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5月16日電(劉政寧、實習生何雨霽)5月15日,重慶市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暨試點示範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長壽區召開。會議圍繞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安排部署了今後全市鄉村振興重點工作。
今年初,重慶發布了《重慶市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2年)》,要求從2020年開始,集中3年時間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這十大重點工程涵蓋了農村基礎設施、農村產業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業農村改革、文化、人才、帶頭人隊伍等眾多領域。
內容包括:實施以交通、水利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實施以「十百千」為重點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工程,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程,實施農村人居環境「五沿帶動、全域整治」工程,實施農田宜機化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實施農村「三變」改革擴面深化工程,實施「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建設工程,實施「三鄉」人才培育工程,實施鄉村文化「百鄉千村」示範工程,實施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工程。
會議要求,下一步,重慶要重點圍繞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有關工作,落實落細緊扣「十百千」目標紮實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圍繞「五沿帶動、全域整治」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顯效;深化以「三變」改革為重點的農業農村改革;整村、整鄉、整片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加快「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建設;統籌抓好「三鄉」人才、鄉村文化「百鄉千村」示範、農村基層黨建和鄉村治理;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儘快實現鄉村振興試驗示範見效果、樹形象、出經驗;精心謀劃推動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這10個方面的重點任務,推動鄉村振興再上新臺階。
其中,在建設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方面,重慶將按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兩中心兩地」目標定位,以成都、重慶兩個中心城市之間連綿帶為重點,著力建設全國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同時,成渝地區將重點協同建設高產高效糧油、優質柑橘和檸檬、以生豬為重點的現代畜牧業、鮮食加工兼備的蔬菜、生態茶葉、道地中藥材、調味品、生態漁業、巴蜀美麗宜居鄉村旅遊等九大產業集群,共同打造「三峽」「川菜渝味」等區域公共品牌。
會議明確,今年,重慶既要縱深發力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也要補足補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弱項。要加快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全面恢復正常,突出抓好以糧食、生豬、蔬菜為重點的重要農產品保供穩價工作,深挖潛力促進農民多渠道持續增收。
會上,重慶市委、市政府授予南川區大觀鎮黨委等50個單位「重慶市鄉村振興貢獻獎先進集體」稱號,授予陳忠洪等100人「重慶市鄉村振興貢獻獎先進個人」稱號。
(責編:劉政寧、張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