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丨海口這條繁華的城市主幹道,周圍曾密布農田村落

2020-12-18 海南日報

7月15日,在海口市龍華區龍昆南路,林俊春從位於14樓家中的陽臺往外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龍昆南路上交通往來、車流滾滾的景象。

車水馬龍的背後,承載著一段段有關城市發展與變遷的故事。從1993年結緣龍昆南路,80歲的林俊春已經和它相伴將近27年。他見證這條路的興建、擴張與興旺,看著它如何從一條城郊道路成為城市交通要道,有了今日的繁華氣象。

路是人的足跡坐標,也是城市的毛細血管。道路,以一種特別的方式鐫刻著人的社群變遷與城市的發展歷程,在龍昆南路中,一段海口建設往事被深深銘記。

海口市龍昆南路。海南日報記者李天平攝

雛形

阡陌相連村落間

流水遊龍的龍昆南路可以說是如今海口最繁忙的主幹道之一。但出乎大多人意料的是,相較於歷史悠久的騎樓老街、新民路等老字輩道路而言,龍昆南路稱得上是一條「年輕」的道路,從興建至今僅有31年。

在老海口人的眼中,龍昆南路的出現,與海口城區的飛速建設與擴張密不可分。

「過去,海口城區規模很小,規範道路很少,多是坑窪土路和背街小巷。」林俊春回憶,直到改革開放那年,海口的城市基礎設施都不算完善,道路交通落後。「可以說除了現在的騎樓老街周邊一塊是城區,其餘地方都是郊區,到處是農田窪地大農村的景象。」

當時,群眾中有「五大馬路」一說,意思是海口城區僅有新華路、博愛路、新民路、中山路和得勝沙路這5條路,其餘都是小巷。

轉變從1978年的冬天說起。當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改革開放的大潮湧起。自此,海口市政建設投資不斷加大,城建發展高歌猛進。

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海口作為中國最大特區的省會,城市建設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擴容提質,是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海口城市建設的主旋律。

根據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海口城市發展史》介紹,改革開放後至建省前,雖然進行了大規模的道路改造,但市區道路功能很雜,布局混亂、分布不均,不能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統。

這一實際,註定了道路交通的建設成為社會經濟生活的重中之重。龍昆南路便是在此背景下,海口市興建的第一條城市主幹道。根據海口市地方史志辦公室編印書籍《海口辭典》記錄,龍昆南路建於1989年底至1990年4月,初長7400米,寬52米。

1993年的龍昆南路。林俊春供圖

「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先生的名言,用來形容龍昆南路的出現,再貼切不過。

「龍昆南路周邊有諸多人口密集的大型村落,如龍昆村、道客村、坡巷村和面前坡村等,村莊間人員交流密切,往來交通頻繁,在長期交往中,在農田中天然聯通出一條通路,成為日後興建城市道路的雛形。」作為一名老海口人,林俊春認為,這既有自然形成因素,也與當時城市規劃的遠景相關。

海口市地方史志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龍昆南路名稱便取自龍昆村。關於龍昆一名的由來,背後還藏著些有趣的故事。根據《海南地名文化紀事》記錄,龍昆村的名字來源於兩個傳說,一是相傳很久以前,龍昆村附近有一深潭,潭中有一條神龍,保佑此地風調雨順、人民安康,故取一「龍」字;二是村中人丁興旺,村中人們認為,「昆」有子孫後代之意。「龍昆」則寄託了龍之傳人的美好寓意。

興起

中國城前客如雲

在林俊春的相簿中,珍藏著一張老照片。這張照片拍攝於1993年,畫面中是一輛輛汽車行駛在一馬平川的龍昆南路上。微微發黃的相紙,將人們帶回那個百業初興、熱火朝天的建設年代,再次觸動人們潛藏於內心深處的情感。

「1991年,我調入省菸草公司工作。1993年,省菸草公司辦公地點搬到龍昆南路周邊,我從那時便見證著這條路的發展與變遷。」林俊春說,照片拍攝時,南大立交橋還未開工建設,但已經能看出龍昆南的人氣。「可以說龍昆南是當時規格極高的道路,道路斷面設計合理,功能齊全,設置主次幹道機動車道,中間還有寬敞的綠化帶。」

1993年8月5日,投資1.8億元的南大立交橋工程正式開工,並於1994年8月28日全線通車,建成後成為當時省內最大立交橋。南大立交橋由東到西跨龍昆路,從南到北跨海秀中路、南沙路和龍華路,進一步構建起立體交通體系,也讓龍昆南進一步成為貫通南北、連通東西的重要道路。

道路的建設與城區的擴展相輔相成。龍昆南路建成後,迅速成為海口的黃金地段,人氣高速聚攏,沿線高樓拔地而起,道路兩旁店肆林立,飯店、商店、酒店等簇擁街道兩旁,尤其是當時海口地標性建築中國城的繁華勝景,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據相關資料記載,1993年底,位於海口市龍昆南路的中國城開業,這座地下一層、地上4層的大型建築,營業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號稱是當時全亞洲最大的娛樂中心,耗資巨大。

中國城的開業,也立刻為海口地標性建築和海南夜生活豎立了風向標,其內經營著海南首家主題酒吧、大型演藝中心、海鮮酒樓等,還時常舉辦展覽等文娛活動,一時客如雲來,風頭無兩。

「中國城的繁華,徹底盤活了這條『年輕』的道路,輻射效應十分明顯。」林俊春介紹,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城的帶動之下,不少餐飲、文娛企業落戶龍昆南,這條路成為民間的美食一條街。「我的一大愛好便是研究美食,對這段歷史印象深刻。當時龍昆南路上,匯集了龍泉酒家等一眾餐飲商家,每到節假日,龍昆南路車水馬龍,老饕們總會來這裡來一場尋味之旅。」

改造

重聚人氣繁華處

作為城市交通主動脈,改造升級後的龍昆南路,運輸能力提升,景觀進一步升級,蘊含的生機無限。

近年來,在經歷了一段修路的「陣痛」之後,許多開發商也看到了龍昆南路商業東山再起的「曙光」。

業內人士認為,龍昆南作為城市道路的主動脈,商業發展的空間很大。目前這一帶有昌茂花園、現代花園、龍泉家園等大型小區,也有道客村、面前坡村、坡博村等村莊,形成了一個居住圈,這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十分適合發展百貨、餐飲、物流等行業。

這兩年,高鐵東站、海口汽車總站等交通樞紐落地龍昆南路周邊,讓這條路越發成為城市的交通要塞,而和信廣場和新城吾悅等大型商圈興建在龍昆南路一帶,進一步豐富了沿路的業態,充裕人氣,這條年輕的道路迸發出無限活力。

林俊春在龍昆南路工作生活了將近27年,幾乎見證了龍昆南路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許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對於這些年間龍昆南路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卻始終心懷希冀,「時代總是不斷前進的,生活總會越來越好,龍昆南路的故事總會越來越精彩,我們的道路情懷永遠不會消失。」

原標題丨龍昆南路:阡陌通途 椰城一脈

(本文原載於2020年7月20日海南日報海南周刊)

海南日報新媒體、海南日報海南周刊聯合策劃

記者:鄧鈺

值班主任:戎海

值班總監:袁鋒 李國棟

責任編輯:張運桐 周鈺

相關焦點

  • 慢讀丨海南這一家子族譜續修了800年,從未間斷
    謝卓石說:「修譜是依據上一輪的族譜的記錄來修的,上一輪沒有入譜的人,這一次要入譜。一般而言,新出生的男孩要進入族譜,嫁出去的女孩子不入族譜,但謝氏人娶的妻子也要隨丈夫入譜。如果沒有兒子的家庭,就由親屬的男孩過繼。千百年了,都是延續這樣的規矩。」
  • 慢讀丨這位海南人是中國現代試驗物理的奠基人之一
    外國傳教士、商人、社會學者此時也紛紛登臨海南島,在此留下他們的足跡,而傳教士的活動也對這片土地產生了一定影響。登陸海南的傳教士中,有一位名為冶基善。清光緒七年(即1881年)11月,美籍丹麥人傳教士冶基善從廣州抵達海口,開始了基督教在海南島的傳播活動。冶基善首先在瓊山府城文莊路的吳氏祠堂設立教堂,開始收納信徒。不久,冶基善前往儋州那大,建立第一個福音堂。
  • 1930年的海口老照片
    1930年的海口海岸,礁石密布,高低起伏,大小不一,各具特色黎族村落。黎族是海南島最早的居民,根據考古材料,可以推知黎族的先民早在3000年前的殷周之際,就定居在海南島,過著原始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茅草屋前的當地婦女和兒童。
  • 鏡頭中的日本衝繩,軍事基地密布的度假勝地
    歷史上,衝繩(琉球)列島上生活的居民們曾發展出獨特的文明,雖然後來被日本統治,但琉球文明依然無處不在。衝繩縣的人均GDP在日本一級行政區中位列倒數第二,由於遠離本土,只有依靠自然環境優勢發展第一和第三產業。圖為衝繩最大城市——那霸街頭,顯得有些破敗。衝繩的縣廳設在那覇市,而縣廳附近的一片區域也就成了整個重生列島上最繁華的地區,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久違的城市氛圍。
  • 旅遊乾貨丨八天7晚,海口到三亞,玩轉大海藍天,盡享海南美食
    玩法安排DAY1丨海口集合,破冰活動(相互熟悉)在海南特色酒吧或者美食店,看海口夕陽,住海口香格裡拉酒店DAY2丨馮小剛電影公社(雙街+芳華小院);騎樓老街;遊艇會;海邊看夕陽;美食街,體驗當地民宿DAY3丨文昌孔廟,椰子大觀園,銅鼓嶺,雲龍灣海邊潛水,海邊篝火燒烤,住雲龍灣海景DAY4丨品嘗瓊海當地名家菜 (農廚好味);瓊海博鰲老房子
  • 這條路不長,卻是永州城區的主幹道,有基督教和大型住宅小區
    今天,帶大家來永州市中心城區一條新興起的城市主幹道——傳芳路走一走:傳芳路,起點在永州市經開區冷東路,終點在冷水灘區紫霞路,這條路不長,建成時間也不長,但是車流很多,是條城市主幹道。同時,這座鐵路橋也是永州經開區和冷水灘區的分界線,過了鐵路橋就屬於冷水灘區。
  • 擴散| 天津這條主幹道禁行!11條公交改線!
    擴散 | 天津這條主幹道禁行!11條公交改線!施工期間城廂中路西環(北城街至南城街段)斷交封閉禁止機動車通行11條公交線路調整11條公交線路調整受地鐵7號線廣東會館站施工影響,城廂中路西半幅行駛公交線路將做調整,有11條公交線路調整↓↓161路、168路、169路、855路、657路在撤銷城廂中路上的鼓樓站同時
  • 這挖挖、那挖挖,不破不立的城市之痛
    家在南三環東段的一個小區,按理說,這個地方,並不屬於繁華鬧市區,且毗鄰南三環這個主幹道,周圍又被新修的路網環繞,交通可謂便利。但是,最近一段時間開車回家,經常被堵得「七佛出世」。為什麼?自己初步估算了一下,所在小區南邊,是地鐵八號線的兩個站點施工工地,把南三環南北輔道圍堵了很多。
  • 海口這11條公交線路將優化調整 附調整明細表
    原標題:海口這11條公交線路將優化調整 附調整明細表來源:南海網9月1日,記者從海口公交集團獲悉,從9月2日起,海口公交集團將正式優化調整專線3路、25路、61路等11條公交線路。據了解,解決公交車路邊調度停放和充電問題,消除交通安全隱患,支持重點園區建設,優化調整專線3、9路、25路、35路、58路等11條公交線路,主要加大高新區、西海岸市政府周邊商業配套等區域線網覆蓋密度,切實解決市民公交出行需求,市民可關注「海口公交集團」微信公眾號或使用「椰城市民雲」APP,了解線路動態和查詢實時公交,提前安排出行。
  • 秋冬最值得自駕的12條路線,條條皆精品,沿途美成天堂!
    圖源丨攝影部落 逆光飛翔那麼,在這個季節,走哪條自駕路線比較好呢?圖源丨攝影部落 羅記有些風景,只有在這個時節裡,才會發散獨屬於它的味道。圖源丨攝影部落 羅記南下去看海,北上去看雪,想要看哪種風光,看你的選擇!圖源丨攝影部落 羅記2020年末,在這12條自駕路線裡,送自己一場自駕之行吧!
  • 提升城市品質 我市打造一批精品主幹道和特色片區
    4月13日記者從市城鄉管理局了解到,按照發布的《太原市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2年)》,到2022年,各縣(市、區)至少建設1條示範性精品主幹道工程,打造2個以上城市特色片區。  通過對建築立面綜合整治,實現城市主次幹道沿街亮化提升,將成為未來城市特色塑造工程的主要內容。
  • 金水區啟動二期3條主幹道 13條支路背街改造工作
    會議明確了下階段加快推進城市道路綜合改造、穩步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深入推進城鄉接合部綜合改造、全面改進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積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五項目標任務。金水將繼續實施總設計師制度,立即啟動二期3條主幹道及緯一路、緯五路、政七街、農科路、緯三路等13條支路背街改造工作,年底前實現改造任務大頭落地。
  • 探村麗水松陽|山下陽村,卵石巷道密布,宛若八卦迷宮
    浙江麗水,松陽,山下陽古村落。位於松陽縣城西北古市鎮,一個似乎被時間遺忘了的傳統靜美村落。早在清朝初期,張氏先祖舉家遷入此地,便開始對村落進行了嚴謹的布局。整個村落按照傳統星象布局,處處蘊涵著道教「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整個村莊與自然風水緊密結合,是松陽至今保存最完整的經過規劃的古村落。據介紹,山下陽張氏源自福建泉州。清順治十八年,清政府實行遷海政策,在與鄭成功對壘的區域實行「堅壁清野」戰略。大批的福建沿海居民內遷,山下陽村張氏家族遷徙到龍泉,康熙初年再由龍泉輾轉而來。
  • 慢讀丨這款海南「椰寶」,為何越來越稀缺?
    鄉村百姓曾廣泛應用東郊椰林風光。海南日報記者張茂攝經多番打探,聽說文昌市東郊鎮有阿婆堅持在做手工的椰棕繩,海南日報記者專程前往尋找,恰逢77歲的「菸斗公」騎著電動三輪車在椰林下穿行。「現在不好找了,但是以前多得很!」聽說記者來意,阿公立馬熱情當起了嚮導,打開了話匣子。
  • 包河綠化、環衛聯合作業 為主幹道及綠化帶精細保潔
    合肥在線訊(倪青   毛嫻靜  戴小花 文/圖)繁華大道等主幹道因常有大型車輛往來運輸造成綠化帶、路牙、路面「灰頭土臉」,一定程度拉低了城市「顏值」。為營造清爽乾淨的主幹道城市形象,合肥市包河區城管局領導班子協調部署,聯合局道路綠化及環衛部門共派出清潔人員20餘人,清掃車、衝洗車及灑水車等車輛6臺,組成立體化清潔陣營以繁華大道為試點進行深度精細保潔,主要對綠化帶、路牙石、路面等塵土進行深度衝刷並對綠化帶內的垃圾撿拾清理。
  • 普法丨基本農田種植草皮,違法了!
    近年來,有些村民為了經濟創收,自己種植或將基本農田出租給他人種植綠化草皮。基本農田能種草皮嗎?這種行為是否違法?基本農田是耕地中生產能力最好的優質耕地,不同於一般耕地,法律對基本農田實施特殊的保護措施,禁止任何破壞基本農田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條:國家實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
  • 海南實力被低估的一座城市,被稱為「翡翠山城」,不是海口不是三亞
    談及到海南,相信三亞和海口的美景,是人們所熟知的。我們都知道海南旅遊資源豐富,美麗的熱帶風光,一直吸引著眾多遊人前來遊玩。人們來海南旅遊,更多的是到海口和三亞,但其實,在海南,還有一座城市,它同樣擁有很美的風景,但是知名度卻遠不及前兩個城市,但實力卻是被低估的一座城市,它就是五指山市。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西遊記》,那麼孫大聖被困在五指山上下的情節,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記憶深刻。在海南,就有一座城市,就叫做五指山市,其實五指山市之前叫做通什,在五指山市還有一座五指山。
  • 慢讀丨海南這座紀念碑,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6年都沒被發現!
    在海口府城有一座「毋忘九一八國恥紀念碑」,紀念碑的設計者,時任瓊山縣建設局局長王尊榮於1931年憤然樹碑,這座紀念碑在海南人民的機智保護下,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存在了6年都沒有被發現。89年來,紀念碑歷經風雨,依然完好無損地佇立在那裡。今天跟著慢讀頻道,一起去看看這座紀念碑,一起來聽聽王尊榮樹碑的故事。
  • 在海口原來有這麼多好玩的地方,好棒呀!海口吃住玩攻略
    作為土生土長的海南女子,在我眼裡,海口是如此的有魅力,好玩的地方可多呢,對於超愛旅行的我來說,單海口這座城市都可以讓我遊玩得很嗨哦想知道我是怎麼帶我的朋友玩嗨這座城市的嗎?那就跟著我的步伐一起來走讀海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