不論是入駐企業員工還是周邊市民都可以走進來欣賞藝術展覽,坐下來讀一本書,品一杯咖啡,遠離城市喧囂,享受城市共享空間的溫暖。萬開公共空間是由北京文化創新工場萬開基地籌建的 「文化及共享辦公空間」。
  • 拓新型閱讀空間 廣東首間「粵書吧」辦新春國樂沙龍
    &nbsp&nbsp&nbsp&nbsp「粵書吧」是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為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推動旅遊設施引入公共文化設施的舉措之一,通過樹立全省統一標識品牌,在旅遊景區、酒店和民宿等旅遊經營單位,設立當地圖書館分館或流通點的公共服務領域文旅融合創新形態,充分撬動社會資源,拓展新型閱讀空間,實現共建共享共贏。
  • 打造身邊的圖書館 「四時書屋」閱讀空間正式運營
    為培養學生、市民閱讀的習慣,昨天,蘇州圖書館國際教育園分館——「四時書屋」正式開館。即日起,附近的讀者可通過「四時書屋」以及11臺智能借閱櫃借閱書籍。「四時書屋」這一名字取自範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寓意處處、時時、人人學習,契合不負韶華、奮發有為、創新奉獻的精神。項目負責人介紹,「四時書屋」在形式上由1家書屋和11個智能借閱櫃組成。
  • 本周日,龍溪湖閱讀中心兩場繪畫活動等你來!你還可以這樣閱讀打卡...
    本周日,龍溪湖閱讀中心兩場繪畫活動等你來!//龍溪湖·閱讀中心//為豐富閱讀中心讀者的閱讀體驗,滿足讀者文化需求,閱讀中心於每周在中心推出不同主題的活動和文化沙龍,供讀者免費參加體驗,讓市民朋友能夠在這裡舒適的學習,詩意的生活,共享我區經濟發展成果
  • 首批「城市閱讀美空間」正式上線
    近日,成都圖書館攜手全城15家品質書店打造的首批「城市閱讀美空間」正式上線,這些書店不僅提供海量圖書資源借閱,而且和全市所有公共圖書館之間實現了通借通還,成都高新區的4家書店也名列其中。城市閱讀美空間「城市閱讀美空間」是一個「館店合一」的項目,致力於為廣大讀者建立一個融合閱讀、生活、美學的多元化文化公共服務空間。更加關注讀者的閱讀體驗感和舒適感,更加關注和聚焦讀者品質閱讀的需求。
  • 全民閱讀新時代 濃濃書香潤津城
    全市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全民閱讀活動不斷深入,全民閱讀服務設施更加完善,「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閱讀氛圍愈發濃厚,文化生態得到充分涵養。創新招法舉措 讓全民閱讀遍地生花閱讀,是一個民族精神發育和文化傳承的基本途徑,也是一個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