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陣法現在還有用嗎?他憑藉此陣,成為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軍

2020-12-12 看鑑

看《三國演義》,最爽的一段,大概就是諸葛孔明和司馬仲達倆人的鬥法了,倆人從心理到軍事,從戰術到戰略,從生前到死後,都在不停鬥智鬥勇,真正做到了「不當基友當對手,你來我往一輩子」

而其中最精彩的,則要數倆人在渭濱鬥陣這一段了:

司馬懿的一氣混元陣PK諸葛亮的八卦陣,司馬懿派出了戴陵、張虎(張遼的兒子)、樂綝(樂進的兒子)三將闖陣,可結果卻是「三人殺入蜀陣,只見陣如連城,衝突不出」,最後仨人還被蜀軍剝光了衣服扔了回去。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形象

這一戰,諸葛孔明贏得漂亮加愉悅,司馬仲達則丟人丟到姥姥家,蜀粉們爽到不要不要。

基本上,只要戰陣一出,軍隊的士氣和戰鬥力都立馬提升三格,簡直有「化腐朽為神奇、化白痴變牛頓」的功效。

很多三國迷甚至展開聯想:如果孔明同志無敵的戰陣一路開道,是不是就能打過黃河去、統一全中國?

然鵝,這些是演義,戰陣的使用,遠沒有小說描述的那麼神奇、神秘

古代陣法到底是什麼?

這首先就要問問戰陣是啥?

所謂戰陣,就是戰鬥部隊擺的pose,這造型不見得妖嬈,但一定——嚇人。

它最初的目的很簡單:刀口向外,後背朝裡。換句話說,就是方便於拎刀子捅人。

戰爭這東西,大家都希望自己損失更小,對方腦袋掉的更多。所以,戰爭逐漸上升到「藝術」層面,在咱中華軍事史上,誕生了一大票軍事謀略專著。

比如:《六韜》、《三略》、《孫子兵法》、《司馬法》、《吳子》、《尉繚子》、《將苑》、《百戰奇略》、《唐太宗李衛公問對》……而幾乎每一本都會對陣法大書特書。

這麼說吧,在冷兵器時代,懂得排兵布陣,對手往往會大方地贊一聲「用兵有方,不可輕舉妄動」,而隊形散亂的,一看就是泥腿子——打你沒商量!

那年月,要說士兵平時訓練啥?除了鐵人三項,九成九是在排兵布陣,演練戰術配合,喊出的口號大概就是:「平時多布陣,戰時少流血」

那些傳說中的陣法,真的這麼神乎其神?

關於陣法,咱大中華有絕對深入而執著的研究,除了咱們熟知的八卦陣之外,還有:孫臏的兵法十陣,搞死老同學龐涓,十陣功不可沒;南宋宋威的撒星陣,這是南宋步兵克制女真騎兵的萬金油陣法;

明代戚繼光的鴛鴦陣,這是一套長短互補12人小隊,可攻可守,一旦結陣,堪有「射鵰」系列「北鬥七星陣」的威力,專克武器精良的倭寇;

孔明同志的八陣圖,《三國演義》對這神奇的八陣圖大書特書,僅僅石頭版的「八陣圖」,都差點困死陸遜。

那這神奇「八陣圖」到底是怎樣一個bug級的存在?

很可惜,它失傳了!《晉書》記載,東晉桓溫曾經看到疑似八陣圖的圖壘,可問了一圈,就是沒人認識。連晉代人都蒙圈的神奇存在,更別提一千五百年後的我等。

而後來酈道元在編寫《水經注》時,也曾經想尋找八陣圖的遺蹤,結果酈老師得出了三個疑似結果:一是在陝西沔縣;一是在重慶奉節;一是在四川新繁。學究天人的酈老師,最後自己也糊糊塗塗。

但不管是哪個發現,八陣圖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有石頭堆或者土堆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形象

這也就是說,八陣圖,是嚴重依賴地勢的一種軍事陣法,士兵的位置往往都佔據著居高臨下的優勢,如果再加上老天作美,弄個影響視線的霧啥的,這邊敲個鑼,那邊擂個鼓,光這心理壓力,就夠入陣者喝一壺的。

除了八陣圖,咱們經常掛嘴邊的還有——龍門陣!所謂擺龍門,就是指的龍門陣!

這龍門陣,據說,是薛仁貴同志徵遼東時研發出來的,它的特點是:變幻莫測、威力無窮,甚至具有「七龍珠」的威力——召喚真龍助陣。

當然,這純屬文學加工、小說演義,後來這龍門陣逐漸發展成了「變幻多端、複雜曲折、波瀾壯闊、趣味無窮」的代名詞。

影視劇中的薛仁貴形象

而要說最複雜、最傳奇的陣法,當屬「車懸陣」,它的創始人正是大漢戰神霍去病

這個陣法,不光在霍去病時代大放異彩,而且在日本戰國時代大顯神威:上杉謙信正是憑藉車懸陣,縱橫沙場幾十年,而未嘗敗績,被後世稱為軍神、「越後之龍」。

所謂「車懸陣」,與直接向前衝鋒的戰陣不同,它是一種螺旋裝的布陣,向車輪一樣往復碾壓式進攻,戰陣中的士兵往往是接敵後一輪齊射,即向側面撤離,把戰場正面交給戰友,如果再輔以不同兵種協同作戰,絕對是威力無窮。

影視劇中的霍去病形象

這套戰陣不但對士兵素質、配合度要求極高,而且對軍事統帥的排兵布陣與臨機應變的能力,也是要求極高。

論複雜度,古往今來,它是妥妥的NO.1!而也正因為它過於複雜,無論在中國還是日本,它很快就失傳了,成為陣法傳說

搞笑的「平戎萬全陣圖」

冷兵器時代,戰陣無疑更能發揮團體實力,實現「1+1>2」的效果。其重要性,只能說沒有最重要,只有更重要,以至於甚至有皇帝把陣圖排布上升到絕對戰略層面!

比如我們的大宋朝,趙官家們就瘋狂地迷戀上了「畫陣圖!」

影視劇中的宋太宗形象

而始作俑者,正是趙二皇帝宋太宗。趙光義同志戰鬥水平不咋地,可是自信心卻絕對的爆棚——我理論水平很高!全宋朝都沒他高。

這自負的結果就是——從此以後,陣圖指揮戰爭。趙二皇帝更是嘔心瀝血的「研發」出了「平戎萬全陣圖」,據說人家這是諸葛亮「八陣圖」的改良版。

這圖咋說呢?理論上看起來「很完善、很完美」,可實際效果簡直就是個笑話:

比如某次和西夏拼刀子,將領們屁顛顛的跑去布陣,不布不知道,一布嚇一跳——根據陣圖,宋軍居然要水窪子裡紮營!

再比如和遼景宗的滿城大戰,趙官家給出的指示是步兵八陣出擊,這陣勢簡直就是人家騎兵的活靶子——遼國騎兵衝完第一陣,一個迴旋就能再衝第二陣……幸虧主將李繼隆腦子活絡,關鍵時刻,「勇敢」的抗旨變陣,才用步兵方陣頂住了契丹騎兵的衝擊。

戰場之上,戰局瞬息萬變,坐在皇城裡的趙官家,千裡之外畫陣圖,這簡直就是拿大宋士兵的腦袋開玩笑,堪稱「最血腥」的幽默。

所以,從宋太宗開始,大宋朝的對外戰爭基本就沒贏過,小夥伴們不要怪前線士兵不努力,實在是趙官家「陣圖」太幽默。

現代戰爭中,還用得到陣法嗎?

既然,在冷兵器時代陣圖如此重要,那現代戰爭,還需要陣法嗎?

當然要,只不過空間格局更大了:在冷兵器時代,交戰雙方的接戰範圍很小,方圓幾十裡,這已經是絕對的大場面了(火燒連營七百裡是瞎忽悠)。但到了熱兵器時代,方圓幾十裡的戰區,只能算一場小打小鬧的騷擾戰。

作戰範圍擴大了,那戰略格局和布陣思路,跟冷兵器時代肯定是既有繼承,也有不同。

首先說繼承,小規模的戰鬥,其作戰隊形與冷兵器時代,其實差距不大。

比如,中日甲午海戰,北洋艦隊擺出的陣型就是攻擊性的「夾縫雁行(hang)陣」,這雖然屬於近代船陣,但卻與中國古代的弓箭手常用的雁行陣,系出同源。

再比如戰鬥機編隊,黑壓壓飛來一片,看著很整齊、很有型吧,人家那可不光是為了美觀好看,正確的戰鬥隊形,正是克敵制勝的一大法寶。

上面說的空軍、海軍都是算是單兵種作戰,而如果是多兵種協同作戰,那陣法就更複雜了。

比如德國的閃電戰法,在經典的波蘭突襲戰中,就是將飛機、步兵、坦克排布成了攻防一體的超強作戰陣型,一舉擊潰波蘭防線。

而近現代最成功的陣法,可能要數抗日戰爭中薛嶽的「天爐戰法」了。

「天爐」就是將兵力在作戰地帶,布成網狀的據點,以伏擊、誘擊、側擊、尾擊等方式,分段消耗敵軍的兵力與士氣,最後,把敵軍「拖」到決戰地區,再狠狠的圍殲之。

最終,薛嶽取得了「長沙會戰」的輝煌戰績,成為抗戰時期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軍。

另外,在會戰中,薛嶽選擇發動的戰機是南方多雨的夏季,又利用了湖南多丘陵的地形,在戰前又發動群眾將農田灌水,遲滯了日軍的坦克等重機械武裝。

這一戰中,天、地、人,都是薛嶽布陣的棋子,堪稱薛嶽一生巔峰之作。

無論冷兵器時代,還是熱兵器時代,陣法在戰爭中的戰略和戰術運用中都很有意義

陣法是個好東西,運用得當,自然是有扭轉乾坤的功效,可是如果遇到趙宋官家那種瞎胡指揮的大老闆,經理人在運用陣法時,還真要仔細考量。

影視劇中的宋太宗形象

否則,即便是老司機,也可能陰溝裡翻船。

相關焦點

  • 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戰神」,活了102歲
    1946年10月1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授予一名將軍「自由勳章」,以表彰他在抗日戰爭中的輝煌功績。這名將軍不是美國人,而是中國人。他在長沙與日軍展開三次會戰,不但三戰全勝,而且殲滅日軍多達27萬餘人,是抗日戰爭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他就是人稱「天爐戰神」的薛嶽。
  • 此將軍力排眾議,用奇怪的打法突圍,殲滅日軍五百多人
    此將軍力排眾議,用奇怪的打法突圍,殲滅日軍五百多人文/無計讀史呂正操將軍這一生打過很多場仗,日本人,國民黨,呂正操都打過。而在呂正操的戰爭歲月中,他曾經力排眾議,選擇了最冒險的一次打法,竟然還打了個大勝仗。1 圍困那是1942年5月1日的時候,日軍朝著八路軍的冀中根據地發起了瘋狂的掃蕩。
  • 我國古代的十大陣法分別是哪些,有薛仁貴擺過的龍門陣嗎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個專注中國古代史的90後小編 陣法是什麼?說的直接點,就是冷兵器時代的一種戰鬥隊列,也是在雙方進行戰略決戰時,各方將領為了統一指揮與協同合作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軍事配置。
  • 古代被神化的陣法,「八陣圖」也只適合山地作戰
    但是,陣法在現實中並不是虛無縹緲的存在,而是實打實載入歷史的。《孫臏兵法》就曾對陣法進行論述,「凡陣有十:有方陣,有圓陣,有疏陣,有數陣,有錐行之陣,有雁行之陣,有鉤行之陣,有玄襄之陣,有火陣,有水陣。」這是我國古代最為經典的「十陣」。
  • 關於中國歷史中的十大用兵陣法,你知道幾種?它們真的存在嗎?
    陸壓真人達到"須尋武藝高強之人,在二龍中間震住他的陽氣,使之不能相會,此陣可解。"第三種:三足鼎立——天地三才陣天地三才陣是由二龍出水陣變化而來,隊伍成三排層層遞進,而這種陣法比之二龍出水陣更加強大。第五種:分點齊入——五虎群羊陣此種陣法不同於其他攻擊陣法,此種陣法主要用於攻心,也就是所謂的心理攻擊,這種陣法的方陣不僅像是希臘數字五的寫法,而且又與象徵著勝利的V字相像,用於給予對方以氣勢上和心理上的打擊,小編覺得這個陣法就是裝X用的,這簡直是赤裸裸的嘲諷,真是叔叔可以忍,嬸嬸也不能忍。
  • 他是一代戰神,抗戰時殲滅最多日軍,晚年卻因交不起房租成為被告
    而為了民族的未來,就連水火不相容的國共兩黨也在侵華日軍的全面進攻之下,也開始了第二次合作。國家和黨已經為無數廣大的中國人民做出了表率,於是無數的愛國志士也紛紛站出來,加入到抗戰的隊伍中去。而這時,在這樣的戰爭環境之下,有一位最讓日軍恐懼的愛國將領誕生了,他就是民族英雄薛嶽。
  • 平戎萬全陣:比諸葛亮「八陣圖」還完善的陣法,宋朝為何難有勝績
    陣法在史前部落已經萌芽,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了步車協同的「兵車陣」,一直延續到北宋,由宋太宗御製的「平戎萬全陣」,成為他的得意之作,逢戰授予將帥,按圖布陣以迎敵軍。但從研製到宋亡,「萬全陣」從未真正有過「平戎」的功績。
  • 他被日軍公認的中國軍神,岡村寧次贈刀以表尊敬,最後晚年悽涼
    七七事變以後,日軍全面侵華,中國軍民同日軍展開了為期八年的較量。這八年,是中國最為困難的八年。中國軍民用堅韌和毅力守衛住祖國河山,終於將日本侵略者趕出國門。在中國抗日的幾年時間中,中國遠徵軍開赴緬甸,同盟軍一起抗擊日軍,打出中國軍人的氣勢。說起中國遠徵軍,便不得不提孫立人將軍。
  • 古代十大陣法圖,你認識幾個?長沙會戰中,薛嶽用它力挫敵軍
    現如今軍隊的制勝法寶大多是比對方更為精尖的武器,而古代則是靠著布陣,激發出軍隊更大的戰鬥力,在戰役中佔據優勢。陣法最早出現於戰國,當時著名的軍事家孫臏的著作《孫臏兵法》中就曾提到。至今流傳下來的仍有十大陣法圖,日軍侵華戰爭時期,薛嶽將軍在長沙會戰就曾用其中的招數重創過敵軍。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十大陣法如何形成,如何破解。
  • 抗戰時期,殲滅日軍最多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在湖南打的
    【抗戰時期,殲滅日軍最多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在湖南打的】為什麼說「無湘不成軍」?這個說法起源於太平天國時期,天下大亂時,出來收拾殘局的,往往都是湘人。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0月1日中國軍隊第六戰區在正面戰場主動發起的1941年以來唯一一次主動進攻作戰,殲滅日軍7000人。最終由於第九戰區指揮失誤,日軍一度攻佔長沙,中國軍隊傷亡失蹤7萬人,日軍傷亡2萬人。
  • 抗戰「第一戰神」薛嶽,使用天爐戰法,在長沙會戰殲滅日軍11萬
    長沙會戰打了四次,二戰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反覆爭奪的城市,湖南平均十五個人就有一個人參軍,全國各省人口參軍比例最多的一個省,百姓傷亡很高。而提起長沙會戰,我們就會想起抗日戰爭第一戰神——薛嶽,三次長沙會戰,殲滅純日軍11萬,佔我國戰爭時期殲滅日軍總和的五分之一。
  • 他是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戰功顯赫,連岡村都曾送寶刀表敬意
    前幾年一部名叫《中國遠徵軍》的電視劇在各大衛視播出,一經播出後收視率噌噌的往上漲,也讓大家再次關注到了中國遠徵軍遠赴緬甸作戰的這一壯舉。都知道在緬甸作戰的時候是與英國共同作戰抵抗日軍,而在影視劇中有著這樣的一個橋段那就是英軍在一個叫做仁安羌的地方被日軍圍困,是中國遠徵軍將其救出,而且當時的兵力是中國遠徵軍以一個團的兵力戰勝當時有著4000人日軍,取得了仁安羌大捷,也因這一場大捷讓外國人真正的領略到了中國軍隊的強大。
  • 夢幻西遊:大鬧天宮BOSS打造的特殊陣法,風揚陣跟天覆陣相結合
    這種資質的個性寵還要回爐,出副寵的結果誰都不能承受這位玩家目前進行的這一組就是個性寵的煉妖,她想要合的應該是一隻多技能高資質的牛頭牛頭現在的資質就已經很不錯了,1.257的成長,1514的攻擊資質,1230的速度資質,打成全紅在任務中完全可以用,但是這位玩家好像有一點貪心,他又找了一隻四技能的高資質,毗舍童子,這是想要衝刺更高的成長
  • 神話中最厲害的五大陣法,除誅仙劍陣外,你還聽過幾門
    陣法,作為修行護道的手段,神話中自然少不了它們的身影,上到太古洪荒,下到末法時代,皆有陣法流傳。今天,過客就跟大家分享下,神話傳說中,最厲害的五大陣法。NO.1 誅仙劍陣誅仙劍陣,神話傳說中當之無愧的第一陣法,主宰天道殺伐,非四聖不可破。
  • 薛嶽與日軍一個師惡戰萬家嶺,驚動了天皇,10日殲滅一個日軍師團
    而也正是因為薛嶽卡了74軍和64軍的這187師,才會讓半個月之後的萬家嶺還有瑞武路血戰告捷。而日軍的岡村司令官是戰前對他最抱希望的那一個,所以調給他的兵也是最多的,而他進攻的時間也是最早的,但是3個月了,薛嶽帶領1兵團,將他牢牢纏住,讓岡村毫無辦法。
  • 八路軍129師一名政工幹部,一戰殲滅日軍百名軍官,打下一架敵機
    一次性打掉日軍一百多名軍官,開國中將王近山曾經做到過,他時任八路軍新四旅的旅長。八路軍129師還有一名政工幹部,在一次戰鬥中也殲滅了日軍一百名軍官,還打下一架敵機。他就是將軍大使黃鎮。1925年,他先後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上海新華藝術大學學畫。畢業後,他在浮山公學任美術教員,後因支持進步學生而被解職。1930年黃鎮投筆從戎,到馮玉祥部隊當兵,軍銜是中尉參謀。1931年12月,他參加了著名的寧都暴動,加入中國工農紅軍,隨後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有文化,他成為了紅軍的一名政工幹部。
  • 我軍萬家嶺血戰日軍16晝夜 不可戰勝神話終覆滅
    記者看到,這是一個丘陵似的山坡,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圍,在地圖上找不到標註,然而就在70年前,這裡以及周邊的萬家嶺山巒與幽谷,正是痛擊日軍的主戰場。透過烈士墓的墓誌,當年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日英勇事跡重現眼前。  墓碑記載著:1938年10月,中國軍隊在抗日名將薛嶽指揮下,巧設「口袋陣」,在萬家嶺殲滅侵華日軍106師團1萬餘人,史稱「萬家嶺大捷」。
  • 陣圖那些事兒,北宋無將的原因
    中國古代素有運用陣法作戰的傳統,上古傳說中黃帝就發明了陣法。當然大發明家黃帝的事多是些神話故事,大家聽聽就得了,千萬別當真,愛信信,不信也沒啥,就圖一樂。中國陣法首次見於文獻記載是在春秋時期。《左傳·桓公五年》記載,魯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鄭莊公在鄭國軍隊中採用了一種新的進攻型陣法——魚麗陣。魚麗陣的出現,就拉開了陣法在中國古代軍事戰爭中登臺亮相的序幕。
  • 陣法究竟存不存在,三國的八陣圖真的可以困住軍隊嗎?
    當然了,對於陣法大家一定要有一個客觀且現實的認知,其乃是依據地形、戰場環境、敵我兵力對比、兵種差距等等實際戰場情況,通過改變部隊的陣型變化,或者說位置部署,來達到一個戰鬥力最大化的作用。所謂「排兵布陣」,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意思。古代的冷兵器作戰,軍隊的陣型往往是非常重要的。
  • 航海王燃燒意志毀滅之陣值得買嗎-5級陣法毀滅之陣強度分析
    航海王燃燒意志毀滅之陣值得買嗎?很多玩家不是很清楚,本次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航海王燃燒意志5級陣法毀滅之陣強度分析,有需要的玩家不妨參考看看。航海王燃燒意志5級陣法毀滅之陣強度分析