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我們需要一塊好的手機屏幕?用了真的回不去

2020-12-24 中關村在線

自在2010年6月賈伯斯發布了搭載視網膜屏幕的iPhone4以來,智慧型手機的屏幕發展已經走過了十年的歷程。在這十年裡,智慧型手機屏幕在顯示效果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的同時,也通過全面屏這一設計形態上的變化逐步取代了實體按鍵成為了智慧型手機最為關鍵的部件之一。

vivo NEX 3採用了壓感按鍵設計

隨著2020年5G旗艦手機的陸續面世,我們不難發現今年各大品牌的旗艦手機的屏幕均得到了大幅升級。特別是超高解析度、120Hz刷新率、P3廣色域、10bit色彩顯示、HDR等先進的屏幕顯示技術開始不斷出現在了智慧型手機之上。

OPPO Find X2 Pro搭載高規格屏幕

但是很多用戶都對這些新出現的屏幕技術感到一知半解,很多人僅僅是知道這一參數很高,但是並不知道好在哪裡,在實際體驗上又會有怎樣的提升。所以,今天我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手機屏幕各項參數的作用,以及我們為什麼需要一款優秀的手機屏幕。

首先我們對於屏幕第一要求自然是清晰,而與清晰這一效果相關聯的參數便是屏幕解析度。眾所周知,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液晶屏幕是通過屏幕上的像素單元顯示不同的顏色所組成的,而解析度決定了這塊屏幕數量和排列比例,例如我們常見的1920x1080解析度便是在手機的豎向上有1920個像素單元,在手機的橫向上有1080個像素單元。

屏幕像素排列示意圖

因此,在相同大小的屏幕中,高解析度的屏幕相比低解析度的屏幕擁有更多的像素單元,從而能夠顯示更為精細的畫面,我們通過下面這張對比圖可以明顯看出這一點。

HD與4K級別解析度顯示效果對比

現在的手機解析度經過多年的發展早已完成了HD級別解析度的普及,現在常見的手機解析度主要是FHD+級別,部分旗艦級機型則搭載了QHD+級別的高解析度屏幕,當然也有少數機型為了追求極致的顯示效果選擇搭載了4K級別的超高解析度。

索尼Xperia 1 採用了4K OLED屏幕

雖說,高解析度能夠帶來更好的顯示效果,但是受到目前的技術限制,高解析度的屏幕同時也會產生更高的功耗。所以大家在選購手機時,可以按照自己的對於屏幕顯示精細度的要求來進行選擇。

說完了手機屏幕的主要參數解析度之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最近一段時間風靡智慧型手機行業的高刷新率屏幕。伴隨著手機性能的提升,高刷新率屏幕開始在智慧型手機上加速普及,90Hz和120Hz乃至144Hz的高刷新率屏幕開始在智慧型手機上出現。

屏幕刷新頻率主要是指屏幕在同一時間可以顯示多少幀的畫面,比如常見的手機屏幕刷新率一般是60Hz,也就是說其可以在一秒的時間內顯示60幀的畫面。而120Hz刷新率的手機屏幕則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顯示120幀的畫面,從而能夠帶來更為流暢的視覺體驗,顯示效果也會更加清晰和細膩。


遊戲中高低刷新率顯示效果對比

高刷新率屏幕因其流暢且清晰的特性最先在PC電競領域得到了普及,例如在射擊類遊戲中高刷新率屏幕可以幫助玩家更迅速的發現敵人並且畫面的中人物的動作顯示也更為流暢和清晰。在視頻播放中,高刷新率屏幕也有著同樣的優勢。

視頻場景中高低幀率對比

隨著支持高幀率模式的手機遊戲和高幀率的視頻資源越來越多,高刷新率屏幕所帶來的的體驗優勢也會越來越明顯,所以大家不妨在選購是優先選擇搭載了高刷新率屏幕的機型。聊完最近興起的高刷新率,我們下面再來聊一下手機屏幕的一項經常被人忽視的參數那就是——色域。

色域,也就是所謂色彩空間,簡單來說對於屏幕而言色域可以表達其所能呈現色彩的範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被這樣的問題所煩惱過,同一張圖片在不同的手機上有著不同的顏色顯示,而這往往是因為手機屏幕的色彩顯示效果不一致所導致的。

而蘋果推出iPhone手機正因其擁有出色且精準的色彩顯示效果,受到了廣大用戶的喜愛。iPhone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原因之一便是其在近年來新發布的機型上均採用了P3廣色域屏幕,這一色域標準因其接近人眼的真實視覺體驗,並被影視行業所廣泛採用而具有很高的實際應用體驗。

P3廣色域

除了iPhone之外,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也開始為手機配備廣色域屏幕,乃至100%覆蓋P3色域的屏幕。手機在色域覆蓋上的提升不但意味著其色彩顯示效果的升級,也能更準確的表達用戶所觀賞的照片或者是視頻本身的色彩,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最後,我們要談一下最近我們經常會聽到的一個詞彙「HDR10」。很多機型現在都在自己的宣傳材料中稱自身的屏幕通過了HDR10認證,那麼這個認證是什麼意思,又有哪些用途呢?

HDR是高動態範圍的縮寫,是一種目前流行的顯示技術。所謂的動態範圍,在圖像領域就是指亮度的明暗差別,也就是說HDR顯示技術能夠呈現更為豐富的亮部細節和暗部細節。

SDR與HDR對比圖

而HDR10則是一種HDR顯示技術的認證標準,該標準要求使用寬色域的Rec.2020 色彩空間,10bit 色深,以及 SMPTE ST 2084(PQ)圖像傳輸功能。也就是說通過了HDR10認證的機型大多擁有高度的屏幕,能夠以豐富的色彩來顯示圖像的明暗細節,從而使我們的感官體驗更加豐富。

除了HDR10之外,我們還能看的HDR10+、杜比視界 HDR、DisplayHDR等認證標準,它們均是目前主流的HDR認證標準,主要區別在於基於不同的內容生態或者是擁有更高的技術要求。


杜比視界 HDR

講了這麼多我相信大家已經對目前手機屏幕常見的幾大參數已經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那麼我們現在就要回答一下開頭所提出的問題,我們為什麼需要一塊好的手機屏幕。

其實現在很多人對於屏幕的要求僅僅是「夠看」或者是「鮮豔」,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們需求的提升,無論是在線視頻網站還是社交平臺均開始提供高畫質規格的影像內容。此前這些內容因其文件體積較大而沒有普及,然而5G手機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微博加載一張十幾M的高清照片只需一瞬間的今天,人們自然也更願意欣賞以更高的畫質來欣賞這些內容。

愛奇藝提供藍光4K高清視頻在線播放

並且,現在我們手中的手機的拍攝性能也越來越強大,使用手機拍攝4K高幀率的視頻早已不再是什麼遙遠的理想,拍攝HDR照片也已經成為了當下旗艦手機的標配功能。在這種情況下,高解析度和高刷新率的屏幕可以觀看高清高幀的電影,精準的色彩顯示也能夠幫助用戶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創意。

三星Galaxy S20 Ultra支持8K視頻拍攝

而這些正是我們需要一塊好屏幕的原因,好的屏幕自然會帶來出色的視覺體驗。正如當年我們的眼睛在熟悉了視網膜屏幕之後,再也用不回「標清」屏幕是一樣的。隨著全面屏手機形態的發展,手機的正面乃至邊框未來或許會全部被屏幕所替代。屆時屏幕作為人機互動和內容呈現的主要載體,在未來智慧型手機實際體驗將會具有更為直接的影響。

02vivo NEX 3S詳細參數

相關焦點

  • 安卓手機屏幕參數科普:144Hz的手機屏幕你真的需要嗎?
    安卓手機在屏幕上已經不輸蘋果了,甚至在部分性能參數上遠遠碾壓蘋果iPhone。比如安卓各種全面屏手機,屏佔比很高;比如安卓手機刷新率,90Hz、120Hz甚至有出現144Hz的產品!144Hz的屏幕,以前更多出現在PC電競屏上,小小的手機屏幕也需要高達144Hz的刷新率嗎?
  • 有人說90Hz屏幕用了就回不去,那麼90Hz和60Hz成本差距有多大?
    不少人都說,90Hz屏幕一旦用了就回不去,並建議多加錢買90Hz手機,那麼可能就有人問了,我為了90Hz多花這些錢值得嗎?兩者之間的成本差距有多大?如果只是為了把屏幕提升到90Hz的話,其實單純的高刷新率並不會提高很多成本,因為這裡主要是由手機屏幕的驅動面板決定的,同樣一塊屏幕,普通的驅動面板只能實現60Hz,而更高級的驅動面板則可以實現90Hz,所以驅動面板的差價直接決定著90Hz和60Hz屏幕之間的成本。
  • 我們真的需要 144Hz 甚至 240Hz 屏幕的手機嗎?
    手機屏幕刷新率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內直接翻了兩倍有餘,這兩倍有餘的刷新率會讓我們使用體驗有怎樣的變化,最直觀的講,可能就是手機流暢性的明顯增加了。在 PC 遊戲盛行的時代,玩家們就知道了高刷新率屏幕對遊戲的重要性。顯卡再好,幀數再高,在 60Hz 屏幕下還不是得開『垂直同步』,讓幀率穩定在 60 幀,否則在屏幕過低的刷新率下,會出現畫面撕裂情況。
  • 一年後再看小米手錶:我們真的需要一塊腕上「手機」嗎?
    所以,一年之後,我們再次審視小米手錶這款產品,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它是否值得擁有。首先,還是從外觀來看。小米手錶正面是一塊1.78英寸的四曲面AMOLED屏幕,解析度為368x448,並採用了方形設計。四周則是一圈鋁合金磨砂材質的表框,表框的左側是一個類似於SIM卡槽的揚聲器開口和一個麥克風,右側則是可旋轉的錶冠、麥克風和電源按鍵。
  • 我們真的需要高刷新率屏幕嗎?實測差距還真不小!
    通常來講,屏幕刷新率便是屏幕每秒鐘刷新畫面的次數。很長一段時間,大部分手機的屏幕刷新率都保持在60Hz,即屏幕每秒鐘可進行60次刷新。 而隨著5G的到來,人們顯然已經不滿足於60Hz刷新率,手機廠商們陸續推出了90Hz、120Hz屏幕刷新率的手機,而高刷新率屏幕成為了手機的新賣點。
  • oled屏幕的dc調光真的有用嗎
    oled屏幕的dc調光真的有用嗎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24 11:14:21   oled屏幕的dc調光真的有用嗎   在續各種Turbo被華為給帶火了之後,最近又一詞爆火手機圈,那就是DC調光
  • 手機為什麼需要屏幕保護膜?好處不止防碎屏這一點
    【環球網智能報導 記者 張陽】智慧型手機雖然很小,但是都是各種科技的集合體,所以價格不菲,即便是中端設備也需要花費幾百美元,所以,對於這樣一部既昂貴又是不可或缺的設備來說,當然要儘可能的保護好。首先要買張屏幕保護膜,因為屏幕不僅是最重要的操作界面也是展示界面,而且在整部設備中的造價不低,一旦損壞,會讓你損失慘重。比如谷歌的Pixel3XL,如果更換一塊屏幕要花費300美元,手機的售價才900美元。
  • 手機真的需要保護套鋼化膜麼?穿新衣可以,但請適當給屏幕放個假
    相信每個人拿到新手機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心愛的寶貝貼上一件厚厚的鋼化膜,再套上一件厚厚的保護殼,那麼在做這些事情之前,你有沒有問過你的手機,它真的需要這些東西麼?按鍵手機的年代,似乎還不知道什麼是保護套,什麼是鋼化膜,那個時候貼膜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張水凝膜,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問世,漸漸地有了保護殼和鋼化膜一說,那麼你的手機真的需要這些東西麼?
  • 為什麼說iPhone 12不可能採用京東方屏幕?理由如下!
    眾所周知,三星手機屏幕是全球最佳,而近些年國產手機也開始大規模地使用三星的屏幕。雖然我們國內有京東方屏幕生產商,但說真的,目前國產屏幕還是和三星屏幕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我們也不用過度悲觀,也正是因為有了國產屏幕,這使得我們出去談判有了後路!
  • 一加智慧型手機好不好 「屏幕機皇」名不虛傳
    日前,一加在北京發布了今年下半年的新品,也就是一加 8T 手機。根據一加手機官方微博給出的首銷戰績來看:一加8T首銷僅用了一分鐘就全網突破了1億元的銷售額,10分鐘突破了2億元的銷售額,並且,還斬獲了蘇寧、京東手機銷量、銷售額的雙冠軍。這不免讓一些最近想購買安卓手機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它,究竟一加智慧型手機好不好?這款一加8T值不值得入手?
  • 不要被手機的高配所迷惑!你可知曉我們真的需要2K、4K屏手機嗎?
    ;再者說就算自己有好一點的2K資源,但是就在手機這麼一點點尺寸的屏幕上,如果不湊近仔細觀看的話,確實同樣也會是很難發揮出2K屏幕的優勢……耗電,凡是用過高解析度和高刷新率屏幕的朋友們應該大多也都會這樣反映一個問題,那就是手機的耗電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 用了就回不去了!FindX2系列屏幕獲網飛HDR10認證,真刷劇神器
    兩者相結合,將會給用戶帶來頂級的視覺享受,一旦體驗過,就再也回不去之前低畫質的體驗了。(OPPO Find X2 Pro獲得YouTube的Device Report認證)其實這不是OPPO Find X2系列第一次獲得主流視頻媒體的官方認證。
  • 努比亞 Z20 手機表現怎麼樣?兩塊屏幕有什麼用?
    而今天我們所體驗的努比亞 Z20,則屬於第三類設計,這也是目前為數不多的雙面屏手機。在過去,我們體驗過不少同類型的產品,YotaPhone、vivo NEX 2…… 這些有著別樣設計的手機都給我們留下了頗為有趣的印象。那麼今天的努比亞 Z20 表現又會怎樣?兩塊屏幕有什麼用?
  • 說MEMC技術用在手機上雞肋的人,建議去看看眼科
    手機圈向來是不缺話題和關注度的。 最近圍繞某科技媒體人發表的關於一加剛剛發布的旗艦的言論,在圈內引發了不小的熱議。視頻中關於一加8 Pro的觀點正確與否,似乎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其中涉及到的關鍵概念——配合120幀高刷新率的MEMC動態補幀技術,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 手機屏幕不給力,好遊戲都玩不出感覺?有了這軟體,秒變電競手機
    有技術大佬給出的檢測方法就是往屏幕上滴一滴水,然後利用相機的微距在水的折射和放大的效果下,去看看屏幕紅綠藍的排列方式,如果是鑽石排列那可以判定為LG的屏幕,菱形則是三星的屏,如果呈現"周冬雨"式的排列則是京東方的屏。你可能會好奇了為什麼叫周冬雨"式的排列,因為將京東方的屏幕放大之後,紅綠藍的排列方式酷似周冬雨。
  • 在手機後蓋貼一塊小薄片,不輕易手滑摔碎屏幕,成功解放雙手
    平時出門輕裝上陣倒還好,去超市大採購回來,身上大包小包扛著,手裡再竄個手機,能不手滑嗎?這款手機支架撐開形成三角架結構,非常堅固、不輕易坍塌。食指和中指可以穿過中間,使得手指和支架形成抓握點,而不需要手掌的力量,能夠有效防止手機滑落。
  • 榮耀獵人遊戲本V700一個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很多人不知道
    不過撇開其他先不說,在功能體驗方面多屏協同真的是用了就回不去的一個功能。 通常情況下如果我們需要把手機中的文件傳輸到電腦最常採用的方式是通過數據線連接電腦,又或者通過一些即時通訊軟體來發送文件。 不過這種常規操作也有一些短板,通過數據線連接傳輸需要找到特定文件夾比較繁瑣。而通過軟體傳輸不僅會受到文件大小限制,還會受到網絡所使用網絡速率的影響。
  • 當下主流手機都是屏幕指紋,為什麼蘋果卻不願意去用而推崇faceID
    隨著如今5G時代的到來,安卓陣營裡的幾個主流手機廠商,更是都已經基本全部開啟了屏下指紋時代,這確實可以說是指紋檢測技術的一大進步,因為這確實是使得廣大用戶們對於指紋使用體驗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可是就在這逐漸興起的屏幕指紋大潮下,作為手機界數一數二存在的蘋果卻依然顯得那麼獨樹一幟,唯獨其一家至今都還沒有搭載上屏下指紋技術。這究竟是因為屏下指紋體驗不好?還是說蘋果的屏幕指紋技術不到位?還是說蘋果認為劉海屏比水滴屏、挖孔屏什麼的更好看?這其中到底有何原因?究竟是什麼讓蘋果至今都不願意搭載上屏幕指紋?
  • 手機屏幕解析度:1080P和2K的差距在哪裡?
    而且隨著現在的手機屏幕尺寸越做越大,屏幕的顯示效果也越來越好,如今的手機1080P的屏幕幾乎算是標配了,即使是千元機也基本上都採用了1080P的屏幕,可以說1080P的解析度已經完全滿足我們看電影玩遊戲的使用需要了。
  • 我們到底需要多大的屏幕
    時光倒回5年前,2008年1月,筆者購買了當時堪稱「街機」的諾基亞6300,2英寸1670萬色的TFT屏幕讓筆者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做鮮豔的屏顯效果。在一年半之後筆者「小升級」至諾基亞6303C,屏幕尺寸增大到了2.2英寸,當時給我的感覺,屏幕尺寸已經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