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有個叫李超的鄉下人,沒讀過幾年書,但為人豪爽,樂善好施,頗受鄉裡好評。
一天,李超剛乾完活從地裡回來,突然從外面傳來了一聲招呼聲,李超走出去發現是一個和尚。
那和尚說道:「打擾施主了,貧僧想化頓齋飯,討些水喝。」
李超將他請進房中,很熱情的招待了他,又讓他在家中多住幾日,那和尚三番推辭,但李超一再強留,和尚便住下了。
和尚為了報答李超的留住之恩,便說:「施主,貧僧出家人身無金銀,無以為報,但我乃少林人士,如果施主不嫌棄,想以武技相贈。」
李超聽了很高興,便對他行了拜師禮,跟隨和尚一同學習武技。
大概學習了三個月,李超的手腳功夫有了很大的進步,便覺得有些飄飄然。
那和尚對他說,看你這樣子,定是將我的東西全部都學去了,演示給我看一下吧。
李超收束了衣服,做了個起手式,便開始演示和尚傳授的武技。
李超騰挪之間,頗為靈活,又如靈猴攀巖,翻轉跳躍。和尚笑著點了點頭:「看來已經全部學會了,你我比試一下吧。」
李超負手站立,對和尚行了一禮便發起攻勢。二人相鬥片刻,李超一直想找和尚的破綻,但和尚防守嚴密,絲毫不給機會。
突然,和尚抓住李超的一個破綻,飛起一腳,李超被踢飛出一丈之外,站起之後,慚愧的低下了頭,再也沒有先前的驕縱氣了,又接著跟隨和尚學習武技。
沒過幾天,和尚向李超告別,說自己有事外出未來再見,還不知期,於是二人人分別。
二人分別後,李超憑藉武技走南闖北,少有對手。一天,他來到濟南這個地方,行走在大街上,忽然被前方的一群人給吸引了。
那人群中遠遠傳來了一陣叫好之聲,李超好奇的擠進人群,原來人群中有一小尼姑在賣藝,手腳靈活,給人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
沒過一會兒,那小尼姑忽然對周圍的人說:「一人有些煩悶,各位有誰會拳腳功夫,可上來較量一番,也好熱鬧熱鬧。」
這話一連說了三遍,但人群寂靜,沒人上前,李超看了半天,頗有些技癢,便自告奮勇的上前。
二人相對站立,李超擺了一個少林功夫的起手式,那小尼姑看後說道:「原來也是少林人士,敢問師承何處?」李超不說,小尼姑再三追問,李超這才說出師父的姓名。
那尼姑笑著說:「原來師承憨大師,既然是憨大師的弟子,那我自願甘拜下風。」
李超說道:「還未較量,怎能認輸?咱們簡單的切磋一下,點到為止。」小尼姑點頭應下,二人開始比試。
李超和小尼姑你來我往,較量的不可開交,李超逐漸感覺自己佔了上風,拳腳更加凌厲了。正在這時,那小尼姑突然自己跳到了圈外。李超問為何如此,小尼姑笑而不答。
因為多年和人較量,從未逢敵手,此時交戰正酣,那小尼姑突然認輸,給李超一種有力使不出的感覺。於是請求再和小尼姑交手,小尼姑一再拒絕。
李超突然對小尼姑出手,小尼姑匆忙應對,二者又交手了片刻,李超飛起一腳,小尼姑五指做刀狀,削向李超的膝蓋,李超一下被打落在地,半天爬不起來。
小尼姑趕忙上前說道:「實在對不起,一時沒收住手,還望見諒。」
李超回去之後,緩了一個月才能下地走路。不久,那和尚來了。
和尚問李超為何會如此,李超簡單的說了自己和小尼姑交手的事情,和尚大驚道:「幸好你提了我的姓名,不然你這條腿怕是保不住了。」
暮有話說
李超本是一個莊稼漢,因為為人豪爽,樂善好施,這才得和尚教授武藝。李超學到武藝後,有些飄飄然,再加上和尚是少林人士,武道正統,因此李超在很多年都難逢對手,這也讓他養成了驕縱的氣息,不將人放在眼裡。
最初,李超和和尚交手時,被和尚一腳打敗,和尚是想讓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而李超當時也收了心思。
但是,在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李超本身的實力也提升了,可是後來和在尼姑的較量中,他並沒有吸取原來的教訓,此刻他又忘記了自己是誰了,於是這才被那尼姑擊敗。
也幸好李超在較量之前說出了和尚的姓名,尼姑這才留手,讓李超保住了腿,不然李超只能在床上度過下半生了。
其實李超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應該保持謙卑之心,時常告誡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能因為一點小小的進步,就忘記了自己是誰。
對於本文,你是怎麼看的?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北暮,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讚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