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沃野育瀟湘——「十三五」全市鄉村振興工作綜述

2020-12-25 永州新聞網

記者 蔣雲鵬

深秋時節,行走在瀟湘大地,薺菜田裡鮮翠欲滴,採收繁忙,田園綜合體的生態觀光園內花海似錦,遊人如織,高效農業大棚裡的草莓苗綠意盎然,萌發著來年的希望。

食為政首,農為邦本。「十三五」以及2018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永州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定不移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力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取得初步成效。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永州市將產業和「三農」工作、鄉村振興結合起來,以產業帶動鄉村振興,讓群眾吃上「產業飯」,走上小康路。

雙牌縣五裡牌鎮黃泥坡村竹加工廠,當地村民正將新鮮苦竹加工成幹苦竹。加工廠鄧老闆笑呵呵地說:「一噸新鮮苦竹可加工成0.65噸幹苦竹,每年加工規模500餘噸,產值100餘萬元,產品遠銷東南亞國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必然舉措。鄉村的農業發展,大多是以粗放型為主,農業現代化必須以土地、資金、技術作為支撐,這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面對改革發展的重大任務、鄉村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我市始終聚焦農業特色產業培育,強化科技支撐、人才支撐、營銷支撐,把農業現代化搞上去,讓人民群眾從事農業的經濟效益上得去。

 我市以「兩茶一柑一菜」和「一縣一特」特色優勢產業為抓手,深入貫徹落實「六大強農行動」,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精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湖南農副產品集中驗放場(道縣)被列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供應中心全國首批6個配送中心之一,累計認定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109個,居全省第一,年出口蔬菜佔同期全省出口蔬菜總值的95%左右。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全市高標準農田總面積276.06萬畝,年糧食總產穩定在60億斤以上。落實促進生豬生產的政策措施,規範禁養區劃定,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恢復生豬產能。加快發展融合產業,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1200億元,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03家,雙牌縣茶林鎮被認定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江永縣浦美村、勾藍瑤村,雙牌縣桐子坳村,祁陽八尺村等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有星級鄉村旅遊區點163家,全市休閒觀光農業年接待旅客量超過800萬人次。

農村人居環境有了質的改善

水泥道路貫村莊,青山綠水繞白牆。丹桂飄香的季節,走在零陵區菱角塘鎮文雷村內,只覺往昔連片的殘舊土房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悄然鋪開的宜居宜遊畫卷。

文雷村的蝶變,是永州之野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永州市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措施、盡銳出戰,紮實實施以農村「廁所革命」「空心房」整治、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莊清潔行動和美麗鄉村示範創建為重點的「一革命六行動」,努力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

「以前這裡是閒置的土磚房,垃圾成堆,被拆除後建成了好看的小亭子、好玩的小公園,現在我每天都會到這裡來走走看看,心情特別舒暢。」寧遠縣仁和鎮馮石村的85歲村民黃文富在村口公園裡的石徑上盡情享受著鄉村的泥土芬芳。

推進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是一場必須要打的硬仗。我市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實現面貌大改善,讓農村成為幸福美好家園。

不推山、不砍樹、不填塘、不毀古建築,做好含山納水、顯山露水、依山傍水文章,千方百計確保「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我市積極打造美麗鄉村。截至目前,全市建有鄉鎮垃圾中轉站88個、鄉鎮汙水處理設施22個,92.36%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71.66%的行政村對生活汙水進行了處理,改(新)建農村戶用衛生廁所7.22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76%,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45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50個。

鄉風大轉變城鄉相融合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

我市通過深挖文化底蘊,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機制,著力提升現代鄉風文明水平。制定並下發《永州市治陋習·樹新風鄉風文明建設年工作方案》,舉行「治陋習·樹新風」鄉風文明建設年活動啟動儀式,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出席。全面開展陋習大排查,建立陋習清單臺帳,全市重點梳理出了「十大陳規陋習」,全面倡導樹立「十大文明新風」。目前,永州市縣級以上文明村有2080個,佔比35.34%,縣級及以上文明鄉鎮187個,佔比64%。1214個村制定了村規民約,籤訂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承諾書達26.99萬份,成立紅白理事會2070個,勸導、整治不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1.2萬人次,積極探索推廣「合約食堂」,引領農村紅白喜事新風尚。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省級試點寧遠縣、市級試點冷水灘區上升為國家試點縣區。

大力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零陵區被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單位,藍山縣毛俊鎮毛俊村、祁陽縣七裡橋鎮丁廟灣村、寧遠縣九嶷山瑤族鄉西灣村、道縣祥霖鋪鎮八家村和冷水灘區上嶺橋鎮仁山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深入實施黨支部「五化」建設達標提質行動,全市共創建黨支部「五化」建設示範點1711個。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建有合格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020個,建成率90%,超過國家標準20個百分點。持續開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鎮(鄉)」等創建活動,建立鄉風文明建設志願服務隊伍,發動「黨員」志願者「五老」志願者積極引導樹立文明新風。加強平安鄉村建設,實現「一村一輔警」全覆蓋,有效鞏固農村地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果。

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質,截至目前,我市現有鄉鎮寄宿制學校473所、鄉村小規模學校(含教學點)1226個;農村敬老院136個,留守兒童之家3301個;完成各類農村公路建設14910公裡,全市151個鄉鎮、2948個建制村已全部實現了100%通硬化路和通客車;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91.18%;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飛速發展,行政村的光纖通達率、4G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升,151個建制鄉鎮衛生院、2960個行政村衛生室完成標準化建設。

百尺竿頭扶搖上,千帆競發勇者勝。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永州市呈現出農業升級、農村進步、農民發展的新圖景,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未來可期,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深入,永州市的農村發展前景必將更加廣闊。

相關焦點

  • 藏糧於地 糧安無憂——「十三五」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綜述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黃建平 艾華國 王中海)走進瀟湘大地廣袤田野,但見金黃的稻田隨風搖曳 ,綠油油的蔬菜地一望無垠,田間道路寬闊平坦,路兩側的防滲渠平整美觀,大小溝渠縱橫相連,呈現出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現代農業新畫卷。
  • 吳興鄉村人才隊伍吹響集結號 讓「智多星」集聚廣袤田野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像閔鳳林的鄉村人才在吳興的田疇沃野施展才華。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稱,近年來,該區在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程中,探索推進高素質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切實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如今,在吳興,莊稼地借上了人才引育的「智慧風」,旮旯地「奔向」高產田。鄉村「領頭雁」項目是吳興強化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的載體之一。當地落實專班招人才,專門組建農旅項目招商引才局,重點攻堅高層次人才領銜的農業科技人才項目。
  • 江蘇南京:「十三五」即將收官,鄉村振興越走越寬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攝  十三五」期間,南京加快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農業農村發展持續穩定向好,農業現代化水平、脫貧攻堅戰等碩果頻頻亮眼,農民幸福感顯著提升。  在11月10日召開的「十三五」成就看南京系列發布會上,相關部門發布鄉村振興「成績單」,徐徐展開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畫卷。
  • 田疇披錦繡 沃野奏歡歌——江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周年綜述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3年來,江蘇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兩次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為遵循,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以走在前列為目標定位鄉村振興,以高質量發展為要求推動鄉村振興。江蘇大地上,鄉村振興的夢想照進現實。
  • 沃野千裡展新卷——喜看我市農業農村工作新成就
    「五地一產」入市改革,是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著眼鞏固脫貧成果、破解「三農」工作難題、助推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實現國內經濟循環的一項重大舉措。改革啟動以來,農業農村經濟蓬勃發展,不斷積蓄和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 廣闊熱土繪就「多彩田園」——白銀市「十三五」以來三農工作高...
    廣闊熱土繪就「多彩田園」——我市「十三五」以來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紀實白銀日報記者 施耀花 通訊員 宋秉棣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作為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的升級版,「十三五」以來,鄉村振興戰略正在白銀廣闊的農村大地上譜寫新篇章,一幅糧倉滿、花果豐、百姓富、鄉村美的「多彩田園」瑰麗畫卷正徐徐舒展。現代農業蓬勃興旺「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時而制」。白銀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做強老品牌、培育新品牌,不斷開創現代農業新局面。
  • 鄉村振興的「許昌畫卷」
    在青山綠水的掩映下,許昌千裡沃野生機勃勃,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一條條道路乾淨整潔,一排排房屋規劃有序,一處處遊園綠意蔥蘢,一戶戶人家窗明几淨,一張張笑臉洋溢幸福……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5年時光,不負韶華,一路風雨兼程,「藍圖規劃」變為「現實畫卷」,億萬齊魯兒女共同見證山東「三農」工作榮耀時刻,繪就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時代畫卷:糧食生產連年豐收,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5年時光,不負韶華,一路風雨兼程,「藍圖規劃」變為「現實畫卷」,億萬齊魯兒女共同見證山東「三農」工作榮耀時刻,繪就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時代畫卷:糧食生產連年豐收,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 青島市出臺鄉村振興新方案 聚焦鄉村「五個振興」攻堅克難、協同作戰
    鄉村振興攻勢發起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聚焦鄉村「五個振興」攻堅克難、協同作戰,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成效顯著,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去年,在全省16個地市鄉村振興考核中,青島市獲得第一名。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高點發力、攻堅克難,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1-9月份,全市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9.4%,繼續保持高速運行。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
    原標題:丁小強到市農業農村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並調研時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現代農業強市12月15日,運城市委書記丁小強到市農業農村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調研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招商引資和新品種推廣等工作,並召開座談會。
  • 我市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工作調度會
    原標題:我市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工作調度會   12月11日,我市召開實施鄉村振興
  • 玉溪鄉村振興交出優異答卷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後,我市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全面展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統籌推進,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良好開局。2018年和2019年,我市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實績考核排全省第一名和第三名。
  • 天水市「十三五」動物防疫工作綜述
    「十三五」期間,尤其是2020年以來,天水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農業農村部關於動物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市各級畜牧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統籌新冠肺炎疫情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紮實推進「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
  • 科技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白銀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
    科技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我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工作綜述白銀日報記者 梁進贇 通訊員 呂維軍面對面交流經驗他們播撒科技星火,帶領全市農民攻堅克難、脫貧致富,吹響了鄉村振興的號角。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十三五」成就巡禮|威海「三農」成績單來了
    12月22日上午9:00,市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第五場新聞發布會,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兩新工委書記孫玉建,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學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李志傑,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支部書記牛樹恩,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市畜牧業發展中心主任張輝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威海市鄉村振興工作情況
  • 重慶細化鄉村振興工作方案 明確10大重點任務
    人民網重慶5月16日電(劉政寧、實習生何雨霽)5月15日,重慶市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暨試點示範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長壽區召開。會議圍繞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安排部署了今後全市鄉村振興重點工作。
  • 砥礪奮進寫華章 ——全市「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   5年來,全市上下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砥礪奮進,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實施了一系列創新性舉措,補齊了一系列發展短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取得決定性成就,各項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整體工作成功邁入全省第一方陣。
  • 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玉林市出臺實施方案加快推進鄉村人才...
    ,打造一支數量足、結構優、素質高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不斷注入「源頭活水」。向有一定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的成功創業人士推薦鄉村發展項目,引導他們帶技術、帶資金、帶項目返鄉創業就業。此外,實施「大學生基層創業就業」計劃,健全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長效機制,落實基層事業單位人才引進激勵辦法,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就業創業。
  • 設鄉村規劃師 助力鄉村振興
    (資料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攝記者日前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為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科學引導村莊規劃建設,廣州結合市、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進展及管控要求,推進新一輪村莊規劃編制工作,以重新形成一批實施性強的村莊規劃成果,有力推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